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畜牧业的指标分析

畜牧业的指标分析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畜牧业产值。而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减小。因此,畜牧行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是位居世界第二位的美国肉类总产量的1.96倍。生产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差很大,例如,我国每头母猪提供商品猪16头,而美国为22.63头;我国蛋鸡一个产蛋周期的平均产蛋量12~13千克,美国为18千克。

1.畜牧业产值。10年来人均畜牧业产值持续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大。而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减小。由于畜牧业提供的肉、蛋、奶及毛、皮产品,属于人类生活需要的基本原料,产品的附加值低。另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随之迅速提高。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受市场需求的拉动迅速发展,例如,信息技术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业等。人们在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比重也逐渐提高。这点可以从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的现象得以证明。因此,畜牧行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在逐步提高,2005年已经达到34%。2005年畜牧业产值突破1.3万亿元。

2.畜牧总产量。我国肉类总产量保持逐年增长势头,但是近10年来肉类总产量增长放缓。2005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75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9.26%。1990—200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位。200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是位居世界第二位的美国肉类总产量(3956万吨)的1.96倍。我国肉类总产量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是,近10年来有所放缓。我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从1961年的3.57%提高到2005年的29.26%。在44年间,比重提高了8倍。是20年前的2.16倍。我国人均肉占有量也持续增长。但与人均肉占有量排位前10名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尽管我国肉产量排序第一,而人均肉占有量只有丹麦(人均肉占有量世界第一)的14%。

3.畜产品生产效率。从产量上说,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大国,但是还远不是一个畜牧业强国。生产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差很大,例如,我国每头母猪提供商品猪16头,而美国为22.63头;我国蛋鸡一个产蛋周期的平均产蛋量12~13千克,美国为18千克。国内高档饭店、餐馆消费的猪牛禽肉基本是国外进口,国内产品难以进入这些领域。在肉品卫生方面,药物残留的矛盾突出,既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形象,又影响出口。牛的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发达国家肉牛出栏率平均为34%,我国仅为27.6%。猪肉胴体和牛肉胴体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6年为例,每头出栏牛的产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7%。

2001年猪出栏率为123%,牛出栏率为32%,羊出栏率为74.82%。其中猪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出栏率从1980年的62%提高到2001年的123%,单产由1980年的57千克提高到2001年的77千克,已经接近世界平均单产78千克。

4.畜产品国际贸易。2005年贸易额排在前4位的产品类别依次是动物毛、动物生皮、家禽产品和生猪产品,其贸易额和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动物毛14.08亿美元,占17.97%;动物生皮13.19亿美元,占16.85%;家禽产品12.7亿美元,占16.21%;生猪产品11.25亿美元,占14.37%。与上年相比,家禽产品大幅增长,增幅为55.34%;生猪产品小幅下降,降幅为6.48%。一是出口产品。2005年畜产品出口额最多的是生猪产品,为9.46亿美元,占畜产品出口总额的26.26%;其次是家禽产品,为9.15亿美元,占25.38%;第三是羽毛为3.59亿美元,占9.95%;第四是牛产品1.81亿美元,占5.04%。从增长幅度看,受近年国际市场上对兔毛、獭兔皮需求增加带动,兔产品出口增长幅度最大,出口额同比增加了1倍多;受疫病影响,鲜蛋及加工蛋出口数量减少,为12.09亿枚,比上年下降13.1%,但出口额增加;生猪产品出口量有所减少,为38.63万吨,下降6.6%。二是进口产品。2005年畜产品进口额居前5位的是动物生皮、动物毛、乳品、家禽产品和生猪产品,其进口额和占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动物生皮13.17亿美元,占31.15%;动物毛12.48亿美元,占29.53%;乳品4.59亿美元,占10.85%;家禽产品3.55亿美元,占8.39%;生猪产品1.79亿美元,占4.24%。五类产品合计占畜产品进口总额的84.17%。

5.畜产品消费。2005年我国总人口为13.3亿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4%,农村人口为66%。2015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农村人口为60%。农村人均消费量的提高将扩大有效市场需求量。

2000年农民人均肉(不含水产品)消费量为17.48千克/人。如果增加1千克/人,全国农民肉消费量将增加80.74万吨,城镇人口肉消费量将增加45.59万吨。提高农民畜产品消费量将更有效地提高有效市场需求量。

农民食品消费中,粮食消费量远高城镇居民,是城镇居民粮食消费量的2~3倍;而肉类(不含水产品)消费量只有城镇居民消费量的0.54~0.68;禽蛋消费量只有城镇居民消费量的0.30~0.44。消费量发展趋势为,除粮食消费量下降外,猪肉、牛羊肉、禽肉、禽蛋消费量全部呈现上升态势。

城镇居民和农民的粮食消费比重皆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前者下降速度远高于后者。二者肉类消费比重都呈现出上升态势,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比重是农民肉类消费比重的3倍左右;二者禽蛋消费比重也都呈现出上升态势,城镇居民禽蛋消费比重是农民禽蛋消费比重的5.34~4.83倍。

在所有食品消费中,农民的肉类和禽蛋消费量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粮食消费量将继续降低,肉类和禽蛋消费量有望随之继续提高。而城镇居民的消费量变化不是单一的上升或下降,其中粮食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下降速度由快至慢;肉类食品消费量一度曾出现下降,后来又呈现上升趋势。禽蛋消费量保持上升趋势,上升速度呈慢-快-慢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