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指挥的作用和任务

指挥的作用和任务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指挥的概念指挥是管理者依靠权威推动和促使下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从事某种活动的管理过程。指挥者如不能认真全面地理解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实质和要求,将是盲目的瞎指挥,不了解事情和客观条件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倾向。不论是瞎指挥还是带有主观主义或教条主义的倾向,都是与现代科学管理不相客的,这是指挥的大忌。

一、指挥的概念

指挥是管理者依靠权威推动和促使下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从事某种活动的管理过程。指挥是管理者一种更具体的执行性职能,也是动态的管理过程;指挥的基础是权威,指挥的核心是推动和促使下属实现既定目标。

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统一。管理者担任了某一个职务,便具有了与该职务相应的权力,它主要取决于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故又可称“地位权力”或“职位权力”。威信是来自管理者自身的因素,是由管理者自身具有良好的素养而形成的。这种良好素养的表现,使被指挥者由衷地敬佩,因而乐于接受其领导,自觉自愿地服从其指挥。

有指挥就得有服从,带有强制性是指挥的特征。这种强制性,在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性质。在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基础上的指挥是强迫和压服的,是靠暴力和欺骗维持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管理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因为,这种指挥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被指挥者自觉自愿服从的基础。

二、指挥的作用

1.指挥是共同劳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只要是许多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共同劳动就需要指挥。马克思说:“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象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同时,马克思还指出:“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①如果许多人的协作劳动没有人分工专门从事其“过程的联系和统一”,就如同一个乐队没有指挥一样,必然出现各拉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其协作劳动是很难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以统一的意志进行统一指挥,是共同劳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共同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2.指挥是管理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人是活动的主体。每一个体意志的统一、行动的协调,都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组织指挥。指挥就是管理者在管理系统内,以统一的意志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推动下属朝着既定的目标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下属努力完成各自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的动态管理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是管理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管理系统的任何目标的实现,计划的实施都有赖于有效的指挥,若指挥不力,管理系统各要素将各自按自身的需要和要求运动和发展,结果各要素不能形成强大的内聚力,管理系统无序化程度增加,甚至导致四分五裂。科学的指挥则使管理系统内各要素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持续有序地运行,从而组织达成统一目标的最大合力,保证管理系统健康正常运转。

3.指挥是发掘资源潜力的过程

指挥主要是对人的指挥,有效的指挥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统一人的行动,组成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最大合力;有效的指挥可以使管理诸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科学地有机结合,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出;科学的指挥可以使人和事有机结合,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具有灵敏的反应和自我应变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的指挥可使被指挥者朝气蓬勃,永保活力。若指挥无方或失误,则人心涣散,各行其是,资源浪费,管理目标则不可能实现。科学指挥过程实质是发挥管理资源的潜力的过程。

三、指挥的任务

指挥的根本任务在于推动下属去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具体通过明责授权,指导实施;协调关系,组织合力;激励士气,求实创新来达到。

1.明责授权,指导实施

所谓明责授权,指导实施,是指挥者在全面理解既定管理目标和任务,充分了解下属及在预测活动环境的发展变化前提下,使下属都明确无误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并根据其职责授予相应的权力,以保证各自任务的完成和共同目标的实现。然而,人们的认识能力是千差万别的,人的能力也各异,指挥者就要善于抓住时机,掌握情况,并对反馈信息作出灵敏反应,指导计划的实施,帮助被指挥者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现和纠正偏差,以保证准确及时地实现管理目标。

授权的可靠性的基本保证在于上一级的管理者从管理实际出发,统一意见,并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给下级指挥者以正式任命,这样,指挥起来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特别是较高层次的管理者对下级指挥者在明责授权时,应特别注意的是:第一,是否明确了管理目标;第二,是否给予必要的支持;第三,对担负打开局面的开拓型的指挥者要允许犯错误(但不能违犯党纪国法),第四,是对打开局面后的退路要有所安排。这样就能使前沿指挥者无后顾之忧,拿出自己全部胆略、能力和干劲放手指挥。

指挥者如不能认真全面地理解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实质和要求,将是盲目的瞎指挥,不了解事情和客观条件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倾向。不论是瞎指挥还是带有主观主义或教条主义的倾向,都是与现代科学管理不相客的,这是指挥的大忌。不及时给予正确有力的指挥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在关键时刻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是不称职的指挥者。特别是基层指挥者,要在下属工作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使其工作达到优化。善于指导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不能指导则不能指挥,也就不能管理。精心指导但不能包办,要把指导与充分发挥下属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2.协调关系,组织合力

任何指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系统内进行的,指挥主要是人的指挥。指挥者是人,被指挥者也是人,指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千变万化,指挥者必须善于协调好自身与被指挥者之间的关系,善于协调好被指挥者之间的关系,善于协调好系统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协调好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求得相互支持,组织最大合力。指挥的过程也是协调关系的过程。在协调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了解下属的抱负和能力,并帮助他们去获得事业的目标,将每个人充分纳入一个组织中,使所有人都感到自己在协同努力中是重要的一分子。因此要求指挥必须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关系。指挥是社会活动,现代化的管理更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融合一起的,它是以集体目标作为自己活动的前提,集体由个一体组成,每一个体又有自己的目标。一般地说,个体与集体都有他们各自实现其目标的动力,包括精神动力、物质动力和信息动力。而动力是一个矢量,指挥者必须善于把每一个体动力引导到集体目标的方向上来,使各个矢量方向一致,重叠相加(而不能内耗丛生,相互抵消),并使眼前动力与长远动力结合起来,保证管理活动持续有序地、健康地发展。同时指挥者要善于对下属工作作出正确评价,使下属以强烈的事业心对本人的工作业绩负责。不善于协调关系的指挥者,系统内外摩擦丛生,内耗日增,不但不能形成最大合力,甚至人心背向,致使管理目标不能实现。

3.激励士气,求实创新

指挥活动不是指挥者的单方面的行为,它是指挥者与被指挥者共同的活动。人类的使命就是通过共同劳动创造美好的现实,因而指挥活动必须不断求实创新,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世界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开创新境界。旺盛的土气是开拓前进的动力,从实际出发把精神激励与物质刺激结合起来,把表彰先进与鞭策后进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结合起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奖惩适度,就能激发不断开拓创新的强大的内动力,这就是一种创造力。指挥者要激发下属的创造力,首先自身必须具有创造力。指挥者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他洞察实际问题,探索周围环境变化以及情报资料方面的漏洞、裂痕、缺陷等诸方面的能力,进而从这些漏洞、裂痕、缺陷中提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推测和设想,随之进行周密的论证,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一个过程,从提出问题到产生有成效的新结果、新发现,就是创新。指挥者与下属的工作是直接紧密相联系的,因此,不但指挥者应具有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激励下属在共同劳动过程中不断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