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之间日益相互依赖、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竞争战略。目前对供应链管理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第2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之间日益相互依赖、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竞争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思想与方法逐渐在许多企业里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际上,由于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将制造生产率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制造加工技术本身对提高整个产品竞争力的潜力相对变小。为挖掘潜力,人们开始从企业之外的产品供应环节和供应链系统寻找解决途径。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W·特里西韦教授在分析了企业相关统计数据后发现,企业的库存费用、运输费用都要各占销售额的3%,而采购成本则占销售额的40%~60%。正是由于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供应环节的费用(如储存和运输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使得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断地将大量常规业务“外包”(Outsourcing)给发展中国家,而只保留其核心的业务(如市场、关键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总装配以及销售)。以上分析表明供应链研究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生产概念扩大演变延伸而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即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活动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可以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求。其内容包含四个方面:①参与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②活动: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等;③物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④拓扑结构:网络、链条、网链。20世纪80年代,迈克·波特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的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表2.1 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的界定

(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Chopra S和马士华对供应链的定义较为完整和准确,因此供应链可以概括地理解为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传送和相互交换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的目标就是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最大化系统效益。

目前对供应链管理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美国SGSCF(Stanford Global Supply Chain Forum,斯坦福全球供应链论坛)认为是“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客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协调与集成”;陈国权(1999)认为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马士华(2001)认为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网;王非等(2005)认为是指涉及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分销的所有资源与活动的管理过程,通过对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集成化管理降低成本、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刘春全(2008)认为是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等。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可以看着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做到6R,即将顾客需要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这一过程的总成本最低。从组织内部看,供应链包括采购、制造、分销等部门,这一部分可称为内部供应链。从组织外部看,供应链包含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最终用户,这一部分也被称为外部供应链或外部价值链(波特,1997)。

二、供应链的研究内容

供应链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的库存推动阶段(1960~1980s),即销售主要由库存推动;中期的企业内部集成阶段(1980s~1990),生产由客户需求拉动;供应链的初级阶段(1980s后期至1990s中期),尚没有形成有效协调机制;协调的发展阶段(1990s中期以来),在这一阶段认识到供应链合作伙伴间协作的重要性,着手实施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加强节点间关系协调的措施。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如何提高整个链条的效率,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离不开时间、空间和资源三个要素,因此研究方法也主要集中于这三方面:①从时间角度进行研究,重新规划企业的供应流程;②从地理要素进行研究,重新规划企业的供销厂家分布,降低运输及储存费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③从生产资源方面进行研究,对所有供应厂家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信息共享、战略伙伴关系管理及绩效评估等方面。作者认为当前对供应链的研究可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这两个维度展开,第一维度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两个不同的研究方法或视角来研究供应链设计优化、供应链管理策略、库存问题、供应链信息支持技术、伙伴选择等问题;第二维度着重研究敏捷供应链、集成供应链、虚拟供应链,基于产品的供应链、基于电脑商务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等供应链研究新命题。

2.2 供应链合作分析

一、供应链合作及研究内容

供应链的本质就是将各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整合。合作是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基础,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也是供应链企业间发展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提(马士华等.2000)。供应链合作是指供应链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所有供应链企业间的两个或多个企业间长期的、基于战略的交易合作。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是因为供应链企业有对共同目标和利益的追求,而且合作方愿意从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分析考虑问题,实现整体目标的最优化。通过对合作利益共同体的有效管理,增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可改善相互之间的联系,减少供应链的总成木,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实现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显著改善和提高(陈慧、任浩,2007)。

许多研究把供应链合作关系定义为一种协议关系,即供应链成员在一定时间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合作契约(陈慧,任浩. 2007)。实际上,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核心就是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以保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把这种关系用协议的形式事先加以约定看作合作。

