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结构模型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结构模型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在理论上的突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对事故成因做出了创新性的解释,丰富并完善了传统安全管理理论。

第六章 交互式安全管理的理论框架

在第四、五章中,我们分别探讨了交互式安全管理的理论根源及复杂性度量问题,讨论了互动性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互动性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组织系统失效的根源,系统中存在的交互作用关系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互动偏差经过组织系统的结构敏感性作用使得因果律失效,这是组织安全管理复杂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应对复杂组织系统的失效问题可以从组织系统内外部存在的各类交互关系的配置入手,从而实现对系统安全性的调控。有关交互式安全管理的理论根源管理复杂性度量问题的探讨为构建交互式安全管理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做了必要的铺垫,以此为基础本章主要阐述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目标、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框架。

一、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目标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将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作为自身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目标是解决这类系统中交互作用的波动和偏差所引起的安全问题。这里我们将社会技术系统定义为由其构成要素(个人、物、信息、文化)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根据自组织理论,很显然,社会技术系统是自组织系统,该类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会对自身结构和行为进行创新。该理论进一步指出只有开放系统,才可能对自身组织和行为进行创新,并且是在远离平衡状态下通过不断的能量、物质、文化和信息的交互作用来实现。同时,该理论也指出了自组织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一般用非线性方程来描述的。根据此定义,交通、航空及航天、化工及煤矿生产系统等都应该属于这一范畴,很显然传统的安全管理理论是不具备解释和处理这类非线性系统的安全问题的能力,而必须对传统安全理论进行创新。由于这类组织系统具备学习功能,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体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文化的发展与成熟都将有利于组织整体和组织成员自学习、自协调,并进一步形成一种自适应的机制,从而促使这类企业安全管理的动力由外向内转变。

在实际应用中,该理论首先需要对这类复杂系统的安全事故成因的复杂性进行测度并分类,对于不同成因类型的事故,如简单成因事故和复杂成因事故采用不同的分析和调控方法。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运行系统、技术系统、安全系统、管理系统和内外部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把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和解释作为切入点,以把握事故形成规律及演化趋势为重点,为构建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预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

二、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在理论上的突破

由于社会技术系统的组织安全管理的高度复杂性,依赖于现有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长期以来复杂系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难以有效预防和治理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在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

现有的大部分安全管理理论对复杂系统安全事故成因的解释还停留在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分析上,而没有意识到影响事故形成因素间的非线性交互关系。通常在系统失效发生后分析成因时,只针对有限个直接因素,却忽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间接因素。这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安全事故成因简单,在对这类事故的预防过程中只需控制和处理好非常有限的直接因素就可以实现对事故的有效预防。而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是由于大量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通过复杂的交互关系导致的。因此,这就需要有更为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对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成因进行解释,必须能够分析、处理和预防社会技术系统的运行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系统、技术系统、内外部控制系统等在运行过程中系统间及系统内的交互关系出现偏差或不稳定引起的系统不和谐所导致的事故。而目前国内流行的事故成因理论,如人为失误论、骨牌论、综合论等,都是从线性结构关系来考虑事故成因的,尚不具备分析和解释事故成因的非线性交互结构关系的能力,因而也无法构建出社会技术系统中存在的各类隐患的科学合理的结构。由于这些安全理论只是从线性关系入手分析和构建社会技术系统中存在的各类隐患结构,对实际存在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则采用一些简化手段,更多时候甚至是极力回避,因此,通过这些理论和方法获得的隐患结构模型无法真实地反映事故形成的客观规律和演化机理,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体现社会技术系统安全管理中所坚持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更谈不上实现对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超前管理。而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恰恰可以克服上述安全管理理论的缺点,其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对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的非线性成因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解释,通过对社会技术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分类处理,并构建符合隐患实际演化趋势的结构化模型,实现对隐患演化规律的准确把握,理顺各部门间的交互关系,为从源头上预防事故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从而达到对事故的超前管理。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在理论上的突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对事故成因做出了创新性的解释,丰富并完善了传统安全管理理论。该理论从系统理论入手,突破基于同因假设事故理论的缺陷,并结合复杂性科学研究成果,认为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是其运行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系统、技术系统、内外部控制系统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系统间及系统内的交互关系出现偏差或不稳定引起的系统不和谐所导致的。因此,在分析事故成因时,不能只考虑直接原因,隐藏在事故直接成因背后的间接原因也应该受到充分重视,该理论倡导事故超前预防,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事故。

