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展评估

浙江省“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展评估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政府与科技管理部门历来重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日益重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已成为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重要方向。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共立社会发展领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399项,其中重大与厅、市会商项目504项,重点项目303项。“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突破了多种工

浙江省“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展评估

社会发展科技量大面广,涉及除工农业以外的社会各个行业的科技进步,它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与促进,关系到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关系到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浙江省政府与科技管理部门历来重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日益重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已成为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重要方向。

一、“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主要进展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围绕和谐社会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攻关与科技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人才培养,以环境资源、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突破了一批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推广示范了一批现代先进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绩。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共立社会发展领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399项,其中重大与厅、市会商项目504项,重点项目303项。从技术领域看,资源环境项目326项、医药卫生(包括生物技术)项目685项、公共安全项目148项、海洋资源开发项目95项、现代服务业及其他项目145项;共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以上奖项526项,其中二等奖及以上奖项236项,占45%;共获国家发明奖和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0项。(详见表1、表2)。

表1 “十五”与“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省级科技项目立项情况(项)

img2

表2 “十五”与“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领域获国家及省级科技奖数量

img3

续表

img4

(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十一五”期间,以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省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等生态环境重大行动为重点,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污水污泥处置、流域(区域)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与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节材节能减排技术等研究开发,有效推进了全省环境科技进步与环保产业发展。

1.加强科技攻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围绕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811”环境污染整治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等环境保护重点工作,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江河富营养化控制、蓝藻治理、各类工业危险固废处置等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共安排307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其中重大、重点项目占53%以上。通过科技攻关,全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污水污泥综合处置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后的污泥(下称污水污泥)已成为城市产生的重要废弃物之一。“十一五”期间,污水污泥的干化焚烧、回收利用、生物消解等技术创新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浙江大学、杭州中兴化工装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污水污泥的蒸汽干化技术、干化污泥的直接焚烧利用关键技术以及燃煤锅炉内的掺烧技术,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郎地环境公司等单位开发电镀污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等污水污泥的综合回收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污水污泥处置的成套技术已全部实现国产化,比同类进口设备投资节省40%以上。目前已在杭州、平湖、绍兴等地累计实施污水污泥综合处置工程项目10多个,实现总投资6亿多元,日处理污水污泥超过6000吨。又如诸暨菲达宏宇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出水蚯蚓消减污泥排放新技术,为城镇污水处理污泥零排放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已引起国家、省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得到省委书记赵洪祝、副省长陈加元的批示和肯定。以“水蚯蚓原位消化污泥技术”为核心技术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过程减量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被列为国家环境资源领域“863”计划项目,在全国13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广应用。再如“生物技术控制生猪养殖废弃物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引进消化再创新了养猪废弃物“零排放”新技术,做到了节水、减排和循环利用等。

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技术及装备日趋完善。随着工业生产不断发展,工业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物处置技术创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近年来,浙江省危险废物的综合处置技术及装备日趋完善。如浙江大学、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等的医疗垃圾、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清洁焚烧处置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浙江大学、浙江省固废监督管理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的重污染土壤多功能修复技术及装备研发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该方向,已累计建设了3个地级市的医疗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累计投资近1亿元,日处理危险废物75吨,社会效益显著,在全国形成很大的影响;已初步建成了3个工业用不同功能区搬迁后重污染土壤的修复示范工程,对今后工业用功能区搬迁后的土壤修复提供了直接参考和示范,社会效益显著。

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技术取得了较好进展。随着浙江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出快速增加。采用无害化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和资源化综合处置等较为先进的处理方式逐渐得到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正在得到研究和发展。如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维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乡镇小型生活垃圾无害化、燃料化处置技术及装备开发,杭州浙大高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等单位的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技术和填埋场污染防控技术开发,长兴中科兴机械有限公司、金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等单位的生活垃圾破碎和转运装备开发,均取得了较好进展。该方向研究和示范所取得的多种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技术,为偏远乡镇的生活垃圾合理、高效处置提供了可能的技术对策和解决方案,对改善本省一些地区乡镇生活垃圾的大面积无序、低水平处置的现状可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资源再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成效日益明显。资源再生综合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产业和低碳经济,持续优化环境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突破了多种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如茧丝绸废弃物的利用、餐厨畜禽加工废弃油脂的利用、制革废弃物的利用、废弃煤矸石的利用、废弃橡塑的利用、化工精馏残渣的利用等。上述技术的突破,为相关产业特种废弃物的处理找到了路径,变废为宝,较大程度地节约了资源、能源,对创建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社会和实现节能减排有重要借鉴意义。如浙江农晨饲料有限公司通过“利用餐厨畜禽加工废弃油脂生产饲用油的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发,已经掌握了较大规模地利用废弃油脂生产饲用油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并对企业现有生产线实施了改进,使产品质量和厂区环境质量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流域(区域)污染控制和饮用水质安全保障成效显著。由浙江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攻关,开展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研究,初步核算出浙江环太湖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评估了流域水体水环境自净能力,明晰了水体中污染物迁输规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发出OTA‐Ⅰ型水质在线毒性监测仪、OTA‐Ⅱ型污水处理厂在线毒性监测仪;浙江工业大学和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开发了污染源应急监测监管的信息处理平台与监测仪表接入网络,提高了污染应急监测设备信息采集传输的自动化水平,并建立了重点污染源监测运行监控平台;浙江工业大学研发的混合型污水生化预处理调节剂和聚铁盐生产技术,自主设计了国内领先的污染物生物可降解性测定装置和药剂,建立了污泥微生物毒性评价平台,为本省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物减排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浙江大学开发的等离子体放电工艺,杀菌率高达99%,POPs的去除率>85%,处理成本仅0.5元/m3,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围绕生态省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的目标,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产生量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为重点,积极谋划支撑生态省建设的各项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全面完成了生态省建设科技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考核指标、省政府“811”环境整治行动考核指标、“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考核指标和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各项任务;为支持本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紧急组织启动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等科技攻关项目,取得的成效获陈加元副省长的批示和充分肯定。201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48.68万吨,比2005年削减了18.15%;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67.83万吨,比2005年削减了21.16%;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由2006年的57.5%提高至84.4%。至2010年,累计建成1个国家生态县、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个国家森林城市、23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累计建成30个省级生态县、7个省级模范城市、835个省级生态乡镇和21个省级生态街道。且有安吉县被列为全国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县互促共建单位,台州市被列为全国农村环境工作试点,杭州市、安吉县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湖州市、临安市、余姚市被列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3.积极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环保产业科技不断进步

浙江是环保产业发展较快的省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环保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0%,环保产业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全省环保产业已形成了产业门类基本齐全,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产业集群。环保设备制造及工程配套、废气废固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技术服务,是构成省、市环保产业的主体。水污染防治方面,具备了大型城市污水处理(20万吨/日)的技术开发和制造能力,压滤设备、膜处理技术、污水泵类技术及产品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及气力输灰装置的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首次独立设计和承包了70MW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全国火电单机容量300MW、600MW配套电除尘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3和2/3,较大吨位的流化床锅炉、填料和滤料、节能变压器等产品在国内也有较强竞争力。固体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方面,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日处理150吨垃圾焚烧炉,研发的低品位石灰石和石煤渣综合利用、金属尾矿烧制水泥等技术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优秀实用技术,废橡胶生产冷冻胶粉等技术国内领先,垃圾焚烧发电起步较快。由浙江圣普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的国内首条利用农业废弃物作燃料的生产线已投入使用,既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变废为宝,又能减少由农业废弃物焚烧而产生的空气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不断深入,试点示范效果日益明显

