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言语理解类题详解

言语理解类题详解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理解类题是公务员面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是对于公务员职业要求相关联的各种知识、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在公务员面试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是比较高的,就一套试卷而言,至少有一道知识类试题,有的甚至两道。成语、古(诗)文知识理解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其本义,通过揭示关键词语,挖掘出其与现实相关联的引申义、比喻义,找到我们下一步论证的论题或中心论点。

知识理解类题是公务员面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是对于公务员职业要求相关联的各种知识、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在公务员面试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是比较高的,就一套试卷而言,至少有一道知识类试题,有的甚至两道。

不言而喻,知识理解类面试题主要检测考生对林林总总的认知型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重点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这类试题对于考生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要求比较高。要想从容应对此类试题,考生就得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平时注意知识积累,特别要增强对语言学、文学、哲学管理学、法律学、人文知识、历史知识、时政知识等与公务员工作相关的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积累。

1.知识理解类题所涉及的知识点。

(1)成语、古(诗)文、名言警句、格言古训知识理解。

(2)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知识理解。

(3)哲学知识理解。

(4)管理学理论知识理解。

(5)行政管理、社会活动中流传的言语句段理解。此外还有对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认识理解;对民谚、民谣、民歌的认识理解,等等。

2.考生在回答时的注意事项。

(1)正确理解言语意思,特别是深层次的意思,明确表明态度。

(2)尽量结合所报公务员的职位来谈,要尽量分析所给话语的时代背景,有些话在特定的背景下有一定的意义,但离开了特定的背景,意义并不大。

(3)辩证地理解言语的意思,好的发扬,不好的舍弃。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来解释、把握所给话的含义;重点站在公务员角度进行分析;能结合现实的例子进行分析;能有与众不同的、带有创新意识的见解。

3.知识理解类面试题的作答策略。

第一,破题表态(即解决是什么)。在这一步里,主要阐述题目的意思,并加以评述,挖掘出其与现实相关联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中心论点,从而形成下一步论证的论题。

第二,分析论证(即解决为什么)。所谓分析论证,就是在确立中心论点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千方百计的证明你在第一步中所提出的论点。分析论证的方法统称有理论论证和材料论证两种方法。理论论证,即说明为什么,主要是通过论断性的话语来阐明该题目中的观点对于人生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材料论证,其目的也在于佐证为什么,只不过是采取举简短、代表性例子(最好是新颖一些,古代、现代的都有)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两种论证方法是结合在一起的,材料论证提出作为理论论证的补充,使理论论证更加充分和完整,论点更加鲜明、有说服力。

第三,联系实际(即解决怎么办)。联系实际可以说是知识理解的最终目的。这一步主要是把已经从题目中提取出来的观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工作实践相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大到一个国家、整个社会,小到一个单位、考生个人,都可以成为联系实际的对象。

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用鲜活的事实来佐证题目中观点的正确性或错误性,使理论更加生动,更加完整、更有说服力,达到更好的论证效果。

一、成语、古(诗)文、名言警句、格言古训知识理解

(一)主要内容

成语: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古(诗)文:五四以前的文言文和古诗的统称。

名言:著名的言论或话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警句:能够陈述深刻的道理,并且能够时刻给予我们提醒的简单的一句话。如“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只要是有教育意义的精练的语句,都可以称为格言。如“满招损,谦受益”。

古训: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推测的话。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其实名言、警句、格言、古训等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没有特别的使用禁忌。他们都能给人以启迪、警示、劝喻和教育。

(二)答题策略

解答成语、古(诗)文知识理解类题主要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是破题表态(即解决是什么)。即找出这个成语、古(诗)文的出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并加以评述。成语、古(诗)文知识理解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其本义,通过揭示关键词语,挖掘出其与现实相关联的引申义、比喻义,找到我们下一步论证的论题或中心论点。

第二步是分析论证(即解决为什么)。所谓分析论证,就是在理解成语、古(诗)文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前提下,对该成语或者古(诗)文的意义进行论证,通过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地证明你在第一步中所提出的论点。

第三步是联系实际(即解决怎么办)。联系实际可以说是知识理解的最终目的。对于成语、古(诗)文的理解,其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他的本意和阐明他的引申义、比喻义,来挖掘他的现实意义,即古为今用。具体内容主要是说明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该成语、古(诗)文所蕴含的真谛,即解决怎么办。

(三)注意事项

1.成语、古(诗)文知识理解第一步是抓住关键词语,诗眼,找准本义。例如,“多难兴邦”这个成语,首先要明白“难”是“灾难”的意思,“邦”是“国家”的意思。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就能明白这句成语的含义为:国家多难,则上下团结奋发,促使邦国更加兴盛,使国家转而强盛起来。又如,“为政之要,曰公与清”这句古文,首先要弄清楚“要”“公”“清”等关键词汇的意思,“要”的含义为“要务、要旨、重要”,“公”是“公平、正义、秉公”的意思,“清”则是“清正廉明”。弄懂了上面几个关键词的意思,这句古文的含义也就一目了然了:为政最重要的是公平正义和清正廉明。