1.供应链合作协商研究。合作协商对于供应链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协商的角度分析其合作的成效,主要是针对协商的核心事项展开的,比如协商的协议、协商的策略等。Valverde(1985)等人较早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模糊价值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Faratin (1998)则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来来分析企业间的合作,并以合作协商中双方最为关注的价格为切入点,建立了价格效用函数和两方企业合作时的价格协商模型。Sierra等人(1999)则主要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企业间的合作协商问题,提出了协商决策的函数模型,并通过模拟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Gao等人(2003)以虚拟企业间的合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有业务联系的虚拟企业划分为不同的合作阶段,并针对每个合作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他对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合作方如何协商、如何进行决策的自学习,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华中科技大学的林勇(2000)则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并对委托业务如何顺利实施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中南大学的禹智潭(2002)从制造商和其下游销售商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协商对于供应链合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对于供应链合作关系,中外学者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在供应链研究中,许多学者对于供应链合作关系进行了多种阐述。Dyer J.H.(1993)从整体观点分析供应链合作,认为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取得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即为达到供应链效率的最大化,他认为企业双方的交易及联盟关系是独占性的,因此不能再和其他企业建立这种合作关系。Buzzell(1995)在描述供应链合作关系时提出,在没有共同所有权条件下,买方和其供应商应就相关事项达成一致的协议,同时双方企业由此结成纵向集成系统的合作关系。Marshall(1997)认为,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比信息技术等的应用更为重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能大大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另外他还指出,合作伙伴关系是IT技术成功应用的基础与前提。Robert J.Vokurka等人(1998)认为信任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基础,合作关系是指买方和供应商针对未来合作达成的相关协议和共识,提出合作关系研究应包括信息共享、利益和风险共担等内容。在国内,清华大学刘文丽(2001)对供应链合作的中外研究状况及结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欧美国家及日本的供应链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供应链合作及协同研究。Ito和Sallen(2000)认为实现供应链合作目标的关键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协同。供应链管理专家David Anderson (1994)在其文章中指出:协同供应链是新一代的供应链,只有把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提高到战略高度,才能使供应链合作中的各类问题得到最优化的解决。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ARC于2002年提出协同制造管理理念,其影响深远,并且建立了对应的数理模型。IBM公司则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了适合自身合作的协同供应链,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供应链解决方案。Kirstin Zinmer(2002)在其论文中分析了特定情况下的供应链协同问题,例如生产商和供应商在JIT交货不确定情况下,通过建立奖励和惩罚两种协同机制,最终实现各合作企业间的供应链成本分配问题。Ackermans H等人(2004)通过建立的一系列理论模型,着重分析了一些非技术因素对协同实现效果的影响。Lin J等人(2004)通过建立虚拟企业事先给予承诺的协同管理模型,着重研究了企业在日常工作及活动中是如何实现协同性的。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供应链协同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有董进(2000)建立的多代理协同模型;徐浩(2003)针对供应链管理的纵向协同对策的耗散结构与协同机制在敏捷制造环境下进行的分析。徐琪等人(2007)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管理中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包括了决策分析、方法、支持技术等,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

4.供应链合作信任问题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针对供应链合作信任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定量的研究较为少见。国外学者Ring等人(1992)通过建立惩罚制度,使合作成员能够避免违背相关协议,从而放弃机会主义,转而采取认真合作的态度。Barney J.B等(1994)研究企业合作信任的时候提出只有合作的过程平等互惠,而不是利用其他企业的弱点来增加本企业利益的时候,双方企业才是真正的信任关系,这样的交易伙伴也才会长久。Gulati(1995)认为要从制度保障上来保证和巩固信任,如果双方企业想要风险共担,利益共存,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来提供广泛的支持。Tas等(1998)深入探讨了信任的强度的影响因素:即企业间的沟通机制以及适应性,合作伙伴的风险偏好等。Chopra S等(2001)人认为如果想提升双方企业的信任关系,仅仅靠自觉行为是不行的,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契约,但是建立契约需要有前提条件,这就是信息是完全和能够预测的,同时要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外界变化和处理意外的事情。对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信任感重要性问题,倪萍等认为它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胜的关键。徐淑君等认为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对培养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促进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意义重大。