“十一五”期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成为走科技先导、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型发展之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民生协调发展的样板区,已经为促进当地和全省环保工作,为生态省建设,为推动全省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经验,做出了示范。通过实施“平原水网地区村落生态经济系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园建设”、“养鸭废水生物氧化塘与湿地复合系统处理资源化利用研究”、“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环保型养猪生物发酵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科技项目,促进了实验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分布全省各地,至2010年,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9个,其中国家级实验区10个。温岭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先进集体”,桐乡市、温岭市、绍兴县杨汛桥镇、东阳市横店镇等4个国家级实验区的12位同志被授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科技厅积极组织参加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走向可持续发展成就展”,被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公室授予最佳组织奖。

5.循环经济发展得到重视,科技支撑作用加速增强

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全省有关部门以落实“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为指南,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科技实施方案》、《推进节约资源科技进步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企业清洁生产技术、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各类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五个方面为重点,开展循环经济科技攻关,组织实施22项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工程。并组建了《浙江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科技实施方案》协调小组,统一协调实施方案的执行。同时,在循环经济科技相关领域,确定了新能源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工业污染控制、农村及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安全预警五大优先主题和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高效节能、绿色化工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为循环经济科技攻关提供了保障。通过加强节材、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工业污水控制排放与污染治理、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处置、企业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等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效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国家元素所合作,开发成功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生产新工艺技术,大幅度减少了废酸水、废碱水的排放,减少大量蒸汽消耗,每吨水解物降低水消耗23.2吨,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又如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完成的“智能型环保高效节能木材干燥窑技术开发与应用”,其研究成果已在木材加工业中推广应用,木材利用率提高5%~10%,节能率达到40%以上,达到排放无黑烟、无火星、无有毒气体的效果。

(二)医药卫生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在心脑血管、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等重大高发疾病以及出生缺陷、致盲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在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制药技术及现代中药制药装备技术、中药品种二次开发与新剂型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大科技投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省医药卫生科技人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科研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据初步统计,全省卫生系统获得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总数达50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卫生行业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省部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00余项,经费超4亿元;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0余项,省部级科技项目900余项;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立项2108项,投入科研经费4934万元。全省参与各类医药卫生科技活动的总人数35800余人。5年来,全省卫生科技经费总支出超28.8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超7.2亿元,非政府投入超21.6亿元。

随着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提升。如:由浙江贝达药业承担的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已完成Ⅲ期临床试实验,并已成为本省乃至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1.1类抗癌靶向创新药物;杭州艾康生物是国内第一个在生物诊断试剂领域获得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产品90%以上出口欧美;康莱特药业研发的康莱特注射液是国内第一个以处方药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药制剂;尖峰药业自行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加替沙星原料药,在国内首家取得新药证书及生产批文;华海药业生产的“奈韦拉平片”于2007年获得美国ANDA文号,这是中国医药行业第一个获得的美国市场制剂准入证,是中国原料药企业产业升级、实现由出口原料药向出口制剂转变的重大突破;温州医学院主持的“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填补了浙江省在全国医疗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一等奖的空白,项目研究成果已获4项发明专利,是在国际上首次将突变体aFGF‐135开发为一类新药,临床证实疗效显著,2项创新药物已在上海、广东等地投产,产品出口国外。

2.注重研究开发,临床诊疗技术继续保持优势

在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对人禽流感、甲型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开展科技攻关,已建立了禽流感疫苗效力试验方法及疫苗的生产和检定标准;研制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建立了一批传染病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搭建了艾滋病、肝炎和结核病病原体的诊断技术平台;省级重大项目“重要传染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的研究”成果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外科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再上新台阶,如建立中国边缘性供器官的临床应用标准及技术实施规范,建立部分肝移植统一的临床指导方案;创造性地建立了支架法空腔脏器吻合技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技术在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取得很好成绩,建立了临床MODS患者适时、适量、适度的CRRT治疗方案;植入式左心辅助泵正在动物实验阶段,前景广阔。

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已初步完成了基于呼吸特征气体检测的肺癌早期诊断仪器开发工作;初步完成了常见恶性肿瘤(大肠癌及白血病等)的质谱诊断技术的开发;基本完成了HPV基因型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及其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研究,优化了宫颈癌高危因素的调查和筛查方案;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MR分子成像定量评价肿瘤新生血管及肿瘤早期诊断研究等项目也取得了喜人进展。

在探索慢性病与伤害防治技术方面,建立了心衰患者资料管理数据库,建立了心衰早期诊断临床评分系统和危险分层评估模型,以及心衰治疗决策和优化治疗模型;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数种主要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疾病管理模式。由浙一医院承担的“危重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治疗的创新和完善”项目进一步完善了针对不同类型危重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使手术死亡率降低至8%以下。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方面,近年来,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在主要病原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等四个方面开展了重点研究,对推动本省及中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作为“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时间模型的试运行地区,较早开展了预警系统的研究工作,提高了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和生殖健康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本省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和网络化管理体系,提高了重大出生缺陷的早期诊断准确率,使本省重大出生缺陷率有了显著降低。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的遗传安全性以及医源性多胎、妊娠期糖尿病及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宫内环境对子代成年期慢性病风险的影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完成了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试剂盒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初步建立了临床筛查、确诊、治疗整体方案。

在健康危害因素研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面,开展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二恶英、多氯联苯、五氯酚钠、滴滴涕的实验室仪器测定方法以及五氯酚钠的消解方法。对全氟辛酸的环境污染、人群负荷与健康风险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收集了大量相关数据,建立了活细胞DNA错配修复功能活性分析新模型,新模型在检测精度与灵敏度等方面均有了大幅度提高。

中医药防治技术的研究获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浙江省中医药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中药产业关键技术以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进步。如以中医药具有疗效优势的常见病为对象,在开展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病征结合辨证规范、临床实用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药作用机理等研究,形成了可推广应用的诊疗方案;开展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及适宜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推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生物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初步完成了新型软性人工晶状体的研制及其对后发障的防治研究,确立人工晶状体表面改性及自组装构建的技术指标;建立一系列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标准;完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ZUB1的大量制备,建立了电纺丝技术并初步制备和建立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维立体灌流培养体系,并已制定组织工程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LGA支架复合物的制备规程和质量标准。

致盲性疾病和近视眼防治技术取得关键进展。近年来,浙江省在遗传性视神经疾病、近视眼和白内障等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如:形成了近视诊疗防治的系统性研发体系,自由曲面视力矫正镜、新型角膜接触镜、近视手术治疗系统等新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多项产品证书;建立了白内障治疗装备的系统性研究,推进了产业化进程;在Leber氏黑矇及眼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等方面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建立了符合ISO标准的、集技术诊断、研发、转化为一体的视光产品和行业创新服务中心,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3.加强产学研结合,新药研发进程不断加快

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一五”期间,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初步建立,并取得重要进展。如新昌制药厂与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建设抗肿瘤与抗耐药菌药物企业孵化器,克服天然药物杂质多、不易纯化的技术瓶颈,带动了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和技术升级。又如浙江普洛康裕、温州伊利康等企业还在上海建立研发基地,吸收上海、南京等地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进入研究机构工作,确保在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方面的领先优势。如杭州爱大制药有限公司与上海恰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承担的“治疗非霍金奇淋巴瘤的一类生物制品‘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Ⅰ类抗肿瘤新药氟莱哌素注射液立项以来进展顺利,已进入临床研究。新昌制药厂承担的“抗肿瘤Ⅰ类新药甲磺酸普喹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新颖,目前已完成临床前各项研究,进入临床试验。此外,四川抗菌素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等省外著名药物研发单位受浙江省企业机制灵活和政府支持力度大的激励,主动与金康制药、仙琚制药等企业合作,新药研究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据初步统计,至2010年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54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6.7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212.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0.6%和64.1%。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4位,出口约占全国20%份额。实现利润89.3亿元,比2005年增长150.1%,产值利润率达12.3%。“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321件(含1类新药19件),获得各类新药注册证书179件(含1类新药2件)。“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医药工业实现利润增幅比产值增幅高63.9个百分点,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效益、新药申报数量、专利拥有量和专利药首仿均处于全国前列。

