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从前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出现结果多样、众说纷纭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方法上的不一致所造成的,但更本质的原因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从前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出现结果多样、众说纷纭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方法上的不一致所造成的,但更本质的原因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Wood,Jones,1995)。Rowley和Berman(2000)在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指出形成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窘境的症结在于“……从理论上来看,没有合适的理论来说明为何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存在关系以及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由于普遍缺乏理论基础,一些尝试通过理论对这一关系的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依赖的理论往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通过关注企业交易环境中伙伴行为的分析范式,而没有论及企业内部资源在企业中的价值创造功能。

本章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引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这一战备管理的新视角,并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种关键资源;二是阐述企业社会责任所具有战略资源的特征,以及其内在的要素结构;三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绩效进行解释,并在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作用企业绩效的关系和路径。

3.1资源基础理论——一种新的战略理论视角

20世纪80年代始,战略管理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问题进行探讨,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这一时期产业组织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另一种新的战略理论流派开始悄悄地萌芽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这就是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 based theory/perspectives,RBT或RBV)。

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有两个背景:一是归核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的一大特征。在80年代,许多企业发现他们无法在众多领域成为世界级竞争者,于是纷纷清理非核心业务,回归到几个核心业务上,形成适度多元化状态。二是波特的竞争战略遭遇困境。波特的竞争理论是对美国及70年代制造业实践的总结,外生论把注意力集中在市场和产品上,把企业竞争优势归结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等,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由5种力量决定。因此,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随着企业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传统战略理论将竞争优势完全归因于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产生了质疑。产业分析理论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强调“定位”,忽略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来源,导致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频繁地转换行业。特别是Lippmam和Rumelt(1982)实证提出产业内部长期利润率的差异要比产业间的利润率差异大得多,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战略理论将竞争优势完全归功于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的质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功地出现了一股重新着眼于企业进行研究的潮流,研究者将探索竞争优势的着眼点再一次转向企业内部。在penrose(1959)企业成长理论的强烈影响下,Wernerfelt(1984)有论文《企业资源基础观》成为资源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资源基础理论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理论流派,并由此产生了能力基础论、核心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等能力理论体系

3.1.1资源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的演进

关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式,曾有不少战略管理学家做过探讨。Mahoney,pandian(1992)在《战略管理领域的资源基础观》中认为对于资源基础观的讨论可分为三种视角:关于企业的独特能力和异质性能力的战略视角、组织经济学视角、产业组织研究的视角。Wernerfelt(1995)在《企业资源基础观的十年发展》中也间接地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发展的几个方向:对资源本质的阐释、与熊彼特思想的结合、与治理结构的结合、对于特殊资源的研究等。Barney(2001b)在《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观十年回顾》中提出资源基础观研究的四种范式:产业经济学范式、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范式、演化经济学范式和新制度经济学范式。本书主要借鉴Barney(2001b)的划分方法,将资源基础理论从1984年Wernerfelt经典文献开始到最近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汇总。

一、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范式关注问题:资源供给的异质性和短期内缺乏弹性理论研究代表人物和标志性文献文献主要内容、观点

1.Wernerfelt (1984):企业资源基础观

2.Barney(1986a):战略要素市场:预期、幸运和企业战略

3.Barney(1986b):组织文化能够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吗?

4.Derickx &Cool (1989):资产存量积累和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5.Barney(1991):企业资源和可持续竞争优势

6.peteraf (1993):竞争优势的基石:资源基础观

7.Amit &Schoemaker(1993):战略资产与组织租金

8.helfat (1994):企业应用性研发的企业专用性

9.Collins&Montgomery(1995):资源竞争: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

10.Wernerfelt (1989):从关键资源到公司战略

11.Makadok(2001):对租金创造的资源基础和动态能力理论的综合分析

12.Miller (2003):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非对称观

13.hansen 等(2004):资源基础观的贝叶斯方法

14.Montgomery &Wernerfelt(1988):多元化、理查德租金和托宾

15.Chatterjee 等(1991):资源和多元化类型之间的联系:理论和实证

16.Farjoun(1994):超越产业界限:人力资本、多元化和与资源相关的产业集团

17.henderson 等(1994):如何测度能力?在药品研究领域的探索性研究

18.Robins &Wiserma(1995):多业务企业的资源基础方法

19.Schroeder 等(2002):资源基础观视角下制造业战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20.hatch&Dyer(2004):作为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人力资本和学习

