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休闲第三产业

休闲第三产业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休闲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高度劳动密集型特征,因此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明显增强中国服务业的景气度,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缓解就业压力。

休闲第三产业是整个休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又被称为“狭义休闲产业”,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产业带动强、经济效益高、吸纳就业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等显著特点,休闲第二产业和休闲第一产业的长足进步均建立在休闲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基础之上。休闲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休闲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健身产业以及文化传播产业等四大产业形态。

一、休闲旅游产业

(一)休闲旅游产业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服务业的地位逐步提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产业因其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广的关联性而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青睐,甚至被誉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休闲旅游产业是休闲第三产业的龙头,不仅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改善地域贫困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均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1.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对扩大内需起到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依赖高投资实现经济增长,这一增长模式具有高消耗、高污染和不可持续等诸多弊端。如果经济继续依赖投资来拉动,那么经济实现成功转型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这不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利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3月强调,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并阐述其重点方向。而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要立足于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依靠居民的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这是在世界经济、政治风云变幻中确保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总体来说,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对扩大内需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大力促进食、宿、行、游、娱等与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优化消费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可以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提高居民的消费欲望,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并凝聚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2.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有助于改善地域贫困状况

旅游经济属于开放型经济,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外来消费者,甚至境外游客也会慕名前来,从而促使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对外开放性的产业。在传统意义上,旅游客源市场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尽管这些国家或地区工业发达,但自然风景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不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刚刚起步,还大都保持着古朴的自然风貌和清新的环境。发达地区游客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意欲寻求心灵的休憩,就通过到欠发达地区旅游来获得满足。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可以有效增加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从而改善区域贫困落后现状。譬如张家界原本是中国湖南省西北部的一个十分落后的地区,但由于受地理、构造、气候、地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貌奇观。凭借自身独有的资源优势,张家界经开发后一跃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同时,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大幅提升,张家界提前跨入了小康社会的行列。

3.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可以明显带动居民就业水平的提高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并充分释放和扩大就业潜力。而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构成社会整体就业水平的重大制约。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相互联系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的就业“容纳器”的巨大作用,多出实招增强就业、创业活力。而休闲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高度劳动密集型特征,因此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明显增强中国服务业的景气度,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缓解就业压力。休闲旅游产业不仅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相对较低,而且就业关联带动性强,就业成本相对较低。据专家预测,休闲旅游产业每吸纳1个劳动力,就可以带动相关产业提供5个就业岗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工矿企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休闲旅游产业对拉动内需增长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2011年全国旅游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见表5-3。

表5-3 2011年全国旅游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

4.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可以提升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新时期休闲旅游产业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并推动餐饮业、娱乐业等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但随着国民素质和科技素养的提升,人们对休闲旅游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关注点不仅仅局限于纯天然或纯人工的旅游项目,而越来越关注那些有高科技含量的旅游项目,比如复杂的机动游戏、航空航天模拟设备、远程遥控装备等对科技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项目。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科技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多有裨益。随着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逐步转向体验式,科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显著作用和巨大潜力日益凸显。休闲旅游产业要真正发挥出作为第三产业支柱的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步上升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就必须积极构建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最终推动旅游产业实现由资源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型升级。

5.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一种历史过程。在新中国60年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到“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关于城镇化路径的选择一直存在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摸索。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4%增至2012年的52.57%,城镇化水平确实在不断提高。但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也逐渐显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城镇化类型的异化,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旅游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带动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有助于环境保护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从1990—2011年主要年份中国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基本情况(见表5-4)可以发现,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城市绿地面积由1990年的47.5×104hm2增加到2011年的224.3×104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990年的1.8m2增加到2011年的11.8m2。在这些对比数据背后,休闲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

表5-4 1990—2011主要年份中国城市绿化和园林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 class="calibre9">[2]

6.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破坏严重,从而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构建低碳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必须依靠相关产业的推动和支撑,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就成为了各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让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不可持续困境的环境生态问题更多的是因在非科学理念误导下的工业化造成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区域经济发展更为明智的选择。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旅游业的单位GDP能耗仅为制造业的9.1%。同时,休闲旅游产业具有经济性和综合性,对现代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既可以替代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又可以引领和带动其他相关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弱化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源和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形成低碳化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因此,休闲旅游产业是区域经济向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带动力,进而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1.中国休闲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休闲旅游产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它所创造的价值占据了世界服务业总量的1/3。2004年,世界休闲旅游产业规模大约占据世界GDP总量的10.4%,根据世界旅游和旅行协会的预测,这一比例在2014年将提升至10.9%。休闲旅游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会愈来愈重要,许多国家政府将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中国旅游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受益于国民经济及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等积极因素,近年来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已经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其一,中国休闲旅游市场日益活跃,国内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屡创新高。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1.0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2579.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57%和23.50%。2011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6.4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9305.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58%和53.47%。2007—2011年,中国国内游客人数年均增长12.81%,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9.69%。而与旅游高度相关的两个行业——住宿和餐饮也相应地水涨船高,2010年全国住宿业营业额达到2797.8亿元,餐饮业营业额为315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8%和18.9%。

其二,中国旅游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休闲旅游大国特征日益凸显。根据表5-5,2010年中国入境游客13376.22万人次,国内居民出境游客5738.65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5.54%和20.4%。2011年中国入境游客13542.35万人次,国内居民出境游客7025.30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24%和22.4%。2007—2011年,中国入境游客年均增长2.7%,国内居民出境人数年均增长14.3%。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表明,我国国际入境游客规模从1990年的全球第12位跃升至2011年的全球第3位,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2011年中国出境规模和出境旅游消费总额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表5-5 2007—2011中国旅游产业总体发展主要指标[3]

其三,中国居民休闲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休闲旅游花费迅速增长(见表5-6)。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总花费19305.4亿元,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14808.6亿元,人均旅游花费877.8元,分别同期增长57.5%和6.7%;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4496.8亿元,人均旅游花费471.4元,分别同期增长41.5%和54.1%。2000—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年均增长46.88%,人均旅游花费年均增长29.35%;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年均增长31.52%,人均旅游花费年均增长9.01%。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及人均花费增长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另据绿皮书专题报告《2011年中国居民旅游休闲的发展与前瞻》所作测算,2011年中国居民休闲消费规模大致在28568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53%和GDP的6.05%,其中国内旅游休闲的总花费约为2011年中国居民休闲消费规模的56.70%。

表5-6 1995—2011主要年份中国国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主要指标[4]

续表

其四,旅游景区日益成为带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而精品旅游景区是全国旅游景区的中坚力量。2012年6月,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到25.54亿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门票收入达到1149.94亿元,三项指标均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旅游景区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热点之一,景区收益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和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星级饭店和旅行社行业,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从景区接待游客、营业收入、门票收入三项指标看,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发展稳定,5A、4A精品旅游景区成为中国A级旅游景区的中坚力量。2011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53亿人次,占A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21.71%;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88亿人次,占A级旅游景区接待总数的46.64%。2011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413.94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15.57%;4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1744.84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65.63%。2011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158.53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13.77%,平均每家景区门票收入23102.65万元;4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747.96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65.06%,平均每家景区门票收入5346.33万元。当然,A级旅游景区总家数因省份或地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见表5-7)。辽宁、浙江、山东等省份的旅游景区和营业收入位居全国2011年前三位,其中江苏5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10家。

表5-7 2011年全国主要地区旅游景区总数基本情况[5]

续表

其五,中国休闲旅游三大行业的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但区域间差异仍然比较明显。通过对2011年中国住宿接待业、旅游景区(点)、旅行社三大行业的数量规模、质量等级、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经济运行情况的全面梳理与分析,《201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指出,酒店业整体发展状态良好,但空间局部发展不均衡;景区等级呈现“钟型”格局,但空间分布不均且经营效益发展存在空间差异;旅行社产业向东集聚态势明显,且区域差异较大。为了清晰地展现各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并为推动各地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探索制定了一套省域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并通过量化计算得出全国31个省(区、市)的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排序。《发展报告》的评价结果显示,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五位的省市(区)分别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湖南、湖北、河南、重庆、福建、安徽、四川、天津;其中现实旅游竞争力排名前十五位的省市(区)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山东、辽宁、河南、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潜在竞争力排名前十五位的省市(区)是北京、广东、上海、山东、辽宁、浙江、江苏、重庆、湖南、四川、河北、海南、湖北、天津、山西;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名前十五位的省市(区)依次是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天津、山东、福建、陕西、辽宁、重庆、河南、湖北、海南、云南。

《2012年度中国旅行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旅行社的总数为23690家,同比增长3.98%。从旅行社业务经营主体的角度来估测(包括以旅行社部门、办事处等形式存在的旅行社企业组织,及会展机构、网站、俱乐部等未取得旅行社经营权的经营实体),目前全国实际的旅行社业务经营主体超过7万家。有25个省(区、市)的旅行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东中部10个省的旅行社数量均超过1000家;江苏和山东均超过1800家;少于500家的有11个省(区、市),其中宁夏、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足100家。2011年度旅行社数量排在前10位的地区依次为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河北、辽宁、河南、北京、上海、湖北,上述地区的旅行社总量占全国旅行社总量的56.16%。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东部地区旅行社数量占据了全国旅行社总量的半壁江山,体现了东部地区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态势。但同时均值得关注的是,中西部地区旅行社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西藏、宁夏自治区的旅行社数量增幅均超过24%,显示了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

2.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休闲旅游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保持持续发展活力的同时,中国休闲旅游产业也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休闲旅游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1)国民旅游中休闲成分的比例较高,各种新兴休闲类出游方式层出不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选择旅游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早已为国民所接受,目前国民旅游中休闲成分的比例也在持续升高。不同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偏好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旅游方式和旅游内容时不尽相同,旅游者的旅游追求和旅游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由看热闹转向看门道,游客的旅游行为更趋成熟和理性,旅游者对旅游的要求已经从能看转变为能玩、能讲、能体验和能回味。未来的中国游客不仅要求旅游产品为其提供视觉和感观的体验,更要求旅游产品提供更多和更好的精神抚慰与享受,即重视旅游过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因此旅游者的休闲化更体现在,中国旅游者已经从最初的跑景点,即单纯地追求到过和见过,逐步转变为追求对一个环境、一种生活乃至一种文化的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旅游、科普旅游、修学旅游等专项旅游的兴起,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这一市场变化,旅游企业也相应地开发了多种旅游产品和服务,各种新兴休闲类出游方式层出不穷。尽管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仍然以观光型为主,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已经逐步拓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奖励旅游、美食家旅游、商务和会议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随着专项旅游的发展,个性化的散客旅游亦成为潮流。近年来,散客已占游客人数的70%,这就要求旅游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创造更方便的环境和条件,促进散客游、家庭式旅游、背包旅游、自助游等多种形式旅游的自由发展。

