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除鸿沟扩大社会覆盖面

消除鸿沟扩大社会覆盖面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刚性需求激励下,互联网金融有着无限的生长空间,除了服务领域方面的横向扩张,人群的扩大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力点。这表明持续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代际扶养负担逐步加重,对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等都将产生一定冲击。

在这样的刚性需求激励下,互联网金融有着无限的生长空间,除了服务领域方面的横向扩张,人群的扩大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力点。

一、人口老龄化与金融

几乎所有互联网从业者都认为,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专利,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目标人群是伴着互联网成长的80后、90后,然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都是老年人,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闲钱”,而且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考察互联网金融投资项目。他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参与热情高涨,而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诸多鸿沟阻碍了其接触互联网金融,因此,如何激活老年群体的参与,成为互联网金融影响社会,改变社会必须攻克的难关。因此,我们将以老年群体为例,探讨如何打破数字鸿沟。

在人口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影响下,200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重,并且呈现出少子老龄化发展趋势。2000年少儿人口比重为25.6%,2030年将下降为15.9%,2050年将下降为14.7%。2000年老龄化率为10%,2030年将上升为23.8%,2050年将上升为32.8%。少子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64.4%,2030年将下降为60.3%,2050年将下降为52.5%。这表明,在21世纪中叶之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逐步加重,并且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的情况下,老年扶养比不断上升。2000年老年扶养比为15.6%,2030年将上升为39.4%,2050年将上升为62.5%。相应地,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扶养比例(Old-age Support Ratio)不断下降。2000年老年人口扶养比例为5.6,2030年将下降为2.3,2050年将更进一步下降为1.4。这表明持续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代际扶养负担逐步加重,对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等都将产生一定冲击。

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难题,尤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及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冲击。人口老龄化对金融互联网业务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而且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传统及互联网业务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龄化的不可逆性,在人口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影响下,人口老龄化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这将造成老龄人口金融资产的不断积累和增加。一方面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需要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另一方面个人也要在生命周期内进行合理的储蓄和投资决策。二是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老年人不仅有养老需求,还有护理保健等多种需求,会直接衍生出许多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三是风险的不确定性。人口生育率及平均预期寿命是无法确定的,这就导致与老年人相关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风险与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持续人口老龄化对金融互联网发展存在较大影响。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养老金资产的大幅增加,不仅直接影响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对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及其互联网业务流程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少子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退休后的“儿女红利”降低,促使社会个体增加自我保障意识,在生命周期内进行跨期资产配置,从而影响个人金融决策。从日本的情况看,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储蓄增加,而年轻人储蓄减少,从而造成未来储蓄率的下降,降低了社会金融福利水平。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经验,人口老龄化确实扩大了老龄人口金融资产规模。2013年OECD国家老龄人口金融资产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超过了50%,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冰岛的老龄人口金融资产规模超过了GDP。人口老龄化导致中国老龄人口金融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此外,在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有效满足养老和健康需求的情况下,中国一些中年人在工作期就开始进行养老储蓄、购买人寿保险等,还有部分老年人选择“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方式进行养老。这些转变给金融互联网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创新传统金融业务并全面发展互联网服务成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及设计长期发展战略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点,是金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制高点。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将扩大老年人口规模,提高老龄金融资产水平,从而为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传统金融及互联网业务提供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人口老龄化扩大了老龄金融人口规模并提高了老龄刚性需求,因此,老龄金融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老龄金融有助于推动老龄产业,不仅有利于做强实体经济,而且有利于壮大虚拟经济。人口老龄化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冲击,需要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审慎应对。持续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保险、银行储蓄、股市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影响,金融机构必须认识到人口变化对金融业设计的影响,要重点强调老年顾客最关心的服务特色,如安全、收入担保、对顾客友好等。

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数字鸿沟导致老年人利用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业务的水平较低,对金融互联网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现阶段存在的各类数字鸿沟导致社会个体陷入信息贫困陷阱的风险,必须强调通过国家治理来消除数字鸿沟。鉴于人口老龄化对传统金融的影响,要提升金融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加强金融监管来应对老龄化风险。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2015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6.6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50%,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在全部互联网用户中占有较高比例。尽管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较快,但是互联网普及率与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75%左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存在显著的数字鸿沟。在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老年群体利用互联网的水平却较低,与年轻人相比更存在比较严重的数字鸿沟。2014年互联网用户10—19岁占比22.8%,20—29岁占比31.5%,30—39岁占比23.8%,40—49岁占比12.3%,50—59岁占比5.5%,60岁以上用户仅占2.4%;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年龄结构与互联网用户大体相同,50—59岁占比为4%,60岁以上用户仅占1.4%。这表明,50—59岁年龄组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无论是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数字电视还是通过移动电话,利用互联网的水平都比较低,老年数字鸿沟十分明显。数字鸿沟将大多数老年人排斥在互联网之外,导致他们利用互联网资源从事各种活动的水平显著降低。从社会学角度看,数字鸿沟产生了“社会排斥”,从金融学角度来说,数字鸿沟造成了“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二、数字鸿沟与金融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步成熟和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数字鸿沟成为横亘在金融互联网业务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障碍,严重制约了老年群体对金融互联网业务的利用,不仅不利于金融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也不利于人人平等享有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现阶段,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及家庭平均水平还比较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家庭之间严重不平衡。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6.38万元,中位数为6000元。分城乡来看,城市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11.2万元,中位数为1.65万元;农村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3.1万元,中位数为3000元;家庭金融资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显著,中位数达到3.5倍。

