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从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从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7.1给出了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PM,外国出口商生产的边际成本CPIW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的变动趋势。自2009年3月起,人民币汇率震荡调整。表7.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总指数的传递效应续表续表

图7.1给出了我国进口价格总指数PM,外国出口商生产的边际成本CPIW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的变动趋势。

图7.1 PM,CPIW和NEER:1998年1月—2010年12月

2008年8月之前,我国的进口价格总指数呈上升趋势,此后陡降,2009年6月起回升。外国出口商的生产成本以2002年12月为界,之前成本降低,之后以较大幅度上升。2008年6月起有显著下跌,2009年3月起回调。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在2000年1月之前相对平稳,此后到2001年12月人民币持续升值,2002年1月起到2005年3月,人民币呈贬值趋势,此后人民币进入大幅升值的轨道。自2009年3月起,人民币汇率震荡调整。

对式(7.2)中的所有变量进行了ADF,PP和KPSS单位根检验,综合以上3种检验的结果发现式(7.2)中的PM,NEER,CPIW,PO和Dc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变量。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2005年7月之前相对稳定,但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浮动,所以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一直以来都是浮动的。我们进行了滚动的结构突变点chow检验。发现无论是以F统计量还是以LR统计量为标准,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无法拒绝2004年7月是结构突变点的假设。据此,并且尽量均分样本以保证两个子样本均有足够的观测值,我们以2004年7月为界将样本分为1998年1月—2004年6月和2004年7月—2010年12月两个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以比较此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率的特征变化。

7.2.2 单方程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结果和结论

单方程分布滞后(DLM)模型的一个明显问题是解释变量与其滞后项高度相关,使系数的OLS估计值很不准确。但是,由于研究的关注点并不在单个回归系数上,而是通过估计系数之和了解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长期影响和动态变化过程。尽管对单个系数估计得不很准确,但这些估计值的和却是相当精确的。

表7.1列出了基于式(7.2)的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模型,3个样本的OLS估计结果。

表7.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总指数的传递效应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