(2)旅游需求出现新的变化,旅游者多元化及消费多样化开始呈现

中国旅游需求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旅游主体从少数的公务体验到大众百姓的日常消费,旅游已经成为大多数小康之家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二是旅游动机从只求经历到重视体验,以往初级的观光游览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娱性的旅游内容大大增强。三是旅游目的地从热点到新点和奇点,旅游方式从盲目到自主,人们对于旅游活动的安排从听命于旅行社的安排,到开始自己策划安排行程。四是旅游时间从集中到分散,随着带薪假期的增加,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避开旅游高峰期出游,更有人选择反季节旅游等方式。五是短途旅游和长途旅游需求同时发展,高消费旅游和低消费旅游均有需求,国内旅游市场既有短途的农家乐、一日游等休闲旅游市场的持续,又有长距离的观光、度假游的不断升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旅游业尚处于井喷初期,一个规模巨大和潜力可观的旅游消费市场正逐步形成。

旅游者多元化及消费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旅游者的多元化。与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旅游者呈现出多层次共同发展的特点。已经具有比较丰富旅游经验的旅游者,开始寻求出境旅游和具有特色的旅游方式,而刚刚步入旅游者行列的旅游者则对观光旅游更感兴趣。二是旅游者消费的多样化。当前的旅游市场中既有团队旅游的需要,又有自助游和自驾游的要求,还有会展旅游的愿望;此外,修学旅游、体育旅游等主题旅游不断涌现。三是旅游者行为的动态化。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旅行社的行程安排,而希望更多地参与到旅游地的各项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甚至亲自设计自己的旅游活动。四是旅游生态化的观念。旅游者开始日益关注健康和环保,近年来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日渐兴盛。

(3)国民休闲旅游供给出现新变化,新兴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增长迅速

中国国民旅游供给新变化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从重单体吸引到重整体形象。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越来越成为决定旅游者流向的重要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单体营销开始逐渐转向对整体形象的设计与宣传。二是从重硬件建设到重环境营造。在对于旅游服务设施的选择中,旅游者会将某个酒店完善的硬件放在周边环境和交通便利程度等系统中去选择。三是从重数量增长到重内涵提升。更多的旅游经营管理机构已经从单纯的旅游人数的统计,转为关注旅游者平均滞留天数、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等深层次内容。四是从只重经济效益到追求综合功能。政府已从只关注旅游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转向关注由旅游所带来的投资、贸易等间接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括旅游地外在形象的改善、旅游地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发展旅游带给当地社会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经济社会综合效用的提升。五是从重政府主导到重资源整合。很多地区从本地政府独自主导旅游发展,转向旅游资源整合下的旅游区域合作。六是从旅游目的地的供给来看,旅游竞争已经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人们正在赋予旅游更深刻的内容和意义。

新兴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增长迅速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新业态的增长两个方面。其一是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创新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旅游欲望,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产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依托对象的创新和产业融合带来的旅游产品创新,前者指旅游产品不再完全依托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其范围得以扩展、内涵得以深化,譬如依托于交通工具发展邮轮旅游、航空旅游等或依托其他产业形成产业旅游等;后者指其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产生全新的旅游产品,譬如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餐饮、观光游览和购物等体验,医疗旅游是医疗保健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实景演艺是传统剧场演出与旅游业融合创新的结果。其二是旅游新业态的增长。旅游新业态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和资源优化等多方面加以创新,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等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市场范围大规模拓展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保证资源要素的有效组合和高效利用,因而是旅游业集约化发展的良好体现。旅游新业态改变了旅游产品对自然或人文资源的片面依赖性,有助于旅游产品的类型扩展和内涵深化,有助于旅游产业的结构转型及优化,有助于旅游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对中国旅游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品牌经营、集聚开发等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一批精品和高中端产品正在快速形成,全国涌现出了一批旅游集聚区、旅游综合体和旅游产业园区。

(4)投资主体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化转变,政府转向关注旅游地整体形象营造

目前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出现的一个新变化,即旅游产品特别是旅游景区的投资主体将更多的由国有制逐渐向私有化转变。在国有景区逐渐减少的同时,私有景区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大型民营企业主开始逐步成为景区私有化的先行者。这种旅游景区建设主体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四大推动因素。一是旅游景区投资的较高回报率,极大刺激私有资金向旅游景区投入。近年来每年约20亿人次的庞大旅游市场,提高了私企对旅游景区投资建设的热情。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生产关联度日益提高,旅游景区投资是金融资本相对安全的避风港。三是以自然山水和民俗文化为资源载体的景区,大多分布在区域性的“老、少、边、穷”地区,国家在生态建设、扶贫富民等方面的宏观优惠政策,也使私营企业主敏感地意识到旅游景区投资所蕴含的丰富商机。四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的国家,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因资源约束加重而大幅提升。而自然景区内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景区投资建设意味着景区内自然资源的归属权,这些资源的重要性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而逐渐显现出来。

此外,政府投入旅游的专项资金,已经开始由投向旅游基础设施转向重点投入旅游地整体形象的营造。随着各地重点旅游景区建设的逐步成熟,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近三年来,地方政府资金在旅游产业中的投向出现了新变化。除继续提供支持旅游发展的政策之外,政府资金开始转向旅游地整体形象的营造和区域市场营销等重点领域,积极为地方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政府投入最终会淡出对旅游的直接投入,而着重加大以旅游社会环境建设为主体层面的支持力度,即重点在对地方整体社会形象及全民性旅游文化的建设与营造。

(5)未来旅游客源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旅游目的地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中国已经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旧的历史时代,而开始步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发展时期。目前中国旅游客源市场主要还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但随着农村富裕人口的不断增多,未来旅游客源重点将会由城市逐渐转向乡镇和农村。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镇人口数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2年的7.12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57%。中国城镇化趋势将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旅游客源市场大众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城镇旅游客源市场将有一个大幅增长的过程,尤其是近郊型短途旅游市场的增长将会加快。此外,毋庸置疑的是,近期内中国仍有7亿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旅游客源市场所占比重必将呈扩大趋势。目前中国农村旅游客源市场还是一块未经触动的准处女地,而在今后10年中国农村经济将呈现快速发展,且当城市居民旅游基本处于均衡和饱和的状态时,农村人口出游率的增幅也将远大于国内城镇旅游客源市场的增幅。

所谓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作短暂停留和参观游览的地方。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是整个旅游系统的桥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方式和对旅游目的地的关注重点,旅游目的地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认识与旅游需求的内容有关,旅游需求的变化导致对目的地内涵与外延认识的不断调整,目的地的管理重点和营销重点也随之发生改变。目前中国的旅游目的地由以省内旅游为主逐渐向省外旅游转移,由周边城郊旅游趋向长距离旅游。同时,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又出现由国内旅游向国外旅游转移的态势,出国游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将是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6)观光游短期仍是国内休闲游主体,度假休闲和养生休闲日趋重要

中国不仅旅游群体庞大,而且旅游目的地众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旅游市场仍将以观光旅游为主。与此同时,度假旅游正随着中国带薪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发展。从长期来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养老休闲旅游发展必将由萌生走向成熟。因此,目前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形成了近期观光旅游是主流、中期度假旅游是趋势、远期养生旅游是主导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此外,个性化旅游需求推动休闲旅游产业走向主题化,如探险游、生存游、极限运动旅游等专项旅游等。面对强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休闲旅游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逐渐放慢了节奏,更加重视休闲和度假,更加关注放松和娱乐。从旅游形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不同层面的旅游需求同步快速发展,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个趋于理性和成熟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在持续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中国已经形成比较突出的“4-2-1”型的家庭人口结构,并正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在2015年劳动人口到达峰值之后,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抚养比和消费率不断上升,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龄化、社保制度滞后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强化了全民健身和养生意识,并催生了度假、疗养、养生等新的旅游方式。特别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以养老为基础、以养生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也应势而生。但目前中国观光型旅游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具有养老和养生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所占比重不足。此外,此类景区建设档次低且针对性不强,亦构成养老和养生休闲旅游发展的“短板”。因此,养老休闲旅游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下也必将面临巨大挑战。

(7)自驾游在休闲旅游中增长最突出,电子商务对旅游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自驾车旅游应该说就是对传统旅游方式的一种分流。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自驾车旅游是度假与休闲的结合,它具有自由度高、活动范围大、行动速度快、综合范围广、体验快乐明显等优点。自驾车旅游是近年来在出游方式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方式,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分不开。其一,收入水平提升。根据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到1500美元的阶段时,家庭轿车将会出现爆发性需求。按照世界银行最新标准,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中产阶层水平,可见中国已经具备发展自驾游的物质基础。其二,私人轿车拥有量增加。由表5-8可以得知,2000—2011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由2000年的625.33万辆上升至2011年的7326.79万辆,其中载客汽车由2000年的365.09万辆上升至2011年的6237.46万辆。另据中汽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目前中国有1.06亿辆私家车,有超过2亿人的驾驶执照持有者,这是一个庞大的有车群体。其三,道路交通改善。自驾游发展离不开交通的顺畅,而目前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万多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四,自驾游意愿强烈。根据新浪网2011年采集的中国网民数据调查样本,87.8%的旅游者会选择自由行的旅游方式,自驾游比例达到45.2%,而跟团游只占到12.2%,体现出现代人对旅游的自我认知和需求层次的变化。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各景区自驾游的游客比例也确实在不断攀升,在不少重点景区已经超过旅行社组团游客数量。据2011年携程旅游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部分5A、4A级景区自驾游游客已占游客总量的50%左右,而更多的乡村游、休闲游等景区景点绝大部分客源来自自驾游。国家旅游局2011年“十一”的统计资料也表明,国庆期间旅行社团队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26%,而自助游和自驾游已占到60%,整个市场规模十分庞大。因此,随着中国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尤其是私家车的大量增加,游客出游方式在以团队游为主的基础上,自驾车居家游、朋友组合游、网络“驴友”组合游等更多个性化的自助出游方式将会呈现更快的发展趋势。