4.深入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成效日益显著

自2006年开展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课题以来,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和示范基地建设,相关研究工作也得到了科技部支撑计划的滚动支持。“十一五”期间,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开展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适宜技术中远期效果评估、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推广、远程医学诊疗、健康技术服务模式等方面研究。面向5个示范县,筛选了48项农村与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显著降低了农民看病、治病的经济负担,为农村人口的健康提供了经济有效的保障。

5.加强先进医疗设备和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开发,发展态势喜人

浙江省是医疗器械产业大省,“十一五”期间,在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领域,进行了多体位磁共振检查仪、弧形超声生物显微镜、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重要产品的研发;新型高透氧接触镜研发成功并进入产业化,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产品证书3项;高靶向纳米药物制剂和载体研发取得突破;人工皮肤、人工关节、口腔修复材料、角膜修复材料等高生物活性医用材料及产品进入临床研究。中药制药装备创制水平也有新的突破。通过“新型中药提取、浓缩、干燥标准化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提取浓缩干燥成套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等项目的实施,研究开发了超声提取、罐组逆流动态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中药提取装备;开发了高效节能提取浓缩机组、真空履带连续干燥机组、全自动硬胶囊填充机、智能程控封闭式中药成套设备、多功能药品包装全自动生产线、中药制粒填泡罩装盒包装线等。

6.中药现代化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进展良好

全省中药现代化已取得了多项成效。如已完成了一批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12种中药材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已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薏苡、山茱萸、铁皮石斛规范化种植基地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GAP认证;开发成功具有自动控制和在线检测功能、节能降耗效果明显的制药设备,已成功运用于中药生产过程的提取、干燥、浓缩、检测等关键环节;初步建成浙江省中药饮片现代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

本省实施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一期规划建设,是全国唯一一个提前通过科技部验收的基地,基地建设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主要成绩是:建立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药效评价、中药创制、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药先进制药装备等研究中心,推进了温州制药装备分基地建设,组织有关重点制药装备企业成立“中药制药装备基地技术战略联盟”。其中技术战略联盟的成立,实现了广泛的智力汇聚和快速的成果转化,推进了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与创新,提升了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地位,培育了一批现代中药先进制药示范企业和中药产业特色园区。目前,已建立了以温州市为中心的中药装备制造特色园区、以兰溪市高新技术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天然药物产业特色园区、中成药饮片产业特色园区。其中温州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制药装备的主要基地之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7.科学发展,和谐计生工作取得新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高位统筹、创新发展、求真务实、整体推进的五年。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坚持“科学发展、和谐计生”的工作思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主要成效:一是坚持综合决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全省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六大”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健全完善惠民便民服务机制。针对出生缺陷发生率攀升的状况,2009年始由省政府在全国率先部署全省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制度,认真实施各项利益导向政策,全面落实各项法定奖励保障。三是坚持优质服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围绕在全国率先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和省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的目标,实施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的“二次发展”,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四是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在出生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方面,探索建立了以重点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2+3”长效治理模式。五是坚持着眼未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针对人口问题的“不可逆性”和未来人口发展可以预计的种种矛盾,建立了政府领导、专家支撑、一线工作者参与的战略研究长效机制。

(三)海洋资源开发

“十一五”期间,全省海洋科技工作以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为先导,大力加强海洋科技体系建设,加强海洋产业关键与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综合集成,加快海洋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全面推进了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

1.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海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几年来海洋科技领域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浙江海洋开发研究院与乌克兰国立马卡洛夫船舶制造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乌克兰国立马卡洛夫船舶制造大学浙江船舶修造技术转移中心和江苏科技大学舟山工作站两个创新载体,开展船舶设计、建造和修理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研发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舟山与浙江大学、浙大中控集团、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等大院名校、高科技企业开展的深层次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成立了浙大中控舟山研究所、浙江东海船舶工程研究中心、舟山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舟山市渔业设施与水下监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东海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等。

海洋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成绩斐然。国家和省科技兴海示范区(基地)等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创新服务机构,形势喜人。如舟山、温州、台州等地分别创建了临港工程、船舶修造、海水养殖、生物技术等精深加工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雨田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生物制品工程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舟山市在普陀海洋高科技园区内建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水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浙江海氏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立科研工作站等。上述各类创新服务机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各种灵活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不断提高中心的技术服务功能,为当地区域海洋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全省各类海洋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开展各类科技服务、咨询活动250多次,培训人员8700多名,技术服务性收入达1.9亿元,为相关企业增加销售收入7.3亿多元。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研究院已获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研究院结合各核心共建单位的科技资源情况,建立了创业园(孵化器)、海洋公共实验室、船舶设计研究中心、造船技术研究中心、海洋工程与环境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院积极组织实施海洋经济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新产品、新品种开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开展人才培训、科技交流等活动,为企业、为养殖户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对研究院紧贴产业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所取得的成绩,受到省委书记赵洪祝和省长吕祖善的充分肯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研究院已整合各种仪器设备等科技设施约2亿元,海洋科技高级人才320余人;研究院已为海洋产业培训职业技能人才4500余人,开展检验检测52200余次,科技咨询服务约4900人次,长期服务企业2200余家。

此外,浙江海洋学院获得国家科技部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立项,中心主要建设设施养殖工程装备、设施养殖机电设备、种苗繁育、精准养殖、生态环境工程、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实验室和完善示范基地,建造海洋设施养殖调查船、工作船等,该研究中心的成立将逐步成为我国海洋设施养殖技术的创新、开发、服务和产学研结合示范中心。浙江大学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已开展高端动力定位船舶推进器、作业型遥控水下机器人、海底观测网、张力绞车和升沉补偿吊机等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2.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海洋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

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科技兴海创新工程。围绕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重大科技专项和海洋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开发与装备、海洋生物综合加工与利用、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三个优先主题,在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高新技术先导的原则下,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兴海重大和重点项目,特别是在海水淡化、海洋工程、海洋装备、抗风浪深水网箱、海水增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与环保等重点技术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应用推广了一批海洋科技产业化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例如“低值金枪鱼高值化加工”这一个项目的成果,就支撑了舟山市15亿元的金枪鱼罐头加工产业。

深水网箱装备技术和产业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几年来,在深水网箱设备制造、网箱养殖技术、网箱养殖产业链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攻关,实现了深水网箱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深水网箱研究在网箱升降式底框、多层次深水网箱、方形钢质升降式网箱、方形网目网箱网具、网箱固泊分力装置、网箱组排固泊方式、淡水鱼杂交鲟与吉富罗非鱼深水网箱养殖、养殖海区规划设计、养殖环境容量与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形成了网箱设备、苗种繁育、中间培育、网箱养殖、饲料加工、病害防治、加工销售及环境保护的产业链,建设了以高校+公司+基地+农户为运作模式的网箱设备制造、苗种繁育基地、精深加工、养殖示范等12个基地,形成多点锚锭、水面和水下网格式三种网箱固定方式。深水网箱价格较进口装备低50%,抗风浪、抗流性能优于进口装备,研究成果获2006年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和2007年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海水淡化关键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海水淡化国产化技术研究系列项目,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日产千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开发了千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及工程技术软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岛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建立了六横岛海水淡化基地、嵊泗碧海供水厂、岱山绿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虾峙镇自来水厂、蚂蚁岛乡自来水厂等技术应用示范单位;“日产10万吨级膜法海水淡化国产化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建设全国日产水量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该工程目前已在舟山普陀区六横岛开工,整个工程计划在2012年完成并投入使用;“高浊度海区新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优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改进及软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攻关,运行成本达到4元/吨以下,项目实施期间,推广建设海水淡化装置5套,日产符合相关标准水6600吨,水回收率达到38%~45%。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程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已完成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和鲁北化工集团2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的技术方案、工程设计和组织实施。中心承担的海水淡化出水容量占当年国内总出水容量的80%,成为国内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力军,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深海大型鱼类超导超低温速冻技术与设备研究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国内第一艘采用该技术的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钓船已正式投入了中南太平洋进行金枪鱼钓作业,该船装备的自主研发的深海大型鱼类超导超低温液态冷冻技术集成系统与设备,生产能耗比现有普通超低温速冻技术设备降低20%,其核心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少数企业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目前,国家农业部在全国远洋渔船上重点推广应用这一成果。

