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主义均衡价格

资本主义均衡价格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概念更加明确,这里称第1章分析的与价值关系相一致的市场均衡价格p a为简单商品生产均衡价格;定义为有资本所有权介入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均衡价格,也就是生产价格。这同时表明,在资本主义均衡条件下的社会生产比例,与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是不同的

假定有两种生产,在同样时间内,相同数量的劳动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资料,生产出相同数量的两种商品A和B。这样,在每件商品中本期新增加的劳动(新增价值)是相等的,设其都为一单位劳动;同时,假定在这一单位的新增价值量中,都有一个相同份额R,0≤R≤1,将归资本家所有(相当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在新增价值中的比例M/V+M,由于这里假定V+M=1,因此R就等于M,既是绝对量又是相对量)。这里称R为资本收入份额。至于这个R有多大、如何决定等等,是下一节将讨论的问题,这里仅先假定它的存在就可以。两种生产的差别仅在于,A的生产处于较高的迂回阶段上,从而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中包含有较大的价值量,使得追加劳动后的总价值L a较大;而B则处在较低的迂回阶段上,所用生产资料中的物化劳动量较小,从而总价值L b较小(相反的假定则得出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说,L a>L b,L a-1>L b-1;后式中的两个量代表两种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也就是预付资本量。(这里假定不存在预付工资,加进这个条件对结论的一般正确性不会发生影响。)

让我们以下面的方式思考问题。利润率相等这个资本主义市场均衡条件,意味着当前生产创造的一单位价值中获得等量收入R的较大量预付资本,必然还要从交换中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作为利润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它的产品的价格,必然高出其价值,从而其总收入(利润量)为:

在资本主义均衡点上,投入两种生产的预付资本的利润率相等,也就是:

移项后可得到:

可以注意到,公式右边第一项,即L a/L b,就是上一章说明的简单商品生产中商品的均衡价格,也就是商品自身价值的比率。

公式右边括号中的L a-1/L b-1,实际上相当于马克思著作中的两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比率。由于这里假定每种商品中包含的新增劳动量相等,又假定资本收入份额(即R=m/v+m)在各部类都相等,因此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就可直接由预付资本的比例表示。定义k≡L a-1/L b-1,公式(8.2)转化为:

公式右边第一项,即L a/Lb,即两种商品自身价值的比率。现在,它只构成资本主义均衡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现在均衡价格的高低,还取决于等式中的第二项,只要第二项不为0,就会发生对价值的偏离。

再看一下这种偏离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上一章给出的表示使用价值关系与价值关系对立统一的交换价值公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样成立。但这时,价格

即使在均衡时,也是与生产价格相符,而不是与价值相符。也就是说,在均衡时,存在下述关系:

两边同除L b/L a,可得:

根据公式(8.3)和公式(8.5),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首先可以注意到,若R=0,公式(8.2)中的第二项便总是等于0,公式(8.5)中的h便总是等于1,无论其他因素如何。而其他因素,L b和k,都是由物质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R却不是这样,它本身是资本凭借资本所有权在新增价值中索取的份额,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就可证明:即使存在迂回生产,存在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k≠1,也不一定发生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形;只有资本所有权,以及相应的收入分配权,使R>0,是资本主义均衡价格偏离价值的根本原因,即价值转形为生产价格的根本原因。

再联系到上一章关于价格符合价值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分析,这里的结论实际表明,资本所有权本身就是一种垄断权,正是它阻碍着市场价格趋向于符合价值的运动。这种垄断权的根本含义在于:若得不到资本的允许或雇佣,劳动便不能进入某种生产;劳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现在服从于资本与资本收入的关系;社会物质生产的结构,由资本追求资本收入的动机决定,而不是由劳动收入的动机决定。

其次,只要给定R>0,生产价格偏离价值的方向,便由k的取值决定。当k>1(本书例子中的情况),价格高于价值;k<1,价格低于价值;只有当k=1,价格等于价值。也就是说,预付资本量的比例,决定着生产价格偏离价值的方向。

这里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这里处在抽象分析的最底层,仅仅是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价值形态,来说明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因此必须明确它的适用范围。例如,这里生产价格偏离价值的方向,仅仅是与等价物相比较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而言的。因此,这里的偏离方向或偏离程度都是就讨论中的两个商品的相对关系而言的,不能将它们直接应用于整个经济范围内各种价格的偏离状况。不过为了避免混淆,不妨作些明确的假定,即假定等价物B本身具有平均构成。这既可以理解为李嘉图的黄金(他曾假定作为等价物的黄金具有平均构成,见李嘉图,1981:第4章,第12节),也可将B理解为马克思的具有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的产品,或者理解为斯拉法在不存在平均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情况下构造出的具有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标准商品(Sraffa,1960)。

前面已经说明,这种情况是由资本所有权的介入引起的,这时社会生产的比例究竟如何,也将取决于资本收入份额R的大小。不过,这里也应注意到这种情况本身包含的资源合理配置的含义。在迂回生产的生产技术条件存在的条件下,在任何时点上,社会生产都面临着如何一方面利用社会现有劳动量,另一方面利用现存有限的生产资料的问题。由于生产资料现在构成了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种生产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限的,因此那些占用生产资料较多的生产部门规模过大、产量过高(这导致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将较小),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就会过小,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从作为生产力另一组成部分的劳动的角度看能产生最大量的使用价值(劳动、效用转换率均等),但从利用有限生产资料的角度看就可能不是这样。因此,从生产力各个组成部分合理配置、综合利用以发挥最大效益的标准出发加以衡量,那些占用生产资料较多的部门,生产规模应该较小(投入劳动相应较少),而产品的边际效用应该较高。在那些社会生产水平受到物质资源限制,缺乏资本的条件下,就更是这样。事实上,正如绝对地租表明土地的稀缺性一样,生产价格高于价值的超额收入,表明了现存资本的稀缺性。马歇尔把资本利润称为“准地租”,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他并没有揭示这当中包含的特殊社会关系。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人们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实现的,分配关系中包含着资源配置,这是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一个关键,也是理解资本所有权积极的历史意义的一个关键。

一般来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否符合生产力的性质,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经济效益,最根本的就在于这种所有制关系是否提供了一种利益动机或一种利益调节机制,使资源能够实现合理的配置。生产资料所有制之所以不仅是一个社会公平的范畴,也是一个经济效益的范畴,原因正在于此。这一点显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这里的结论是,在资本主义均衡条件下,不同生产中的劳动—边际效用转换率不等;而在现代均衡价格理论中,结论是在均衡时每种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在不同生产中的边际效用转换率都相同?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后者把一件商品的交换价值(即可以交换到的价值量)直接等同于商品自身的价值,从而把生产价格直接等同于价值。同时,这种理论将利润率相等视为资本的自然本性的结果;这样(因生产规模受到限制而存在着的)一种商品的较高的边际效用,便自然地归到了较为密集的资本投入的名下,成为它的生产力,而剩下的归在劳动生产力名下的那部分,自然相对较小,于是既有以利润率相同为前提的资本边际效用转换率均等,又有以工资率相同为前提的劳动边际效用转换率相等。这正从反面说明了,只有劳动价值论,才能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特殊社会关系在价值—价格运动过程中的内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