第二,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首次较为科学地论述了高危系统安全性演化规律,提出了三层次本质安全理论,将本质安全划分为Ⅰ型本质安全(基本安全)、Ⅱ型本质安全(规范安全)和Ⅲ型本质安全(文化安全),为处在不同安全阶段的煤矿企业制定相应的安全政策和采用合理管理手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为构建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预防长效机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使实现社会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成为可能。

在讨论本质安全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与本质安全密切关联的安全管理理念,即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同本质安全一样,目前人们对究竟什么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也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这两种安全管理理念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这两种安全生产理念都强调企业必须有一套科学体系,能够实现对安全事故的长效预防。简单地说,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融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运行机制、内外部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理念、安全文化等于一体,能够长期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开展并平稳、有序运行的一系列规范、制度、组织架构所构成的管理系统。因此,该系统内外部交互关系的和谐统一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的保证。由此可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事实上就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安全保障机制,该机制具有全面性、整体性、长期性、动态性、有效性、内在性与外在性(企业)的和谐统一等特点,能够有效预防甚至是完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

根据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对事故成因的解释,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预防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来构建:①通过安全管理流程设计、优化及新的信息技术应用,突破传统职能管理弊病,改变社会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架构,增强部门间的协作,构建社会技术系统生产安全管理和谐机制。②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社会技术系统重大安全事故预警和预控机制,实现对煤矿重大安全事故的超前管理机制。针对煤矿生产系统大而复杂的特点,突破传统社会技术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只能解决定量预警指标的缺陷,对系统进行重新划分和设计,创新性地解决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预警问题,及应急预案智能启动系统设计问题。③实证研究安全文化对社会技术系统重大安全事故预防的长效维持机制。④实证研究安全法规对重大安全事故预防所要求构建的企业自律、地方政府及国家安检部门监管的监督协调机制。⑤针对社会技术系统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所处的市场环境的特点研究社会技术系统重大安全事故预防内外部控制机制。

第四,交互式安全预警系统理论和设计。目前,关于预警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两大分支:一种是针对自然灾害活动的预警系统,即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如地震、海啸、飓风等预警;另一种是针对社会经济活动的预警系统,即人造系统的预警系统,或者称为社会技术系统的预警系统,如交通、生产安全、宏观经济运转状况及网络安全等预警。

目前,安全问题仍然是困扰高危险社会技术系统(化工厂、煤矿、航空航天)运行的主要问题,社会技术系统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难以有效预防,因此,交互式安全预警系统理论和设计将其当前重点放在社会技术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理论和设计的研究上,以期实现对社会技术系统重大安全事故的超前管理,从源头上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交互关系变化和失调入手进行合理调控来预防和治理社会技术系统安全事故。

三、组织系统的互动机制、互动秩序
及互动管理模式

1.组织系统的互动机制

巴纳德认为,组织存在必须具有三个前提条件: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②这些人们愿意作出贡献;③实现一个共同目的。由此可见,信息交流是组织存在的第一条件,它也是互动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交流组织成员就无法形成共同努力的意愿,也就无法建立共同目标,无法实现共同目的。因此,任何组织存在的基础是互动关系的建立,没有互动关系就没有组织。互动使得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得以存续和发展。在组织管理实践中,通过组织中互动关系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对组织成员行为的协调,形成共同目标,从而可以完成单个组织成员无法完成的任务,放大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其成员的能效。

图6-1 组织系统的互动机制

按照巴纳德的观点,任何组织都是有机的整体,都保持一定的互动性。因此,任何组织都必将存在自身所特有的互动机制。所谓互动机制(交互机制)指的是组织系统内部元素间及系统与环境间存在的正效交互(PER)、反效交互(NER)、有效交互及无效交互(UER)所构成的关系体系(见图6-1)。正效交互(或称为正效互动)指的是既增加相互作用对象的能效,也增加系统整体能效的关系;反效交互是指既降低相互作用对象的能效,也降低系统整体能效的关系;有效交互可以分为两类,即Ⅰ型有效交互(ER1)和Ⅱ型有效交互(ER2),在系统中前者表现为降低相互作用对象的能效但增加系统整体的能效,而后者则会增加相互作用对象的能效但降低系统整体的能效;无效交互指的是对相互作用对象和系统整体的能效都不产生影响的关系。一些社会经济系统如煤炭生产型企业,其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交互机制,事故的来源正是由于该系统内存在的反效交互、Ⅱ型有效交互和无效交互的作用造成的。

如果令fFUN和FFUN分别表示系统的构成要素和整体能效函数,则fFUN和FFUN是PER、NER、UER、ER1和ER2的函数,则下列关系式成立:

