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群体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

群体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群体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2.1 有关信息交流的理论信息交流是行为科学中关于群体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方面的重要理论有以下两个。社会关系计量学以群体中各个成员对其同事的喜爱选择为基础、对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使各个成员适应于工作任务。群体成员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彼此的好恶感情。莫雷诺制订了一种由群体成员自行填报的调

二、群体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

2.1 有关信息交流的理论

信息交流是行为科学中关于群体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如下。

2.1.1 关于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及信息交流的障碍

1.信息交流是管理关系的基础之一。因为了解情况、制定目标、做出决策、拟订计划、进行指挥、协调控制、改善关系等,都离不开信息交流。但是,信息交流存在着一些障碍,包括语言上的局限性、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在知觉和判断上的错误等。因此,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和接受信息,造成误解。有的行为科学家曾提出“限制管理人员信息交流能力的十项虚构的说法”,即:

(1)绝大多数职工对他们的公司并无兴趣,而只对与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朋友有关的琐事或消息才有兴趣;

(2)在同职工做信息交流时,工会有其内部渠道;

(3)如果你要职工读你写的通知时,一定要使通知简短;

(4)管理人员应该避免有争论的问题。

(5)公司一份好的杂志所需要宣传的就是对职工的报酬和生产;

(6)一份阅读材料的效果可以从把它拿了带走的人数多少来判断;

(7)严肃的材料为了获得读者,需要有一些“小花招”,如做作的标题或夸张的比拟;

(8)一幅图抵得上一千个词;

(9)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严肃的材料是“老生常谈”;

(10)我们无需讲上个月讲过的问题。

以上十种看法,都是对信息交流有妨碍的。

2.还有些行为科学家概括了人们在信息交流中的以下十项行为:

(1)人们往往看到或听到同他们的倾向性一致或近似的信息。

(2)即使在极端的情况下,也远不是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的倾向性来选择信息。所以,仍有相当数量的人(虽然在总人数中占少数)阅读或倾听同他们原来的倾向性相反或无关的材料或信息;

(3)由于读者(或听者)的注意力是自己选择的,信息的表露是增补性而不是互补性的。那就是说,那些阅读某一问题的材料的人,也会聆听有关这一问题的信息。那些在某一时期注意到某一问题的人,在另一时期也会注意到这一问题。

(4)各种信息交流媒介的用途及其效果,随着读者(及听者)教育程度的高低而有所不同——教育程度越高,越是依赖于文字资料;教育程度越低,越是依赖口头或图画的媒介手段。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很可能比其他人更注意于有关美学、道德或教育方面的较严肃的信息交流。

(5)对于劝导性的信息交流,人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倾向性加以错误的理解和解释,回避真实的意义,或按自己的愿望加以曲解。

(6)信息发送者越是被认为值得信赖、确实可靠或有权威,则人们越是认为他不会耍花招,越是会迅速接受其论点。

(7)如果某项意见是读者(或听者)所尊重的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则较能有效地改变读者(或听者)的态度。此外,这种“大多数人的意见”较“专家信息”更有效。

(8)如果信息发送者所讲的同他的被信赖的同事的意见有明显的矛盾,则人们会按自己原来的想法误解或歪曲信息的真实内容。

(9)有关事实的信息一般不能够克服读者(或听者)的倾向性而改变其意见。倾向性越强,则有关事实的信息越是无效。

(10)自尊心较弱的人(即社会方面的能力较差、缺乏进取心,以及有消沉阴郁倾向的人)比自尊心强的人,更易于受到劝导性信息的影响,但是,那些有高度神经质症状的人(即神经过敏或有强迫观念性神经病的人)则可能会反对这种信息。

2.1.2 关于信息交流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信息交流可做不同的分类。

1.按功能,信息交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媒介式信息交流”,信息发送者把自己的看法、知识、资料等传达给信息接受者,以便影响其立场和观点,改变其行为。另一类是“满足需要式信息交流”,信息发送者主要不是为了改变信息接受者的立场、观点和行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社会交往的需要、发泄情绪、解除紧张、争取同情与共鸣、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

2.按组织系统,信息交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信息交流”,指通过正式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文流,如组织间的公函往来、组织内部的命令、指示或请示、汇报、会议和正式刊物等。正式信息交流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但有时速度较慢,范围受限制。另一类是“非正式信息交流”,指非正式组织或个别职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小道消息、私下交谈等。非正式信息交流往往能表露出职工真实的思想动机,有时可用以传递一些不便通过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但如运用不当,可能会传播谣言,影响团结。