5.供应链合作风险的研究。Willianmson(1985)最早从机会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在进行合作时的风险及其来源。Ring和Vande Ven (1994)也对合作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因为企业外部环境及变化是无法完全预测和掌控的,因此合作风险是合作过程中必然的伴随物,因此供应链合作方要理性对待联盟过程中的风险问题。Hanllikas(2002)则分析了制造商及其供应商合作的风险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风险分析框架。马新安(2000)认为风险共担和控制是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运行的主要保证。李晓英等(2002)深入分析了供应链存在的各种系统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以及管理风险,并且详细说明了供应链形成的机理。许志瑞(2003)则认为供应链合作产生风险的原因有资源交换、伙伴选择等。张向阳提出了规避和减小供应链风险的方法,并提出供应链合作风险共担模型。

6.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着重关注供应链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作模型及算法,具有代表性的有: Nash谈判模型、群体重心模型、夏普利值法等。其中,较早利用模型来求解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的学者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n (1944)。纳什则在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明确提出协商对策,其理论在以后几十年的学术发展中一直被广泛的学习和发展。国内学者孙东川、叶飞(2001)对有关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的谈判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张延锋(2001)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从战略理论观点出发,以最大的战略价值为前提,通过利益分配来创造更多的战略价值。另外,张青山(2009)则进一步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来促进供应链双方的合作,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使得双方企业在结成联盟的过程中关系更为牢固。国内有的学者从其他角度对供应链合作利益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吴育华(2002)从供应链的库存效益角度出发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多人合作等相关理论,运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提出在供应链合作中达到库存效益最大化的利润分配模式。

二、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动机

关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动机,目前有较多文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基本理论:交易成本与策略行为、战略选择与资源依赖、核心能力与学习理论、制度理论与关系理论、协同与关系契约理论,从研究内容的相关性来看,本书主要探讨交易成本与策略理论、战略选择和制度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交易成本指的是在发生交易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搜寻信息、沟通和协调、谈判条件(议价)与监督交易实施(绩效评估)等的成本(Coase.1937)。因此交易成本理论是从交易成本节约的观点说明厂商如何调准交易的特性,选择最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治理结构。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Williamson,1991)。交易成本理论研究的问题核心在于组织跨企业边界的活动以达到生产和交易成本总和最小。交易成本与生产规模、拥有的经验和知识、所在区位、是否拥有特权以及是否拥有一些重要信息和交易秘密消息等有关。交易成本也包括企业计划、管理和监控企业间的交易而带来的成本。

交易成本是建立治理机制,防范交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危害所付出的成本(Ring,Von de Ven.1992)。交易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问题以及因专用性投资而带来的套牢问题;另一个是双方所共同面对的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它带来了双方的协调与适应问题。因此,当机会主义风险因有专有资产投资而很大的时候,只要内部生产成本不太高,最好就应用内部治理方式。

交易成本产生来自资产特用性、环境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等三个方面(Rindfleisch.1997)。市场中的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由于投机主义使得双方皆会以狡狯的方式以求自利,若资产专用性越高,交易次数愈频繁,则有投机的行为发生,将增加交易成本;在交易进行之前,不确定性也会造成信息隐藏,使得交易双方必须花费昂贵的搜寻及信息成本、沟通和协调成本以及缔约成本(Coase.1937),这些都会增加交易成本。Teece(1986)指出,由交易成本观点来讨论双方合作的动机,考虑的主要标准是成本极小化。若两家企业合作研发方式的成本低于单家企业自行投资的成本时,企业就将会采取合作方式。Kogut(1988)做出了更为详尽的分析,即在哪种合作或更为具体的特定合作中企业将会使用交易方式,当不确定性升高到一定程度并伴随着高度的资产专用性时,将会出现企业间的合作。当识别和监测到其他组织的绩效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时,联盟组织形式会更有效率。Jarillo(1988)认为,企业联盟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组织边界上的活动,减少总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企业间的战略网络能够比市场更有效地实现参与企业的最小化交易成本,因此相比市场,层次组织结构更加有效。Gulati和Singh(1998)在分析网络与战略联盟时,则将企业间协同成本的存在和变化看成企业研发合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李海秋(2007)提出了在企业联盟中的资源关系以及交易关系的二维结构,并且认为资源关系是联盟关系的本质,决定联盟的合作价值;交易关系是建立双方资源间关系的必要条件,决定联盟的治理成本。

