首页 百科知识 以内需为重点的新引擎

以内需为重点的新引擎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这是本届政府的新主张。走向消费大国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和转型中的大国的必然选择,是形成内生增长动力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必然选择。中国已成为一个投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消费大国。扩大内需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长期停留在50%以下,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这是本届政府的新主张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要发生根本性转变,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变为以内需拉动为主。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正在走入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不再“为生产而生产”“为增长而增长”,而是将增长建立在多数人消费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走向消费大国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和转型中的大国的必然选择,是形成内生增长动力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必然选择。

拉动内需或扩大内需,即拉动或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内需即内部需求,一般把对外国的出口看作外需,内需就是相对的国内的需求。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内需可以用公式表示,即AD=C+I+G,其中,AD为总需求,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消费就是消费者对食品、服装、耐用品、服务等等的消费。投资是企业的投资。政府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包括公共建设、职员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救灾)等支出。

美国经济学家斯托认为,经济只有经历了起飞和成熟阶段才能达到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在起飞和成熟阶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而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已成为一个投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消费大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目前轻工产品的钟表、自行车、电池、啤酒、家具、塑料加工机械、日用陶瓷、灯具、空调机、电冰箱、洗衣机、鞋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小家电已占世界贸易量的80%。但中国消费率长期低迷。从横向看,中国消费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1978-2005年,全球年均消费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到2005年的78.8%,中国2005年消费率仅为50.6%。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印度和俄罗斯2007年消费率分别达到75.7%、64.9%和67.0%,中国仅为49.0%,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20多个百分点。从纵向看,消费率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中主要是居民消费率的下降。1978年中国消费率为62.1%,2005年和2008年分别降至50.6%和48.6%,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2000年以来消费率下降更为明显,8年时间下降了13.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尤为明显,1978年为48.8%,2008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35.3%。

扩大内需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更要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从消费的经济贡献看,“短板效应”日益显著。2000-2011年期间,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由65.1%降至55.5%,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22.4%提高至48.8%。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占比由2000年的74.5%降至2011年的72.2%,同期政府消费占比则由25.5%提高至27.8%,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表现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低下的居民最终消费率。2000年以来,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之间。其中,美国一直保持在70%以上,英国超过了60%,日本和韩国也在50%-60%之间。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长期停留在50%以下,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2011年期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从46.4%下降到35.5%,不仅降速快,降幅也很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收入增长缓慢,不理想。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启动乏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十几万户居民家庭的直接调查结果,从1978年到2012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倍,年均实际增长7.4%;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8倍,年均实际增长7.5%。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率低2.4和2.3个百分点。到2001年年底,我国乡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高达62.3%,而农村零售额仅占全部零售额的25.2%,即占全部人口近2/3的农村人口所购买的商品仅占全部商品零售额的1/4。二是城市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困难群体范围扩大。困难群体已由传统的“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扩大到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一个比较大的群体。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城镇失业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整体失业人数超过2770万人。三是居民预期收入不理想。预期支出明显增大。近年来,随着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居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明显增加。尽管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已形成基本框架,但还很不完善。

图5-1 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增长率

第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覆盖面不宽。尽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95%以上的城乡人口有了基本医疗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0年调整,月人均水平由2004年的647元提高到今年的2070元。但城乡特别是农村养老金水平过低,2013年年底,全国城乡老年居民月人均养老金82元(其中各级政府全额负担的基础养老金76元),农村60岁以上老人大部分每月六七十元。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6亿农民工的医保和工伤保险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第三,传统的消费观念亟待更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又长期受传统观念和低工资、低消费的影响,对自身的消费总是采取自我抑制的办法,有的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还要考虑对子女的经济补贴等,用于自身的消费不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种消费观的写照。从消费观念来看,我国整体上属于节俭型社会。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指出,中国不仅是国家,而且是个人及家庭的世界储蓄冠军,中国人平均将其50%的收入储蓄起来,而德国人和美国人储蓄占收入的比例仅为20%和14%,这从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不断刷新纪录中就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980年占当年GDP的8.8%,上升到2012年的76.9%。这么庞大的储蓄额,既是好事,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可能产生消极作用的因素。因此,更新消费观念,懂消费、敢消费、会消费势在必行,于己、于社会、于国家都有利。

第四,消费环境恶化。消费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环境良好可以有效激活居民的消费需求,反之,混乱无序的消费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的消费环境有所恶化,价格欺诈、行业暴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及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问题凸显。消费环境的恶化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造成了部分消费者不愿消费、不敢消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费需求的弱化。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要求,中国要改变原来以投资和外贸出口拉动国民经济为主,为以国内消费拉动经济为主。中国应该尽快步入消费主导时代。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消费主导能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能够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更能体现以人为本;能够促进经济的内生动力,受国际经济影响的因素将有所减弱,使经济增长的基础更为牢固。

中国正处于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拐点。国际经济表明,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投资出口对GDP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消费对GDP拉动的主导地位往往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4000美元之间得到确立或加强,当前,中国已越过这个收入阶段,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6747美元。