表5-8 2000—2011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6](单位:万辆)

近年来,“电子旅游”即旅游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是经常被提及的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子商务领域。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旅游信息的流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这种传播和交流媒介,旅游资源的拥有者(如航空公司、宾馆等)和最终的旅游消费者之间能够建立起更直接的联系。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彻底颠覆了旅游行业的运营与发展模式、网络营销或网络直销大大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凭借这种现代化手段,不仅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而且可以消除互联网与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据2005年世界旅游组织商务理事会报告显示,通过网站了解外出旅游信息的游客已经上升至调查人数的1/3。而到2010年,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1/4的旅游产品订购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旅游将在其交易成本的变化和各种交易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发展,而电子商务使旅游市场结构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可见,休闲旅游产业开展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8)低碳化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总趋势,人文和生态旅游地位不断提高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在后京都时代,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将上升为经济外交的焦点问题,低碳、减排、绿色、环保将成就世界新的话语权。美国奥巴马政府一改往届政府不参加京都协定的消极态度,选择经济低碳化作为化“危”为“机”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手段,低碳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在中国,以低碳为主的经济结构也将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产业崛起。除了能源产业的清洁绿色化外,整个制造业特别是资源加工业如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将全面倡导推广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休闲旅游产业对交通的快捷性和安全性,以及对以旅游宾馆为主体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舒适性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已经超出旅游本身作为“无烟工业”对环境的贡献。随着全社会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接受以及旅游环保意识的提升,游客将以选择低碳出行和低碳休闲为时尚,低碳化休闲旅游产业体系自然演变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总趋势。

此外,在整个休闲旅游产业体系中,人文和生态旅游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一,旅游者对文化的体验与寻求逐步成为旅游的新热点,而对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宣传也正成为不少旅游目的地的新卖点。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成熟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提升建设,旅游者对景区文化底蕴的认知要求提高,修学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逐渐为一般旅游者所接受,以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为内涵的人文旅游资源,将再次向旅游者展现出其内在的独有的人文魅力,这种魅力不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景区所能营造的,这也将促使游客偏好的转移并形成对人文旅游资源的认同。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并将2011年确定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全国推出200多条文化旅游线路,组织了各类特色鲜明、群众参与的文化旅游活动,以推动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和提升旅游市场的发展品质。在这一导向下,旅游产业加强与文化的融合,正从强调经济功能向强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综合功能转变。2011年5月,由江苏环球数字文化体验园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环球动漫嬉戏谷”,开园当日即接待游客4万人,开园12天实现了1550万元的营业收入。此外,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大型实景演出,如《希夷之大理》、《印象•海南岛》、《夜泊秦淮》、《康熙大典》、《井冈山》等。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显现。据红色旅游办公室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5.4亿人次,同比增长26.5%;在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综合收入达到1450亿元,同比增长11.4%。[7]其二,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旅游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概念被各旅游目的地广泛开发和使用。从依托环境来看,生态旅游是在生态资源富集的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旅游活动;从经营原则来看,生态旅游力求将生态环境和当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特别强调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保护;从社会角度来看,生态旅游重视社区参与和当地人受益。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值得引起现代旅游的反思。

(9)中国游轮旅游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高铁将提高旅游休闲的便捷性

邮轮旅游(cruise ship tourism)是一种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载体,以海上巡游为主要形式,以船上活动和岸上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高端旅游活动。20世纪60年代,在航空客运业的强力冲击下,经由一系列业务功能转型、运营模式创新和市场重新定位,邮轮旅游已经从原来海上客运业淡季时的补充性业务,成长为规模庞大的现代专业旅游业务活动。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全球邮轮产业已经成为国际旅游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全球邮轮旅游业游客接待量为1300.5万人次。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旅游方式从以游览观光为主向度假休闲的转变,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的邮轮旅游方式,逐渐引起中国旅游消费者的关注,并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新兴旅游方式。据统计,2001年中国邮轮旅游消费者人数仅为8325人,而到2009年从内地乘坐国际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近20万,加之到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欧洲等登轮游览的游客,中国国内邮轮旅游游客规模在35万~38万人次之间。2009年以中国沿海城市为出发港的国际邮轮达80个航次,同比增长38%。而同期访问中国沿海城市的国际邮轮共76个航次,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上升势头在全世界范围内颇受关注。

目前,国内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专业邮轮码头有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厦门国际邮轮中心、三亚凤凰岛邮轮码头,上海吴淞口邮轮码头、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等。另外,大连、青岛、宁波、深圳、广州、珠海、汕头等城市也都制定了建设或改造邮轮客运中心的规划。2009年12月国务院所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也将邮轮游艇作为新时期重点培育的旅游消费热点,同时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海南省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积极稳妥地推进西沙旅游的开发,有序发展无居民岛屿的旅游。2011年10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文化和体育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十二五规划》亦提出大力发展邮轮旅游、海洋海岛等高端旅游产品,大力培育海南国际旅游岛、北部湾旅游区、江苏沿海地区等沿海旅游经济带。总体来说,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会有力地拉动中国邮轮经济的发展。

交通运输向来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旅游地交通发达程度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时间成本和消费支出,进而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高速铁路以速度快、舒适、安全著称,打破了人们对铁路运输的惯常思维。在世界“高铁时代”来临的背景下,中国高铁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也日益突显。《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随着以北京为中心的八小时高铁运输系统于2012年底建成,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四纵四横”的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从而初步构建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届时,北到哈尔滨、南到香港、东到上海、西到成都都能实现快速通达,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的交通运输格局,大幅减少高铁所经地区之间的感知距离。无论是入境旅游市场还是国内旅游市场,旅游时间比的不断降低将使中国主要旅游接待地发生偏移,一部分游客将从北京、上海等传统旅游“强势地区”分散到西藏、贵州等传统旅游“弱势地区”(甚至是偏远地区),全国旅游的游客流动和收入结构将会更加合理。此外,各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半径将明显扩大,以距离为判定标准的短线游与长线游的传统划分方法将面临巨大挑战。

(10)休闲旅游经营转向重视综合效益,旅游产业竞争与区域环境竞争并举

近年来,休闲旅游经营效益由重视旅游景区门票的直接收益,转向重视旅游产业全面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使门票经济进一步被弱化。在旅游发展初期,以“一根门柱、两只袖标、拦住入口”就可以收费的旅游发展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形成于众多大大小小的景区,似乎挂个景区牌子就能“赚钱”。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市场不再仅仅“以门取样”,而更多地重视旅游景区的内涵与品质,重视旅游的参与和体验,重视旅游的服务与特色,景区门票收益经济形式将被弱化,转向重视旅游产业全面开发的综合效益,并推动景区在游客体验性和参与性项目的建设开发,建立注重旅游景区人文内涵的挖掘营造和加大对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提高的投入等思想意识。未来旅游景区的发展,门票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少,甚至于景区基本免收门票,而景区经营主要体现在连带行业上,吃住、购物、娱乐、休闲等综合效益将会越来越被重视。

休闲旅游产业是个综合性较强的产业,包含了“行、住、食、游、购、娱”六大要素,大约涉及国民经济中的119个行业。休闲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强弱,不仅与区域内部多数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性,而且与区域外部环境的和谐程度紧密相连。也就是说,休闲旅游产业竞争实力的强弱体现为区域内外环境的综合竞争能力的高低。休闲旅游产业作为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给旅游者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同时,更广阔的人文、生态等感知环境也日益重要。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强了不同区域间的合作。根据区域内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利用不同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互补性,全面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景点、设施的建设和旅游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全面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各方均能受益的区域联合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11)休闲旅游产业融入科技因素,科普旅游成休闲旅游产业新热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创意的要求越来越高,休闲旅游产业将更多地融入科技因素。对旅游产业来说,科技含量最主要体现在游、购、娱、行等要素上。这里可以列出三个实例加以说明。其一是桂林山水实景剧场。2009年桂林阳朔巨资打造山水实景剧场,聘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山水情景剧《印象刘三姐》,融合漓江山水风情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被称为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于一体的演出”。该山水实景剧场汇集了艺术性、震撼性和民族性,可以说是一次视觉的革命。而在这其中,科技因素是其最核心的卖点之一。其二是湖北利川情景歌舞。2010年湖北利川因势利导,在其独有的亚洲第一大溶洞——腾龙洞里,包装了一场高水准的大型土家族情景歌舞《夷水丽川》,让游客感受土家族的动人传说。这套独具特色的情景歌舞,不仅对土家文化的把握和拿捏十分到位,更采用现代科技的声、光、电艺术,将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打造得大气磅礴。其三是西安大唐芙蓉园。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在旧址修缮的过程中,巧妙融入现代高科技元素,穿越成为高科技最极致的体现。2012年5月1日,伴随着“第二届西安曲江国际光影节”的盛大开幕,大唐芙蓉园二期工程唐市街区正式对外营业,科技让古建筑古遗址焕发新的活力与容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休闲旅游产业逐渐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旅游概念——科技旅游。科技旅游也叫科普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新生事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科技旅游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和宣传科学精神为宗旨,利用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场所,并以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和具有较大科学考察价值的自然环境为依托,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形式。从科技旅游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与传统旅游相比,科技旅游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传统旅游的主要内容是以自然或人工旅游景观为支撑,其旅游形式较为单一并多以观光为主。而科技旅游大多注重参与和体验,将观光、休闲和娱乐与学习、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相结合,寓教于乐。如今旅游与科技的融合模式亦呈现多样化趋势,较为常见的有现代城市农业观光、现代科技园区旅游、自然景观科考、高科技参观等。