2.策略行为理论及基本概念。该理论说明企业选择合作的动机是为建立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包括降低风险、建立进入障碍、技术互补等),合作联盟方式是一种影响企业在产业竞争中的定位策略性手段及工具,可以获取更高的绩效表现(Barney,1991)。Porter(1980)指出,厂商在产业结构中的相对地位决定了自己最切实可行和最有利可图的策略。合作策略是使合作双方在各自占据的产品领域中获得较好的机会,进而提高双方的市场能力。由此,策略行为又扩展出了有关联盟管理的理论。Anderson(1995)将企业合作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之间的一种策略模式。这些组织在产品的全部或部分生产过程(包括研发、制造、组装、营销、配送等)中相互合作,合作协议既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其形式介于公司并购与市场交易之间。Barason(1990)指出,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随时变化,企业受到时间与资源的双重限制,策略合作可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以及保持的策略弹性,使其成为优于购并与直接投资等的其它策略选择。

Glaister(1996)认为,企业可以借助垂直整合或水平整合资源达到资源综合效益,使其生产合理化后产生规模经济,从而降低资本投资及固定成本;同时通过与联盟伙伴在技术和专利方面的互补,以利产品的差异化。研究联盟管理理论的许多学者将合作描述成一种必要的理性分析过程。Tallman及Shenkar(1994)建立了一个理性管理决策模型,用以帮助跨国企业组建国际性的合作企业。Contractor和Lorange(1988)则给出了不同组织形式合作的7种动机: 1)降低风险; 2)理性化和规模经济; 3)技术交流; 4)增加或减少竞争; 5)克服官方贸易和投资壁垒; 6)有利于公司国际化扩展; 7)把合作方的互补性优势能力加到价值主体中。

国内学者万映红及李江(2000)用经济学、博弈论、战略管理等理论来概述关于合作策略动机的观点,以及合作动机对合作组织形式、合作契约条款、合作伙伴选择等关键决策的影响分析及研究结论,并且对我国企业合作策略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3.战略选择理论是从经济学理论衍生发展出来的,其核心理论认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或市场营销能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从短期的效率角度考虑,也可能是从资源的角度考虑,还可能是其他因素,如政策因素。事实上,企业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的确有许多原因。企业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提高响应市场速度,加大产品或服务的吸引力;可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营销成本,加大市场竞争能力。如苹果公司、IBM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联合开发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就是为了打破英特尔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在国际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并不完全出于某种资源的需求或者对交易成本的考虑选择当地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只是为了在国外市场取得长久竞争力而已。

4.制度理论认为制度环境和社会规范会给企业形成某种压力,这种压力将使企业有一种动机按照这些制度或社会规范去行动,以便提高自身适应制度和规范的能力,尽快被环境所接受。要达到这个目的,一个好途径就是融入各种合作伙伴关系之中。如一个小公司会由于与某一声誉良好的大型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声誉。在实际的运作中,很多小公司可以因说明自己是惠普、英特尔或摩托罗拉等的供应商和伙伴,而获得其他企业对自己的信任和行业中的一些资源。企业还可以通过与类似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提高自身的规范化、制度化能力,这些能力又能成为建立其他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并且能够帮助企业得到关键的资源和经验。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声誉或者表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会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化的东西,使企业的声誉和社会价值与环境吻合,为此企业可能会采取模仿或追随行业内领先者的战略。制度理论的缺陷同样是只能用行为动机解释合作伙伴关系产生的动因,而难以解释产生某些特别合作方式的原因。

三、供应链合作的演变过程

从供应链合作的演变过程进行考察,其合作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1.传统的供应商—客户关系

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中,供应管理就是物流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买卖”关系,即所谓的厂商主导关系(李海舰.2003)。基于这种关系,企业经营理念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供销处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由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导致了需求大量萎缩,在投资性工业产品领域内尤其严重,处于繁荣黄金时期的美国经历了对商品需求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导致了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那时的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就是一种传统和简单的买卖关系,买卖关系是基于价格的关系,局限在价格、质量、供货时间等少数几个方而。买方只要在卖方之间挑起价格竞争,并在卖方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就可以对卖方进行控制。这种关系主要依靠以买卖为特征的短期合同约束双方,企业间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难以长期持续。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界面结构的点对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双方利益是对立的,换句话说,双方的博弈是一种零和博弈。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双方很少关注价格和质量以外的东西,加上信息不透明,运作流程上存在重复和盲点,往往很小的需求的波动就会导致很大的生产波动,容易引起大量缺货或库存太多现象发生。一般依靠的供货提前期太冗长由使企业难以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在供应链的管理的战略上很难协调。

