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目前系统考察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的文献尚不多见,本章的文献综述是围绕“泛一体化”框架来对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而进行文献梳理的。基于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现实的分析需要,本章对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作了文献整理,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评述。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本书遵循从理论分析到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以国际经济学的一体化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适合解释中国区域经济整合实践的模型为依托,对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实践进行“泛一体化”视野下的研究。按照这种分析思路,本书由六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简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内容。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考虑到目前系统考察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的文献尚不多见,本章的文献综述是围绕“泛一体化”框架来对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而进行文献梳理的。文献综述的脉络首先是考察新古典经济学、博弈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不同关税区或国际层面的有关区域经济的理论见解;继而从工业集聚与开放和增长两种视野对同一关税区或区际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论;最后,归纳了相关理论有关区域经济整合之实证检验的论题,重点介绍了产业专业化效应和货币一体化效应的实证检验方法。基于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现实的分析需要,本章对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作了文献整理,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评述。

第三章是“泛一体化说”的机理分析。本章在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多层次性展开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对“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市场整合,分别从港澳与大陆、台湾与大陆间的贸易演进作了多视角的分析,从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大陆省际层次的市场整合展开探讨。本章是全文重要的理论基础部分,该部分借助于归纳图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泛一体化”机理展开了系统论证,问题的论证过程也是本研究相应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的展现过程。

第四章是“大中国”经济区之于两岸四地间贸易往来效应的实证检验。本章对两岸四地贸易影响差异性所进行的检验,是试图说明在CEPA实施后,港澳台与大陆间的贸易在存在总贸易创造效应及获得净贸易创造的同时,没有形成净贸易转移。对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关系的检验表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形同两岸四地资源禀赋的差异有很大的相关性。相对于澳门和台湾,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香港与内地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本较低。本章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对“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货币一体化所进行的检验,是基于平价条件之差别基础展开的,实证结果揭示,固定汇率安排对区域市场整合的影响同强一体化迹象有着相关性。

第五章是大陆省际层面区域经济整合的实证检验。本章分别从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来展开检验,所使用的指标有:地区的产业平均集中率和制造业中心值、Dém urger(2002)模型基础上的回归系数指标。本章的实证结论显示,即使是在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考察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地区也是高于其他地区的,这纠正了“计划时代制造业平衡分布”的传统观点;同时,实证检验表明在省际层面上,地理因素在大陆省际区域市场整合中发挥显著作用,政策因素尤其是对省际区域市场整合的政策因素有着历史积淀作用。

第六章是结论、政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章在总结主要结论和存在理论分析不足的基础上,对问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供了一些思路,并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政府在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几点建议。

根据本书的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整体研究框架的逻辑架构和核心工作可用图1.1予以描述。

img2

图1.1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