(三)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源禀赋及制度供给差异导致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

近年来,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已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中国旅游产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达1.34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5739万人次。在中国旅游产业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地区分布却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以2009年旅游收入最多的江苏省和旅游收入最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其旅游产业总收入分别为3724.07亿元和53.41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69.73倍。根据携程网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9和表5-10),2011年春节期间旅游出行人气最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些地区在国内旅游市场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中西部地区上榜城市只有成都、重庆和西安,尽管这些重点城市的旅游经济也十分活跃,但与东部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而201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旅游出行和到达人气最旺的城市与春节黄金周间的结果基本一致,在空间上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之一的成都,出行人气增长迅速,在出行人气最旺城市排名中位列第5位,成为近三年来唯一进入前五名的西部地区城市。境内度假目的地人气最旺排名显示,观光功能仍主要集中在三亚、厦门、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而西部地区的西安、桂林、丽江、九寨沟等地发展迅速。从旅行目的地来看,全国旅游市场的度假功能有向二级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转移的趋势。

表5-9 2011年春节期间旅游出行和到达人气最旺的城市排名[8]

表5-10 2011年“五一”期间旅游出行和到达人气最旺的城市排名[9]

以各城市旅游局发布的2011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数据为基础,可以对旅游收入前20名的城市进行排名(见表5-11)。与2010年的排名情况类似,东部地区城市居于排名前列的比例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在20个城市中,西部地区只有西南的重庆、成都和西北的西安3个城市,中部地区只有长沙、武汉、郑州3个城市,其他14个城市均属于东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济南、重庆等重点城市的旅游收入均超过50亿元。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优势,在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也说明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区域以及城市间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固然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受到各地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地理区位等旅游发展条件的制约,但制度供给的质量差异也是形成这种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们逐渐将制度因素引入到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之中。但总体而言,多数学者只是将制度作为影响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背景和外在变量进行探讨。近年来,一些学者逐步将制度供给扩展为影响旅游发展的内在变量,深入研究制度因素对旅游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作用。余凤龙、陆林(2010)认为中国旅游产业受制度结构与产业政策影响很大,制度变迁既是推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区域旅游差异产生并扩大的重要原因,所以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区域旅游发展。[10]周玮(2011)通过对东西部制度供给差异与东西部旅游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制度供给差异是导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区域差异至关重要的内在变量,随后构建了制度供给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模型,提出针对中国东西部旅游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改善措施和建议。这两项研究都侧重于从定性角度分析制度供给质量对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而从定量角度分析制度供给质量对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影响的研究还较为薄弱。[11]荣浩,王菁华(2011)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建立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中国各地制度因素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影响,从而为中国旅游发展区域差异提供制度供给质量解释,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旅游发展水平在地区分布上存在客观差异,既受旅游资源的禀赋差异、地理区位、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旅游市场的开拓程度的制约,也受各地区制度供给质量的影响。[12]其中,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和市场化程度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地区差异有着显著正影响,政府管制程度对中国旅游发展地区差异有着显著负影响。总而言之,中国区域之间旅游产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各地区制度供给质量的较大差异。

表5-11 2011年“十一”期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前20名城市[13]

2.休闲旅游产业外资引进行业分布不平衡和地区不平衡同时存在

由于休闲旅游产业的市场准入不如重工业严格,使其成为中国最早利用外资的产业之一。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外资利用,主要通过旅游景点、旅行社和旅游咨询行业三大主体来完成。在这三大主体中,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以及相配套的饭店和酒店建设,利用外资过程主要采用中外合资或外商控股形式;旅行社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也以中外合资形式居多,如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均有合资旅行社存在;而旅游咨询服务行业,国家对利用外资形式的规定仍不很明确。总体来看,三大主体在吸引外资时存在不平衡态势。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国内保护和引资壁垒的影响,旅行社吸引外资数量十分有限。虽然近些年来中国放宽了旅行社的投资限制,但是这一行业引进外资的速度并没有明显加快,目前全国只有十多家中外合资旅行社。相反,饭店业引进外资数额巨大,特别是中国沿海地区很重视饭店建设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尽管外资引进集中于饭店业不仅可以解决许多海外游客的住宿问题,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投资环境,但却可能使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出现外资引进失衡,不利于中国外资利用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中国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引进外资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中部发达城市引进外资力量较强,而西部贫穷落后地区以及大部分经济不发达的中部地区引进外资力量较弱。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经济发展水平高且海外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宽松且能获取较多优惠措施,因此成为引进外资最多的地区。而极少量旅游资源禀赋较佳的地区,如西安、拉萨等城市的旅游产业引进外资发展也相对较快。但中西部大多数地区的旅游休闲产业资源开发不足,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吸引外资能力弱,引进外资数量较少。

3.资源有限性与开发普遍性之间存在矛盾,缺乏区域一体化开发机制

旅游资源是指依托一定的地域空间,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和愉悦等目的,且不以旅游企业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或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先于旅游现象产生而存在,具有自在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由于许多旅游资源都是唯一的,因而它相对于旅游需求的变化和增长来说是有限的。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让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都热衷于投资该领域。特别是近年来,休闲旅游产业的投资和开发热度更是有增无减,许多地区均以占有名胜古迹或名人政要为荣,并由此而引发争夺名胜名人大战。譬如江西与安徽争陶渊明作品中的“桃花源”河,河南开封与安徽合肥争包公墓,山东清河和阳谷争武松祖籍,福建、安徽和江西争夺朱熹祖籍,湖北襄樊与河南南阳争诸葛亮躬耕所在地,浙江诸暨和萧山争西施故乡,贵州与湖南争“夜郎县”,浙江鄞州、江苏宜兴和山东济宁争梁祝发源地等,这些名人名声争夺战无不暴露出旅游资源的有限性与旅游开发热之间的矛盾。

随着休闲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地方特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开发的重点,这与对旅游产品持久生命力的要求和游客认知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但部分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相似性,容易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在资源有限性与开发普遍性之间存在矛盾的背景下,休闲旅游产业区域一体化开发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譬如中国东北地区争夺游客、价格大战以及相似风景区的重复建设等现象大量存在。以滑雪场为例,辽宁的滑雪场有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东北亚滑雪场、葫芦岛龙湾海滨滑雪场、弓长岭滑雪场等;吉林省的滑雪场有吉林北大湖滑雪场、吉林市松花湖滑雪场、长白山高原冰雪训练基地、长春净月潭滑雪场等;黑龙江的滑雪场有亚力布滑雪场、铁力日月峡滑雪场、吉华长寿山滑雪场等70多个滑雪场,各滑雪场的旅游项目及服务均大同小异且互补性较小,造成争夺客源的竞争,影响旅游业整体收益及滑雪旅游品牌的树立。

4.旅游资源的不变性难以满足旅游需求多变性的要求

休闲旅游资源的不变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固定性。区域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地域固定性。而旅游资源的地域固定性使得旅游资源离不开其存在的区域环境,否则就是会失去旅游价值。地域固定性也决定了旅游的异地性,大多数情况下是旅游者移动来就旅游资源。二是外貌凝结性,即不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外形外貌会长期不变。与之相比,休闲旅游需求具有多变性特点。旅游需求不仅受到旅游资源或产品的吸引力、社会环境、个人收入、闲暇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随着文化差异程度、受教育程度、旅游动机等主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不变性与游客需求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由盛转衰的主题公园即为典型范例。始于1989年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2000年中国主题公园的数量已经超过15000家。但绝大多数主题公园在开张后不久,即由门庭若市急转至门可罗雀,80%以上倒闭以致沉淀资金高达3000亿元,仅10%左右还有盈利。探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主题公园的产品开发不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游客需要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态势。针对休闲旅游产业来说,要想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就必须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在理论上,旅游产品有一个生命周期,每种旅游产品都会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为避免受旅游产品周期波动的不利影响,旅游企业应主动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5.没有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使得旅游资源发生变化,无论这种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旅游资源原貌的破坏。相反,尽管旅游资源的保护可以延续旅游资源的生命力,却限制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程度,减少旅游资源的暂时获利水平。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互为因果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方面,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一旦旅游资源破坏殆尽,休闲旅游产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毫无开发意义可言。另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实现旅游资源保护的手段。通过挖掘旅游资源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资源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保护旅游资源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旅游者在享受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并获得身心愉悦的同时,其良好的旅游行为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

但从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目前发展来看,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破坏的状况已经处于相当严重的境地。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22%的自然保护区遭受不同程度的资源破坏,有11%的自然保护区因保护不力而出现资源退化。譬如伴随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古长城的自然文化资源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侵蚀,这一趋势引起了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的高度重视,长城也因此而被列入“2002年度100项世界文化遗址观察清单”。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暴露出水这一核心旅游资源的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的能力,并最终削弱苏皖休闲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闻名中外的五百里滇池曾被沿岸工业废气废水和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云南省政府经过努力获得世界银行20亿贷款才有能力开始大规模治理。云南玉龙雪山也因建索道砍伐了数千平方米的原始森林,加上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小气候出现变化,使原本终年积雪不化的雪山出现了夏秋两季雪山无雪的恶果。以水为魂的黄果树瀑布,由于拥挤的建筑、混乱的管理和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每年的枯水期越来越长,展示天下名瀑壮美景观的时日也愈来愈短。张家界武陵源由于超容量和无节制的开发,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发出黄牌警告。同样的,由于无章无序掠夺式的利用,位于四川青神和乐山两地交界处的平羌三峡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水生资源锐减,生态急剧恶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境况十分令人担忧。

6.科技与旅游的融合是目前休闲旅游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消费需求逐步向体验式转变,科技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日益凸显,成为现阶段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新六要素”之一。进入新世纪,中国积极顺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潮流,将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手段引入到休闲旅游产业中,大力推进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在线消费等旅游新模式。特别是近五年来,科技手段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更是直接以“科技创新旅游”为主题,展示了一系列高新科技在旅游装备制造业、旅游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转化与应用的成果。现代科学技术还创造出了一些新颖的旅游方式,利用高科技模拟旅游情景,使旅游者如同身临其境般获得刺激与惊险的旅游体验,达到与真实情景相似的感受。譬如旅游者可能无法亲身体验真实的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奔涌、虎口历险等经历,但又对其充满好奇和兴趣,那么可以通过高科技情景模拟来实现这一梦想,以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为代表的成功案例就是有力的证据。此外,网上“自助”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给那些喜欢信马由缰的旅游者带来福音,新兴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旅游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观念。