2.物流关系

1973年的石油危机让世界知道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生产管理方法——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简称JIT)。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关系模式向物流关系模式转化,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等管理思想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马士华等.2000)。美国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对此进行研究后,又总结出了精益生产(广义的JIT)法,就是一种寻找引起企业包括员工、供应商关系,技术及原材料、库存管理等各方面活动浪费的原因并加以克服的工作方法。按JIT方法,首先要求消除生产中的各种浪费,反对过量库存(包括安全库存)存在,这就要供应商频繁供货;同时又从生产快速反应的角度,要求制造商与供应商共享生产计划,简化甚至取消供货验收检查程序,通过期初对供应商的质量认证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制造商自然要减少同一部件的供应商数量并与供应商实现一定程度的流程集成和合作。供应链上的企业为了达到生产均衡和物流同步,必然要加强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但这种基于物流关系的企业合作,只是一种作业层和技术层的合作。简言之,只是处于一种战术层面的合作关系(陈志祥.2005)。

3.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随着供应商-客户关系演变到供应链管理,就供应链节点的顺序而言,销售位于价值链的先导(核心)环节(李海舰.2003)。供应链合作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也越来越重要。基于简单物流关系的企业合作关系,在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透明性)、服务支持(协作性)、并行工程(同步性)、群体决策(集智性)、柔性化与敏捷性等方而还不无法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更高层次的合作与集成,于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运而生,这种关系主要以实现集成化战略伙伴和以信息共享的网络资源为特征,体现了企业内外资源集成与优化的思想。

四、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研究

供应链作为一种商业生态系统,其中的厂家与商家是“共同体进化”中的成员,大家是为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而合作。但是,在供应链构建与运作过程中,常会出现供应链系统的权力复归现象(宋华,2001),厂家与商家常常处在一种竞争博弈的状态。随着企业之间,特别是供应链之间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日趋复杂,而利润的分配又是供应链中企业关系的焦点问题(Jeuland A P,Shugan SM,1983);供应链能否取得成功,利润分配至关重要(Anderson E,Coughlan A,1987);文献(Werner H,Schlosser R.,2001)也证明了因联盟分配的不公平而会使联盟解体。有关供应链合作成员的利润分配研究,总体可分为三大类:对利润分配机制的研究;对利润分配原则的研究和对利润分配的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对利润分配机制的研究。供应链合作的利润分配是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即只有各合作方对供应链合作的利益分配感到合理,才能使供应链合作关系实际建立并保持运转良好。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库尔和汉德森(1998)则从供应链角度,分别研究了生产商或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利润分配模型,提出双方应该依据各方承担的风险和投资的比例来分享利润。Wallerm,Johnsonm E,Davist(1999)从供应链渠道合作的利润分配着手,总结出依据非合作时双方的实力和各自在渠道中的地位来分配渠道利润的模式;唐小我、倪得兵(2000)等从利润分享的操作层进行研究,提出了在线性和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厂家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分段固定折扣率存在性,并确定了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二段、三段定价时的最优固定折扣率; Charles JCorbett,Uday SKarmarkar(2001)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的方法,研究供应链的竞争和结构。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2002)从分配模式上总结出了企业供应链合作成员利益分配的两类主要模式及其混合模式:固定支付模式和产出分享模式,指合作的所有成员通过事先协商好的比例系数从合作总利润中分配自己的那一份。而实际运作中运用较广泛的是将两类模式综合起来的所谓混合模式。