海洋渔业科技产业更上一层楼。大黄鱼规模养殖新技术开发、曼氏无针乌贼生殖调控与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三疣梭子蟹的人工育苗、养殖与加工技术研究等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曼氏无针乌贼工厂化养殖方法”项目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该项专利通过反季节苗种繁育、优化养殖技术等,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养殖收益,四年来共创造经济效益近7亿元,也使我国曼氏无针乌贼自然资源的全面恢复成为可能。“鱿鱼等大宗水产品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三年累计新增产值21.13亿元,利润0.85亿元,税收1.06亿元,创汇2.4亿美元。“淡水名优鱼类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中华鳖良种选育及优质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与示范”等项目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其中中华鳖日本品系良种选育居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当前养鳖业的主导品种,已在全省形成了一个产值30亿元以上的新兴养殖产业。

海洋工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混凝土工程安全耐久性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成果,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区划的概念,制出了浙江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区划图,并在浙江省公路桥梁耐久性评估中得到应用;“特大跨径悬索桥新型分体式钢箱梁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为安全、优质、高效地建成西堠门大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研究成果荣获201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大吨位7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研究成果,已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荣获200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此外,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及运输、风能与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技术的攻关,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四)公共安全科技

“十一五”期间,全省科技系统根据省政府“切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责任制目标任务,以打造“平安浙江”为总体目标,以预防自然灾害为重点,努力加强重大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安全事故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预警预报和快速处置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与示范,不断提高抗灾救灾能力,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1.加强公共事件科技攻关,不断提升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水平

按照《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保障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2006—2010年,组织实施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及有关优先主题项目39项,占公共安全领域项目总数的31%。重点针对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海洋灾害和基础设施安全等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组织实施了“杭州地铁抗震关键技术及应急处置”、“钱塘江强涌潮区排桩式丁坝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浙江海域地震监测台网组网技术和海啸数值模型研究”、“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处理病险水库大坝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公路隧道与桥梁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公路隧道火灾排烟与排烟道顶隔板结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浙江省森林火险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预报系统建设”、“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防撞技术与工程示范”等一大批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科研项目。为全省构建具有“预防、预警、预测、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灾害防御体系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的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大科研成果应用,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

如2006年应用台风预报预警成果,在“桑美”袭击时,连续发布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分析预报意见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防御台风进行提前动员和部署,赢得了台风防御工作的主动,特别是紧急安全转移了100多万人口,把超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应用“震后地震趋势快速判断方法研究”科技成果,在2006年2月4日、8月1日发生在珊溪水库4.6级、4.5级地震震群处置应急过程中,提出了准确的震后趋势意见,为政府抗震救灾、地震现场应急决策提供了依据,取得了极大的减灾效果和社会效益。通过县(市)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技术要求的研究,建立了适合浙江实际的小流域泥石流调查技术标准和项目管理体系,对全省开展小流域泥石流调查与评价,建立泥石流群测群防体系,预防和减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建立了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提出分区管控措施,“十一五”期间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速率减缓明显,经济效益显现。浙江省是全国率先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标准制定的省市区之一,对进一步规范本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推进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日益加大

组织实施《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是省科技厅参与省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为全省科技系统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行动指南。几年来,省科技厅加强与省气象、地震、水利、国土、交通、公安、安监、质监、卫生等部门的联系,共同推进科技支撑公共安全事业。如2007年编写了《浙江省2006年主要灾情与2007年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2008年省科技厅会同省灾害防御协会、省科协等35个会员单位在杭州召开了2008年浙江省灾情趋势会商会,通过会商,形成了《浙江省2007年主要灾情与2008年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等,为省委、省政府领导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4.加快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创建,不断推进“和谐浙江”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全省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意见》,大力推进公安装备现代化,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过几年努力,至2008年全省11个市全部成为国家科技强警示范城市,极大地推进了“和谐浙江”的建设。主要体现: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据初步统计,5年间全省公安系统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项,共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技奖13项。大量公安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各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通过以“金盾工程”为龙头的信息化建设,形成了覆盖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基层所队的公安信息网络,公安工作在整体上得到了信息化的有力支撑;以实时监控、动态智能化管理为导向的电子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和公安交通管理装备广泛应用于交通管理各项工作中,显著提升了公安机关管理道路和城市交通、处置交通违法行为的能力。三是刑事科学技术和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刑事现场勘察和微量物证的提取、检验、认定等为主的刑事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以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为目标的安全防范技术建设,对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预防、打击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消防救援技术体系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增强消防通信和消防装备水平为主的消防现代化技术建设,提高了消防部队的快速反应和灭火救援能力。城市灭火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建设研究为大中型城市有效处置火灾事故提供了技术范例。

(五)现代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实施服务业创新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在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布局完善、比重提高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1.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服务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根据《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在服务业领域共安排146项省级科研项目,其中重大与重点项目为61项,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确定了文化传媒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技术三个优先主题,组织实施省服务业信息化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如:

——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研究开发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开展信息无障碍产品研制和应用推广,搭建残疾人和社会各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研制舞台数字化彩幕,提升舞台装备技术水平;实施面向家庭的个性化数字出版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为用户利用家庭设备提供个性化的出版服务技术,扩展数字出版的发展空间;组织实施大型饱水木质文物的真空冷冻脱水研究项目,研究大型饱水木质文物的新型脱水方法。此外,2008年组织实施了省部会商项目“支撑全过程动漫创作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获国家资助经费2450万元。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项,获得国家资助经费7640万元。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实施了“数字化庭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项目,构建全省统一的数字化庭审技术系统,提高数字法庭建设水平,改变传统庭审模式;组织实施“视频特征检测分析及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发温感、烟感反应速度快、适用于大空间场所及隧道火灾险情监控的技术系统;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劳动保障流程与动态配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解决“城乡一体化的大劳动保障”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障碍;实施“空间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开发信息量大、信息结构优良、三维可视、具有智能化处理能力的空间信息处理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旅游规划、环境保护、数字城管的技术水平。

——加快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的物流共性技术研发,实施了“基于WebGIS技术的散车配货和位置服务公共搜索优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项目,研究开发适合本省物流市场的实时、开放、统一的散车配货和位置服务系统,优化货运周期和物流成本,达到安全运输;实施“支持虚拟产品展示的绗缝图案协同设计平台研究与应用”项目,实现本省绗缝业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设计。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在农村信息化、智能交通、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遗址文物和民间艺术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

——通过结合中组部组织实施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浙江省信息化科技村镇建设与示范”项目的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线电视网络终端接收系统于2007年投入正式运营,已建立了上联中央、覆盖全省的服务系统和杭州、宁波、舟山等市县前端播出平台,建立村级基层终端接收站点17000多个,极大地推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应用进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系统的试点运行,还得到了中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中组部、科技部、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浙江省取得中组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省内以至全国开展这项工程积累了经验,被中组部和信息产业部誉为“浙江模式”,并有北京、上海、内蒙古、陕西、广西、深圳等省市前来参观取经。