2.一个成语、一句古(诗)文的含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就导致成语、古(诗)文知识理解试题可以选择的答题角度不止一个,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多中心。例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个成语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去阐述:一是只要专心致志、顽强拼搏、矢志不渝,就可取得最终的胜利;二是只要诚心诚意、以心交心,最终必定会化除隔阂、尽释前嫌。

3.名言警句类知识理解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个的名言警句的理解,另一种是两个或者多个的名言警句理解。在答题策略上,这两种类型的总体策略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上又存在着细微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个或者多个的名言警句理解的答题策略分为四步,即破题表态、分点论证、综述结论、联系实际。实际上,就是把单个名言警句理解的第二步扩分为“分点论证”和“综述结论”两部分。分点论证就是把两句名言警句各自论证,综述结论就是指出这两个名言警句的不同点、相同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四)这类题还可以再具体细分为两类

1.单向作答的,即这句话放在任何背景下,它的正确性都是不容置疑的。例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辩证地去作答的,即这句话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才具有正确性,离开了这个语言环境,不一定正确。例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水必湍之。

(五)经典例题

【例1】“雪化了就变成了春天……”这句话很美,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雪化了就变成了春天”这句话真的很美。这句美丽的话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所有美好的结局都需要经历一番痛苦的洗礼:雪化了变成了春天,雨停了变成了彩虹,花落了变成了收获,时间流逝了变成了成熟。美好的向往或者愿望我们称之为梦想,而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条路上常常荆棘密布,但是当你翻越过远山,美丽的风景便会呈现在你的眼前。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度过冰雪肆虐的冬天,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呢?

首先,要摆正好心态。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生活的困难面前,我们只有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面对,才能迎来转机,打开新的局面。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经历了两次高考失利以后,第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从此也慢慢走进了他生命里的春天;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了千辛万苦,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为佛教的传播发展带来了春天;相信我们每一个经历过奋斗艰辛的人,只要怀有一种阳光的心态,都会看到春天的希望。

其次,要学会坚持。俗话说:行百步者半九十。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半途而废的人,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却死在通往黎明的半路上,也许再坚持几分钟就能够看到太阳。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了,却半途而废,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坚持不懈,终于20年后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想要到达美好的彼岸、幸福的春天,就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

再次,要懂得坚强。面对困难,如果没有坚强不屈的品质,那不要说迎来春天,很可能早早就死在了初冬的门槛之前。古代的苏武、文天祥,近代的谭嗣同、李大钊,现代的方志敏、刘胡兰,当代的孔繁森、焦裕禄……正是因为有了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品质,他们才书写了灿烂的人生,彪炳史册。当今的中国正面临种种的考验,从外部来看,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试图遏制中国崛起,欧美国家对中国长期以来实行高新技术出口限制,南海争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内部来看,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明显;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要战胜这些困难,我们必须要坚强。

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虽然在发展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有生态资源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但在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我们有勇气迎难而上,并且有坚持不懈的决心破冰前行。相信生在春天里迈步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能创造更加绚丽夺目的未来!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蒸蒸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例2】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

多难兴邦,邦的意思是国家,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多难兴邦,因为灾难是不可避免的,在灾难面前,人们会感到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激励人们的斗志,可以磨砺人们的品格,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可以积累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这种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促使人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可以使人有一种紧迫感,不轻易放过每一次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灾难是成功的催化剂,灾难也给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提供了机遇。正如孟子所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与忧患,死于安乐也。”从治河而兴的黄河文明到浴血重生的近代中国,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的抗洪斗争,从2003年的抗击“非典”到2008年的抗雪灾,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0年的玉树地震,正是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砥砺着中华民族,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这不都是“多难兴邦”的最好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一,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了高度自觉的、自发的凝聚力。面对突发的灭顶之灾,我们民众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自觉地显现出来。一个民族的自觉,表现为自发的积极主动的行动精神。民众的“自救救人”的行动,出自于自觉而不是强迫,出自于自发而不是组织。这种自觉和自发的凝聚力正是一个民族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优秀品性的标志。

第二,任何力量都不能够摧毁坚强的民族性格。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悲剧性的历史。无数的自然灾难,无数的社会灾难,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灾难深重,苦海无边。正是在自然与社会灾难的不断地挑战中,中华民族的性格变得坚韧无比,经受住了千锤百炼。从伟大的抗日战争到今天,我们民族的坚定性格一再得以充分地表现。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任何力量,你可以把我一次次击倒,但我永不言败!这种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深深地蕴藏在每一个人心中。它体现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体现在“绝不放弃”的拯救生命的行动中。在当前的大灾大难中,这种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第三,大灾难中显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性的转化趋向。这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变化!特别是在2008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度负责、自信成熟的执政党。强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亲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谱写了党和人民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壮丽篇章!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民血浓于水、心手相连的情感和坚强不屈、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人民解放军和地震救援专业队伍第一时间驰援汶川,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夜以继日地跋涉在山崩地裂间,从死神手中抢救出一个又一个废墟下的生命,用热血托起了生命的方舟。社会各界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更是用爱心演绎出了一曲“众志成城,共御天灾”的爱的乐章。

第四,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有极大的弹性和爆发力。在大灾大难中,中华民族能迅速地改变自身,能够在刹那间提升自我的人格,完成人格的转化。变自私为无私、变小爱为大爱、变冷漠为热情、变平凡为伟大。

是啊,每次灾难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同胞内在的美。大毁灭后,更加彰显人性的光辉。灾难以及泪水洗涤了我们尘垢的良心,使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融合、升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向心力把已经无数次遭遇外强入侵和各种灾难的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废墟中拯救过来。

但是,灾难必将过去,灾难必将成为历史。那么,随着灾难过去,伴随着灾难而诗化了的精神境界,又会回到平平庸庸的懒散状态吗?

