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资是对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务报酬,也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应获得作为收入的工资。在工资论中我们将分析货币工资的决定和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在不完全竞争上,工资可能高于或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应该指出,工会对工资决定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

工资是对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务报酬,也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应获得作为收入的工资。工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计算方式可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按支付手段可分为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按购买力可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在工资论中我们将分析货币工资的决定和变动。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通常所说的劳动市场上的完全竞争状况,是指无论是劳动力的买方或卖方都不存在对劳动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

1.劳动的需求。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即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如果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工资,劳动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小于工资,劳动的需求就会减少。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表明劳动的需求是与工资呈反方向变动,如图5-2所示。

图5-2 劳动的需求曲线

在图5-2中,OL表示劳动需求量,OPL表示劳动的价格即工资水平,D为劳动的需求曲线。

2.劳动的供给。劳动的供给与一般产品的供给不同,它取决于诸多的经济、社会乃至生理和心理因素。例如,劳动力市场类型,人口规律和人口结构、劳动力的质量、年龄和性别构成,对某项工作的适应性、工作条件和环境、对工作和闲瑕的偏好程度等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供给分析中,通常假定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劳动的供给只是劳动力价格——工资的函数,在这一前提下,劳动的供给就取决于劳动者对于提供劳动所得报酬和由此而引起的负效用——闲暇丧失的比较。

当一个人没有工作或者工资水平较低时,劳动的供给会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因为工资率的提高意味着闲暇和娱乐活动的代价增加,所以人们往往会牺牲闲暇或娱乐而增加劳动。当工资水平较高时,劳动的供给会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减少,原因是工资的增加使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单位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与此同时,闲暇和娱乐活动时间的单位边际效用递增,结果导致为增加收入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因此,劳动的供给随着工资的增加而增加,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减少,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曲的特征,如图5-3所示:

图5-3 劳动的供给曲线

如图5-3中,横轴OL代表劳动供给量,纵轴PL代表工资水平,S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在c点之前,劳动的供给量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在c点到d点之间,工资增加而劳动供给量不变,这是一个短暂的过渡。d点之后,工资增加而劳动供给量就减少,这时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3.工资的决定。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可用图5-4来说明这一点。在图5-4中,劳动的需求曲线D与劳动的供给曲线S相交于E,这就决定了工资水平为PL0,这一工资水平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这时劳动的需求量和劳动的供给量都是L0

图5-4 工资的决定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是指劳动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这种垄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劳动者对劳动的垄断,即劳动者组成工会,垄断了劳动的供给;另一种是厂商对劳动购买的垄断。当然,这两种情况相结合就是双边垄断,即卖方与买方都有一定的垄断。在不完全竞争上,工资可能高于或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工会的存在对工资决定的影响。

1.工会影响工资的方式。工会对工资的影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方式有:

(1)减少劳动的供给。在劳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工会通过限制非会员受雇,移民、童工的使用,缩短工时,实行强制退休等方法来减少劳动的供给,从而提高工资,如图5-5所示:

图5-5 劳动的供给减少对工资的影响

在图5-5中,S0为原劳动供给曲线,这时S0与劳动需求曲线D相交于E0,决定了工资水平为PL0,受雇工人数为L0。当工会采取了减少劳动供给的措施后,劳动的供给减少,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成为S1,这时S1与D相交于E1,决定了工资水平为PL0,受雇工人为L1,L1<L0、PL1>PL2,说明工资水平提高了。

(2)工会通过提倡保护关税、扩大出口等办法扩大产品销路,从而提高对劳动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工资,如图5-6所示。

图5-6 劳动的需求增加对工资的影响

在图5-6中,D0为原来的劳动需求曲线,这时候D0与劳动供给曲线S交于E0,决定了工资水平PL0,受雇工人数量为L0,当工会采取了增加劳动需求的措施后,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成为D1,这时候D1与S相交于E1,决定工资水平为PL0,受雇工人数量为L1,PL1>PL0,说明工资水平提高了,而且受雇工人数量也由L0增加到L1

(3)最低工资法。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这样在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也可以使工资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种方法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可以用图5-7说明。

图5-7 最低工资法对工资的影响

在图5-7中,当没有最低工资立法时,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供求力量决定D与S相交于E0,决定了工资水平为PL0,但是,通过最低工资立法使工资水平维持在PL1,PL1>PL0。这样能使工资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在这种工资水平时,劳动的需求量为L1,劳动的供给量为L2,有可能出现失业。

2.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应该指出,工会对工资决定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从劳动的需求看,工会对工资的影响要受到三种因素的限制:第一,产品的需求弹性。劳动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取决于对产品的需求,如果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则工资增加引起产品价格上升,会使产品需求量大幅度减少,从而工资无法增加,如果产品需求弹性小,则工资增加较为容易。第二,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如果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则工资增加引起总成本增加得多,工资增加就有限;如果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小,工资增加对总成本影响不大,则工资增加容易。第三,劳动的可替代性。如果劳动不易被其他要素代替,则提高工资容易;如果劳动可以较容易地被其他生产要素代替,则提高工资就有限。

从劳动的供给看,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也受到三种因素的限制:第一,工会控制工人的多少。如果工会控制工人多,工会力量强大,则易于增加工资,这也就是说,工会垄断程度越高,要求增加工资的力量越大。第二,工人流动性大小。如果工人流动性大,某一行业或地区可以从其他来源得到工人,则工会难以增加工资;如果工人流动性小,则较容易增加工资。第三,工会基金多少。如果工会基金多,足以保证罢工期间基本生活,提高工资就较容易;反之,则较难。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会提高工资的斗争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好坏,劳资双方力量的对比,政府的干预程度与倾向性,工会斗争方式与艺术,社会对工会的同情和支持程度,等等。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劳动市场垄断因素对工资的决定有相当大的影响,但从长期看,工资的决定还是取决于劳动的供求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