目前3G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将其运用到休闲旅游产业,并推动休闲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整体功能的有效提升,是旅游以及信息行业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信息化与旅游主题论坛,就专门围绕旅游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3G应用与旅游信息化、信息化如何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等内容进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会议成果。但与国外发达城市休闲旅游产业或其他行业进行相比,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科技应用水平仍然偏低,科技内容的渗透和结合不够深入,实际运营中存在应用范围偏窄、高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积极破解这些难题,更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推进旅游业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课题。

(四)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突破旅游资源禀赋瓶颈,加快旅游经济一体化步伐

随着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旅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必然选择。通过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和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细化和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的构建,更大范围内不同城市的休闲旅游产业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既要考虑休闲旅游产业的性质和特征,又要联系中国旅游产业的所处地位和发展趋势,还要兼顾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实际条件和具体特点。突破旅游资源禀赋瓶颈,提升旅游经济一体化水平,关键要实现资源共有、市场共享、设施共建、品牌共塑、信息共用。

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质是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即实现休闲旅游资源的完美整合和休闲旅游服务的“无缝化”对接。其一,旅游资源共享和整合。对于相似的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将其做大做精,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效益;对于互补的旅游资源,通过整合以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利用资源类型与数量优势丰富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和时间容量,从而增强组成合作系统的各地域单元个体或要素的吸引力。其二,跨区域旅游规划。在区域旅游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确定进一步开发和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充分发挥沿江或沿海地区对全区域旅游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分散在各地的小、散、弱的景区加以整合,明确功能定位、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创新管理体制,从而最终提升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其三,客源市场的互动与共享。区域旅游合作的各方之间,共同培育居民的旅游意识,共同开发旅游市场,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取消旅游市场的不正常壁垒,推出旅游便利化服务措施,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的整体品牌。其四,构筑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从各城市旅游网站的链接开始,构筑统一平台并加强信息交流,逐步实现各地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相互链接和信息互动。

2.提供适合本区域特点的旅游制度供给,扩大旅游供给规模

休闲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有赖于制度供给质量的改善提高。科学地分析各地实际情况,提供适合本区域特点的高质量的旅游制度供给,进一步扩大旅游供给规模,才能实现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均衡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放低旅游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休闲旅游产业竞争主体的市场化程度。当前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市场主体呈现出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且竞争力较弱的总体格局,与其他产业相比,其主体市场化的程度远远不够。要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为各种市场主体参与休闲旅游产业竞争提供制度保障,提高休闲旅游产业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其二,打破资金流动政策壁垒,增强休闲旅游产业资金要素的流动活力。目前社会资金进入休闲旅游产业,在直接投资和间接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扫除社会资金进入休闲旅游产业的政策壁垒,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以更充裕的资金推动旅游业的市场化发展。其三,科学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引导和保障休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政府作用的发挥对休闲旅游产业的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要在维护政策执行强制性的基础上,尽量运用包括税收、补贴和贷款等经济优惠手段,引导旅游经营者采取适当的行为。其四,支持社区旅游组织发展,完善旅游的多中心治理。在市场机制引导的前提下,休闲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当地社区旅游组织的参与。当然,这里仍然需要政府加强对当地社区旅游组织、遗产保护团体、街道团体、导游项目、家庭旅舍和农户旅舍协会的设立和引导力度,将各个经营者的单独经营行为纳入协会组织的综合管理之中,化政府管制为多中心治理,有效避免过度商业化行为,合理整合利用旅游资源并将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可控范围之内。

3.采取多样化的外资利用形式,优化休闲旅游产业投资结构

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与优势,不少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在引进外资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譬如河北省在201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环京津休闲旅游项目,经省政府批准后,视同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享受财税和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建设期间(一般不超过五年),企业上缴省、市两级增值税和所得税超基数部分,按企业与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定返还比例,于次年3月底前拨付项目业主单位以支持项目建设。但总体来看,目前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引进外资仍然主要集中于旅游饭店行业,而投入旅游景观建设和度假区开发的资金相对较少。在新的形势下,引进吸收外资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利用外资战略也将随之作出相应调整,以优化休闲旅游产业投资结构,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协调发展。

目前休闲旅游产业主要有国际证券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等外资利用形式,不同的外资利用形式均有其固有的优点和缺陷。在引进外资时,要充分考虑区域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引资方式并使其相互协调和优势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在中国休闲旅游产业利用外资的各种形式中,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多种亚形式,其优点在于旅游项目优劣与投资者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可以学习外国的经营管理理念。除了外商直接投资之外,还可以积极采用减轻中国外债负担的外资利用新形式,譬如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发展项目融资、发行优先股、设立境外中国旅游产业投资基金融资等。同时要根据休闲旅游产业的不同要素和不同项目的经营特点,审慎选择灵活多样且适合区域旅游发展的引资方式。

4.构建支撑有力的旅游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旅游科技含量

旅游科技创新是指将新的科学技术与旅游产业的需求和特点相结合,通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品化等阶段,使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的过程和活动的总和。构建支撑有力的旅游科技创新体系,其重点在于旅游生产力要素的科技创新与旅游服务、运营保障体系的科技创新与旅游促销、管理的科技创新等三个领域。其中,生产力要素的科技创新是旅游科技创新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领域。由于旅游生产力要素包括行、游、食、住、购、娱等方面,因而生产力要素的科技创新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创新,包括高科技主题公园、仿真情景模拟技术、文物古迹保护技术等;二是餐饮业的科技创新,包括自动化、智能化和特色化的服务设施和游乐设备等。三是旅游交通设施和运动探险类设备的科技创新,包括缆车、索道、游艇、滑雪器具、登山器具,以及沙漠穿越、洞穴潜入等科学探险所用到的器具等。除以上三个重点领域之外,旅游科技创新还涵盖旅游娱乐休闲项目的科技创新以及废弃物处理系统和旅游厕所设备的科技创新等。

相应地,进一步提升旅游科技含量,应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经营管理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提高科技含量。现代旅游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旅游需求,必须加大科技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上的运用。不仅要积极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提高旅游开发规划的科学性;而且要努力借助各项高精尖技术,对某些易受破坏的自然景观或人文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通过生态型材料的“精选精用”,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此外,在运营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时刻掌控景区的最大承载量,以延长景区的生命周期。2013年10月2日,九寨沟发生大规模游客滞留事件,尽管存在部分游客没有遵守文明旅游、错峰出游的规则,但也充分说明国内某些景区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没有真正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最终造成对旅游目的地的重大负面影响。其二,在旅游经营管理中提高科技含量。在旅游公共管理上,重点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效能。这里不仅要建立区域性的旅游企业信息系统,把握产业发展整体状况;而且要通过旅游电子政务网络,实现系统内部数据和管理信息的共享;同时,在旅游经营管理上建立旅游外部信息系统,有效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无缝连接与集成化作业。其三,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科技含量。在旅游接待企业方面推动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尽可能实现网上预订和销售,加大景区和饭店的自动化、智能化及特色化的服务设施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此外,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景区语音导航等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贯彻生态环保理念,在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加大科技运用力度,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交通方面配合高级公路建设,大力推广沿线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技术,并实现在市内车、船、飞机联网订票技术。在旅游信息化方面加大互联网和数据库信息服务系统在行业内部和旅游者活动中的应用,以新技术发展新业态,以新业态引领新消费。此外,加快推进“数字旅游”建设,完善旅游信息网以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避免出现“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效应”。

5.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进一步增强危机处理能力

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有利于区域环境的保护。但若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不善或者不顾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而过度开发,都会使旅游资源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害或不可逆转性的破坏。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旅游资源的质量,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保证休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生态旅游这一新的旅游理念的核心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并重的,不能片面地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也不能过分坚持自然主义的观点而放弃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追求。现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的旅游经济活动不应该超越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人们完全可以依据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发旅游资源,通过周密的计划和完善的设计将可能发生的危害和损害降到最低。

从2003年SARS疫情爆发到松花江水污染,再到“黑砖窑”事件,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休闲旅游产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高风险产业。也正因为休闲旅游产业的波动与这类危机事件有着密切关系,增强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就显得日益重要。以2003年非典为例,当年中国的国际旅游收入比2002年下降了14.6%,国内旅游收入比2002年下降了11.2%,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经历这场灾难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深刻认识到旅游产业中危机的存在和危机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社会各界逐渐开始树立危机意识并着手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制。再如美国的“9•11”事件和东南亚的海啸等,都凸现了危机事件对旅游产业周期波动的不良影响。对旅游者而言,健康安全的旅游环境是其首要考虑因素,旅游目的地有关安全和舒适度等方面的声誉更是备受关注。因此,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是保证休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减少旅游产业的波动和受危机事件的影响,可以通过准确的数据监控及政府制度与法律规范来建立旅游产业的预警机制,同时确定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应对危机事件的应变制度和应急程序,在危机事件出现时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最有效地解决由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

6.深度开发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休闲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体现。深度开发旅游产品不只是将旅游资源构建成可供旅游者消费的旅游产品,更重要的是将只能进行较短时间内参观的展示型的旅游产品做成一个可看、可听、可参与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赋予一个旅游产品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就是深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旅游地的吸引力和赢利能力,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旅游产品的立体开发。从各个不同层面开发出旅游产品的潜能,才能拓展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并使旅游产品实现最大的效用。二是推进旅游服务的立体延伸。通过对旅游服务的深化,以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为契机,不断延伸旅游服务供给范围,从而扩大旅游者的多样化消费。三是建立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体系。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是地方经济运行的一部分,建立一批有活力的旅游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经营管理运行构架,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根本保障。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称为一个旅游大国,但绝非旅游强国。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明显不足,国际竞争力与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14]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旅游价格等方面,在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还远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把通过规模扩张创造效益作为发展模式,势必导致后劲不足,导致中国休闲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不能持续下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的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其一,通过政府制度环境的改善和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大力实施促进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改善旅游产业的要素条件;其二,通过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尽快地确立稳定的持续竞争优势,以抵消价格竞争绝对优势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带来的影响;其三,要加快高科技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人力资本开发所需的技术和知识积累,以继续保持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从而逐步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休闲娱乐产业