我们又会回到以前那种松松散散的、小家子气的精神状态吗?我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住高尚的人格吗?

我们的干部能够自觉做到“反腐倡廉”吗?能够站在人性的立场和党性的高度去抵制“行贿受贿”吗?能够站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的管理高度,去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吗?

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住强烈的爱心和全部优秀的品性吗?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在平常的状态下,能够保持在美好的状态,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处处表现出仁爱和博爱,能够形成一种公民的自觉,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一个伟大的、具有现代性公民意识的民族,就是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美!

二、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社会故事知识理解

(一)主要内容

故事类题目,近年来也频频出现在公务员面试试题中。其中,寓言故事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这就导致寓言故事类试题可以选择的答题角度不止一个,往往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中心化。比如,有这样一则寓言:老鼠想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猫一动就会响,老鼠就能发现,但是没有一只老鼠去做。对于这则寓言,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提炼主题:(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性;(2)在困难面前,倡导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3)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社会故事类等试题,则通常只给予一到两个启示,中心相对明确一些。因此,可以将故事类试题分为寓言故事类和其他故事类两种,其答题策略总体步骤一致,具体操作稍有不同。

(二)答题策略

第一步破题表态。寓言故事类的破题表态,主要揭示出该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以及其现实指导意义。其他故事类试题的破题表态,主要是指出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启迪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步分析论证。分析论证主要是把破题表态揭示出的寓意和启示作为论点,用理论和事实材料等作为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阐述。

第三步联系实际。

(三)经典例题

【例1】“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农夫为了自己的禾苗快点长高,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最后,禾苗全都枯死了。禾苗的生长,有一个必然的过程,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时间内,它只能长到一定的高度。如果希望它长得更快,我们只能通过施肥、除草、灌溉等有效的办法来改善它的生长条件。故事中的农夫不采取正确的措施,而是人为地将它拔高,这就破坏了它的根系,违背了它的生长规律,当然会导致其枯死。这个简单的故事包含着深刻的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只有尊重规律、遵守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会嘲笑农夫的蛮干,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所谓“大跃进”便是典型的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蛮干,造成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又如,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些家长不尊重子女成长规律,恨不得自己的子女一下成为天才,于是强迫灌输知识而不管他们是否能够接受,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由此可见,从国家大事到个人处理问题,不尊重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并不鲜见。

就当下而言,让更多农民融入城市,到城市发展,成为城市人,从而加快社会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然而,当前存在一些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出现了“被城市化”“造城运动”等现象。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背离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跟“揠苗助长”的行为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小康社会的进程。

【例2】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和尚背女人,本是“犯戒”之事,但事急从权,在紧急之时,老和尚的眼中便只有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而小和尚的眼中却还是只有犯不犯戒的纠结,甚至是事情已过许久,依然不能释怀,依然还在嘀咕“犯戒”两个字。老和尚的一句“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我想不仅点醒了小和尚,也点醒了我们很多人。“放下”不仅是修行,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准则。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背负很多,如果不懂得“放下”,势必加重前行的负担,影响我们前行的速度和距离,让我们举步维艰,甚至偏离原本的目标和轨道。

一个人,如果背负太多,注定不能远行。如果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时刻纠结于一些影响前行的东西,比如名声、待遇、利益等一系列的东西,那么前行的时候势必会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例如,有些人做一件事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将事情做好,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条件、人才、技术等,然后根据所需要的去努力、去争取、去奋斗,就算遇到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地去克服,经过努力,目标终将达成。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取得成就的人莫不如此,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是如此。但是有另外一些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而是考虑做了这件事情,自己能有多少回报,在这件事情中,自己的付出和获取相比起来划不划算,自己会不会因为做这件事得到名声、得到实惠、得到社会地位,等等。于是在做事情的时候拈轻怕重、瞻前顾后、锱铢必较。这样的人不仅难于成事,往往还成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中的毒瘤,传播负能量,阻碍发展。

阻碍一个人发展的往往是自己的“放不下”,但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却往往是一些制度上的“不放下”。不论是以前的计划经济,还是后来的层层审批藩篱,或者是行政手段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各种不合理制度限制人才的流动与交流等等,都给经济社会的合理快速发展套上了这样那样的枷锁。因为行政手段的“不放下”,直接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放不下”,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做到“放下”,就是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以及具备为既定目标而努力、心无旁骛的专注,既不能因一时一事的成败得失而耽搁,也不能因为一些在奋斗过程中出现的偶然事件而放弃前行,或者给远行的自己加上一些不必要的、人为的负担。老和尚游方远行是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既不能去考虑背一个女人过河是否会有回报,更不能因为是否“犯戒”而耿耿于怀,然后因为“背女人过河”这件事影响了自己游方远行修炼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认定了目标、为目标而奋斗的时候,只要我们不要太过于计较诸如名气、地位、金钱等利益,也不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自乱阵脚,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够到达我们理想中的远方。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只要没有太多的行政“不放下”造成的“放不下”,让社会中的每一种发展力量轻装上阵、各展所长,那么我们的社会发展一定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社会一定是日新月异、美好光明的。这也和我们国家目前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只要我们进一步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该政府负责的政府切实负起责来,该市场决定的交由市场去决定,那么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再次腾飞,“两个百年”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当然,“放下”不是不负责任,更不是无所顾忌。个人也好,国家也罢,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为了什么目标,该“背负”必须得背负。一个人不能放下责任、不能放下善良、不能放下道德;一个国家不能忽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保等民生领域,更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弱势群体。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远行成长成功,一个国家的物质经济快速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才是最应该追求的。

