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

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三个: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省际经济整合水平正在提高,但制造业集聚的省际差异显著,大部分制造业已经或正在转移进入东部沿海地区。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以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5.1.3 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

本节以Krugman的“产业集中度-地区专业化”理论为基础,计算1980年和2006年的大陆省际产业平均集中率指数和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以此考察大陆省际产业集聚对经济整合的影响。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三个: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省际经济整合(或一体化)水平正在提高,但制造业集聚的省际差异显著,大部分制造业已经或正在转移进入东部沿海地区。联系政府地区发展战略来看,从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开始,政府强调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应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沿海地区应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内陆地区则应发展能源、交通和原材料产业以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在总体上强调经济应从沿海到内陆梯度发展。“六五”和“七五”时期,5个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经济发展带和上海浦东开发区在沿海地区相继建成,政府鼓励沿海地区参与国际贸易和吸引FDI以扶持沿海地区高科技产业和外向型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看,大陆省际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尽管这种区域经济整合趋势仍然受区域市场分割等的干扰,但其整合的特征已明显得到了显示,这也进一步佐证了Naughton(1999)等人的观点。

第二,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省际区域经济整合已从初期的低水平向中级水平迈进,省际间的贸易往来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偏向于地方的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等软环境因素约束,省际间的经济整合向高级水平挺进有颇多困难,各种形式的地方市场分割极大地限制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从而无法完成产业的跨地区转移。以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为例,地区间和产业间固定投资的不平衡是由于东部地区:(1)在分权化进程中,保留了比较多的利润和折旧金。(2)从发展比较快的非国有部门得到大量资金。(3)借助于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纳了大部分FDI。(4)由盈利能力强的非国有部门吸纳了大部分投资。由于较好的经济条件和优惠政策,“沿海各省能积累更多的资本,取得更高的投资回报”(Wei,2000),因此,为促进公平竞争,高水平的省际经济整合需要政府构建统一大市场的一系列政策。

第三,以地区专业化所体现的区域经济整合结果而论,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各大地区的相对专业化差距有所趋缓,这一结论支持Chatterji(1992)提出的区域经济整合的“弱”趋同假设。结合政府的地区发展战略来看,在“八五”(1991—1995)和“九五”(1996—2000)期间,地区发展战略开始转向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区差距的降低上。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以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包括:增加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人员培训的投资,为外资向内陆地区的流入和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合作提供便利。1999年9月,中央提出了西部开发战略,通过改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以吸引外部资本流向西部,并借此使西部赶上其他地区。尽管内陆地区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追赶沿海地区,从地区相对专业化角度,我们可以判断,大陆省际区域经济整合正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政府有责任通过一揽子宏观政策来改变大陆制造业集聚的省际差异,如通过中央政府的倾斜性产业政策,来扶持中部有条件的省份主动吸收、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制造业。联系新经济地理学对规模收益递增下的制造业集聚机制的解释,政府还需逐步取消一些不利于大陆省际区域经济整合的各类制度和政策障碍,如限制劳动力和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各类显性和隐性的制度和政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