——应用“基于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的电子病历和远程诊疗平台开发”项目成果,在省市县和村镇试点地区建立城乡通用电子病历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医院间临床数据交换,有效避免重复检查和诊疗难等弊端。

——“RFID高速公路智能收费系统开发”项目成果在杭金衢高速公路应用后,实现了车辆、路径识别、驾驶者间的信息交互和一卡通,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及旅游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建立了浙江省生态旅游区标准(省地方标准)和环游型生态旅游景区空间容量预测模型,对促进浙江省生态旅游规范发展和生态旅游区建设、保障生态环境良性运行的基础上提高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现实指导价值。该技术成果已被浙江省旅游主管部门采纳应用,并在部分旅游景区企业中应用,用户反映良好,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智能化高校就业综合服务及决策支持平台的研究与示范”项目所研制的“浙江省高校就业网络办公系统”,已于2007年正式在省教育厅、省内各高等院校投入使用,得到省教育厅系统和广大毕业生的一致好评。

——“遗址文物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针对遗址考古、博物馆展示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开发了一个整合数字化文物信息管理、博物馆数字化展示、遗址考古发掘信息管理、考古研究辅助等功能的综合系统,从而实现考古发掘、考古研究、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参观的数据共享、信息流通。应用以上关键技术,针对良渚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应用,获取了良渚文物的资料、图片、视频、高精度三维模型等信息,并成功应用于良渚博物馆管理系统和良渚文化参观系统。数字化文物信息获取技术为整个遗址文物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民间表演艺术的数字化保存和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收集整理了余杭滚灯、舟山锣鼓、十八蝴蝶等30多种本省民间表演艺术的相关图片、文字和视频材料,并以web形式提供了这些材料的浏览和检索。利用获取的上述数据,开发了民间表演艺术教学和编排辅助程序。针对民间表演艺术的教学问题,程序利用获取的动作数据制作了支持环视、慢放、回放、缩放等操作的动画。并通过这些辅助工具,能够在演员实际表演前调整舞台效果并获得相应的预览,降低实际编排的难度与工作量。

——“土地利用遥感变更调查技术研究”项目,利用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对SPOT5全色影像与其多波段影像,采用不同融合方法进行融合处理,并比较各种融合方法处理后的影像的可判读性。研究针对精度最佳、可判性最好的融合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的遥感目视解译技术,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实现满足1∶1万精度要求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在原有土地详查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基于遥感变更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技术,建立了浙江省新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基于Linux的自主版权水利GIS基础平台”项目,开发出基于Linux环境的三级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水利专业GIS基础平台,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流域规划信息管理。该成果在地理空间数据库引擎、海量空间数据库高效管理、数字流域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全组件式水利应用开发方法、WebGIS开发环境等方面具有创新和突破。已获两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专利。项目开发平台在省地理信息中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信息中心、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测绘分院等部门应用,反映良好。

3.加强科技金融合作,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在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引导下,近年来不断加强科技金融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境外资金以及金融资金、资本市场资金参与现代服务业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民间风险投资机构、科技担保机构参与创新工程的实施。如杭州市成立了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杭州高科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通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杭州泰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投资机构。这些机构以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在企业和资本之间架设起一条不受地域限制、快捷、高效、经济的资本与项目的对接通道。目前申请入驻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的投融资机构已达54家,成功举办27场(次)创业投资项目发布会,发布创业融资项目54个,融资总需求达5亿元。目前已有3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投资总额约2000万元,有10个项目获得贷款融资,融资金额为220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中小服务企业融资难问题。

西湖区政府积极创新企业扶持方式,结合《杭州市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由区科技局、财政局牵头,联合银行等相关金融服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有效参与”的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以此方式启动了“西湖区企业成长引导基金”,发行总规模为2亿元,为区内小企业提供融资成本近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债权融资,以低于银行的融资成本、长期融资、提升企业信用等优势,为小企业开辟了银行之外的又一新型融资渠道,实现了政府基金的引导力、科技项目的扶持力、风险投资的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最大限度地扶持企业的创业与发展。

又如杭州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债权基金,首期募集资金1.5亿元,主要扶持注册在杭州市的文化创新产业、大旅游产业、商贸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的中小企业。

4.加强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了浙江大学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义乌玩具行业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动漫衍生产品研究中心、中南卡通动漫产业基地、网络动漫服务平台等5个动漫产业创新基地;建立了天外天伞业电子商务研发基地、五丰冷食现代物流技术创新基地、嘉兴市南湖数字示范社区、浙大网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据初步统计,2008年参与服务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单位有28个,其中大专院校7个,企业单位21个;参加研究工作人员共360人,其中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46人;培养博士研究生18人和硕士研究生38人。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74篇,出版著作1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3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3项(授权12项),申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3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8项。此外,宁波市水木动画公司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竞技大赛组委会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化活动工作委员会授予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

5.加强交通运输科技工作,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交通运输是国务院确定的优先发展领域。“十一五”期间,浙江省交通运输科技工作成绩显著,科技对本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一是科研成果质量明显提高,五年共完成研究项目348项,大量先进、实用性成果的成功研发,使一大批交通设施建设、行业管理、运输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得到解决,极大地推进了交通运输科技重点领域的突破;二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确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所为支撑、中介为桥梁”的浙江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和各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三是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管理体系,在科技项目立项、中间管理和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应用三大环节中推出一系列新举措,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交通科技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六)科学普及与科技下乡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认真落实《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规划》,结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创新为目标,整合开发科普资源,创新科普宣传载体,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不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为浙江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强省战略和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全面推进,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稳步提高

推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是“十一五”期间全省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主要体现:一是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培育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科技培训网络;五年来,全省“农函大”培训累计超过500多万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二是突出城区科普特色,居民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五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开展科技讲座、科技报务、知识竞赛、科普文艺晚会、科技夏令营等科普宣传活动。三是强化科技素质教育,青少年科技活动方兴未艾。目前,全省国家级及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分别为34家和67家,每年组织近5万名优秀中学生赴基地参观。四是提升职工科学素质,企业科普工作呈现新气象。全省已有1100家企业建有科普画廊,并建有科普活动站(室)16809个、科普宣传栏(廊)21620个。此外,积极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至2010年年底,已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先后邀请216名院士专家开展了“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举办院士科技科普报告会53场,推动了企业科普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2.整合社会资源,科普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科普场馆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地方科普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全省各地积极推进科普场馆建设,科普设施建设呈现良好势头。据初步统计,全省已有7座现代化科技馆。其中省科技馆于2009年10月正式开放,设有10个展区和科普报告厅、学术交流厅、科普演播厅、浙江院士厅、青少年培训实验室等公共科普设施。各地认真落实浙江省《科普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整体社会科普资源,建设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场所。目前已建各类科技场馆169个,总建筑面积达465561平方米;已建乡镇、街道科普画廊1856个、科普活动室1382个、社区科普画廊2757个。此外,杭州正在建设全国第一座低碳科技馆,绍兴、台州等市科技馆也已开工建设,丽水等市将科技馆建设列入了城市规划,义乌、慈溪等地建设了专题科技馆。一些企业结合生产需要也建设了科普展示馆,向社会宣传普及相关技术与产品,成为科普资源整合又一途径。

3.政策环境得到改善,科普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五年来,全省各地全面贯彻中央和浙江省有关科技工作、科普工作的政策规定,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科普工作的政策环境、工作条件等进一步改善,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一是科普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明显好转。五年来,各地加强了《科普法》、《科学素质纲要》等重要科普政策的宣传力度,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对于加强科协组织建设、促进科协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科普经费保障与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据全省科协统计,2010年,省市县三级财政科普活动专项经费1.33亿元,人均科普经费达到2.70元。全省一半以上的市县(市、区)落实了外来务工人员科普经费的有关政策,四年来安排外来务工人员科普经费超过3000万元。三是基层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起色。全省已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基层组织,具有一批专职、兼职科普宣传队伍。四是科普活动创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全省科普宣传方法、手段、形式更加多样化。