龙勇、杨秀苔(2003)提出了不平等博弈的利益分配博弈模型,研究企业的力量和地位对合作利益分配的影响,认为利益分配的变化必然会对合作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王勇、陈俊芳、孟梅(2003)提出合作机制包括合同合作机制和操作合作机制,从构架上论述了两种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卢少华、陶志祥(2004)认为动态合作的利益分配是通过供应链内部的交易过程才能实现。柳键、马士华(2004)通过引入利润分配因子λ,研究了生产商和供应商利益共享合约的分配模式。Satyaveer S·Chauhan等(2005年)研究了供应链中合作伙伴利润分配的各种情况。田厚平、郭亚军等(2005)运用信息分析理论,研究信息共享下的供应链合作预测问题、分销系统中多委托人及委托人可能合作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两生产商合作与非合作情况。李勇、张异、杨秀苔(2005)则通过建立供应链中制造商-供应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非合作和协同合作时零部件费用分担情况。冯华、马士华(2005)运用双寡头(stackelberg)模型,根据市场营销和多卖方主对策的转移定价分析,对供应链联盟内的转移定价决策进行了研究。

Gerard P.Cachon等学者(2005年)则总结构建了供应链协作与利润分配的理论模型,并论证了该理论模型在不同应用情形和条件下的优点与局限性。Gerrd等人(2005)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基于收入分配(revenuesharing contracts)的供应链合作模型,指出这种模型特别适用于价格依赖性需求(price-depend demand),即价格需求弹性比较大的产品。王永平、孟卫东(2006)运用竞争演化博弈模型,从合作竞争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演变的动态过程。许志峰、叶怀珍(2007)在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绩效评价基础上,讨论了供应链收益的二次分配方法,从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惩罚措施以及动态平衡等方面讨论了供应链成员利益分配机制的框架。王延清、杜其光(2007)分析了供应链的合作利益分配存在两阶段的问题,提出在利益分配的初次阶段和调整阶段,可以分别采用Nash谈判集模型和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由此建立了处于平等关系的两个企业在利益调整阶段进行利益分配的数学模型。安勇、张杰明(2008)通过引入期权机制,建立了关于单个供应商与单个销售商的利益共享基础上的期权决策模型,基于此探讨了利益共享契约型供应链机制的设计问题。段伟常(2008)提出基于贴现法的供应链合作利润分配的传统算法,建立基于延迟期权的价值评估与利润分配算法模型,分析其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并给出算例。Che-Fu Hsueh和Mei-Shiang Chang(2008)考虑了多个制造商多个分销商和多个零售商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供应链的利益分配问题。杨道箭、齐二石、魏峰(2011)考察了由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销售商与具有策略行为与风险偏好的顾客群体所形成的供应链的情况,表明销售商的利润会随着顾客风险偏好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存在一个利润分享参数并有助于供应链内部利润再分配的实现,这个参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议价能力。

还有学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合作企业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出了对应于不同的事前利润分配协议,合作企业会在协作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进而影响到协作的整体效果,如田厚平、郭亚军等(2005)研究了信息共享下的供应链合作的预测、分销系统中多委托人及委托人可能合作的委托代理、以及两生产商合作与非合作情况的问题。

2.对利润分配原则的研究。包建华、方世建(2002)讨论了合作利润分配的四条原则:一是互惠互利,二是结构利益最优化,三是风险与利益相对称,四是个体合理。叶怀珍、胡异杰(2004),戴建华、薛恒新(2004),Satyaveer S.Chauhan和Jean-Marie Proth(2005)运用博弈理论对根据贡献进行合作分配的Shapely值法,提出了供应链中合作企业的利益分配原则。郜庆路、程国平、郭光(2006)等人的研究认为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原则应包括五条:互惠互利原则、风险补偿原则、多劳多得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和科学分配原则。兰天、徐剑(2008)研究提出除”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之外,还必须采用激励和约束合作企业行为以及防范合作风险的措施,激励各合作企业为实现动态合作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共同合作,也可一并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并达到帕累托最优。

