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知激励基础

认知激励基础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导航斯通先生是如何激励员工的?正是这种有效的感情激励管理,使得通用电气公司事业蒸蒸日上。激励的过程就是管理者引导并促进工作群体或个人产生有利于管理目标行为的过程。因此,激励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进行。主要指各种管理手段及相应的管理环境。

案例导航

斯通先生是如何激励员工的?

1980年1月,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里的一间隔离病房外面,一位身体硬朗、步履生风、声若洪钟的老人,正在与护士死磨硬缠地要探望一名因痢疾住院治疗的女士。但是,护士却严守规章制度毫不退让。

这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衣着朴素的老者,竟是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一位曾被公认为世界电气业权威杂志——美国《电信》月刊选为“世界最佳经营家”的世界企业巨子斯通先生。护士也根本无从知晓,斯通探望的女士,并非斯通的家人,而是加利福尼亚州销售员哈桑的妻子。

哈桑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激不已,每天工作达16小时,为的是以此报答斯通的关怀,加州的销售业绩一度在全美各地区评比中名列前茅。

正是这种有效的感情激励管理,使得通用电气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11.1.1 激励及其机制

1.激励的含义

从心理学角度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动动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不断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循环的动态过程。简言之,就是在工作中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激励是对人的一种刺激,是促进和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激励的过程就是管理者引导并促进工作群体或个人产生有利于管理目标行为的过程。每一个人都需要激励,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推动力或吸引力转化为自身的动力,使得组织的目标变为个人的行为目标。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激励这一概念。

(1)激励是一个过程。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完成的。对人的行为的激励,实质上就是通过采用能满足人需要的诱因条件,引起行为动机,从而推动人采取相应的行为,以实现目标,然后再根据人们新的需要设置诱因,如此循环往复。

(2)激励过程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各种管理措施,应与被激励者的需要、理想价值观和责任感等内在的因素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强的合力,从而激发和强化工作动机,否则不会产生激励作用。

(3)激励具有时效性。每一种激励手段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度,超过时限就会失效。因此,激励不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进行。

2.激励的特点

(1)目的性。这种目的可以是管理者或领导者的任务,也可以是成员自己的事情,为达到目的而实行激励。

(2)前提是人的需求和动机。需求是第一位的,需求导致人的心理动机产生,如果人无所求,就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激励。

(3)激励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由于人的需求是持续不断的,激励也就成为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4)激励的对象是人。管理者激励的对象只能是人,因为在研究、考虑选择激励技术和方法前,还要了解人的特性。

3.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

(1)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

(2)有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3)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及各组成部分的协调性。

4.激励的要素与激励过程

激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从个人的需要出发,引起欲望并使内心紧张(未得到满足的欲求),然后引起实现目标的行为,最后在通过努力后使欲望达到满足。激励过程如图11-1所示。

图11-1 激励的过程模式

(1)需要。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需要或动机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行为的强化过程。研究激励,先要了解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人们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需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理状态的变化引起的需要,如饥饿时对食物的需要;二是外部因素影响诱发的需要,如对某种新款商品的需要;三是心理活动引起的需要,如对事业的追求等。

(2)动机。动机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当人们有了某种需要而又未能满足时,心理上便会产生一种紧张和不安,这种紧张和不安就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和动机没有严格的区别。需要体现一种主观感受,动机则是内心活动。

(3)外部刺激:这是激励的条件,是指激励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各种影响需要的条件与因素。主要指各种管理手段及相应的管理环境。

(4)行为。在企业组织中,员工的行为与工作、生活环境相互作用,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动机对于行为有着重要的功能,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始发功能,即推动行为的原动力;二是选择功能,即它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向;三是维持和协调功能,行为目标达成时,相应的动机就会获得强化,使行为持续下去或产生更强烈的行为,趋向更高的目标,相反,则降低行为的积极性,或停止行为。

需要、动机、行为和激励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人的任何动机和行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需要,就没有动机和行为。人们产生某种需要后,只有当这种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会产生动机,动机才会成为引起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每个动机都必然会引起行为,在多种动机下,只有优势动机才会引发行为。员工之所以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是组织根据员工的需要来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目标导向使员工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同时按照组织所需要的方式行动。管理者实施激励,即是想方设法做好需要引导和目标引导,强化员工动机,刺激员工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5.激励体系

激励体系是指对特定的目标对象以刺激、鼓励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其能够认同激励者的培养目标,并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达到该目标的一种过程。

激励体系建设包括一般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方面。公平设计物质激励,善于创新精神激励的方式,并且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激励每位员工的积极性,达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

11.1.2 激励的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等因素组成。它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对激励的效果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激励机制对组织的作用具有两种性质,即助长性和致弱性,也就是说,激励机制对组织具有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

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