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选题的价值与标准

选题的价值与标准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选题的合适性绝不仅限于上述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而是为了保证研究的最优方式和最佳结果,而这种最佳和最优通常也是研究者长期摸索、探求的结果,是社会科学和公共管理研究中较为宝贵的内涵。

2.2 选题的价值与标准

2.2.1 选题价值分析

现实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个人的阅历与知识积累、文献资料与前人研究是公共管理研究问题的主要来源,然而对于实际的研究工作来说,仅有这些来源尚且不够,研究问题还必须具有研究价值(即价值性、重要性,Significance),其价值可以体现于理论层面,也可以体现于现实应用,为此,选题还需遵循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研究的价值性。

实际研究工作中,仅仅凭借个人的好奇心、独特阅历或者冲动、胆识并不足以保证选题的研究价值,对于公共管理研究而言,其价值可以体现为理论贡献,比如孙伯强等人在综合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堪称一门新兴学科,应切忌出现表象百家争鸣、实质一盘散沙的无序状态,应注重避免重技术、轻制度,重视政府、忽视党,全盘西化、忽视本土化,重名而轻实,重官员、轻百姓的五大误区,(9)从而对国内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以及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选题的价值性也可体现于应用层面,而且对于以公共利益、公共事务为学科起点的公共管理而言,这种应用性的研究选题往往需要得更多,比如前文因乡镇体制管理弊病引发社会矛盾而深入调研,取得现实资料,进而对乡镇体制进行改革;又如当下政府管理部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广泛开展的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工程,对于政府提高工作办事效率,保证服务满意度等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选题,理论贡献和现实应用的价值取向是实际研究工作中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深思的问题。那么哪些标准和原则有助于保证或确定选题和研究问题的价值意义呢?

2.2.2 选题具体标准

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选题类似,公共管理研究的选题在具有价值性的基础上,具体还应具备创新性、可行性、合适性等重要标准和原则。

1.创新性

创新性又可理解为创造性、独立独特性(Creativity of Innovation),是指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新的内涵,具有新颖性和先进性,要有一定的提高,并能推动学科的前进和发展,这一点与价值性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每一项具体的研究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问题、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10)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造历史。以开放的态度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人类文明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根本法则。科学研究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创新性,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11)

对于公共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而言,最具创造性、创新性的研究自然是全新的、前人尚未问津、无人做过的问题,即“填补空白”型的问题。但是这类研究问题的发掘并非易事,当前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发达决定了完全新颖的课题是很少存在的,对于大多数的研究者而言,一项问题具有创造性往往是指这一问题在研究的思路、角度、理论、对象、具体方法、研究内容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有独特、新颖的地方。(12)

2.可行性

选题的可行性(Feasibility)是指研究者需要具备完成一项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以充分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通常,研究问题的价值性、创新性与其可行性并不吻合,相反,越是具有高度研究价值和独立创新特点的主题可能执行的难度越大甚至不可能顺利开展,即可行性较差,那么这时,研究主题及其预期都只能是一种空想,只能暂时放弃,因此,选题的可行性及主客观条件的充分具备是一项研究的重要原则。

实际研究工作中,选题可行性较差的原因可能是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主观方面的限制,包括研究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等;也可能是因为研究课题所要接触的客观条件有所限制,比如研究经费支持不足、相关部门不予配合、研究问题涉及隐私、文献资料涉及保密等;也可能是因为主观、客观条件都不支持。因此,研究选题的可行性是必须重视和提前考虑的。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研究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是一项“伟大的空想”。(13)可行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实践原则”,研究者必须量力而行,既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也要从个人知识结构与研究能力出发,切忌草率行事。

3.合适性

合适性是指选择的研究问题既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包括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兴趣、对研究问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所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又最适合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研究问题的合适性首先要与研究者个人相匹配。尽管个人的兴趣爱好或好奇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选题,但是它们却非常有助于研究者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主题,在其他条件相类似情况下,研究者应该首选自己熟悉和有兴趣的研究主题。比如大学生研究者有过政府机关单位的实习经历或者多次参与NGO的志愿者活动,那么以政府效率提高或非政府组织发展为主题的研究项目往往是其研究首选。这往往既能与其兴趣相结合,又可充分发挥其有过这些组织单位丰富实际经历的优势,能够较好地保证研究的顺利、高效开展。

研究问题其次要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尽管不能否定传统公共管理研究主题的重要性,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新的社会现象乃至问题层出不穷,研究者必须对社会变迁保持敏感,以保证选题的合适性。比如同样是研究政府管理,传统的科层制选题往往不如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更为贴切,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类型研究则不如把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现代社区治理模式相结合进行研究。

总之,选题的合适性绝不仅限于上述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而是为了保证研究的最优方式和最佳结果,而这种最佳和最优通常也是研究者长期摸索、探求的结果,是社会科学和公共管理研究中较为宝贵的内涵。

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选题而言,我们往往会首选那些在社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议题,在此基础上会考虑这类选题是否可行、能否操作、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成果等,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往往从这类议题中选择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最适合自己情况,并且最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选题。那么,公共管理研究的选题不同的标准和原则,实则是一个相互关联,紧密相扣的统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