14.因为异质性生产要素的过剩而选择多元化的企业大都只能获得最低的平均租金。

15.企业多元化是要利用对当前经营而言多余的生产性资源。

16.对于资源基础观的贡献在于使用可计量的人力资源方法来测度企业业务线的相似性或相关度。

17.将异质性能力区分为“组成”和“建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这两种能力与研究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

18.具有较高业务相关度的企业要比具有较低业务相关度的企业有更好的财务业绩表现。

19.从企业资源基础观的视角检验了制造业战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20.半导体产业在不可模仿的、无形的、企业专用的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对于企业学习效果和绩效有显著影响。

二、产业经济学范式关注问题:对SCp 范式的验证和权变发展理论研究代表人物和标志性文献

1.Rumelt (1984):企业战略理论。

2.Corner(1991):在产业组织经济学框架内对资源基础逻辑和五个学派的思想进行的历史比较:新的企业理论出现了吗?

1.提出“隔绝机制”,如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学习、声誉、路径依赖等,可保护优势不被模仿并维持租金流。

2.将资源基础学派的逻辑与5个学派:Neocalssical perfect competition,Industry organization,Schumpeterian competition,Chicago school,Transaction costs theory的思想进行比较,论证了资源基础企业理论的兴起。

3.hansen&Wernerfelt(1989):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经济因素和组织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60家财富1000的企业的经验性研究表明,虽然经济波动和产业因素对企业业绩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企业组织因素却更为重要。

4.Rumelt (1991):产业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经验研究表明,企业效应,即企业自身的组织因素以及特有的资源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力要大于产业效应。

5.Miller&Shamsie(1996):在两个环境下的资源基础观:1936-1965的好莱坞电影工作室。经验研究表明,财产类的资源在1936-1950年环境比较稳定、可预测的时候对财务绩效有促进作用,而知识类资源则在1951-1965年环境不稳定的后电视时期对业绩有较大帮助。

6.hult 等(2001):市场导向起作用吗?一个对地位优势和绩效之间关系的考察。经验性研究表明,从资源基础观出发得出的四种能力:市场导向、企业家才能、创新和组织学习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竞争地位,并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

三、演化经济学范式关注问题:演化环境、路径、方向理论代表人物和标志性文献

1.Nlson &Winter(1982):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提出经济理论的演化分析方法。动态演进的企业和作为自然选择的市场机制是影响经济变迁的两个关键机制。实证研究

2.Barnett 等(1994):组织绩效的演化模型

3.Makadok(1999):企业间规模经济的差异和市场份额演化

1.Oliver(1997):可持续竞争优势:制度观和资源基础观的结合

2.Madhok(2002):对企业和生产的制度结构的基本原理的重新评估和超越:罗纳德·科斯,交易成本和资源基础理论

3.Foss &Foss(2005):资源和交易成本:财产权利经济学如何深化资源基础观。

4.Mishina 等(2004):更多的资源总是有利于企业成长吗?在市场和产品扩张过程中的资源黏性4.检验了在市场扩张逻辑和产品扩张逻辑下,企业财务和人力资源储备与短期收益之间的关系。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可追溯到penrose(1959)的工作,但真正的兴起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正如Wernerfelt(1995)所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在整个80年代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时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基础理论概念、范畴的界定上,研究范式主要是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范式为主。直到prahalad &hamel(1990)提出核心能力概念以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才得到重视。90年代以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始注重于理论框架的搭建和对特定能力的研究,研究的范式也从单一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范式扩展到产业经济学范式、演化理论范式和制度经济学范式。90年代初期的产业经济学范式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SCp研究范式的反驳上,以后的发展倾向于一种权变的研究视角。演化经济学范式和新制度经济学范式的研究则是更近的事情,它们代表了资源基础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