现阶段,家庭金融资产主要以银行存款、现金和股票为主,所占比例超过了85%,而债券、基金、衍生品、理财类产品所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相对较低。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家庭利用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业务水平仍然较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利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互联网业务的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和网上证券业务发展迟缓。例如,2014年互联网理财用户利用率为12.1%,网上炒股或炒基金的用户利用率仅为5.9%。

当然,数字鸿沟问题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中国互联网的访问和利用在城乡、性别、职业、收入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2014年城镇互联网普及率为64.2%,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有30.1%,相差34.1个百分点。从互联网用户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占比56.4%,女性占比为43.6%。从互联网用户的职业结构来看,企业/公司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个体户/自由主义者、学生等群体占比较高,城镇制造生产型企业工人、商业服务业职工、农林牧渔业劳动者、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占比相对较低。在互联网用户的职业构成中,退休人员占比仅为2.8%,与其他职业类型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人口老龄化给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互联网业务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成长机遇,但是数字鸿沟成为影响老年群体利用金融互联网业务的不利因素,制约了金融互联网的发展。

三、老年数字鸿沟现状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理论框架。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不仅在工业化发达国家中存在,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存在。关于数字鸿沟的概念,OECD在《理解数字鸿沟》报告中将数字鸿沟定义为个人、家庭、企业、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在享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机会以及利用互联网从事各项活动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赫尔比希认为数字鸿沟是指个人由于国家或地区、种族、社会地位、职业、教育、性别、年龄等因素造成访问或利用互联网的机会以及收益的不平等。简而言之,数字鸿沟就是访问和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差距。

老年数字鸿沟就是在因为年龄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即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在访问和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关于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一是技术决定理论,二是社会决定理论。

技术决定理论认为技术是主导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数字鸿沟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技术决定理论主要集中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访问的平等性方面,因为物理连接和访问的不平等,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数字鸿沟。

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访问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性鸿沟,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访问差距;二是社会鸿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不同部门及个人之间的访问差距;三是民主鸿沟,是指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各种数字信息和不利用这些信息的社会个体之间的访问差距。

技术决定理论解释了互联网物理访问的不平等问题,但是它不能对数字鸿沟的具体状况进行充分解释,由此产生了社会决定理论。社会决定理论是从社会和经济角度来解释数字鸿沟,主要包括创新传播理论、知识差距理论、公共与私人领域理论等。创新传播理论认为技术创新的传播并不是“一杆进洞”,而是经过一个S形曲线变动过程,因此,数字鸿沟也遵循创新传播的S形曲线变化轨迹。知识差距理论认为社会和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个体,相对更容易获得技术应用阶段的相关知识,知识差距成为互联网利用阶段出现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技术决定理论解释了互联网物理访问的数字鸿沟,而知识差距理论则解释了互联网利用的数字鸿沟。互联网物理访问差距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互联网连接等方面,而互联网利用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文化和智力访问以及互联网利用的类型等方面。公共与私人领域理论解释了信息和通信技术对社会权力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对社会的深刻影响。互联网为个人从私人领域转换到公共领域提供了可能,公共领域参与度不同就会产生个人数字鸿沟。这一理论还从体制类型的视角,解释了社会个体、国家和全球性的数字鸿沟现象及其水平。

数字鸿沟不仅包括访问技术基础设施的差距,也包括访问支持互联网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差距。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性别、种族、民族、教育、年龄、地位以及制度等社会和人口因素,主要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物理访问的影响因素,技术决定理论为此提供了分析框架。基础设施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对物理访问阶段的数字鸿沟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层次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利用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多维影响因素,社会决定理论对此提供了很好的解释。这些多维影响因素,诸如社会经济地位、技术、教育、心理、文化、性别、职业、年龄等,都会造成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利用的差距。例如,老年人由于技术、动机、兴趣等原因导致与年轻人相比存在更严重的数字鸿沟。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价格、速度、内容与服务质量也是影响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此外,体制和政府类型以及政策也对数字鸿沟具有一定影响。

