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化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环境研究

优化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环境研究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由人力资本净流入地区变为人力资本净流出地区。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制度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内存在着抑制人力资本流动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向区域外流动表现为高层次人才的个体性市场化行为。

优化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环境研究[1]

内容摘要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状况受到区域流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东北地区区域内存在着抑制人力资本流动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区域间缺乏对人力资本流入的有效需求拉力,造成了人力资本单项外流的问题。优化人力资本流动环境是畅通人力资本流动,有效利用人力资本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人力资本 市场环境 制度环境

人力资本是通过后天投入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具有资本的共性特征——运动性,像土地、资本等实体性要素一样,只有在运动过程中和其他物质资本相结合才能实现增值。人力资本的运动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本载体的流动,这种流动从宏观上表现为区域内的流动和区域间的流动两种状态,两种流动的畅通与否受区域人力资本流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东北地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前是人力资本相对聚集的区域,区域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区域间由于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聚集,对区域外地人力资本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由人力资本净流入地区变为人力资本净流出地区。人力资本的流出,一方面造成区域教育投资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成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瓶颈。究其原因,除了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地位的衰落,失去了对人力资本的集聚作用外,主要原因还在于,东北地区没有相应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人力资本流动环境,区域内人力资本流动不畅通,区域间缺乏对急需型人力资本有效吸引,形成了人力资本单项外流的状况。

一、区域内存在着抑制人力资本流动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

人力资本流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人力资本流动的市场环境主要的是区域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

根据区域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程度可以分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和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通常可以理解为遵循市场价值规律运行,即在可变工资这个价格杠杆的引导下,通过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竞争实现人力资本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人力资本供求双方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均衡工资水平处,整个市场的总效率是最大的。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由于受到非经济因素的介入和干扰,使劳动力市场不能完全按照经济规律运行,从而很难做到总效率最大。这些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诸如政府的行政干预、垄断等。

目前东北地区,人力资本的市场的竞争性还较弱,还以非完全竞争性市场为主。首先是政府干预制约了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市场的发育。目前东北地区已有的劳动力中介市场,均以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市场为主,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不利于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自我形成和完善;其次,东北地区人才劳动力市场从整个区域角度看还是一种分割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适合整个东北地区区域内人才、劳动力流动的统一市场,从而造成区域内人才、劳动力不能够自由流动,区域间人力资本运营时又互相竞争,各自为政,削弱了整个区域的人力资本竞争优势;再次,工资还不能成为调控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力杠杆,即工资对人力资本供求的弹性比较小,很难做到以可变工资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人力资本的流动配置,因而难以形成完全竞争的人才劳动力市场。

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动制度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内存在着抑制人力资本流动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这种制度和体制性的障碍一方面表现为制度的缺失,另一方面表现为制度的滥用。制度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没有形成区域内统一促进的人力资本流动的市场机制;制度的滥用主要发生在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了留住一些高层次人才,简单粗暴地选择用制度约束,给人力资本的流动设置人为障碍,人为提高人力资本流动的风险,以降低人力资本的流动性

二、区域间缺乏对人力资本流入的有效需求拉力

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的区域内流动不畅,使人力资本载体的目光转向区域外,一旦向区域外流动的成本低于区域内流动的成本,甚至持平的条件下,收益高于区域内现有岗位的收益,人力资本就会大规模向区域外流动。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向区域外流动表现为高层次人才的个体性市场化行为。首先,由于高层次人才人力资本含量高,使用过程中会创造更啊的利润,因而市场需求大,但是由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周期长、投资大,供给相对较少,这必然使高层次人才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在人才市场中价格杠杆必然引导高层次人才流向收益更高的区域。其次,东北地区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还不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与中介机构间存在着政事、政企不分的问题,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人才大市场还未最终形成,同时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各层次人才配置的需要。

三、优化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环境的对策分析

(一)发展区域劳动力市场,剔除制度、体制性障碍

畅通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本流动首先要从发展区域人才劳动力市场和剔除制度、体制障碍两个方面入手。

1.在区域劳动市场建设方面,首先要构建起覆盖面广,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以畅通东北地区人力资本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覆盖面广主要是要把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由城市覆盖到乡镇,以满足农村劳动力流出的需要。建立起以乡镇为纽带,以城市为核心的劳动力市场,把更多的劳动力纳入到服务范围内。多层次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本含量不同的劳动力群体形成不同的主体市场,以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对不同劳动力的需求。

其次,要给劳动力市场足够的发展空间,政府要从劳动力市场的主办者角色转变为监管者角色,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并且有效地监督执行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壮大,让市场去做人力资本运营的主体。

第三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首先打破地域行政分割,形成东北地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人才劳动力通过市场在区域范围内流动畅通。

2.在制度建设方面,在逐步完善户籍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的同时,针对东北地区人力资本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问题,一方面要完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流动的合法权益,严惩企业硬性的、强制性的禁止劳动力流动的措施,使劳动力来去自由;另一方面要建立不同所有制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剥离附着在国有企业上的人事管理制度特权,比如在职称、工龄等的评定上,实施统一的衡量标准,增加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畅通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流通渠道。

(二)提高区域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拉力

首先要在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高层次专业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收入,已收入作为提高区域人力资本需求拉力的手段。通过收入分配的调节,使区域人力资本运营能够充分利用市场利益机制的引导,提高区域对稀缺型人力资本的吸引。

其次在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东北地区还要同时注重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技术要求,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发挥其能力提供应用的舞台。

再次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区域市场的竞争力,以区域市场的发展壮大形成对人力资本的吸引力合凝聚力。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强度,改革教育投入结构,使区域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和区域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相协调。

参考文献

1.周立新,李传昭.论我国区域性人力资本流动[J].改革与战略,2003,(4):17-19.

2.The Determinants of Earnings:Genetics,Family andOth2er Environ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66):354-388.

3.李勇.人力资本流动性探析[J].财贸研究,2003,(6):118-119.

4.Moller,Joachim.A Labor Market Model with Hysteresis Im-plications[J].Empirical Economics,V.15,N.2(1990):199-2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