3.1.2资源基础理论框架下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机理

1.企业资源的界定

在资源基础理论中,资源是企业资源理论分析的基本单元。对企业资源的准确界定是企业资源理论研究的起点。资源基础理论中,各学者对资源的界定有所不同。按照Wernerfelt(1984)的说法,企业资源是“任何可以被看成是某给定企业优势或劣势的东西,更正式地说,企业在某给定时刻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那些半永久性附属于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Barney随后扩展了这一概念,认为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控制的能够使企业制订和实施提高其效率和效果的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知识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话来讲,企业资源是企业在制订和实施其战略时可资利用的力量”。Amit和Shoemaker(1993)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有用的要素存量。项保华(2003)认为,资源一般指的是那些能够由管理者所完全掌控的外显、静态、有形、被动的“使役对象”。除了上述企业资源的经典定义之外,众多热心于企业资源理论研究的学者根据其研究目的或是阐述问题方式的不同,也对企业资源进行了广泛定义。

本研究借鉴Barney(1991)提出的资源概念,认为资源就是企业拥有的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有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量、负债能力等财务资源、原材料、厂房设备、机械设备等物力资源,经营管理者、技术人员、岗位工人等人力资源,应用、开发和储备的技术资源等。有形的资产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转移性,因而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但也很难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无形资产包括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企业的声望、信用、文化、商标、品牌、专利、管理模式以及累积的知识和检验等,无形资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能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在发挥企业竞争优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组织能力是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能力运用到企业的业务活动上,将决定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组织能力和无形资产可以在使用中不断积累,如能恰当运用,就能通过有效的使用不断增长。这些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的总和,构成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资源分配,特别是如何有效合理配置,以满足战略实施的需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能力决定企业的异质性,企业之间的差异性是因为其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同,这些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这种积累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能力也可以决定企业经营的纵深程度和横向范围,决定产出的效率、成本状况和企业的生产力。企业的能力是企业战略决策以及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维护的根本决定因素之一。因此,企业的能力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属性,在本研究中有时会对资源和能力这个概念交替使用,不特别进行区分。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资源基础论的前提假设。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开始系统地从资源角度来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正式意义上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渐渐成型。从Wernerfelt(1984)的《企业资源基础论》,到Barney(1986,1991)的《战略要素市场:远见、运气和企业战略》及《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以及peteraf(1993)的《竞争优势的基石:基于资源的观点》,资源基础理论假设条件相差不大,都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同时,由于资源不是自由流动的,使得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可能会长期存在。绩效优良的企业与绩效一般的企业相比,正是由于其所控制的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Barney提出,资源基础理论有两个基本的假设:

(1)资源不同质地分布于各个企业中;

(2)这些资源具有黏性,不会无成本地在企业之间转移。

企业的特质资源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管理的基础。以上两个假设条件也被认为是资源基础理论的公理性原则。而我们知道,资源基础理论的前提假设就否定了上述对外部环境分析模型的隐含假设,提出了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不易流动性。对于外部环境分析模型,其隐含的假设在于企业资源方面,那么,是否可以类推出资源基础理论的隐含假设在于外部环境方面?答案是肯定的。在资源基础理论中,对于资源的价值定义为:“能够使企业发现和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化解风险,或者是企业能够构想和实施战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就表明,企业资源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当外部市场环境改变时,企业资源的价值也随之改变。国内彩电业的巨头TCL,曾经自建起庞大的销售网络,极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国美、苏宁等大型专业分销商的出现,使得TCL所拥有的销售网络的竞争优势大大降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资源价值的变化,而资源价值的变化,会导致企业资源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就像外部环境分析模型的前提隐含了同质和流动的资源市场,资源基础理论实际上隐含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同质性和稳定性的假设。因此,我们在应用资源基础论的同时,必须注意其背后所隐含的条件假设。

2.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

资源基础理论把企业看做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它放松了经济学理论的假设条件,提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不同的假设,即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异质性不仅表现在投入品或资源配置的差异,而且表现在要素资源的组合方式存在差异。由于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以及不完全要素市场,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会长期存在,那些长期占有独特战略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持久的经济租。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不仅是投入要素的结合体,也是异质性生产要素的创造者。