组织系统交互机制的发现为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失效的调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在安全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正效交互和Ⅰ型有效交互并排除反效交互、Ⅱ型有效交互和无效交互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组织系统的互动秩序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对秩序有非常精辟的阐述。他在《形而上学》这本巨著中这样论述道,“一支军队的能率,部分地决定于秩序,部分地决定于将军,但主要决定于后者。因为将军并不依赖于秩序,而秩序却依赖于将军。所有的事物,鱼、鸟和植物都以某种方式具有秩序,但不是以相同的方式。……所有的事物都是为着一个目的而具有某种秩序的”。因此,从这段论述中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首先,组织的有效性决定于秩序和领导者两个方面。但是,领导者起主导作用,领导者可以运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和影响力,对组织秩序进行重构和提升。这是在企业管理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更换了一位领导后,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秩序),原因就是新领导针对原有的企业重建了一种新的秩序。

其次,秩序具有差异性。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秩序,这个主要是由于组织结构敏感性造成的。组织系统互动秩序的形成可以说是在组织调控及自组织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组织系统内的任何微小行为偏差都可能破坏原有秩序,领导者也可以通过关系配置的手段改变组织系统微观结构以调控组织行为,以重建新的互动秩序。

再次,秩序具有普适性。任何组织系统都存在某种秩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组织系统都存在某种目的性,组织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的而朝一个特定方向努力,这个过程就会形成某种秩序。

由上述分析可见,组织存续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某种秩序,秩序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有效性。因而,“管理的目的可视为基于组织目标的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秩序”。组织系统的互动秩序可以解释为有条理地、有组织地安排组织的各构成部分以求达到组织正常运转或保持良好的外观状态。因此,组织秩序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组织系统内外部关系配置的过程,以达到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影响组织行为,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互动过程。

对于复杂高危组织系统,秩序决定了其安全性。因为高危复杂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间存在着紧耦合互动作用,这些互动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变化和波动,促使系统的构成要素行为出现偏差,当这些偏差经过合成作用达到一个临界值时,就会破坏组织系统原有的互动秩序,在这种情境下就会发生系统失效,甚至演变为事故。因此,复杂组织系统的安全管理实际上是周期性地重构组织系统的互动秩序,或者是将组织系统提升到更高级别的可控秩序。基于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复杂高危组织系统的秩序重构或提升主要是通过配置系统内外部的交互关系来完成的,主要用不确定性规避和运用(运用柔性手段)及确定性控制和优化(运用刚性手段)两种手段。

3.互动式管理模式

(1)管理模式与互动式管理模式

通俗地讲,管理模式(Management Model)就是指采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方法或途径来引导和协调个人或组织行为,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既定目标,或达到某种目的。因此,管理模式具有情境设定性和依赖性,只要采用的方式、方法或途径存在差别,管理模式也就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管理实践中看到多种管理模式的原因。互动实际上就是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组织间或组织与组织间建立关系、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以此为基础,产生组织系统内外部的互动作用体系,并进一步形成组织系统的互动机制。互动式管理模式是根据组织系统的互动机制,通过关系配置来调控个人或组织行为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这种管理模式采用的方法、方式或途径主要是关系配置。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参与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管理实践中,互动越来越成为一种管理的迫切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互动式管理模式越来越凸显其优势,并在管理实践中得到认同和发展。

(2)互动式安全管理模式

互动式安全管理模式是在互动式管理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管理模式。交互式安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安全性。由于这类系统都是动态的、开放的且具有一定自适应性的系统,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具有判断能力的智能体,其行为与系统其他要素间的和谐性将是决定系统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配置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交互作用的耦合关系时,如何影响和引导人的行为,使之与系统其他要素间和谐交互就成了这种安全管理模式的关键。基于系统和谐思想的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试图通过关系配置,调控组织的结构敏感性,提高系统的互动秩序,以实现系统的安全性。可见,交互式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种互动式管理模式。

(3)互动式管理理论平台

由于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纯粹的“经济人”,组织系统中的人不只是单纯地接受指令,还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后传递指令,这样有人参与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内外部的交互作用将不再完全是单向单维的被动交互,而是双向多维的主动交互。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和指令,主动参与管理将会成为人的一种本能需求,使得人的能变性、主动性及能动性就被进一步激发,而且对人的能动性、能变性、主动性及人与系统的互动性的合理规避和利用也是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系统安全性的实现最终只能建立在一个“交互式平台”上,即组织系统的安全性是通过“关系合理配置”来提高“互动秩序”而得以实现的,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就是提供这种平台的互动式理论模式。

