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要分析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对日本的对外投资进行判断。日本对外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债券,一般认为日本对外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并不高。至197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日本开放对外投资已经有1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三、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要分析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对日本的对外投资进行判断。但是,判断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不同。如果从政策目的的实现来说,如前所述,并不怎么成功。但是,从资本利得超过贸易和服务收入的角度来说,则应该认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对外投资可以分为贷款、证券投资和实物投资(或称直接投资)。日本的对外贷款主要集中在当地的日资企业和与能源、原材料生产开发有关的项目。对此的判断不仅要看投资的回收率和收益率,还要看贷款项目的效果。判断证券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收益率。日本对外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债券,一般认为日本对外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并不高。特别是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大量增加的对外证券投资因为日元升值而发生亏损。

实物投资中一部分是对海外不动产的投资。泡沫经济鼎盛时期,东京一地的土地价格超过美国全国。日本的投资家蜂拥至美国投资不动产,三菱集团购买作为战后美国繁荣象征的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一时成为热门话题。之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日元升值,大部分不动产投资都成为不良资产。实物投资中的另一部分则是投资设厂,建立生产基地。对于这方面投资的评价,由于投资的目的多种多样,既有确保原料、降低成本,又有开拓市场、绕开贸易壁垒等,因此,不能单看投资收益。总的来说,日本在缺乏资源、国内市场狭小的条件下,仍然能够维持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其对外实物投资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如上所述,发展对外证券投资必须充分注意投资风险,包括本国货币升值的风险。事实上,我国政府持有如此多的外汇储备并不是明智之举。政府持有外汇储备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这决定了外汇储备只能用于高流动性、低风险的债券。尽管如此,仍然难以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外汇储备具有适度规模,并不是越多越好。日本较早废除了《外汇集中制》[1],允许民间持有外汇和对外投资,形成经常收支顺差和资本收支逆差的局面,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收支顺差急剧扩大的速度,也分散了政府集中持有外汇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在国内外的配置。相反,如图3所示,我国在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双顺差的压力之下,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政府包揽了资本流出入的商业风险,同时也失去了政策的主动性。

img120

图3 我国国际收支分项目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safe.gov.cn。

第三,我国目前由于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导致流动性过剩的状况,虽然与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是,两国经济的基本面存在巨大差异。

(1)市场约束因素。日本受国土面积以及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进程等因素制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投资需求以及民间消费需求的增长潜力有限,国内资本处于过剩状态。相反,我国国土辽阔,基础设施处于绝对不足状态,人民生活也远没有达到富足的地步。因此,具有充分的市场潜力。

(2)劳动力价格因素。19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需要将劳动密集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此相比,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就全国平均来说,即使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相比依然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具有国际竞争力。

如上所述,国内资本并不存在过剩,具有充分的投资机会。每年数百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即是明证。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内需,完全有条件在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反,日本则没有这个条件。

(3)企业竞争力因素。至197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日本开放对外投资已经有1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1970年代,日本已经出现了一批像丰田、松下和索尼那样的国际顶级企业,不仅资本雄厚,技术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也都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与任何对手竞争的实力。比较而言,国内具备如此实力的企业还非常有限。

鉴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和减缓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对外投资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2],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支持大规模对外投资。与增加对外投资相比,更应该将外国资本在我国的投资机会分给国内企业。当然,就目前阶段而言,以开拓海外市场为目的的对外投资还是需要的。就像日本重化工业战略获得成功以后,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因为日元升值而减弱一样,我国引进外资形成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也不会受人民币升值与否的影响,仍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开拓海外市场,扩大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释放空间也是必然的。至于增加对为开拓海外市场服务的金融、流通领域以及确保原料来源等的对外投资,我国政府已经在这方面采取对策,恕不赘言。

(本文作者为日本明治大学法学部教授,博士,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论文原载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2007年第10期)

【注释】

[1]类似我国的结售汇制。

[2]由于我国与日本情况的差异,短期内对国际收支可能产生一定效果。对此的分析就不展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