资源观对资源的重视必引出对企业资源的认识问题。经济学中对资源的认识囿于这样的范围:企业资源主要是资本品、原料和人;这些资源是稀缺的,彼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各种资源都是同质的,并可以按相同的价格从市场上得到供应。资源观扩展了资源的概念,界定了更为广泛的资源范畴,资源的成分涵盖了更为活跃的技能和人力资源。企业的资源被定义为“企业拥有的或者控制的要素的集合”(Amit &Schoemaker,1993)。资源可以结合其他广泛的资产和机制如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激励系统、管理层和劳动力间的信任等而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资源包括可交易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和许可证),也包括财务资产、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等。

企业资源中,除了资金和原材料等属于对所有企业有着同等意义的同质资源外,其他资源所含有的活性因素如知识、经验、技能、判断力、适应力以及企业组织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等,使每一种资源都富有变化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也就是说,这些资源基本上属于异质性资源,也有学者称其为战略资源(Dierickx &Cool,1989)。

peteraf(1993)从资源流动性角度区分了两种性质的企业资源:完全不可流动的资源(perfectly immobile)和不可完全流动(imperfectly mobile)的资源。完全不可流动的资源是指不能交易的资源。Dierickx和Cool(1989)讨论过这类资源:产权不清或者不能记录(bookkeeping feasibility)问题的资源属于这一类。有些资源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对其他企业毫无用处,也属于此类资源。另一些资源属于不完全流动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交易,但是在企业内使用比其他的应用方式更有价值。这些资源存在一定的专用性,适应企业特有需求。资源不完全流动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或交易成本过高(Williamson,1975;Rumelt,1987)。

资源和能力、知识常常联系在一起。资源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深化,引申出能力观、知识观等流派。

随着资源观研究的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凸现出来。penrose(1959)指出“企业可能不是由于拥有更好的资源而是由于更好地利用资源的能力而实现租金”。因此,只拥有战略性资源是不够的,获得竞争优势也需要把资源“有效利用”(Mahoney &pandian,1992;penrose 1959)。这种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能力,相对而言,指的是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即企业组合、利用组织过程来达到期望的结果。能力被抽象为企业生产的“中间品”,为资源带来增值,为最终产品和服务带来战略柔性和保护。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企业人力资本对信息的开发、传递为基础的。

能力观是以资源观为基础的,许多观点与资源观的观点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但能力观更强调协调和运用资源达到经营目标的“能力”,认为这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一种占优或特异的资源也许会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其优势,但是企业能力可以保持和发展,从而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长期保障。正如Makadok(2001)所说,传统资源观强调资源的选择,而组织能力观强调资源的组合或利用。

目前能力观的研究有两个层面,即宏观和微观层面。从宏观层面上看,能力观的研究主要分析的是产业或国家的技术能力与国家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的关系。例如M.弗兰斯曼(M.Fransman)和K.金(K.King)主编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技术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韩国、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增长的研究,阐述了自主技术能力对国家与产业层次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是针对企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Teece,pisano &Shuen,1997)的研究。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它拥有的资源禀赋,更来源于企业对资源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penrose,1959)。这种组合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累积被称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具有企业特质性、难以模仿性和路径依赖性,同时它也是一个同技术和组织均相关的变量。

企业核心能力向企业经济绩效的转化过程这一问题,只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研究。R.G.麦克格雷斯等(R.G McGrath,et al.,1996)提出了一个在创新过程中企业经济租产生的阶段模型。企业经历“因果认识”推动“团队进步”,导致“新能力”的出现,从而产生“经济租”。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尽管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整体层次的概念,但大多数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职能层次的核心能力研究上,而没有关注企业的整体核心能力。另外,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也相对较少,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仅是逻辑推理的结论,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正如凯文·科因等人所说:“尽管(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已受到各方关注,其对公司绩效的实际影响却是含糊不清的。”

3.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的特性

根据资源观,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来自于异质性资源,异质资源的特殊属性能引致防止或减缓异质资源效能损耗的机制。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是资源基础理论中所指的企业资源,只有那些有助于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目的的资源才被称为企业资源。而这也正是资源基础分析方法的主要应用方式:识别企业资源,探讨具备何种性质的企业资源才是产生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Barney(1991)认为,作为竞争优势源泉的资源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标准:①有价值;②稀缺;③不能完全被仿制;④其他资源无法替代。虽然有学者提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说法显得有些重复,因为资源如果不稀缺就不会有价值,所以稀缺资源是有价值的资源(Lewin &phelan,2001)。不可模仿和非替代性才是这类资源的关键特征。但是,大多数战略研究领域学者都对这四个标准表示认同。Amit和Schoemaker(1993)还根据Barney(1989,1991)和Dierickx和Cool(1989)以及Ghemawat(1986)对企业资源的期望性质的讨论,总结出战略资源的性质除了稀缺性、难以模仿和替代之外,还有可交易性低、可独占性(appropriability)、互补性(complementarity)、耐久性(durability)以及与本行业的战略要素的一致性。

