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全文化企业评价标准

安全文化企业评价标准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文献回顾分析法本书的研究是在收集、整理、分析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具体包括:理清了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对安全文化的定义与范畴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文化属性;对现有安全文化定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提出了界定安全文化的4种路径;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考察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对迄今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方法进行了评析,发现目前该领域存在很宽广的研究空间。

1.3 研究目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现代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往往采用纵深防御系统,这些防御措施一方面设立了一道道事故防御的屏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技术系统存在很多冗余和容错的设计。因此,事故的发生存在多重原因,管理失效、人误、违章以及技术失效等都是事故的贡献因素,若这些因素在时间上重合,将共同引发事故。而在这一过程中,事故路径要经过各级纵深防御系统才能产生严重后果,所有的环节也只受那些在整个组织中起作用的因素影响,安全文化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因素。文化渗透到组织的每一个角落,也只有文化才能影响所有的纵深防御系统,包括人和设备。因此,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评估的目的在于以下3个方面。

1.弥补基于事故反馈机制的缺陷,为事故预防提供一个有力的前摄性管理工具

传统安全管理措施的改进和安全绩效的评定主要基于事故、未遂事故及其损失等客观结果。Glendon和McKenna列举了这种方法的15种缺陷,如不敏感、材料可信度不高、事后回溯、忽视客观的风险概率等。

Coyle等人认为通过安全文化中事故先行变量的评估,可以为事故预防提供一个有力的前摄性管理工具,即安全文化评估通过对人们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测量,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反馈,相对于传统的通过事故本身的反馈而后建立预防措施而言,是预先反馈,或称为前馈,见图1-3。

img5

图1-3 组织事故反馈

资料来源:于广涛,王二平,李永娟.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绩效评定的新进展.人类功效学,2004,10(2) .

2.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客观存在,明确企业不断改进和持续建设安全文化的目标和方向

Douglas A. Wiegmann等人认为,组织的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所以组织要么有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要么有一个不良的安全文化。也就是说,组织的安全文化不是有或没有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正因为这样,组织的安全文化才能被评价和不断改进,而不是简单地引入或灌输到组织中。

既然企业安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对企业进行安全文化的评价就尤为必要:对于有着良好安全文化的企业,可以使其不断巩固稳定、完善充实业已形成的安全文化;而对于存在不良安全文化的企业,则敦促其持之以恒地改进优化自身的安全文化,根据评价结果和各级评价指标的标准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其深刻认识到不良企业安全文化潜在的、隐性的而又致命的、深远的危害和影响。

Reason总结了不良安全文化影响系统防御措施的3条途径:

(1)不良安全文化增加了现行失效导致的防御缺陷,包括不充分的培训、不良沟通、程序不当或者界面设计问题,并且,不良安全文化会不恰当地鼓励人们不遵守规章程序;

(2)没有全面理解操作错误给防御措施带来的威胁,这会导致在维修、检修、校准、安全设备的发放、忽视紧急情况的培训方面产生潜在失效;

(3)对于那些纵深防御系统中众所周知的缺陷不愿预先处理(这是最危险、影响最深远的) 。

3.印证与强化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五要素中的核心与灵魂地位

所谓“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见图1-4。

img6

图1-4 安全文化处于安全生产五要素的核心

资料来源:徐德蜀.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 .

(1)安全文化,即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2)安全法制,即健全安全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全社会的安全行为;

(3)安全责任,即强化安全责任,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

(4)安全科技,即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科技问题;

(5)安全投入,即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共同投入的机制。

通过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估,可以有效地印证和强化安全文化处于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和灵魂地位的观点,它从文化的高度和本质涵化了其他四个要素。

1.3.2 研究方法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动态系统,目前尚处于研究的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很多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评价体系,本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

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从本书的总体研究框架来说,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安全文化涉及的概念、理论进行了分析界定;进而在分析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包括其概念模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模型等具体内容;然后,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实地调研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对目标企业进行了安全文化评价,用以验证理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文献回顾分析法

本书的研究是在收集、整理、分析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具体包括:理清了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对安全文化的定义与范畴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文化属性;对现有安全文化定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提出了界定安全文化的4种路径;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考察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对迄今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方法进行了评析,发现目前该领域存在很宽广的研究空间。

3.系统论方法

系统论是20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具有普遍适用范围的现代科学,是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本书在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过程中,依据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强调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性、动态性、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且考虑了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影响。

4.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文化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而文化的主体是人,因此,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情境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指标体系并制定指标评价标准时,本书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中对人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等,以期构建能够准确全面反映企业安全文化的各项指标,并保证数据的可得性。

5.数学、统计学方法

在对构建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建模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书选择了因素重构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将二者结合建立了具体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实用模型,从而实现了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客观定量评价的目标。

1.3.3 技术路线

本书选取的技术路线从总体上说是由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路径,包括5个具体步骤,如图1-5所示。

img7

图1-5 本书技术路线

(1)通过大量文献整理、分析、比较、研究,对涉及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2)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到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的研究现状描述,总结分析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寻找该领域研究的空白点和切入点;

(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思想,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设计、指标体系构建、指标评价标准制定等;

(4)从建模角度分析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选择科学适宜的评价方法,建立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的实用模型;

(5)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手段获取目标企业的指标数据,运用上述评价模型对目标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综合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