4.精心部署,科技活动周成效显著

“科技活动周”是我国政府于2001年开始设立并在全国组织实施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科协等单位积极协力办好一年一次的科技活动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2010年是科技活动周10周年,各地各部门十分重视科技活动周的举办,设立由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活动周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活动的开展。5月15至21日期间,全省开展了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倡导低碳生活,打造低碳城市”为主题的浙江省科技活动周,省科技厅等部门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科技活动、科技创新座谈会、科普知识进基层、科技成果惠及民生以及保护环境等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周期间全省共组织各类科技活动4100余项,参与科技宣传人员2万多人次,受益人数达150万人。

5.有的放矢,科技下乡工作务实创新

科技下乡活动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载体。“十一五”期间,全省有关部门积极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指示,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下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2007年浙江省科技厅积极探求富有成效的科技下乡活动的方式方法,建立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全年各级科技有关部门共举办科技大集1200余场,送科技资料300万余份,送实用技术光盘和科技录像带6万余盘,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讲座1万余次,培训农民130万余人次,参加科技下乡为农民服务的科技人员达5万余名。2010年,浙江省科协与浙江大学博士生会合作,共同推出博士生科技服务活动,组织浙江博士生赴临海、长兴等地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科技调查、支教助学等活动,受到市县科协、职能部门和学校的普遍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各地科协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三下乡”活动,举办各类科技活动200场次,受众达50万人次。

二、“十一五”社会发展领域主要科技工作评估

(一)国内有关省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1.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共同态势

“十一五”期间,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共同态势:一是加强社发科技工作,从国家科技部到各省市区均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一些原来对社会发展科技不很重视的省区也均有了很大加强。二是努力理清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思路,如重庆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理出了“123456”发展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各省市区均加大社会发展科技经费投入,如江西省“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领域争取国家项目经费是“十五”期间的5倍,省级项目经费为“十五”期间的11.3倍。四是突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重点,各省市除抓好社会发展科技常规领域的科技创新以外,突出社会经济的特殊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如北京配合奥运会、上海配合世博会、广东配合全运会、四川面向汶川地震救灾加强相关科技创新工作,又如江苏突出太湖水污染防治技术创新,山东突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技术创新。五是积极配合、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和大力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项目,多数省市获得国家数亿元科技经费支持,不少省市获得国家科技经费超过本省经费,如江西获得国家经费是本省经费的3倍多。六是积极拓展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领域与创新内容,如北京市在西城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中,针对居民、办公室人群与糖尿病、高血压两种慢性病人群的健身需求开发科学健身个性化指导系统,该系统整合了辖区内体育科研机构、指导站、俱乐部、社会团体、人群协会等优势资源,合作搭建了个性化指导服务平台,使参与人群获得了体质、饮食、心理、生活方式、健身习惯等方面的个性化综合指导与服务,现已在7个街道推广。七是致力于相关产业特别是医药产业的发展,有些省区甚至对社会发展科技其他领域的创新工作有所弱化,这可能是“十一五”期间出现的一种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偏废现象,值得商榷。

2.有关兄弟省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概况

——上海市

上海市“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上海需求,努力突破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和环境制约瓶颈,先后部署科技支撑项目314项,投入科研经费6.27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2.51亿元,重点围绕高效清洁能源、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化建筑与社区、都市现代交通、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安全与防灾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取得良好成效。

瞄准战略需求,依托科技创新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开展具有先进水平的600MW超临界锅炉、煤气化多联产与IGCC技术、海上风电机组与海上风电站、太阳能电站、大容量钠硫电池关键技术、高温超导电缆、电动汽车、海底观测网技术、海洋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培育。

着眼民生工程,实施技术攻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科技惠及百姓为出发点,加大对城市建设、交通、水源地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强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建设、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业废水再生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医疗废物焚烧、餐厨垃圾源头收运全流程监控、特大型温室植物选育、城市地下空间连续墙建造、地下基坑开挖及超深旋喷桩加固、“1164”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大规模的交通诱导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电气与电力输配系统的消防安全、天然气管网系统安全、海岸带地质安全、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交通事故处置与交通枢纽运营安全等技术攻关,为改善民生做出贡献。

聚集生态崇明,依托科技引领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在“部市合作”框架下,结合崇明三岛规划,围绕自然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协调建设的主线,设立崇明重点专项,已实施项目100多个,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在自然生态方面,着眼崇明岛生态保护与安全系统建设,为生态平衡、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提供技术保障;在产业生态方面,着眼“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格局的形成,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及现代服务提供科技支撑;在人居生态方面,着眼人居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加快信息、节能与新能源、生态建筑等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在崇明的应用。

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科技示范探索上海低碳发展模式。面对气候变化,从2008年起,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在全国较早启动了低碳实践区建设:在临港新城通过新能源利用、工业节能减排、低碳产业发展等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崇明推进低碳社区、低碳农业、低碳旅游、自然碳汇等示范建设探索我国新农村建设模式,在虹桥商务区通过低能耗示范楼宇、区域供能系统、生态水环境、再生水利用等示范工程打造低碳商务区。

——江苏省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集中精力于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太湖水污染治理、生物医药产业。

深入实施江苏省科技惠民工程。2008年,江苏省召开科技惠民工程启动实施大会,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印发了《江苏省科技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把安全、健康、环保、富民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全部装入科技惠民工程。到2010年,安排科技项目407项,项目总投入14.4亿元,省拨经费1.51亿元。重点实施了食品安全、安全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煤矿生产安全与救援、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救助、交通安全疏导与应急处置、城市火灾监控报警及应急处理、科技强警等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科技示范;医院数字化服务科技示范、亚健康状态预防与改善的综合技术措施研究与应用示范、江苏名老中医传统诊疗经验传承与创新及临床应用示范、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江苏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示范研究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科技示范;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蓝藻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特色产业基地节能减排、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林或生活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利用、太湖湖滨水陆生态系统修复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示范工程。

扎实推进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工作。研究制定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工作实施方案(2007—2010)》,不断加大太湖治理应急科技行动实施力度。首先是大力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十一五”期间在太湖水污染治理方面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多项,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经费1.5亿多元。其次是实施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专项,省拨科技经费2740万元部署实施技术攻关项目88个,拨科技经费2210万元实施重大科技示范项目16个。再次是大力加强环太湖流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共支持了65项太湖流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大力推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是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一方面是推进与国家四部委共建泰州中国医药城,联合扶持医药城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积极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114项,获国拨经费6.6亿元。同时,积极构建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布局。

——山东省

山东省“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累计省本级财政投入6.6亿元,重点突出医药、节能减排、黄河三角洲、蓝色经济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举全省之力积极构筑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山东省是名列第一的医药工业大省,为发挥优势,全省合力组织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累计争取国家新药创制项目60余项,获得国拨经费3.57亿元,吸引地方和企业投资20多亿元。并以建设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为突破口构筑重大新药创制体系,以建设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为突破口构筑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为契机大力培育中药科技创新主体。仅“十一五”后三年中,获得国家批准新药证书46件,临床研究批件73个,发表学术论文1532篇,申请国内专利470项,获国际发明专利2项,获国家科技一二等奖7项,形成以济南、淄博、潍坊为主体的“鲁中新药产业密集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体的“半岛新药产业密集区”和以枣庄、济宁、临沂、菏泽为主体的“鲁南新药产业密集区”。

抓住机遇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及时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着力打造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技术示范区建设。制定了示范区建设方案,建设跨行政区域(跨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立了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设立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农村信息研究院、农村信息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了一批低碳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探索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特色生态经济模式。