三、哲学知识理解

(一)主要内容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面试出题,除了考查考生对某一哲学观点的认知理解外,更多的是检查其是否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解答每一道题目。这就要求我们在头脑中确立一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红线”贯穿于答题始终。

(二)答题策略

答题策略与上相同。

(三)注意事项

哲学知识理解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主要是给出一定的哲学观点或哲学类的故事,需要你用准确、恰当的事例来论证或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类主要是给出成语、寓言故事、名言警句或社会活动等一些事实片段,需要你用相关的哲学理论去解答。不管是哪一种类型,考生都要牢牢把握哲学理论,找准相关理论材料,真正做到哲学观点和实际材料的有机统一。

(四)经典例题

【例1】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第40届经济论坛年会上致辞时指出:“1+1往往大于2”。请谈谈你的理解?

“1+1往往大于2”。这句话是2010年1月28日,在瑞士达沃斯第40届经济论坛年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致辞时说的一句话,它强调的是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集体责任,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所体现出来的氛围、斗志和作风。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如果把微小的个人力量集合起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各自的潜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比如说:一个聋人和一个盲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缺陷,如果聋人把自己看到的信息传达给盲人,作盲人的眼睛;盲人把自己听到的信息写给聋人看,作聋人的耳朵,那么他们互相帮助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而他们所获得信息量和知识量,绝非是两个人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量的简单相加,而一定会远远大于这一结果,这就是1+1>2的现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对外贸易中也受益匪浅,尤其是2001年入世后,外汇储备从当时的两千多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近四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的贸易对手也从中获利。例如,据美国有关机构统计,美国人由于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在过去10年给美国节约了6千亿美元。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合作对于做成功事情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大家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达到1+1>2的效果,实现双赢、多赢。

那么,团队合作中怎样才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呢?

“1+1大于2”不是把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更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和智慧。从前,两个在沙漠中饿了两天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个人得到了一根鱼竿,另一个人则得到了一篓鲜活的鱼。他们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饥饿难耐的时候,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一起分享,经过艰难的跋涉,当这一篓鱼吃完的时候,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鱼竿和鱼,是他们各自拥有的资源,而共同寻找大海、一起分享鱼肉、共同捕鱼,则是他们智慧的体现,正是因为他们把资源和智慧结合在一起,才不至于成为饿死鬼,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之,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对国家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国要更好地发展,绝不能故步自封,必须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发展实现互利双赢,并最终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作为个人,我们应以开放的胸襟融入到团队中去,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团队中发挥个人所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例2】谈谈你对“知识与行动”的理解?

知识,是人们经过理性认知总结出的经验和规律,人生面临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在理性的分析判断后做出选择;而行动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现过程,把选择变为现实。“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第一,人总是在一定的“知”的指导下行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知”都能指导“行”,只有那些与实际相符,与实践相连的“知”才是引导人行动的“指南针”。只有以正确的“知”为指导,“行”才能取得成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在求知上下功夫。

当今社会,面对迅猛异常的知识更新和信息爆炸,公务员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既要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又要了解基层实际;既要懂得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知识,又要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熟悉法律法规,又要把握群众的心理等等。比如在处理群众上访的问题上,单纯的政治说教就不能奏效,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情入理,并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第二,只有通过“行”的检验,才能知道“知”是否符合事实。正所谓“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是“知”的基础,应该说,“知难行亦难”,“知”与“行”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知”随“行”发展而发展。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知与行的社会实践过程。“知”然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才明白这个“知”是否正确,是否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实用来提高我们对理论的辨别力,不断改善工作——这恰恰是一名公务员的职责与本分。靠实用来体现理论之效,这个思路很简单,却最有效。每名公务员都要时时处处留心,不放过一个可以用来体现理论效果的机会,在“知”的路上走得更远。

第三,知与行是辩证的统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要有真知灼见,就先从“知”到“行”,然后再从“行”回到“知”,如此反复,这个知才算是“真知”。

古语说得好:“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作为一名公务员,有“真知”才算是有真本领,就应该把掌握的理论用之于实际工作,然后在实际工作中检验理论的效果,实事求是,择其善者而留之,择其不善者而摒弃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能力上质的飞跃。我们一定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学与思、知与行很好地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优化和选择工作方案,制订工作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