3.对利润分配实证方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目前采取的实证方法主要有Shapely值法、Nash不对称谈判模型、委托—代理理论、Raiffa裁决方法、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以及群体重心模型等展开。Shapely值法是利用等间距数据序列,建立多个等间距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将这些单个灰色预测模型组合后,建立等间距组合灰色预测模型。近几年,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Shapely值法的合理、有效和简易性讨论供应链利益的具体分配。占辉武、郭锦墉(2003)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引入Shapely值法解决利益分配这个动态合作中关键而又复杂的问题。贾平,刘雷(2003)利用特征函数对企业合作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说明了利用Shapely值计算合作企业收入的合理性。孟枫平(2004)也运用Shapely分配的方法对合作企业进行考察,指出当中心企业与大企业和小企业组成一个合作关系时,中心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得到的收益分配最多。张玉华等人(2004)介绍了Shapely值方法求解合作对策问题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最后结合一个算例给出了Shapely值法在两级供应链利益分配中的具体应用。郝海、郑丕锷(2005)通过利用Shapely值给出利益与风险分配的计算公式,对方法进行了拓展和修正,合理设计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分配机制,通过实例阐明分配机制的应用,并提出培育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有关建议。刘卫华、赵潘(2007)讨论了解决多人合作对策问题的Shapely值法,并将之应用到供应链伙伴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上,建立了分配模型。陈雯、张强(2007)针对合作对策中支付函数是一个模糊数的情况,对Shapely的三条公理进行拓展,构造了模糊Shapely值,利用这个值隶属函数给出了确定的利益分配方案,并将方案用在了动态合作伙伴企业收益分配的实例上。叶茂(2008)通过给出Shapely值的定义,对供应链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讨论,采用遗传算法计算了这个风险。曹庆奎,杜恒,赵斐(2011)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润分配进行研究,在Shapley值法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策略利润分配模型,利用信息熵确定四种利润分配策略的权重;并以某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的制造商、零售商、再制造商为例进行利润分配。采用Nash均衡法的讨论。Nash均衡是指博弈中会有这样的局面,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他也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孙东川、叶飞(2001)讨论了利用Nash谈判模型解决动态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吴育华、赵强、王初(2002)对基于多人合作理论的供应链库存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合作尽管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收益,但并不能保证合作各方的收益将会增加,因此需要协调参与方的收益,使其参与合作后的收益不低于独立活动的收益。汪峻萍、王圣东(2005)根据供应链中几种不同博弈的库存系统分析,建立了供货商与销售商非合作博弈的库存控制模型,给出了纳什(Nash)均衡策略。马点明,陈志杰,郑晓云(2007)用一个简单的供应链模型分析制造商与销售商供应链前后各自节点的收益情况,证明通过供应链管理,不仅使整个供应链的利润增加,并且各自的利润也有所增加,最后用博弈论的理论找到了利益分配的均衡点。供应链的结构和协调。Charles JCorbett,Uday SKarmarkar(2001)提出运用博弈模型方法,可以很好地了解供应链的竞争和结构。Ilaria Giannoccaro和Pierpaol Pontrandolfo(2004)认为通过优化运营成本协调供应链企业的利益,可以得出对于生产-分销协调中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三方供应链的协调模型,提出合同优化可使整体供应链以及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益得到显著增长。化文娟(2008)指出供应链企业通过合作博弈建立起来的价格为企业平等承担的直接生产成本,因此按照利益分配因素的权重来确定的成员利益分配是供应链规模化经济下业绩增长获得的利益增长,而由成员企业完全合作和信息共享带来的超额利润,偏向到核心企业中去,通过上述的二次分配方式,能够使非核心成员企业保留在供应链中,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联盟。供应链中的产品定价。王利利(2004)指出利益的重新分配主要是由企业间流动的产品价格来体现,把利益分配问题转化为供应链中的产品定价问题来进行研究。

从以上分析可知,既然供应链上必然有企业处于关键地位,那么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与其它企业重复博弈而达到较为长期的合作。因此,对合作利润分配机制的设计要考虑四个因素:①在结构上体现企业之间的强弱地位;②在操作运行上必须有微调功能;③合作后,总利润与各成员的利润均大于合作前的;④应符合现阶段供应链构建与运行的实际。总之,解决供应链合作的利益分享问题是保障供应链合作这条价值链延续并增值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运用各种理论工具和模型为合作企业的利益分享建立合理和优化的机制,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且国内外学者从各种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和数理模型,讨论供应链合作及利益分享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特别是完全市场环境中的供应链合作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从政府管制角度讨论针对少数目前仍受政府管制的特定行业,如我国的医药行业中的供应链合作等问题很少,由此确立本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