发挥优势积极构筑蓝色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山东是海洋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为发挥山东海洋科技力量集聚的优势,努力整合近60家国家驻鲁和省级涉海科研与教学事业单位的科研力量,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大平台,成立了正厅级的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创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同时积极争取大批国家海洋科技项目落户山东,“十一五”期间仅争取国家“863计划”项目就达170多个,500多项海洋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采取措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的意见》,省财政设立了“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循环生产科技创新;印发了《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意见》,实施“省级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和“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成立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重庆市

重庆市“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采取“123456”思路,即:紧扣“支撑科技发展”这一核心任务,突出“民生与产业”两大主题,围绕“五个重庆、节能减排、产业培育”三条主线,撬动“区县政府、市级部门、高校院所、企业”四个杠杆,实施“基地、联盟、平台、攻关、示范”五大举措,推进“五个重庆”科技支撑行动、节能减排科技“接力”行动、医疗器械产业“强身壮体”行动、中药产业“重构提升”行动、原料药“育苗扶壮”行动、应急装备“整装集发”行动、三峡水环境科学保护行动等六大科技行动,并设立三峡库区水体污染治理、地方病预防与控制、交通基础设施、节能与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医疗器械、新药创制等六大科技专项。

“十一五”期间,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共计投入地方政府资金4.2亿元,争取国家资金4.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23亿元。获得专利16992项,其中发明专利1554项;发表论文13365篇,其中被SCI收录1295篇;获国家科技一、二等奖37项;培养博士硕士人才1000余人;建立创新平台39个。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获得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如在医疗器械领域,在数字超声治疗、诊断影像、医疗电子等三个领域中突破关键技术39项,研制成功21个医疗器械原型机,8个产品通过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获国家科技奖励2项,省与部级科技奖励4项,完成的《连续血液净化系统》等3个国家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并已完成医疗器械产品相关行业标准4个,起草国际标准3个。其中,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开发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此技术开发的系列超声治疗设备已取得CE认证和KFDA认证,已出口英、日、韩、法等十多个发达国家及地区,累计在全球800多家医院治疗肿瘤患者数万例,非肿瘤患者百万余例。

(二)浙江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的主要经验与特点

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继续深入贯彻实施科技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打造生态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构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三个重点,进一步抓好社会发展科技的组织管理、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三个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联盟。全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基地建设不断加强。据初步统计,至2010年年底已共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8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2家,省级以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9个(其中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0家),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1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4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8家,浙江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省环保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创新联盟4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1个,省级海洋高新产业区1家,并在服务业领域建立了一批技术创新与示范基地。

2.加大科技投入,不断促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

“十一五”期间,全省社会发展领域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抓主攻方向,加大支持力度。通过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和支持领域的日益拓展,已初步形成各领域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局面。据对医药卫生、资源环境、公共安全、海洋资源等领域的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省本级财政投入经费43313万元,其中医药卫生、资源环境、海洋资源、公共安全的投入分别为17143万元、12507万元、3359万元和4609万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1.11倍、1.89倍、0.41倍和4.89倍。

表3为“十五”和“十一五”省本级社会发展科技主要领域的计划项目经费投入情况。

表3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省本级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投入  (单位:万元)

img5

注1:医药卫生中包括生物技术; 注2:“十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未统计

各有关厅局的科研经费也稳步增长。如:浙江省环保厅的环保科研经费从2008年开始从10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省财政从2009年开始专门增加环保科技应用类专项资金,从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用于推广先进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省本级水利科技投入约2.92亿元,年均投入4800万元,是“十五”同期科技投入的1.9倍。浙江省气象厅“十一五”期间通过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和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科研资金,使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度提高,共投入科研资金1560万元,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经费支持770万元,共设立科研项目200余项,为提升浙江省气象科技工作创新水平和能力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十一五”期间的科技投入较“十五”期间增加5倍。

3.积极参与国家级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快提高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社会发展领域积极参与国家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争取新药创制、重大疾病防治、水污染防治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据初步统计,2006—2010年共争取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712项,获国家资助经费共27.26亿元(详见表4)。

表4 “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领域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

img6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人员素质的提高。浙江省科技厅以打造“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作为主要抓手,通过“三个一批”的办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建立一支由“百名创新领军人才、千名学术或技术带头人、万名研究开发骨干”组成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自2009年起,按照“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的要求加强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至2010年,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已建设30家科技创新团队;在实施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项目中,坚持“一带二出”,即以项目带学科,以项目出人才、出成果,把实施重大项目作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平台,在重大项目的考核指标中,增加人才培养的考核内容,做到实施一批项目,培养一批人才。

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也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浙江省地震局采取充分发挥和挖掘现有科技人才的积极性,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增强科研队伍和科研力量等措施,不断提高地震科技发展水平。浙江省环保厅制定了《浙江省环保系统十年科技人才培养规划(2006—2015)》,多形式多途径地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并建立了全省环保系统科技人才库。浙江省公安厅坚持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以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引进人才,科学管理、使用和培养人才,营造氛围用好人才,形成人才的合理结构,确保公安科技人才队伍稳定。

5.加强项目规范管理,科研项目进度按计划实施率不断提高

为科学、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2010年,浙江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规范了项目的立项程序,制定了《社发处重大项目管理流程图》等文件,集中力量抓好项目的合同签订、中期检查和验收结题工作。如对医药卫生领域的两个往年检查有争议的项目,专门组织专家重新审核、把关,全面了解项目实施进度,提出了明确的专家意见,为安排下一年度科研经费提出了管理依据,同时也帮助了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发现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公共安全、环保与资源领域的4个进展较差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并提出改进要求。通过对到期而未验收项目实行定期的“催、查、跟、报”等办法,使项目的结题验收率提高到75%左右,其中医药卫生领域项目验收率由原来的20%多提高到80%。

6.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创新绩效显著

《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和“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26个重大科技专项,这是浙江省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重要举措。其中社会发展科技领域涉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技术、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中药现代化技术、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等七个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实施,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对七个重大科技专项至2010年年底的不完全统计,从经济效益看,累计产值达93.45亿元,销售收入90.95亿元,利税17.84亿元。从技术创新看,突破或解决关键技术326项,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材料150余件、新设备50余台套、新工艺50余项;争取国家科技项目69项,获资助经费12157万元。从知识产权看,申请专利781项,其中发明专利546项,获授权专利395项,其中发明专利229项;发表论文1426篇;获各类奖励7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58项;制定各类标准138项,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30项;申请新药证书10项,获6项新证书。从人才培养看,共培养各类人才1144人,其中硕士及以上850余人;晋升高级270人,中级400余人。

7.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本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比较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本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还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不能适应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等的问题。

一是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的科技投入总额有较大增长,但仍显不足。“十一五”期间比“十五”期间省本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1.77倍)远小于“十五”期间比“九五”期间的增长幅度(5.25倍)。海洋资源开发、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投入相比于全省的经济实力和迫切的社会与科技需求差距明显,较大地影响了全省相关领域科技的快速与持续发展。

二是科技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更显不足。目前,各有关领域均存在不同层次的人才缺乏现象。如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的总数和储备依然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全省环保系统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偏低,特别是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明显偏少,致使一些科研院所、监测站长期不做科研项目,长期游离于环保科研主战场之外,环科所变成了环评所,监测站变成了验收站,科研气氛不够浓厚。此外,各个科研单位还面临科研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困境。

三是科技资源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部分科研机构在管理上受条条块块的限制和自身管理体制的约束,行业调控手段有限,在承担科研项目时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现象。科研系统、高等学校和企业三方之间的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省—市—县联动创新机制还不健全,联动创新的组织方法还基本停留在项目申报一条途径上。