中国消费状态正在发生积极的可喜的变化,现阶段消费特点主要是:第一,消费结构正处于转折性升级阶段。尽管中国的消费率绝对值比较小,但消费的增速相当快。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从历史看,中国消费每15年会有一个升级,居民消费档次依次是低单价的日常生活用品→家电产品→住房、汽车→高级消费品、奢侈品。中国的城市家庭和部分农村家庭已进入住房、汽车阶段,少数人向高级消费品、奢侈品迈进。居民消费迅猛增长,尽管国民收入排位居中,但中国居民消费速度远远超过任何其他世界前10位消费大国的同期表现。据中金公司统计,1999-2008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平均年增长12.1%,而美国、日本、德国分别为3.9%、0.0%、4.2%,最高的意大利也只有8.3%。城市消费开始提速,根据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未来中国家庭消费将向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等倾斜。

第二,人口结构变动将扩大消费空间。工作人口比重、青年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上升,是造成中国长期高储蓄率、消费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但从发展趋势看,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纯粹的消费者将增加,储蓄率必然下降,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也将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将扩张消费规模。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测算标准,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1999年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15%,2003年达到19%。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阶层将有望达到40%左右,社会结构也将实现从“葱头型”到“橄榄型”的跨越。根据社科院的测算标准,家庭财产在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可以算作是“中产”,目前中国城市居民中有49%的家庭符合这一标准,但考虑到中国农村大多数家庭收入偏低的现实,最终可以推测出,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占全国人口的29%左右。届时,中国城市家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每年消费能力达20万亿元人民币。

第三,农村消费潜力将大大释放。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近几年农村家电消费增长较快。根据城市消费情况,城市居民在达到人均收入6000元水平之后,在空调、电脑、手机等可选消费品上的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消费观念升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农村消费。近几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较大,2013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9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第二产业投资18480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投资242482亿元,增长21.0%,其中农业最高。

当下扩大内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占社会绝大多数劳动群体的收入。

二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农民要直接分享一定比例的市场价收益,按照台湾和韩国的经验,一般应在30%-40%。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允许宅基地上的自建住房可以抵押、担保、转让。推进农民以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各种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行农民以股份和定期分红的方式共享集体经济收益。

三是鼓励消费的政策。由于国内流通成本高,税收负担重,目前中国大部分日用商品,包括服装以及一些奢侈品,在中国大陆的价格普遍比国外高,这就造成大量的消费外流。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在海外购买的产品人均1万-2万元。要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和城镇居民家电消费优惠力度,要实行农村小汽车消费优惠政策。实行电子信息消费优惠政策。

四是改善消费环境。在衣、食、住、行等消费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假冒伪劣现象,轻则造成消费者的经济损失,重则危害群众的生命安全。由于土地价格过高和保障房、廉租房不足造成的高房价,促使政府采取限制购买政策。商品生产和经营中的欺诈、失信行为和政策不当,造成部分消费者把大量的消费转向国外。

为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本届政府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拉动内需:

第一,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李克强总理指出,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2014年以来,扩大投资的举措,重点是铁路建设和保障性住房,2013年铁路建设完成投资6600亿元,2014年以来已达到1.11万亿元。2014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

第二,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第三,实现海洋兴国战略。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建设海洋强国。深入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推动建立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围填海管理力度。编制下达了2013年全国围填海计划,合理控制围填海规模。加强海洋污染防治。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旨在促进消费的文件。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文件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信息消费有利于增加我国在新阶段的消费内容,同时新的消费模式降低了衣、食、住、行等初中级阶段的消费成本,使既定收入可以满足更多需求,有效地发挥了扩大消费的作用。有测算表明,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无疑是比较适合当下作为扩大消费抓手的。未来发展信息消费,还要在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好信息安全、维护消费环境等方面做工作,从而真正发挥其拉动消费的积极作用。

第五,减税和税改提高企业收入。2013年8月1日起,我国正式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201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再度出台针对小微企业的“微刺激”减税政策,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降门槛”,享受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从6万元扩展至10万元;二是“延时间”,优惠政策有效期从2015年年底延长至2016年年底,切实减轻了小型微利企业的负担。这些措施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有利于刺激企业和个人消费。国家推出服务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生活服务领域也开展“正税清费”,提出将提高小微型生活服务性企业营业税起征点,扩大家政服务企业免征营业税范围,等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居民消费规模都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六,改善消费环境。201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让孩子喝上“放心奶”上升为一项国家行为。李克强总理要求,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14年以来,国家以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生产流通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市场准入制度、召回制度、诚信体系等为重点,建立覆盖各环节、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源综合治理。

继续实施2008年下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对于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应该扩大品种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在继续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供给的同时,可考虑对城镇中低收入者购买一定面积的商品住房提供定额补贴,对农村居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内建设或改造住房提供补贴或贴息贷款。为了刺激消费,还要加大消费信贷推广力度,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放宽信贷条件,为城乡居民消费提供金融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