中国老年数字鸿沟的成因可以运用技术决定理论和社会决定理论来进行解释。根据技术决定理论,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物理访问不平等是第一层次的数字鸿沟;根据社会决定理论,社会、经济和人口因素导致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利用不平等是第二层次的数字鸿沟。

首先是基础设施因素。现阶段,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不足,导致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是产生老年数字鸿沟的首要原因。中国老年人口的数字鸿沟要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严重得多,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受互联网普及率、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数字鸿沟尤为严重。个别偏远落后地区农村老年人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甚至都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这些地区移动电话的使用率也非常低。信息和通信以及互联网价格、速度、内容以及服务质量也对老年数字鸿沟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其次是知识和技术因素。创新传播速度及知识和技术的年龄差距是产生老年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城市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产生主要是老年人退休后动机不足,不愿意学习和使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社会网络不发达也导致其学习机会下降。最后是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中国老年人在退休后主要靠领取养老金或者子女养老来维持日常生活,这就客观上决定了老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工作期相比明显下降。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由于收入和养老金不足,只能依靠子女养老或者社会救助,社会和经济地位更低。因此,这就导致老年群体没有资金、时间和精力利用互联网,从而造成了老年数字鸿沟。此外,心理和文化因素对老年数字鸿沟也存在一定影响。现阶段,一些老年群体受传统观念与文化束缚,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这也影响了他们对互联网的有效使用。

对于不利用金融互联网业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老年人选择了“感觉金融互联网业务不安全”,占全部受访者的57.5%;部分老年人选择了“互联网操作比较困难,对互联网业务兴趣不大”,占全部受访者的30.2%,其余的12.3%受访者选择了“利用手机和互联网需要额外付费,不如去银行直接办理划算”。由于老年人更重视金融互联网产品的安全性,他们绝大多数利用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进行储蓄和缴费,而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和证券类产品的老年人比例较低。

此外,中国金融互联网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老年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并对网络业务的安全性存在怀疑,更进一步影响了这部分群体对金融互联网业务的利用。

在人口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的双重影响下,持续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社会经济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较大冲击,而且扩大了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导致许多老年人被排斥在互联网之外,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业务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金融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政策目标的实现。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虽然中国近年来互联网普及率一直稳步提高,但是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光纤宽带、数字电视等互联网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有效信息需求,造成了互联网物理访问和利用的数字鸿沟。因此,应逐步加大政府财政对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在城镇和农村的有效覆盖率,为广大民众提供有效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平等机会,逐步消除城乡差异、地域差异、职业、收入、性别、年龄等因素引起的数字鸿沟,为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强化互联网资源公共配置,促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要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全面构建“电子政府”。应通过政府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公开,将政府占有的大量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转变为公共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互联网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且也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二要强化公共场所计算机及互联网资源配置,构建有效利用互联网的良好社会环境。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加强图书馆、学校、社区、家庭等互联网建设,在图书馆、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配置更多的电脑供人们使用,给人们提供更多接触互联网和利用互联网的机会。三要加强互联网教育和培训,提高老年群体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图书馆、社区等场所举办互联网讲座,对老年群体进行免费互联网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兴趣,逐步缩小互联网使用的数字鸿沟。此外,还应通过媒体、社区加强互联网宣传、教育和引导,转变老年群体传统观念,提高互联网认知度,形成利用互联网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人们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水平,逐步消除数字鸿沟和社会排斥。

三是培育和发展服务老年人的社会组织,通过知识溢出逐步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知识溢出是创新传播的重要途径。老年人从工作单位退休后,原来通过单位学习,进行知识溢出的渠道没有了。如果服务老年人的公益组织不发达、数量少,那么,老年人可以利用的信息交流与学习渠道就严重不足。这在客观上导致退休老年人无法从外部环境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知识,因而逐步加重数字鸿沟。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日本政府通过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促进老年群体参加各种志愿者组织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保持老年人学习的连续性,以此解决老龄化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在我国持续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为老年群体提供信息交流和知识学习的平台,提高知识溢出效应,逐步消除因为知识和技术不足引起的数字鸿沟,使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

四是加快金融互联网业务创新,为老年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虽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都开通了互联网业务,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互联网保险业务等,但是老年群体对此的利用率仍然较低。为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需要政府进行政策调整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互联网业务上也应改变经营策略,通过高效、安全、便捷和灵活的服务,吸引老年群体选择金融互联网业务。一要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针对老年群体的新产品、技术和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吸引更多老年人选择金融互联网业务。二要推动跨业和跨境业务联合,为老年群体提供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三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金融互联网产品的透明度,消除老年群体的安全疑虑,正确引导他们选择金融互联网业务。通过免费互联网技术培训、金融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免费体验、上门一对一服务等,逐步消除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为老年群体有效利用金融互联网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在当今中国社会,互联网金融不仅处于全球互联网经济融合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处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等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中。只有逐步解决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中出现的体制、技术、监管等诸多难题,才能确保金融互联网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