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_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国际经济学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1967年,赫希哲在他的《工业区位与国际竞争力》一书中对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赫希哲认为这三类国家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使得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处于优势地位,可以据此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1967年,赫希哲(Seev Hirsch)在他的《工业区位与国际竞争力》一书中对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赫希哲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考察了各国工业的潜在竞争能力,据此,他划分出了三组国家:

A组:以美国为代表的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D组: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以荷兰、瑞士为代表。

L组:已经开始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等。

赫希哲认为这三类国家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使得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处于优势地位,可以据此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

A组国家有能力生产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上的产品,但在创新产品和成长产品的生产上更具有优势,这是由于:第一,A组国家在研究与发展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它资本丰富,外部规模经济明显,所以在新产品开发上具有相对优势;第二,这类国家资本雄厚,管理完善,国内市场广阔,企业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它在处于成长期的产品的生产上也具有相对优势。

D组国家在研制新产品上具有优势,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科学研究实力,但是国内生产较狭小,企业不能扩大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到了产品的成长期其优势就会逐渐下降,到了成熟期优势会完全丧失。所以,D类国家只是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具有优势。

L组国家在成熟产品的生产上具有优势,这是由于在成熟阶段产品的生产过程已经定型,技术也已成熟和普及,这时只要具有半熟练劳动就可以进行这种产品的生产。虽然这时这种产品还属于资本密集型商品,但廉价的劳动力可以弥补资本的不足,并且相对于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资源来讲,这类国家的资本还是属于具有相对优势的。另外,由于这种成熟产品的市场已经开发出来,所以出口也比较容易。因此,L组国家在成熟产品的市场上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赫希哲实际上是把H—O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结合在一起了,他把科技人员、管理、外部经济效益和非熟练劳动等四个因素引入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中去,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了,认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比较利益会在各国之间进行移动,每个国家只在同一产品的不同阶段上具有比较利益,而不能永远垄断某一产品的比较利益,这就使国际贸易理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1968年,韦尔斯(I.J.Wells)在他名为《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的论文中,以美国为中心,把贸易周期分为下列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创新使美国在某种产品上获得垄断地位,它向各国出口这一产品;第二阶段,新产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得到普及,市场变得非常广大,其他国家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逐步扩大其出口规模,与美国在第三国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第三阶段,国外的生产者逐渐取得经验,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同时由于其劳动成本低等优势,使得美国日益处于不利地位,在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渐落下风,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第四阶段,外国生产者为本国市场和第二国市场大批量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能够以低于美国的成本进行生产,美国的出口量将随之绝对下降。这四阶段模式实际上与弗农的三阶段模式是相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