四、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结构模型

在我们看来,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失效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存在于系统内外部的互动秩序失调影响到系统结构性和谐及系统功能性和谐触发系统行为偏差而造成的。因此,复杂组织系统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也必须从任何系统都存在互动机制入手。于是,在2004年笔者写博士论文《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复杂性机理及管理方法研究》时,根据事故成因的复杂交互机制,从系统的角度正式提出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尝试从关系配置入手来构建新型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该理论吸收和继承了当代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如和谐管理理论、交互式管理理论等,并以此为基础对这些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该理论在创新性、理论性及可操作性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刻画的是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的系统安全效能形成规律、演化机理及解决方法的理论。该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的组织,其理论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交互作用,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效能)正是通过系统内部及环境的正效交互和Ⅰ型有效交互共同作用实现的。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基于系统目的意义下的交互机制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不安全性是由于系统的构成要素交互作用的不和谐(反效交互)所导致的。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认为,存在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内外部的动态交互机制是事故的主要因素,事故具有整体交互性,从而克服了传统安全理论只从线性关系入手分析和通过系统分割手段来构建复杂系统存在的隐患结构,回避了实际存在的非线性结构关系及系统整体交互性的缺陷。该理论在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系统构成要素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的匹配性,合理配置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基本交互作用、规范交互作用及文化交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充分利用或规避有人参与的社会技术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系统的内外在整体交互和谐性,构筑符合隐患实际演化趋势的系统本质安全主题体系,追踪事故成因的起点,实现对系统安全性演化规律的准确把握,从而达到对事故的超前管理,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因此,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配置系统内外部的交互关系,考察和分析有人参与的社会技术系统的安全行为规律,从而探求以不确定性规避和运用(运用柔性手段)及确定性控制和优化(运用刚性手段)为主导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并以此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目标。由此可见,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体系的纽带是系统交互性,该理论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刚柔并济,以达到系统整体交互机制的和谐性,不只可以在源头上,同时也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治理。

正是系统交互性这条纽带将系统复杂性、和谐性及安全性统一于具有整体性质的系统内,使得我们将系统复杂性、系统和谐性及系统安全性统一起来,创立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成为可能。根据该理论,系统交互性突现了系统复杂性、整体性及其他功能和属性,决定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及和谐程度。并且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系统,其复杂性将会影响到系统和谐实现方式及事故控制模式,最终影响到系统安全性(如图6-2所示)。

五、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定量分析工具

1.系统的安全性与和谐性的关系及演化规律

图6-2 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结构模型

根据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对事故成因的解释以及对本质安全的定义可以明确得出:系统的和谐性与安全性密切相关,系统的和谐机制正是通过正效交互和Ⅰ型有效交互共同作用形成的,并且系统的安全性是系统的和谐度函数,即

Fs= f(H)

式中,Fs为系统的安全性,H表示系统的和谐度。且满足

即,系统的安全性随系统和谐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也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当系统达到绝对和谐时,系统将达到本质安全状态。这时尽管系统在微观层面上还会因为交互关系的变化出现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个系统将不会出现全局性的系统失效问题。

2.交互指数

交互指数测度的是系统的交互程度,它等于系统内外部实际存在的交互关系与最大可能存在的交互关系的比值。交互指数越大,表明系统内元素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交互关系的数量越大,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大,外界环境的波动对系统行为会产生更大程度的影响。如果外界环境多变且不稳定,那么提高系统的安全效能和维持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安全性则更加复杂和困难。

交互指数II的计算:

式中,IRn为系统内、外部实际存在的交互关系,IRN为系统内、外部最大可能存在的交互关系。

3.交互关系强度及交互强度

(1)交互关系强度

交互关系强度指的是系统内部元素与系统整体关系的密切程度。它等于系统内部元素的前行关系数与后继关系数(见图6-3)的和,即

RI= RA+ RB

这里,RA为前行关系数,RB为后继关系数。

由此概念又衍生出正交互关系强度和负交互关系强度,以及正相对交互关系强度和负相对交互关系强度,分别定义如下:

图6-3 元素间的结构关系

正交互关系强度:PRI= RB- RA,且RB> RA

负交互关系强度:NRI= RB- RA,且RB<RA

正相对交互关系强度:

负相对交互关系强度:

(2)交互强度

交互强度指的是系统内交互作用的两个元素间的影响程度,它可以是时间的长短、空间距离的远近及成本的高低等。

对于复杂的组织系统,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广泛而紧密,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交互式网状结构。系统每一构成部分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构成部分变化的影响,并会通过该网络结构的传导作用引起其他部分的变化。交互强度决定这种变化程度,同时交互强度的变动将会影响到系统结构敏感性及因果律失效程度。因此,在设计复杂系统安全性调控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和理论系统的交互强度。