四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浙江省海洋资源丰富,但目前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洋能、深海矿产勘测开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旅游等海洋新兴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不足。据不完全统计,与“十五”相比,“十一五”期间的投入增幅仅为41%,远远低于公共安全(489%)、资源环境(189%)和医药卫生(111%)等领域的增幅,与浙江省打造海洋大省和海洋强省的要求不相符合。

此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医疗卫生技术、公共安全技术还不适应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障的要求,服务业新技术还不适应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生物医药制造技术创新力度比先进省市小得多。

(三)评估结论

浙江省“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技术创新,获奖成果大幅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奖项数较“十五”时期增加86%;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数较“十五”期间增加近20%,其中高等次(一、二等)奖占总奖数的比例由“十五”时期的32.3%提高到“十一五”时期的44.9%。获奖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img7

图1 “十五”与“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省级科技奖获奖数量比较

2.加大创新体系建设力度,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时期,全省重视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实力较快增强,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据初步分析,目前全省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近176个各类创新载体中,有47.2%为“十一五”期间创建。

3.科技投入大幅增加,重点支持领域不断拓展

据初步统计分析,“十一五”期间,全省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立项1399项,其中重大与重点项目807项,省本级财政科技投入43313万元,总立项数、重大与重点项目数和财政科技投入分别较“十五”期间增长107.9%、141.6%和177.4%;重点支持领域也由“十五”时期医药卫生、资源环境、海洋资源与公共安全等四领域拓展为“十一五”期间医药卫生、资源环境、海洋资源、公共安全、现代服务业与其他领域。图2分别为“十五”时期医药卫生、资源环境、海洋资源与公共安全等四领域与“十一五”期间医药卫生、资源环境、海洋资源、公共安全、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五领域的占省本级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投入情况。

img8

图2 “十五”、“十一五”时期社会发展有关技术领域的投入

4.创新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十一五”期间,集中力量,抓好项目的合同签订、中期检查和验收结题工作。通过“催、查、跟、报”等办法对项目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项目的结题验收率。

从总体上看,浙江省把资源环境、医疗与医药、公共安全、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作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点,符合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共同态势,但还存在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载体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待加强等主要问题。

三、“十二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主要设想

(一)战略重点与基本目标

“十二五”期间,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改善民生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各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举措,重点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为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与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疾病防治技术创新,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加强新药创制技术创新,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加强现代传媒与物联技术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加强海洋及港航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带建设;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提高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努力实现社会发展领域体制机制和全社会对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投入两个突破,组织减排治污、服务业数字化和基层卫生适宜技术三项推广工程,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海洋、环保和物联网四个产业,实施环境保护技术、重大高发疾病防治技术、新药创制技术、物联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五个重大科技专项,提升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医药卫生技术、公共安全技术、海洋产业技术、现代服务业技术六个创新能力,使技术创新项目与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比“十一五”时期增加30%以上,使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为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五个重大科技专项

为更好突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点,“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环境保护技术、重大高发疾病防治技术、新药创制技术、物联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五个科技专项,并将这些专项分别纳入《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十大科技专项中的节能环保技术、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专项中,保障专项的切实实施。

1.环境保护技术专项

为保护、改善全省生态环境与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在水资源节约利用与水污染防治技术、环保装备重点关键技术、废气减排与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处理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治理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集成技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环境与人类健康关联因素调查研究,以及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环境管理等方向上,组织实施专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项以上,至“十二五”期末,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环保技术集成和工程设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重大高发疾病防治技术专项

为加快提高重大疾病与本省高发疾病的防治技术水平,在重大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在代谢病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精神与神经疾病、视觉健康和致盲性疾病、老年病等高发疾病的预防控制、早期筛查和诊疗,在严重创伤及灾难损伤应急抢救和外科微创、无创伤治疗,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和生殖健康,在器官移植、中医药防治、生物治疗、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重大基础医疗装备、生物医用材料,以及在农村与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和重要污染物对健康危害因素风险评估与预警等方向上,组织实施专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20项以上,至“十二五”期末,应对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和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高,重症乙肝和结核病患者病死率降低10%~20%,在器官移植、外科微创、视觉健康和致盲性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处全国领先水平。

3.新药创制技术专项

为提高本省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在新药创制中的应用,“十二五”期间在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抗体工程药物、微生物药物、核苷酸类药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与多肽类药物新品种、具有改善药物半衰期的白蛋白偶联和PEG化新药及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生物转化合成手性药物、生物诊断技术产品,在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物和缓释、控释、靶向定位等新型释药系统,在中药有效成分评价、筛选、提取、分离等新药技术研究和传统中药产品二次开发,在中药现代化等方向,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0项以上,研制完成3~5个创新药物、2个新释药系统,改造5~10个大品种药物和原料药物,成为全国新药创制强省。

4.物联网技术专项

“十二五”期间,为在国内外物联网研发竞争中取得优势,并以物联网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数据感知与采集技术、网络传输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集成技术,在多维码、射频识别、导航定位、短距无线通信、云计算等物联网初级阶段成熟技术的应用及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安全监控、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管理、数字社区、智能交通、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港航服务、资源管理、数字旅游、文物保护、远程传媒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等方向上,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0项以上,攻克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与配套软硬件,形成一批物联网研发基地和物联网产业集群应用示范区,物联网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规模与应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5.海洋开发技术专项

为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规模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带建设,“十二五”期间在海水淡化、海洋能源、海洋环保、港口机械、石油化工、海洋调查与勘探等海洋装备业,在港口集疏运技术、港口物流技术、海洋航运与港口服务技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港航服务业,在船舶修造产业,在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在海洋生化制品、海洋生物加工药物与天然海产药物、海洋保健食品与功能食品、海洋低值水产资源和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海洋生物与制品,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安全监测预警等方向上,项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0项以上,船舶设计制造、港口物流、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开发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为解决减灾防灾与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提高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设立“公共安全技术优先主题”,“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0项以上。

(三)三项成果转化工程

“十二五”期间,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重大民生科技问题,充分发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作用,建立专家服务组,加强科普宣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组织实施减排技术、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和服务业数字化技术三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示范基地,全面提高全省人口健康水平和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和生产服务水平。

1.减排治污技术转化工程

减排治污技术的面很广,重点转化推广污水处理厂复合高效水解、高效絮凝药剂等COD提标减排技术和曝气生物流化床技术、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等氨氮、总氮提标减排技术及中水回用技术,污水污泥水蚯蚓原位消解、水热解等减量化技术和二恶英综合控制等无害化处置技术,工业废气生物净化技术,汽车尾气减排与净化技术。至“十二五”期末,重点行业工业废气净化处理达到国内先进,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汽车尾气治理有明显成效。

2.基层卫生适宜技术转化工程

“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农村和城镇社区普遍推广应用慢性病类、妇女儿童类、急救类、康复护理类、中医药类、公共卫生类、眼耳鼻喉皮肤病类、计划生育类等8大类100项以上卫生适宜技术,并建立省级卫生适宜技术转化推广指导中心和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中心,建立50个左右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和培养一大批面向基层服务的专业技术骨干,全面提高社区、乡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

3.服务业数字化技术转化工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推广应用,着重转化推广电子编码、射频识别、物流运输实时监控、区域性物流运营管理等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数字认证、电子合同无缝协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电子商务技术,三网融合、二维与三维动漫、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与管理、文化遗产高保真、跨媒体检索与智能搜索等文化传媒技术,建成一批现代服务业示范工程,并形成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行业的数字化应用技术解决方案,服务业数字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此外,在环境污染治理、“三废”排放控制、废弃物再生利用、自然灾害预防与救助、消防技术、生产设备与工程设施安全监测、智能交通、癌症预防、代谢性疾病预防、重要传染病防控、卫生保健技术领域,以及医药制造产业、海洋产业、环保设备产业等行业,与行业管理部门协作配合,选择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引入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有计划地在省内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