娱乐休闲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人文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它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甚至是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日益增多,对休闲娱乐产品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大大推动了城市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同时,休闲娱乐产业也已成为都市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休闲娱乐产业主要由文化娱乐业、数字娱乐业、传媒娱乐业以及博彩业四个方面组成。

(一)中国休闲娱乐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休闲娱乐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曾预测,21世纪之后,大众休闲娱乐思想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休闲娱乐产业的中心地位会越来越强。休闲娱乐产业是蒸蒸日上的黄金产业,也是一个城市最为活跃、最具商业氛围、最能带动人气的产业之一。目前休闲娱乐产业正面临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的转折点,它的发展潜能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文化娱乐业作为休闲娱乐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功能,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文化娱乐业从无到有,从星星点点到遍地开花,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无论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的转变,还是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为中国文化娱乐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良好的提升空间。如今中国很多地区都争相开发新的文化娱乐项目,在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元素,满足消费者求新存异的心理,打造全新的文化娱乐产品,并使文化娱乐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根据艺恩咨询发布的《2012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7之后的五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总值年均增长40%以上,2011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在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引下,再加上中央百亿元文化产业基金的扶持,未来中国文化娱乐业必将驶入快车道。

在众多的数字娱乐业态中,游戏、动漫、影视是数字娱乐业的三个重要分支,它们同属于“朝阳”产业,尤其是游戏和动漫,虽然它们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因为属于绿色创意产业,它们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及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反而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中国游戏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公认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产业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增长率高速提升。2012年网络游戏市场的营收超过500亿元,这个数据超过整个电影行业。除网络游戏之外,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等也成为休闲娱乐产业中最活跃和创造利润最快的领域之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游戏企业纷纷转战中国市场,到中国来“淘金”。动漫产业链正在实现动画片、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电影、电视剧等跨媒体播放平台的融合,而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作为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重为51.27%,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基于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因素,中国庞大的城市人口是数字娱乐产品的最主要消费群体,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为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消费市场基础。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的转型升级推动着中国传媒娱乐业的蓬勃发展。从行业来看,数字电视、互联网、新兴媒体、大众广告等都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在逐步提高,这个国家的消费结构会面临升级。而当人均GDP处于1500~3000美元时,文化娱乐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中国人均GDP在2006年已经突破2000美元,传媒娱乐业无疑将进入一个超常成长期。传媒娱乐业的投资整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变化最多的是影视制作投资,其中影视公司获得的关注度非常高。譬如中国的横店影视城以影视传媒产业为基础,通过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和发行,促进了包括休闲旅游、道具制作、租赁、住宿、餐饮等在内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传媒娱乐业发展的典范,横店影视城又被称为“中国好莱坞”。

(二)新形势下中国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趋势

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休闲娱乐产业肩负着创造旅游吸引物和营造休闲环境的使命,同时承担着缓解传统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责任。[15]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休闲娱乐业产业将朝着大众化与多元化、市场化与规范化、规模化与集约化、国际化与现代化、集群化与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1.大众化与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先进的技术元素可以让人们把生活中更多的时间投放于休闲娱乐之中,休闲娱乐产业的普及时代将要来临。进入21世纪,中国休闲娱乐产业的大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消费水平大众化、消费场所大众化和交通方式大众化等方面。此外,休闲娱乐产业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具有多元化特征,这里既有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收入差异的影响,又有不同时间段对消费者休闲娱乐选择所发挥的作用。即使是在相近的休闲娱乐活动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学历的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上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发展休闲娱乐产业时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形式,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

2.市场化与规范化

市场化与规范化是休闲娱乐产业形成的基本前提和运作方式。这里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依据现有的休闲娱乐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休闲娱乐项目;二是还要创造市场需求来发展休闲娱乐产业,建设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即市场导向型是发展休闲娱乐产业的基础,在休闲娱乐需求集中化和细分化的基础上,形成休闲娱乐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按照市场运行规律与管理规则进行休闲娱乐产业与企业的运作,休闲娱乐行业组织在市场调控下自律管理并发挥积极主动作用,防止出现过度竞争局面。除公益项目外,政府退出市场,主要运用政策、法规和经济等手段进行引导、监管和调控。通过完善休闲娱乐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服务标准,减少政策性风险和安全性风险,依据政法强制与经营自觉建立起有序的运行机制。

3.规模化与集约化

规模化与集约化是休闲娱乐产业成熟的标志。休闲娱乐产业规模化的集中表现就是大众休闲娱乐市场的形成,这已是大势所趋。这里关键有两点:一是如何针对休闲娱乐市场创造休闲娱乐项目,优化休闲娱乐环境,形成休闲娱乐行业标准,在创造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扩大休闲娱乐产业规模;二是打造区域性休闲娱乐品牌,实行品牌营销和品牌输出,打破行业与地域之间的界限,降低行业平均成本,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依靠标准、品牌与资本运营,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从而最终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目标。当然,中小企业仍然可以瞄准细分市场走专业化道路,在规模化和集约化之外分得一杯羹。

4.国际化与现代化

国际化与现代化是休闲娱乐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中国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与先进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国际化关键在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休闲娱乐产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产业素质提升。国际化促进现代化,如果没有世界发达国家的休闲娱乐项目及其技术,以及服务管理理念及其方法的引进和吸收,就没有休闲娱乐产业的现代化。实现休闲娱乐产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休闲娱乐项目与技术、休闲娱乐行业与企业管理,以及休闲娱乐项目服务等主要内容,当然并不排除民族或地域特色,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譬如引导地下赌博业向正规合法的博彩业发展,消除地下色情业以促进社会健康向上,就需要广泛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5.集群化与特色化

休闲娱乐产业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座城市的休闲娱乐产业繁荣与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人文气氛及其繁华程度,也可以说它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品位。休闲娱乐产业需要在空间地域上积聚,形成“一地一品或几品”的产业格局,并且地域上积聚的休闲娱乐产业需要在产品项目上形成专业分工,构建起有机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横向旅游产业体系,共同为休闲娱乐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要加快中国文化娱乐业的发展步伐,提高该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产出,必须全面分析全球化娱乐产业的发展背景,同时深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汲取养分,以形成休闲娱乐产业的集群化和特色化。

三、文化传播产业

文化传播产业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传播产业一般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等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产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特征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而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譬如美国文化传播产业的发展与美国新一轮的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相吻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英国自提出创意产业等新兴概念以来,文化传播产业一直引领其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英国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

(一)中国文化传播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教育理念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产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规模越来越庞大。在逐步宽松的文化政策导向下,近年来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愈来愈大。尤其是文化传播产业具有逆势上扬的特征以及反向调节的功能,在应对经济波动时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文化传播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中国文化传播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

中国文化传播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一定程度上起到引领区域经济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04—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22%,高出同期GDP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1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比2006年增长18.4%。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630亿元,GDP占比达到2.43%;从业人员增加186万人,增长18.6%,占全国从业人员比重提高0.21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世界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冲击。各类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出版图书由2003年的19万种增加到2009年的30.2万种。随着北京歌华有线、上海文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超过或接近“双百亿”的骨干企业的涌现,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也得到有效提高。在文化贸易领域,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增强,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由2003年的56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04亿美元,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为3.3∶1。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5.8%。“十一五”时期,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00%。到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将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文化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按照一个产业的增加值达到或超过GDP的5%以上份额即可视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通行标准,2009年之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五省市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其各自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与文化消费平稳增长

近年来,在文化生产要素组合与文化生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生产力得以充分释放,不仅文化传播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有了重大突破,而且文化传播产品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日益活跃与丰富的文化市场中,涌现出一批文化精品项目,不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创造了诱人的经济利益。此外,中国文化传播产业中经营性单位的数量明显增加,新兴文化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出现大量骨干文化服务企业,广告、传媒、电视网络公司、出版和报业集团、影视制作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市场壁垒逐渐消融。特别是在2006年之后,鼓励和引导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效果明显,在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了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文化消费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新兴文化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新娱乐消费方式使“大规模复制与传播”转向“大规模定制与传播”,进而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掌握了具有工业规模的文化原创、复制和传播工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及消费方式,激发了旺盛的国内文化市场需求。

3.文化传播产业支撑下的文化贸易取得新突破

国内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是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基础,而对外文化贸易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国内文化传播产业的发展进程,国内文化传播产业与对外文化贸易之间存在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以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为支撑,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化贸易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文化出口全面提速。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全年营业收入为2.7244万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2.6802万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98.4%。从2001年到2010年,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2.8倍和8.7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从2003年的9∶1下降到2010年的3∶1。随着中国文化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加快,在文化贸易出口额逐年增长和出口版图持续扩大的同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模式也经历着由单纯的贸易型向投资型的重大转变,相关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深入发展。此外,中国文化贸易在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为发展平台的新媒体产业方面亦有着突出业绩,特别是电影电视业、演出展览、游戏动漫业等。中国游戏门户网站17173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有34家网游企业将原创的游戏打入海外市场,共获得3.6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近6成。中国已经融入了文化传播产业的国际大分工,正逐渐成为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二)目前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化传播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国家计划。“十二五”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2月,中国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文化产业倍增计划》。2012年7月,中国科技部发布《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文化传播产业也面临着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内部结构仍欠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升级压力重、引进风险投资陷入困境等诸多问题,如何扫除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加快调整文化传播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实现中国文化传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1.中国文化传播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仍偏低