关于异质资源导致竞争优势的机制,peteraf(1993)提出了有代表性的模型。他结合了Rumelt与Wernerfelt的概念,提出四个条件,即“资源异质性(heterogeneity)”、“竞争的事后限制(ex post limits to competition)”、“竞争的事前限制(ex ante limits to competition)”及“不完全流动性(imperfect mobility)”构成的模型使异质性资源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其中“资源的异质性”是公司之超常利润(租)的来源;“竞争的事后限制”则是由隔离机制所产生的,目的是获得持久租金;“竞争的事前限制”则是指公司应建立使潜在进入者难以跨越的资源位置的机制,使得潜在进入者在高成本壁垒下望而却步,无法进入该市场;“不完全流动性”将导致竞争者难以取得所需之资源,使得该公司能从该资源中持续取得利益。

“隔离机制”(isolating Mechanism)也是异质性资源带来竞争优势的重要解释。通常认为,异质性资源主要通过企业内生增长而创建和积累,异质性资源特征的出现是源自该类资源的积累或创建过程,包括独特历史条件、因果模糊性、社会复杂性等。由于这些过程的特殊性,导致生产要素资源的供给不是像新古典经济学中假设的那样是弹性的,而是无弹性的:有的资源和能力依靠路径依赖而发展;有的资源和能力由于因果含糊性而在短期内不知如何获取;有的资源和能力因社会复杂性而无法购买或者销售……这样,其他企业对优势企业的模仿将面临强成本约束,这些资源和能力成为优势企业的“隔离机制”。

(1)时间压缩不经济性(time compression diseconomies)

战略资源通常是知识、能力等无形资源,这些资源的积累不仅是要素投入的线性函数,时间变量在其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战略资源的积累是时间投入与要素资源投入相结合的漫长过程。人为压缩这一过程,试图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一定的要素投入构建异质性资源,正如拔苗助长一样是无效率的,可能造成资源的品质达不到预期要求。例如,组织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形成,而组织的新知识也不是组织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组织资源短期相互作用所能创造的,组织的品牌、信誉、形象等资产更不可能一朝一夕建立起来。

因此,对这类战略资源的形成来说,时间是难以逾越的因素。模仿企业可能加大其他要素投入,但不可能把时间压缩。因此,时间要素成为拥有战略资源的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一道天然屏障。

(2)因果模糊性(causal ambiguity)

Lippman和Rumelt(1982)用因果模糊性概念来描述组织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联系不明的状态。Barney(1985)也认为:“在复杂的高度相关的人力或技术系统中,成败的原因常常难以辨别。……因果关系的建立非常困难,伴随而来的绩效评价也十分模糊。”这种模糊性不仅体现在行为与结果之间,行为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隐性成分。例如,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着难以言表的复杂联系。

因果模糊性的存在使得竞争对手的模仿无从下手,企业的模仿行为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和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制约企业的模仿行为。

(3)独特历史条件(unique historical conditions)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发展环境、路径、文化和规范(Sathe,1985)。这些因素的沿革与企业异质资源积累同步进行着,其中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不言而喻。某些核心知识和能力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对特定历史机遇把握的结果。社会历史的演进使得特定机遇消失,特定资源产生的条件不复存在,导致特定资源无法形成。因此,某些资源的积累过程是“时势”造就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企业不惜成本复制出完全相同的内部环境和资源,也无法使历史重演,无法使资源积累过程重复发生。因此,受制于独特历史条件,许多企业的刻意模仿行为是毫无意义的。

(4)社会复杂性(social complexity)