基层工作千条线,无论如何绕,最终都要穿过政策的执行者、操作者——公务员这一根针。公务员,既是针鼻,更是针尖,其能力素质,在知与行上的境界,决定着政府工作的质量。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在“知”上锲而不舍,在“行”上不遗余力。只有在知与行上达到辩证的统一,用这个统一来提高自己的觉悟、决策和行为力,我们才能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发展,发挥出应有之效。

四、管理学理论知识详解

(一)主要内容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所谓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基本管理理论

1.鲶鱼效应。挪威人在海上捕到沙丁鱼,如果能将他们活着运到港口,就能卖出高价钱。多年来,除了一个老人家,没人带活鱼回来。后来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原来老人家在鱼槽里放了条鲶鱼。原来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鲶鱼进入鱼槽后,沙丁鱼倍感威胁而紧张起来,只能拼命地游动,于是活着回到了港口。鲶鱼效应是现代管理的一项基本理论,它主要阐明了竞争和压力对于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管理者运用鲶鱼效应,适时采用竞争手段,给下属一定的工作压力,对于提高管理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2.马莱特法则。马莱特法则即“二八率”: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源于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能换来20%的成果。这是一条公认的企业管理法则,叫马莱特法则,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二八率”。它的要旨在于将20%的经营业务,明确为企业经营应该倾斜的重要方面,从而指导管理者收拢五指捏成拳,突出重点,全力倾斜,以此来牵住管理的“牛鼻子”,带动企业经营各项工作顺势而上,取得更好成效。马莱特法则将80∶20作为确定比值,本身就说明企业经营不能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住关键所在(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

3.热炉法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会灼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有法必依,执法必严)(3)当你碰到热炉,立即就会被灼伤。(违法必究)(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法律的公平、正义)每个单位都有规章制度,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罚,“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4.避雷针效应。避雷针的原理是,在建筑物顶端放一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用以放电,从而中和了云层所带的电,保护建筑物避免雷击。避雷针效应的内涵是:善疏则通,能导必安。避雷针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一是作为党和国家要善于解决和疏导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二是领导要关注员工心理和思想问题,加强谈心;三是作为个人要注意调整自己情绪及时校正自己的心理问题。

5.破窗理论。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该理论由威尔逊和凯林观察总结提出。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破窗理论给我们两点启示:(1)必须及时“修补”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2)不要让你下属中的任何一人认为他就是一扇“破窗”。

6.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指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马太效应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交给我的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交给我的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要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马太效应给我们的思索是:(1)构建和谐社会要消除贫富不均。(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缩小城乡差距。(3)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7,这标志着我国的贫富不均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那么,解决这一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无疑已经摆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7.木桶法则。沿口不齐的木桶的最大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不是最长的。木桶想要多盛水必须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法则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1)构建和谐社会要关注社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消除侵犯人权、侵害人的其他各种合法权益的现象。(2)领导在管理中要下功夫抓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只取“长”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3)作为个人要时刻总结和反省自己的缺点并在实际行动中改正。

8.金鱼缸法则。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里面的情况都是一清二楚的。这就是“金鱼缸法则”。它是一种比喻,也就是透明度极高的民主管理模式。金鱼缸法则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1)打造阳光政府,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现代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它体现了金鱼缸法则精神。(3)从公务员的角度看,暗箱操作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而金鱼缸法则是透明和阳光,其也是防止腐败的重要途径。

9.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的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激励理论讲的是领导的一种工作方法、艺术,就是要通过适当运用激励来调动广大员工围绕组织目标奋发工作。激励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扬(正激励),一种是批评(负激励)。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方式来激励下属,表扬要注意场合,要讲究效果;批评要讲究方式,既要达到激励的效果,又要避免挫伤下属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10.秃顶理论、稻草理论。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就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最后秃头出现了,哲学上叫这种现象为“秃顶理论”。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身上添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在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在社会研究学里,取名为“稻草原理”。当第一根头发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现,都是无足轻重的变化。所以当这种趋势刚刚出现,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程度时,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当它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变呈几何数出现时,灾难性镜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秃顶理论说的是量的减少,稻草理论说的是量的增加,其实殊途同归,说的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1.刺猬法则。两只刺猬取暖,太远嫌太冷,太近嫌刺到对方,这时选择一个合适距离,双方都舒服,不冷也不会刺到对方。即彼此保持距离,不能过分亲近或者疏远,要掌握一个度。

12.南风法则。南风和北风比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寒风刺骨,冰冷的风一个劲地吹,但这个人越裹越紧;南风和风送暖,这个人觉得热了,把大衣脱了。这告诉我们:(1)领导要注意合理运用工作方式,关心下属,多点人情味,尽力解决下属生活中的困难,使下属感到给予的温暖,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2)政府在处理社会矛盾时要注意教育和说服的方法;(3)同事之间有矛盾要注意沟通和交流。

13.弼马瘟效应。古代中国就有养马人在马厩里养猴来防止马生病,马是站着睡觉和消化的,一旦坐下,便容易得血吸虫病死去,所以放入猴子,猴子好动,而马生性敏感,猴子一动马就只能站着,这样马就不容易生病了。因此在团队中有个性十足、充满活力的人,容易使团队更有效率。

(三)答题策略

第一步破题表态。这一步主要是指出理论的作者、出处、含义及其指导现代管理工作的意义。

第二步分析论证。这一步主要通过理论和材料的有机结合来论证。

第三步联系实际。这一步主要是谈谈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借鉴和实践这个理论。

(四)经典例题

【例1】你用一块时钟计时,你是知道准确时间的,当你用两块以上时钟计时,你就不知道准确时间了。这就是有名的“钟表定律”。谈谈你对此定律的理解?