3.按流向,信息交流可分为三类:

(1)“下行信息交流”,指上级给下级发布的指示、命令、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方针、目标等。这是组织和上级人员使下级了解其意图、统一思想和行动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如运用不当,易于形成一种“权力气氛”,影响士气和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还可能由于层层延误而失去时间性及精确性。

(2)“上行信息交流”,指下级对上级的请求、汇报、申诉意见、提出建议等。这可以使上级了解下情,让职工参与管理,满足职工心理上的需要和发泄不满情绪,因而也极为重要。

(3)“平行信息交流与斜向信息交流”,前者指同级组织、部门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后者指不同级别而又无隶属关系的组织、部门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些信息交流对加强相互了解、协调工作、增强团结都起着重要作用。

4.按有无反馈,信息交流分为单向信息交流和双向信息交流。

5.按媒介手段,信息交流可分为语言信息交流和非语言信息交流。

6.按照交流方式,信息交流可分为口头信息交流和书面信息交流。

7.按是否经过中间环节,信息交流可分为直接信息交流和间接信息交流。

2.1.3 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理论

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友好相处和竞争与冲突),是行为科学中关于群体行为的状态研究内容之一。这方面的重要理论有以下两个。

1.社会关系计量学。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 J.L.)在1930年代创立的,又叫做群体成员关系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和计量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方法。社会关系计量学以群体中各个成员对其同事的喜爱选择为基础、对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使各个成员适应于工作任务。群体成员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彼此的好恶感情。莫雷诺制订了一种由群体成员自行填报的调查表,填报内容为自己对群体中其他各成员的好恶感情、分为“吸引”、“排斥”和“无所谓”三类。然后,依据调查内容绘制“社会关系计量表”和“社会关系计量图”。这些图表不仅可以了解群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把关系好的成员编在一起,以提高劳动效率。莫雷诺认为,从理论上讲,整个社会是由许多小群体组成的,而小群体同整个社会有着相同的动态和结构。因此,只要对小群体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整个社会的动态和结构。他的这种观点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认为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等因素在小群体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社会中则还有许多在小群体中不起明显作用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所以不能用对小群体的分析来推知整个社会的情况。但是,从方法上讲,社会关系计量学不失为研究小群体中成员相互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因而在许多国家中被用来作为研究小群体的动态和结构的一种手段。

2.群体成员相互影响分析法。这是行为科学家贝尔斯(Bales R.F.)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他对一个群体的决策过程进行考察和试验,结果发现,在一个没有正式领导者的群体中,群体成员间相互影响的行为共有12类。这12类行为中有6类属于人际关系方面,有6类属于工作任务方面。这12类行为又可分为起积极作用的和起消极作用的两种,而且,这12类行为按其内容来看,可分成6对,见表9.1所示。

贝尔斯还制定了一种表格,用来记录群体中讨论的次数,以及谁发动这次讨论,谁对群体成员讲话等。经过以上的调查分析,他发现群体内自然地存在着两种领袖人物:一种领袖人物对工作任务的意见和建议最多,可以叫做“工作任务型领袖”;另一种领袖人物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可以叫做“人际关系型领袖”。

表9.1 群体成员相互影响分析表

img14

2.1.4 有关群体间竞争和冲突的理论

群体间的竞争和冲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为科学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其中较重要的有以下一些:

1.有关群体间竞争的学说。这一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以谢里夫(Sheriff M.)为首的一个研究集团。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谢里夫等人于1961年出版的《群体间的冲突与协作》一书中。他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请22个互不相识的男孩分成两队到郊外去露营。两队营地的距离相当远,互不往来。这样经过一星期后,两个队各自形成一个内部团结友好的群体。在试验的第二阶段,安排两队进行棒球、拔河等比赛。由于两队互争胜负,以致两队之间彼此敌对,甚至谩骂。在试验的第二阶段,又安排了两队必须进行协作的场面,如共同修理损坏的营区水塔、郊游的汽车等。这样,经过几次协作交往,两个群体逐渐消除隔阂,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大群体。以后,谢里夫等人又在成人间进行试验,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他们由此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群体间竞争对各群体内部的影响:①群体内部增加团结,减除差异,加强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心。群体也要求其成员高度的效忠和服从;②群体逐渐从以关心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转变为以完成群体任务为主;从非正式的以游戏为主的群体,转变为以工作为中心的群体;③领导方式由民主型转变为专制型,群体成员自愿忍受专制型的领导;④群体趋于高度的组织化和结构化,成员间逐渐形成稳定的阶层和分工协作关系。