六、系统安全性的演化规律

根据前面讨论的组织系统互动机制,我们可以尝试对组织系统进行如图6-4所示层次划分,然后再在每个组织层次中讨论组织系统的和谐实现方式,并进一步得出组织系统安全性的演化规律。

图6-4 系统交互关系的三个层次

组织系统内部的互动作用关系,根据其作用机制的差异,可以分为文化互动、规范互动及基本互动三类。每种互动作用的结果可能是正效的、反效的、有效的或无效的,这取决于作用对象间的匹配性及组织系统的整体有效性,它们的合成效应决定了组织系统整体的和谐性及安全性。

组织系统内部的文化互动作用集合对应的是组织的文化交互关系层。文化交互关系层主要是由思想、意识、习惯、世界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及信息等互动作用构成。如果文化互动的合成作用能够实现和谐,则组织系统可以达到文化安全,也即Ⅲ型本质安全(详见第八章),文化安全是组织系统安全的终极形式,是一种内在安全,组织系统安全性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系统内部激发的能动性。

组织系统内部的规范互动作用集合对应的是组织的规范交互关系层。规范交互关系层主要是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间的互动作用构成。如果规范互动的合成作用能够实现和谐,则组织系统可以达到规范安全,也即Ⅱ型本质安全(详见第八章)。相对于文化安全,规范安全是组织系统安全的较低一级形式,介于内在安全和外在安全之间,组织系统安全性的实现一方面依赖于系统内部激发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组织系统外部压力所激发的动力。

组织系统内部的基本互动作用集合对应的是组织的基本交互关系层。基本交互关系层主要是由物与物及物与环境间的互动作用构成。如果基本互动的合成作用能够实现和谐,则组织系统可以达到基本安全,也即Ⅰ型本质安全(详见第八章)。相对于文化安全及规范安全,基本安全是组织系统安全最低级形式,也是一种外在安全。组织系统安全性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组织系统外部压力所激发的动力。

因此,根据系统互动机制及系统和谐的实现规律,我们可以用图6-5来刻画系统安全性演化规律。

图6-5 系统安全性的演化规律

七、复杂性科学与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

这里我们必须阐述的是复杂性科学与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由于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的组织,如煤矿生产系统,系统的自组织性使得该类系统的结构复杂性也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从系统结构复杂性的定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结构复杂性决定于系统交互机制的复杂性,而且系统的结构复杂性越大,该系统达到本质安全的难度也越大。因此,通过解决系统的结构复杂性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由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具有以下演化规律:

第一,系统结构存在最大复杂性。系统的复杂性存在一个最大值,因此我们在解决系统的复杂性时,应该避免在系统的复杂性达到最大值时再去解决。

第二,系统结构复杂性的相对性。通过对复杂系统的结构的深入认识和合理设计,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并降低信息失真度,复杂性是可以降低的,甚至是可以解决的。

第三,时效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类都会遇到某些凭借当时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当时所谓的复杂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会变得不再复杂。

因此,解决复杂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必须重视系统结构复杂性的最大性质、相对性及时效性,必须避开系统复杂性达到最大的时机,并注意解决时机的选择。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由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目标的确立入手,指出了目前国内流行的安全理论只是从线性关系入手分析和解释复杂系统的事故成因,对复杂系统中实际存在的非线性事故成因结构关系往往采用一些简化手段甚至是极力回避。因此,由这些安全理论和方法构建的事故成因结构模型由于没有考虑自组织系统事故的复杂交互特征,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事故形成的客观规律和演化机理,对事故缺乏准确的预见力,无法实现对事故超前管理,从客观上也没有体现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根据现有的安全理论,应对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局限性,本章给出了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基本理论架构:基于三层次交互机制的复杂系统本质安全性的动态和谐交互机制。根据实际存在的系统安全性与交互性的耦合关系,定义了交互指数、交互关系强度、交互强度等系统交互性测度,以及交互机制、基本和谐交互指数、规范和谐交互指数、文化和谐交互指数、和谐交互指数、本质安全指数等系统安全指数测度,并以此为基础界定了系统安全性与系统和谐交互指数及交互机制间的函数关系,为本质安全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外,交互机制、基本和谐交互指数、规范和谐交互指数、文化和谐交互指数以及和谐交互指数的定义及基本函数关系式的确立为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应用打下了扎实基础,为如何实现系统和谐指明了方向,把系统如何实现和谐交互推进到一个可操作层面。此外,在本章还指出了系统安全性演化规律及复杂性科学与交互式安全管理理论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