只有一只手表时,你可以确定是几点,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时,你就无法确定是几点;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钟表定律”,或称“手表定律”。它的提出者是英国心理学家P.萨盖,因此手表定律也叫萨盖定律。“手表定律”能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首先,“手表定律”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取舍。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追求不确定的目标,不要想占尽所有美好的事物,否则你的行为将陷入混乱,什么都得不到。在生活中,让人无所适从的事情可以说俯拾皆是。求学时,两门选修课都是你所感兴趣的,但是授课时间冲突,你的精力也有限,这时你将做何选择?择业时,地点、待遇不分上下的两家单位,让你不知何去何从,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经常想“鱼与熊掌兼得”,结果却是“鱼与熊掌都不能得”,甚至会更严重。有这样一个典故:雪花开始飘落,毛驴还没有备足过冬的草料,一向虔诚的它向天神求救。天神说:“到山谷中去吧,那里有两垛草料,但你只能选一堆。”毛驴来到山谷中,左右各一堆,左边的草料好,而量不足,右边的数量足,而草质差。毛驴站在中间不知选哪堆好,最后活活地饿死在那里。佛教《百喻经》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两头蛇,左头要向左游,右头要向右游,无法行走,结果掉落在油锅中烫死了。可见,只有专心于一件事情,才能把这一事情做到最好。

正所谓:有舍才有得。就像马斯洛所说:“音乐家作曲,画家作画,诗人写诗,如此方能心安理得。”太多的手表会让人无所适从,同样,目标多不等于收益也多,在同一时间内追求多个目标,实际上就等于没有目标,并且哪个目标也实现不了。只有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实现,才会得到发展。意大利的世界超级男高音歌唱家卢卡诺·帕瓦罗蒂曾经有过迷茫的一段时间:毕业后是选择做一名平凡的老师,还是从事自己喜爱的歌唱事业?要么二者兼顾?这确实是个难题,帕瓦罗蒂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教育,但他觉得自己更加喜欢唱歌。他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得请教父亲。父亲告诉儿子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的话,那你也许会从椅子间的空隙里掉到地上。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帕瓦罗蒂听了父亲的话,终于下定了决心,从此在歌唱艺术的道路上艰难而不屈地跋涉着,直到成为一名光芒四射的世界巨星。正是因为帕瓦罗蒂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并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去努力,最终才取得了成功。当我们面对两只手表的时候,唯一要做的是选择其中比较可依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听它的指引。

其次,“手表定律”也告诉我们不能政出多门或朝令夕改。荀子曾经说过“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意思就是施政守信国兵必强,施政失信国兵必弱。如果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就会对施政权威造成负面影响,也就没有任何公信力可言。比如,长江沿岸的非法围滩造地、建场盖房、采沙捕鱼等,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在其背后有各执一词的行政领导;民办学校办学混乱,之所以长期不治,就是因为管它们的“婆婆”太多;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一直困扰社会和谐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包括食品检测、工商、农业、卫生等部门形成的多头管理。纵观我们身边,多头管理的弊端几乎无处不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职能交叉;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职能交叉;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信息产业部、国新办、广电总局等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和政出多门的结果就是问责机制不完善,大家都在管又大家都不管,出了问题相互指责、相互踢皮球。真正是“人多不洗碗、鸭多不生蛋”!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措施要得到贯彻执行,必须有明确的职责部门,实行有效的问责机制,谁主管谁负责,避免彼此推诿塞责。不仅政府的宏观管理如此,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的管理也是如此。试想一下,家庭教育中,父亲对儿子说要这样,而母亲却对孩子说不能这样,孩子到底要听谁的?可想而知,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问题孩子”。一个单位中,这个领导的意见和那个领导意见不统一甚至完全相左,就会让下属无所适从,就会导致政令不通,甚至政令搁浅。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政府已经注意到当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方面,正在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比如大力推行大部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等就是鲜活的例子,从“九龙治水”到“一龙治水”,许许多多影响政策贯彻落实的“政令”正悄然变化,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李克强总理“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也要坚持改革的意志下,多头管理和政令不一的社会顽疾终将剔除,建设和谐社会的梦想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总之,“钟表定律”告诉我们:目标专一学会取舍才能学有所成、做有所出,在工作和生活中言行一致才能被人信任、有所成就。其实,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也面临多重选择,而考公务员却是我深思熟虑后做的选择,并且为这个选择也脚踏实地地付出了许多努力。如果我有幸被录取,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牢记“钟表定律”,面对物质与金钱利益诱惑的时候,时刻握紧手中“坚定党性原则、坚持做人底线”的这块表!

【例2】谈一下你对“木桶原理”的看法?