(2)群体间竞争对各群体相互间关系的影响:①各群体相互间的看法从中性变为敌对,把对方看成是敌人;②各群体相互间抱有偏见,对自己只看长处,不看短处;认为对方只有短处,没有长处;③各群体间的敌意逐渐增加,信息交流减少,因而偏见难以纠正。如果迫使双方进行信息交流,则往往不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而只注意对方发言中符合自己偏见的部分。

(3)群体间竞争对各群体代表的影响。如果一个组织中一些问题必须由组织中各个群体分别提供解决方案,以便共同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则在讨论会上各群体代表的态度,有以下一些表现:①各个群体的代表都认为本群体提出的方案最好,自己的使命就是说服对方接受本群体的方案;②在讨论中,各个群体的代表从理智的讨论转变为互争本群体方案的胜负,而把组织所要解决的问题置之脑后;③由于各个群体的方案是本群体的成员合作拟订的,所以群体代表感到群体的压力,同时由于自己也参加了方案的拟订,对所拟的方案有偏爱,因而难于做出客观的判断与选择,一心只想使本群体的方案获胜。

从上面所讲的可以看出,群体间的竞争虽然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团结,促使实现群体的目标;却会造成群体间的对立和偏见,有碍整个组织目标的实现。竞争的胜败,对群体有如下的影响。

(1)竞争胜利对群体的影响:①群体的内聚力加强;②紧张程度减除,战斗意志减弱,倾向于得意忘形;③从以关心工作任务为主,逐渐转向以关心成员的心理需求为主;④满足于胜利,认为胜利证实了自己的长处和敌方的弱点,而不想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对方的优缺点,以便加以改进。

(2)竞争失败对群体的影响:①如果胜负的相差不悬殊,往往会找借口自我安慰,归咎于运气不好,或裁判不公等。②如果失败已成为确定的事实,则依情况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如果败得很惨,群体平时又不够团结,对挫折的忍受力较弱,则群体可能趋于瓦解,成员互相攻击,或攻击裁判和比赛规则等;第二类是如果败得不是太惨,群体的团结程度较好,对挫折的忍受力较强,则可能全体奋起,总结失败教训,更加努力工作,力求挽回群体名誉;③更加集中精力于工作,而更少关心成员的心理需求;④由于失败,被迫检讨自己的缺点。如果能客观地做出评价,有可能改变组织机构,增强团结,提高效率。总的来讲,竞争的结果是,胜者往往骄傲自满,败者大都不肯承认失败,于是群体间的紧张与冲突增多。

2.有关群体间冲突的学说。过去,行为科学家大都认为冲突是坏事,对群体间冲突持否定态度。但近年来,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冲突不一定是坏事,而没有冲突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如果只强调组织内部的忠诚和合作,提倡唯唯诺诺和不发表不同意见,反而使矛盾不能暴露,窒息生机。所以,有人主张要区分破坏性的冲突与建设性的冲突。破坏性的冲突指带有偏见、无理取闹、暴力破坏的冲突,应加以限制。建设性的冲突指敢于发表建设性意见,揭示矛盾,以便解决问题的冲突,应加以倡导。行为科学家布朗(Brown L.D.)就提出,要使冲突维持在适当水平,以便提高效率。当冲突过多时,要设法使之减少;当冲突过少时,要设法使之增加。他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1)在群体态度方面:当冲突过多时,要强调各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而当冲突过少时,要强调各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利害不同。当冲突过多时,要强调冲突升级造成的损失;当冲突过少时,要强调互相勾结、一团和气的危害。当冲突过多时,要努力培养共同的感情,消除成见;当冲突过少时,要强调各群体之间的界限。

(2)在群体行为方面:当冲突过多时,要设法增进团结和意见一致;当冲突过少时,要设法使分歧表面化。当冲突过多时,要强调群体代表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当冲突过少时,要强调群体代表的坚定性和谈判能力。当冲突过多时,由第三者出面调解;当冲突过少时,由第三者参加协商。

(3)在组织结构方面:当冲突过多时,由上级施加压力,要求改善关系;当冲突过少时,按通常的等级制度处理。当冲突过多时,强调建立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关系,限制冲突;当冲突过少时,改变窒息冲突的规章制度。当冲突过多时,设置对各群体进行统一领导的人员;当冲突过少时,设置专门听取不同意见的人员。当冲突过多时,重新设计组织机构,突出组织的共同任务;当冲突过少时,明确各个小群体的职责和目标,强调其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