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弱于西方发达国家,从文化产业占整个国家GDP的比重即可窥见一斑。尽管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3%,但至今还没有一家文化企业能够进入全国500家大型企业行列。但相比较而言,1996至2010年,英国整体经济增长率为2.8%,而创意产业年均增长率高达6%;在就业方面,总体就业增长率约为1.5%,创意产业就业增长率则为5%;创意产业2010年的总产值超过2775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比重超过10%。目前美国仅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400余家大众传播公司的总收入就高达1500亿美元,整个文化传播产业的总产值更是高达6000亿美元,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达到25%左右。在日本,文化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超越汽车等产业,成为日本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韩国文化产业经过韩国政府多年的扶植和民间企业的努力开拓,取得了巨大成功,2008年韩国文化产业占全球文化产业的2.5%,位列第九位,2008—2012年年平均增长率位居世界第6位。相比而言,由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中国文化传播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其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比例长期维持在10∶1左右,文化贸易逆差巨大。

2.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内部结构仍欠合理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化传播产业划分为内容产业、传媒和平台产业以及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业三个部分。目前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存在着文化制造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偏大、传统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滞后以及文化内容产业激励不足三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首先,中国当前文化产业一直沿袭以文化制造业为主的格局,文化制造业占文化产业整体比重接近70%,文化内容产业所占的比重仅为8%左右。而在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结构中,应该是内容和传媒占有更大的比重。如果文化内容产业整体比例过低,则可能无法体现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产业特性。其次,传统文化产业需要转型并实现规范化发展。以工艺美术、收藏和艺术品交易为例,其中存在着两个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缺乏企业化运作,整体的发展结构不稳定,交易模式落后。另一方面,传统的工艺美术产业也需要转型升级,包括应该将传统工艺、现代企业运作、品牌塑造和大师设计等结合起来,进行产业提升与完善发展模式。再次,中国文化内容的生产存在着激励不足、内容生产者收入偏低的结构性问题。传媒与平台产业的企业挤占了内容产业企业的收入空间,内容生产企业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化经营所必要的盈利和积累。

3.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呈现出严重的“东强西弱”的不平衡性,成为文化传播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东部地区市场经济活跃,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强调以文化创意为先导,且注重个人创造所形成的知识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从而大大激发了文化人才的创造激情,并培育了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中部地区依靠中原文化、晋徽文化、湘楚文化等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湖南文化产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6—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总产值达到1868.4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2%,成为湖南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但资源富饶,云南、广西等省份也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加以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昆明、丽江、大理等已成为公认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的代表。但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仍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地区;中部作为东西部地区的连接,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处于二者之间;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最为缓慢。[16]2012年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2006—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其中上海与北京处于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中国内地另外25个省市区处于第三梯队,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4.面临文化产品同质化和产业升级压力

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中国文化传播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依然很严重。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中小文化内容生产企业角度来说,都需要共同努力并采取积极措施,以解决同质化竞争的难题。当然,避免内容产业的同质化竞争并非等同于转向标新立异。特别是对那些实力较强的文化内容生产企业的发展而言,它们也需要在同质化领域开展以专业化水平为依托的竞争和企业并购。换言之,可以通过良性竞争和资源整合来淘汰或者并购那些过于同质化、缺乏专业化水平的文化内容生产企业,从而促进内容产业的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除了内容产业的瓶颈之外,目前中国文化传播产业的升级压力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发展模式比较单一,相关产品主要以量取胜,缺乏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传播产品和有实力的文化传播内容生产企业;其二,以文化产业集聚园作为发展载体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仍存在很多漏洞,基本上没有实现提升文化、传播产业集聚度的目标。

5.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引进风险投资存在现实障碍

文化传播产业的产业特征适合风险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机制,但就目前中国风险资本进入文化传播产业的整体水平来看,还存在着内部结构性失衡问题,文化传播企业引入风险投资还存在诸多现实性障碍。近年来,中国文化传播产业获得风险投资的频率加大,获投领域渐广,投资金额充足,其明显的表现是投资强度较大。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对中国文化传播产业的平均支持力度为1437.6万元/项,而在同年已获得中国风险投资的所有行业中,按投资金额排名前五位的其他行业平均支持力度分别为:金融服务业1964.0万元/项,传统制造业1481.1万元/项,软件产业788.4万元/项,新能源、新效节能技术产业1156.6万元/项。从以上数据很容易得知,风险投资对文化传播产业的平均支持力度小于金融服务业,但与传统制造业不分上下。实际上,尽管风险投资对中国文化传播企业的单项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投资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2004—2009年期间,风险投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金额和投资项目占风险投资机构整个投资金额和投资项目的比例均在2.0%左右,而美国文化产业风险投资额的占比为7.0%,韩国更高,至2010年6月已达到15.1%。与国内外其他产业比较而言,不论是从投资金额还是投资项目数上,风险资本对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介入还不深入。根据2009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较为活跃地区的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投资项目数占比和投资强度情况,上海、北京文化产业风险投资项目数占比较大,但投资强度并不大,分别为861.0万元/项和213.3万元/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项目数占比上海最多,占到7.7%,其次是北京3.7%。风险投资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分布不均,北方地区远远落后于南方地区。[17]

除以上五点之外,近年来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国内政府部门和公众对文化传播产业内涵认识仍亟待提高。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指出,在某些地方官员的产业结构调整思维中,直接把文化产业看作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筐”,文化产业项目里究竟有多少文化自然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18]《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国“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新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以年均20%左右的幅度增长;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幅依然会保持在20%以上。从数量上评价,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大差距。如何突破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建立文化产业投入长效机制,是保持文化传播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文化传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三)新形势下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走向

文化传播产业是在全球化社会消费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走向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播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的趋势逐步加强、传统与新兴两大文化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传播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文化传播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相得益彰、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勃然兴起等方面。

1.文化传播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的趋势逐步加强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三网合一”的广泛应用,显著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极大地开拓了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空间。文化产品借助电脑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电气化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利用数字化媒体手段进行远距离和瞬时间传播,借助手机、电脑、电视、录放机等高技术产品完成消费过程。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高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成为当今文化传播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效改造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并提升这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程度,加快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高新技术融合逐步加强的趋势下,报刊、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动漫、广告等绝大多数文化传播产业,从创作(设计)、加工(生产)、传播(交换)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信息”都成为不容忽视的重点对象。

2.传统与新兴两大文化传播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必然引发传统文化传播产业与新兴文化传播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文化传播产业数字化在深刻地改变传统文化传播产业增长方式的同时,构成了对传统文化传播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2012年1月7日,第9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文化传播产业中数字出版、微电影、云电视等新业态不断发展,部分旧业态开始走下坡路,最突出的是实体书店和传统纸质出版、民营书店的接连倒闭反映了这种趋势。因此,新兴文化传播产业的崛起对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传统媒体构成冲击是毋庸置疑的,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文化传播行业仍将继续保持活力,譬如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中国展览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的是:其一,在传统文化传播产业、新兴文化传播产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文化传播产业数字化将继续引领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技术革命潮流;其二,传统文化传播产业也在通过数字化革命提升其自身优势和竞争力,并向新兴文化传播产业提出了内容革命的要求。数字技术将进一步实现从手段和工具向力量和内容的战略转移,否则将会造成中国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深刻危机。

3.文化传播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

作为现代财富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文化传播产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当代城市产业形式,城市化进程与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城市化水平越高,文化传播产业就越发达,如英国的创意之都——伦敦,其创意产业的艺术基础设施占全国的40%,同时英国1/3以上的设计机构都设于伦敦,其产值占设计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此外,伦敦还拥有全英85%以上的时尚设计师和36%的出版产业产值,以及全英电影产业中2/3以上的全职职位,并包揽了全国73%的电影后期制作活动。因此国外学者基本认同,文化传播产业本身已成为当代城市的核心机能之一,区域文化传播产业竞争和合作将同时影响其发展。而区域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必然导致区域文化传播增长方式的竞争,文化创新能力的竞争决定了区域文化传播产业竞争最终格局的形成。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理论印证和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王林等(2009)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播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当前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文化传播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文化传播产业的增长效应。[19]基于重新认识文化传播产业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地区科学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要素,文化传播产业被列为中国各地编制的“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关键内容,并被作为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措施之一。

4.文化传播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相得益彰

制造业产业集群目前在中国已日趋成熟,而文化传播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通常认为,文化传播产业集群是指在文化传播产业部门某一行业内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文化传播产业集群是文化产业空间组织结构的一种表现,由于这种集聚能够带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因此文化传播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地区文化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产业结构演进的世界性潮流,文化传播产业集群发轫于20世纪后半叶,并已显示出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强大推动作用。作为世界制造业、加工业大国,当前中国正步入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的核心则是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可以渗透到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许多产业的部门,有利于加速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通过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延伸产业链实现价值链增值的方式来不断增加其产品附加值,从而扩大经济规模并加速经济增长,即利用文化传播产业集群来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反过来,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文化产业集群的能级水平。这不仅表现为制造业产品的高端化会给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提供更优良的设备和传播工具,而且体现在制造业的发展可以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实现面上延伸和点上深化,从而带给文化创意企业源源不竭的价值增值效应。因此,文化传播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相辅相成且互动互促。

5.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院长徐炳文认为,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硬件时代、80年代的软件时代、90年代的信息通讯网络时代之后,21世纪“创意性文化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的国家或区域竞争中,文化内容是最重要的竞争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容为王”。近年来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就充分证明了文化内容的重要性。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创造力,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交易来实现财富创造与就业功效的产业,文化内容是文化创意产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创意产品的主要价值增值在于它位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赋予创意产品比普通产品更高的创意性,从而具有高附加值。此外,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吸纳劳动力,而且可以吸纳更多具有技能和创造力的劳动力,从而促使创意产业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2001年,中国正式将文化产业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中国开始出现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实践,并在“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2008年,北京市政府宣布新增11个文化与创意产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根据2010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量位列世界第三,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全球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变化改变了全球化文化传播产业的发展格局。