MacMillan,McCafferty,和Van Wijk(1985)曾对产品的形成做过分析,认为产品来自不同部门技能的结合,具有复杂性,导致模仿困难。与此类似,特定资源的形成是在一定的复杂社会系统中实现的。以企业为边界,社会复杂性包括外部社会复杂性和内部社会复杂性。外部社会复杂性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或供应商的跨边界网络,可通过信息交流促进企业创新(Tushman,1977),或者通过商务和人际关系建立稳定的利益均占的长期合作。而内部社会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团队生产过程中的复杂社会关系。社会复杂性往往导致因果模糊性(Reed &DeFillippi,1990),使得模仿行为的成本增大,限制企业的模仿行为,保护优势企业的利益。

(5)路径依赖性(path dependence)

路径依赖性是动态过程的非遍历性(nonergodicity)(Arthur,1989)。在存在路径依赖的情况下,动态变化无法相交于一个特定的稳定均衡结构上,经济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将影响甚至决定相同发展出现多种不同的后果。因此,路径依赖是“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initial conditions sensitive dependence)。从企业战略资源的积累角度分析,路径依赖意味着企业战略资源的未来积累受到过去和现有资源存量条件和特征的约束(Langlois,1995),由于资源积累具有时间路径的不可逆性,因而一旦资源体现了某一特性,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现有的资源优势所带来的报酬决定着资源积累的方向,资源、能力将以既定的方向积淀、发展。例如,企业特定知识的创新受到现有知识存量和人力资源质量的约束。这样,在企业选择开发一定的战略资源时,有必要先对这种资源与自身条件的相宜性进行分析。

路径依赖性说明企业积累战略资源需要一定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的初始条件(即资源存量条件和特征)达不到要求,那么模仿行为也是无效的。这无形中为企业模仿行为设置了另一门槛。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资源的选择和积累方面的决策,是在兼顾有限理性、时间压缩不经济性、路径依赖性、因果关系模糊(Amit &Schoemaker,1993)等约束条件下做出合理满意的决策。这种资源必须具备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非替代性等特质,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Wernerfelt(1984)也提出过类似于进入壁垒、隔离机制的“资源位置壁垒”(resource position barriers)概念来说明异质性资源特性,她认为在企业资源与绩效高度相关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随着资源的损耗而丧失,因此为了巩固竞争优势,企业应设法建立一些资源位置障碍,以提高其他企业取得这些资源的难度,进而成为进入壁垒的一部分,维护和延续企业的竞争优势。Wernerfelt还指出“资源本身的特性”与“资源取得的渠道”都可能是形成资源位置障碍的因素,而且这些障碍往往是耗费相当时日逐渐累积而成的,并且具有自我成长(selfreproduction)的特性。

另外,正如Black和Boal(1994)所说:“……单单列出蛋糕的配料不等于蛋糕。”单个资源及其特异性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只有把企业资源要素组合起来,产生独特的企业活动,才能真正显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既来自战略资源优势,也来自于资源组合效率的优势。由于企业资源禀赋不同,企业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一些独特的组合方式也是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租。Teece(1986)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联合专用资产(cospecialized assets)是企业的一种“隔离机制”。联合专用资产中所包含的资产不止一项,这些资产必须相互结合使用,或者结合使用能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它们没有其他的应用,或者至少其中一种资产具有企业专有性,它们的流动受到限制,它们的优势得以保持。

3.1.3资源基础理论评述

企业资源基础观在目前企业能力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而且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1)从研究范式来看,产业经济学范式的研究逐渐式微,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范式的研究正逐步受到演化经济学范式和新制度经济学范式的挑战,而后面两者则正在成为资源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新宠。

(2)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有几个特点:第一,研究的重点发生转移。90年代以前的研究侧重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概念、范畴的探讨,并逐步达成共识。90年代以后的研究重点就放在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框架搭建和实证研究上。第二,研究的方法逐步从理论性研究转向经验性分析。第三,经验性研究的内容也走向具体化,往往只分析某一类产业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第四,分析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从实物资源、技术资源到企业文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交易成本、治理结构、组织学习、组织演化等。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过分依赖均衡分析,有强烈的静态分析倾向,缺乏对资源产生过程的分析。正如Barney(2001b)所承认:“基于资源的企业观历史性地没有对过程和操作给予足够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