木桶效应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水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首先,对个人来说,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的某个方面的缺点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所以作为个人,应该不断地去反省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补齐短板。第一,作好人生的职业规划。最好的避免短板的方法,是在职业规划之初或者计划之始,就做好详细的预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第二,参加技能培训为自己充电。这是最及时的办法,可以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改正缺点,同时强化优势。第三,自身的特长不容忽视。这点很重要。如果我们专注于对短板的加强,很容易忽视自身的特长。强项应该变得更强,让你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因为这可能就是你今后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根本。同时,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加长短板,效果才会更好。所以,最好的状态是:短板不短,长板却是第一名。

其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比如一个企业,最短的那块“板”其实也就是漏洞的同义词,必须立即想办法补上。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长两短的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那影响这家企业的生产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块板。企业的板就是各种资源,如研发、生产、市场、行销、管理、品质等等。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从产品设计、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控、队伍培育、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果。

再次,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诚信体系就像一个大木桶,它由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等共同组成。政府既是社会信用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持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所以,政府诚信是引导社会诚信的指南针,是第一诚信,处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位置。然而,从“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到“7·20”“7·25”恩施州建始县不作为、乱作为事件;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反正我信了”,到建始县经信局副局长黄炬忠“砍村民药材树谁说赔钱”;从郭美美微博炫富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旋涡中心到会理官员“悬浮”事件,不断挑战着老百姓的承受底线,一次次将政务诚信推上悬崖。政务诚信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短板”,政务诚信危机不仅给商务诚信和个人诚信做了负面带头,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亟须补齐政务诚信的“短板”。补齐政务诚信的“短板”,关键在重塑公务员的诚信。“人无信不立”,公务员更是如此。作为政府人员构成的主体,公务员如果没有了诚信,损害的绝不是个体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公务员讲诚信不仅是对其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更是其正确行使权力的题中之意,公务员必须成为诚信“代言人”,成为全社会成员的诚信表率。为了提高公务员的诚信水平,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在实践中先行一步。例如,上海市金山区3000名公务员在本市率先进行了诚信考核;黑龙江省加强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为公务员建立诚信档案,规范公务员在公务活动、私人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言行,将诚信结果与个人的年度考核、晋职晋级相挂钩。

最后,个人要进步,就必须抓薄弱环节,补不足之处,取长补短;社会要发展,就应该抓主要矛盾,各个群体共同进步,这就需要社会帮助弱势群体,只有这块短板问题解决了,社会才能继续进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某一方面长期的停滞不前就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发展的停滞。因此,社会的发展在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与薄弱环节的弥补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重点关注社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消除侵犯人权的现象。对于一个人来说,素质的提高,应该重点突出并且整体推进,一定要抓住自己严重的、明显的缺陷,通过各种方式去弥补。在我将来的工作中,首先我会下功夫狠抓自己的薄弱环节,取长补短,时刻总结和反省自己的缺点,并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改正,不断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力、道德素质,从而达到促使自己全面进步的目的,绝不成为集体中的短板,从而为单位整体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五、行政管理、社会活动中流传的言语句段详解

(一)主要内容

行政管理、社会活动中流传的言语句段,主要是公共管理与社会活动当中,流传着的不少议论、评说等,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两句话,有的是一个片段。面试中要求你去对这一句话或片段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例如,“社会上有人这样说:‘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你怎样理解?”“有人说‘管理是一种引导’,又有人说‘管理是一种服务’,你怎么看?”

(二)答题策略与注意事项

1.注意把握题型归类。此类题一般分为三种题型,考生需要注意。第一类是“正面赞扬”,第二类是“辩证对待”,第三类是“负面针砭”。

“正面赞扬”类题目的答题策略:第一步破题表态。用肯定的语气来表示赞同并指出他的积极意义。第二步是论证分析。即结合事例,联系政策综合分析,考生要特别注意,不能空对空,一定要找准相关的事实材料来佐证、支持这一言论。第三步是联系实际。围绕主要论点,联系实际,拔高升华。

“辩证对待”类题目的答题策略:这类题目通常有两句话或一段话,第一步是破题表态。要用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不能妄下结论。第二步是分析论证。对这两句话或一段话辩证分析,指出他们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因素,并且要指出他们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达到求同存异和谐共存的境界(第二步也可作“分点论证”和“综述结论”两步,与名言警句理解相仿)。第三步联系实际。

“负面针砭”类答题策略:第一步是破题表态。要旗帜鲜明地否定这种现象。第二步是分析论证。找原因,谈危害。第三步联系实际。谈预防、纠正这种现象的方法与措施。有的题目还可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来谈。切忌罗列大量事例来佐证、宣扬这种消极现象。解答这类题时务必把握好一个度,不要偏激、偏颇,语言不要过激化、绝对化,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定要说明这种消极现象只是发生在部分、少数和个别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身上,只是主流中的支流,并且我们党和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惩治与改正。

2.严格区分这类试题与社会现象类试题的不同:行政管理、社会活动中流传的言语句段理解类试题主要表现为一种语言或话语形态,一般有类似“有人说”的引导语,而社会现象类试题主要是突出某种社会现象本身,着重突出这种社会现象以引起重视,而并不是一种话语。例如,“有人说:‘文凭不如水平,水平不如酒瓶,酒瓶不如摆平。’你怎么看?”又如,“有人说:‘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你怎样理解?”这两道题就属于行政管理、社会活动中流传的言语句段理解类试题。再如,“作为领导,说说你对‘枕边风’的看法。”“有的干部‘决策时拍拍脑袋,行动时拍拍胸脯,出了问题拍拍屁股’,你以为如何?”这两道题就属于社会现象类试题。