四、体育健身产业

作为体育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体育健身产业是以体育项目为中介,以体育技术、物质资料和资金为基本要素,为参与活动者提供各种满足健身或娱乐相关需要的第三休闲产业。体育健身产业是体育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体育健身产业是现阶段中国体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2005年,北京首次把“宜居”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之后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将“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标志着“宜居”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理念。[20]体育健身产业作为城市休闲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城市的宜居程度。城市体育健身产业体系由诸多要素共同构成,但最终发展必然建立在其体育健身资源基础之上。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体育健身资源体系由使用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两个子体系组成。其中,体育健身使用性资源体系指居民进行休闲活动时直接面对的资源,包括城市体育健身设施和体育健身产品(服务),它们是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重要依托。而体育健身保障性资源是对城市居民运动休闲起支撑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体育健身氛围、政府政策支持、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产业结构等。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体育健身资源为依托的体育健身产业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体育健身产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外健康与健身理念的引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并逐步健全。体育产业联动功能很强,对旅游业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通讯业、信息业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体育健身产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等四个重要阶段。

1.体育健身产业萌芽阶段(1980—1991)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号召全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相应地,国家体委也提出了体育事业要向“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和“从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但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体育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水平,体育产业的地位和经济功能尚未得到公众的认同。尽管如此,人们对体育健身场地、体育技能指导、健身知识普及等有了一定需求,一些体育场馆开始有选择地向健身人群开放或出租经营。

2.体育健身产业形成阶段(1992—2000)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构想。同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体育业划归为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随后《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陆续颁布,为体育健身产业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此后,一些消费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开始进入健身休闲领域,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投资的意识逐步被公众所接受,休闲健身娱乐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同时,包括国企、个人以及外资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开始投资盈利性较高的体育经营项目,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健身健美中心等多种经营性体育俱乐部纷纷出现。1998年“中体产业”公司成功上市,确立了体育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至此,体育健身领域初步形成私营、集体、外资以及中外合资等多种投资主体并存、高中低档体育服务产品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和单店、连锁等经营模式,中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基本框架开始形成。

3.体育健身产业发展阶段(2001—2008)

进入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奥运会,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为公众的体育健身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舆论环境。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意见》、《公共体育文化设施条例》相继出台,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良好政策的驱动下,中国公共体育设施和服务产品大量增加,群众体育组织、单项体育协会、各种体育俱乐部、健身休闲中心、健身指导站、晨晚练站点建设发展迅速。此外,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管理力度加大及“农村体育年”的实施,广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青少年体育也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群众体育现状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说,2001—2008年中国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取得重大进展,群众体育各项基础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中国体育人口已经达到30%左右,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0.5%。总的来说,中国体育健身产业在这七年时间里度过了快速成长阶段。

4.体育健身产业开始步入成熟阶段(200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俨然成为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一次碰撞与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体育健身热情。2011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2011年11月,新《体育法》修改草案已经初步完成。修订草案显示,政府部门将加强对于体育产业的规划与发展,并第一次明确了体育产业的概念,这是中国体育产业的又一重大利好。经相关专家预测,2009—2016年中国体育产业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到2016年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将达到9567.5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4%,占当年 GDP的0.81%;从业人员将达到9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4.2%。[21]在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高涨和持续增加,吸引了更多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对体育健身市场的投资,世界健身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政府管理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源配置得到逐步优化。随着国际上各种优秀体育休闲健身项目大量引进,国内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高中低档体育健身休闲场所和休闲产品愈来愈完善,这标志着中国体育健身产业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体育市场体系是否健全是判断一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是涵盖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服务市场在内的多元化市场体系,主要由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构成。[22]在经历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四大阶段之后,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并存,高中低档体育健身休闲场所和休闲产品可予提供,以体育健身市场为主体和核心的体育用品市场、运动营养补品市场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为体育健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中国体育健身市场仍应逐步发展和加强完善,并与其他市场体系相衔接,以形成有效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价格和竞争机制。与此同时,还应加强体育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及市场监督和管理方面的法规建设,建立起公平竞争、信息灵敏、运行有序的体育市场管理和运行机制,依法保护体育投资者和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新形势下中国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体育的消费化进程不断加快,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门类逐步走进公众视野,并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带动国民就业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张力。在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中国体育健身产业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体育健身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态势

健身健美运动在国外具有二百余年的发展历史。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体育健身产业进入提速阶段,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健身俱乐部的数量成几何式增长。在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之后,体育健身产业发展更加迅猛。2003年的SARS疫情并没有阻碍健身热潮的升温,反而为健身观念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2004年国内外健身品牌在中国这个健身处女地上展开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2005年中国刮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健身风暴”,2008年之后中国体育健身市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初具规模的连锁俱乐部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据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2007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按照全国平均水平年增长0.5%计算,8年增长约4个百分点,到2015年将达到32%以上。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花钱买健康”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再次出现,体育健身产业乃至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另据官方最新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拥有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两万多家,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600多亿元。中国经常性参加各类健身休闲娱乐活动的有3亿多人,城乡居民每人平均参加体育活动3.45项;到健身场馆健身的消费者一次消费在50~100元的占90%以上,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城市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消费已超过家庭支出的10%。随着中国体育人口的发展壮大,社会对体育健身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从而拉动体育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体育健身产业的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2.体育健身产业趋向国际化和服务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体育健身产业国际化和服务多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首先是中国体育健身产业国际化。自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世界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健身产业必须与国际体育市场接轨并实现国际化,才会焕发生机和活力。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主题的决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个主题不仅影响着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走向,对体育健身产业同样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二是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出现。体育健身市场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大环境影响下,自身运动发展规律必然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其次是中国体育健身产业服务的多元化。随着价值观念的逐步增强和行业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体育消费者对体育健身产业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全国各地不少体育健身中心或体育俱乐部为消费者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内容中,不仅有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台球、网球、瑜伽、游泳、武术等大众体育休闲项目,而且有器械健身、有氧健身、形体训练、体育舞蹈、保健按摩等特殊体育休闲项目,体育健身项目和内容设置比较齐全。与此同时,亦可向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健身休闲服务、运动休闲服务、健美休闲服务、康复休闲服务、体育美容塑身服务等与体育健身相关的多元化服务。

3.专业体育健身机构和健身教练供不应求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享受式消费逐年增长,城市白领阶层大量涌现,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且分散的室外健身项目,而转向具有专业组织、专业场地、专业器械、专业指导等“四专”特性的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健身需求,并渴望得到更多的健身知识,获取行之有效的健身效果。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但与体育健身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中国专业体育健身机构和健身教练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一,专业体育健身机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需求。中国现有体育健身机构逾两万余家,按全国人口15亿计,人均健身机构拥有量为每万人才拥有一家健身机构,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每30人拥有一个健身机构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因此,即使在健身俱乐部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仍不能满足人们对专业健身机构的需求。其二,专业健身教练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滞后。目前中国健身教练主要分两种人群,一种是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健身俱乐部担任健身教练;另一种是通过参加培训班考取健身教练资格认证后进入健身教练领域。这两种人群都各有优缺点,科班出身教练虽有理论功底,但缺少健身俱乐部所需教学技能和服务意识;而培训班出身健身教练可能仅获一纸认证,但缺乏休闲健身所需的工作技能。培养健身机构专业人员,包括健身教练、营养顾问、咨询顾问、管理人员等,既是我们需要填补市场空白而亟待发展的产业,又是突破健身俱乐部经营过程中技术短缺、人员匮乏、管理不规范、经营成本过高、赢利困难等诸多瓶颈的关键解决方法。国内各健身网站上铺天盖地的健身教练需求信息,也反映了专业健身人才培训拥有广阔市场。

4.体育健身市场集中度提高且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中国体育健身企业基本上均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自1999年马华首次引进连锁经营模式,国外知名体育健身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后,也纷纷以连锁经营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我国加入WTO之后,部分国外知名体育健身企业以其良好的品牌形象、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健身理念和经营管理水平,迅速扩大规模并占领国内市场,从而促使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譬如中体倍力健身有限公司在我国9个省市建立了18个连锁机构,美国健力豪健身俱乐部也开设17家连锁经营店。国外知名体育健身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健身理念和管理经验,为本土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内体育健身市场的竞争程度,加之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差异度不高,价格竞争成为争夺顾客的主要手段,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且企业经营风险加大。近年来,健身行业的价格大战中,曾经辉煌一时的“金吉姆”、“美格菲”等数家著名体育健身企业的轰然倒塌,便足以说明国内体育健身市场竞争激烈之程度。譬如作为江西体育健身产业的一个缩影,自2009年以来体育健身市场在南昌遭遇着极其严重的萎缩。曾经遍地开花的健身俱乐部,如今的数量不及以前的1/2,期间关停的20多家俱乐部牵涉多达千余名会员,这是“逐利降价”经营模式的沉重代价。[23]在动荡不断的同时,南昌健身行业迎来一次大规模洗牌。2011年南昌本土娱乐部成功收购包括优倍斯健身俱乐部、康比特科技健身中心等8家分店,采取“直营”模式经营,期待通过变革走出困境。

我国体育健身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体育健身产业发展不平衡,这里既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也有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体育健身产业统计体系仍不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不甚完善;体育健身产业缺乏高素质体育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等。中国应当加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规划管理,完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法制建设,推进体育健身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体育健身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并给予体育健身产业适当的政策扶持,以促进体育健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

[7]红色旅游办公室:《2011年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综述》,《2012年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年版,第78—79页。

[8]马晓龙:《2011年中国区域旅游经济运行综述》,《2012中国旅游年鉴》,第80—81页。

[9]余凤龙,陆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差异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

[10]余凤龙,陆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差异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

[11]周玮:《制度供给差异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作用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5期。

[12]荣浩,王菁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基于制度供给质量视角》,《经济问题》2011年第11期。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2012年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第82页。

[14]刘名俭,邹丽君:《基于TTCI的中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经济地理》2011年第3期。

[15]刘少和:《发展休闲娱乐业,创造旅游吸引物》,《旅游学刊》2006年第12期。

[16]陈显军,郑兴波,梁君:《东西中部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7期。

[17]高宏存:《中国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现实障碍与新机制探索》,《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1期。

[18]《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北京晨报》,2012年1月8日。

[19]王林,顾江:《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0]董晓峰:《宜居城市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第23期,第323—326页。

[21]刘涛:《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第1期。

[22]苏义民:《中国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关于加快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思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23]南昌健身房数量三年减半 健身行业能否走出困境,http://www.jianshen114.com/News.aspx/T-79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