(三)经典例题

【例1】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人认为最缺的是人才,有人认为最缺的是资金,有人认为最缺的是观念的更新,你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机成熟,意义重大,但由于它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面临着许多具体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认为,西部大开发首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为人是实践的主体,观念问题是影响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力量,是实践活动能否达到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从整体上看,西部地区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单位和管理部门还遵循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普遍存在着一种无责任化倾向和急功近利的躁动情绪,这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分不利。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口,它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都要求西部开发要有新的思路。

1.新的发展观。在短缺经济下,人们习惯把发展等同于增长,追求经济总量及其扩张速度;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则更强调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对市场份额的占有预期。

2.新的资源观。土地、能源、矿产等天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要看到在现代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的时代,天赋资源和一般劳动力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品牌、商标、专利、市场、网络、信息、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与创新人才的作用与日俱增;某种意义上说,后者对前者有点石成金之效。海尔、小天鹅等优强企业,在中西部兼并了一些厂,有的并未注入多少新资金,而只是带来了品牌,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注入了新的经营理念,就使一些趴窝多年的企业起死回生,颇发人深省。资金短缺确是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和资金短缺相较,西部地区软资源和企业家资源的短缺更显突出。西部大开发在推进物质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把人力资源开发与软资源的培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3.新的模式观。区域经济学曾把地区经济发展概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模式。五六十年代嵌入式的发展,是自上而下;8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权限扩大,以至“书记抓项目、县长跑贷款”,这仍然是自上而下的发展。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各类市场主体唱主角,自下而上的发展,这在浙江特别是温州、台州等地较为明显,无论经济高涨期,还是市场低迷期,什么样的坎他们都能迈过,不是说那里的企业没有亏损和破产的,而是说他倒闭了一批,另一批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又重新冒出,地区经济的活力、应变力、自我发展能力亦就都有了。

4.新的优势观。五六十年代在“全国一盘棋”方针下对西部工业布局的安排,八九十年代在发挥资源优势战略指导下的发展,使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在西部工业结构中占很大的份额,对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对支援全国经济建设都曾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问题是这样的结构特征今后是否还保持下去?我是持质疑态度的。首先,采掘工业有越采越深、成本递增以至资源枯竭的问题;其次,我国相当一部分矿藏的开采条件复杂,含量不高,在对外开放的新环境下,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所有这些影响亦会转移到原材料工业中;再者,上游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收益,亦远低于下游产业。如果保持既有结构格局,最好的结局只能是保持和发达地区的等差距离。为此在西部地区结构调整与选择上,我提倡八个字:“异中求同、同中寻异”。“异中求同”是说西部地区不能拘泥于主要搞上游产业,与发达地区同样要走产业升级之路,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中寻异”是讲在实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西部要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出发,在策略上尽可能采取“差别化战略”“错位经营”“分层竞争战略”等以减少风险、提高成功率。

5.新的规划观。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既宏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亟须统一规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体制背景的变化,要求发展规划在内容、目标、依据和编制方式方法上都有相应的转变。

发展目标上过去主要是GDP等价值指标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实物指标。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关于反映人力资本开发的指标、环境生态的指标,都应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指标。其次,过去的规划在产业的发展上很具体,一直延伸到具体项目。而这些内容,今后都属于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范围的事。政府主要是制定鼓励、支持产业发展方向,为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行制度安排(如创业风险基金、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等)、组织构建(如建立民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和制定竞争规则。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观念的更新是最重要的。

【例2】有人说,要经得起表扬,经得起批评,经得起误会,请问你觉得生活中最应当经得起的是什么?

有人说,要经得起表扬,经得起批评,经得起误会,而我认为:生活中最应当经得起莫过于失败。各种大大小小的失败,如梦魇一般地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然而,恰恰是这种让人厌恶的事物,却是人生进步的一笔宝贵财富。只有经历失败,才能减少更多的失败、避免更大的失败。因为失败让人居安思危,失败让人奋起直追,失败让人知耻后勇。

失败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弱者面前,失败犹如漫漫黑夜、痛苦不堪,往往会让他们不堪一击,就此消沉。而失败对于强者却是一笔催人上进的财富。正如拿破仑所言,“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真正的强者往往在经历失败后,越挫越勇,成就人生的辉煌。爱迪生在经历了几千次的实验失败之后,终于找到了钨丝作为灯泡的制作材料,给人类送来了光明;居里夫人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用了三年零九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镭;而门捷列夫在二十多年的时间中,遭受无数失败之后才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对于我而言,在过去的人生道路中同样遭受了种种可怕的失败。失败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是每当失败来袭,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就此消沉;而是敢于直面失败,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以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获得人生的辉煌。

对于国家公务人员而言,任何工作上的失败就可能意味着对人民利益的损害,一方面,我们要以极强的责任精神和严谨的作风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尽量做到少出错、不犯错;而另一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工作中一旦出现了错误和失败,我们要勇于直面失败、担待失败,将失败的原因化为我们不断提升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的动力,从而不断提高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领,做好人民群众交给的各项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