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导者的群体素质

领导者的群体素质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者群体各成员之间,思想一致,思想关系和谐。领导者群体运作在群体素质中的关键性主要表现在:群体协调运作,是群体素质的磨合过程;它是领导者个体素质“结合”成群体素质的过程;它是群体对素质的自我管理过程等。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行为所采取的手段是为群体行为的目的服务的。

二、领导者的群体素质

领导者的群体素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领导者群体实施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内在规定性。

(一)领导者群体素质的基础是领导者个体素质

领导者群体是由领导者个体组合而成的,没有各个领导者个体,就没有领导者群体。可见,领导者个体是领导者群体的基础。同样,领导者群体素质,是各个具备相应素质的领导者个体联结成的群体这一整体的素质,因而领导者个体素质是领导者群体素质的基础。领导者个体素质要为领导者群体素质打下好的基础,必须具备以下规定性。

(1)各个领导者个体具备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正如一件产品一样,要保证质量好,它的原材料必须是合格的。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前面分析到的领导者个体素质。

(2)领导者群体中的“班长”的素质要高。“班长”的素质除达到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外,要突出思想好、能力高、作风正这几方面的素质。

(3)领导者群体每个成员的良好综合素质。它是形成领导群体高素质的前提条件。领导者个体的良好综合素质,主要是良好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和较强的合作能力。

领导者个体素质在领导者群体素质中处在基础地位。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领导者个体素质是领导者群体素质的物质基础;是领导者群体素质的“原材料”;是领导者群体素质的根基。

(二)领导者群体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群体结构的优化

领导者群体素质的高低,跟领导者群体的整体性等密切相关。因为领导者群体如果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不仅素质高的问题谈不上,连能否合成领导者群体都会成为问题。而领导者群体的整体性等如何,直接与领导群体结构紧密相关。可见,领导者群体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群体结构的优化。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

(1)年龄的梯形结构。这是指领导者群体的年龄组合,应当是老中青结合的,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梯形结构。

(2)知识的T形结构。这是指领导者群体的知识配比,应当是通才与专才结合起来,形成以专才为主体的通专结构。这种结构像大写英文字母“T”,其中的“—”代表通才,“|”代表专才。

(3)专业的适应型结构。这是指领导者群体的专业结构,应当是内行领导,根据四化建设和领导群体的工作职责来配比具有各专长的成员。

(4)心理的互补型结构。这是指领导者群体的心理结构,应当是异向组合、刚柔相济、与职位相对应的互补型结构。

优化的群体结构在领导者群体素质中处在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优化的群体结构决定着领导者群体素质的整体性;决定着领导者群体各要素联结的有机性;决定着领导者群体功能的生成和发展。

(三)领导者群体素质关键在于群体运作的协调程度

领导者群体素质在群体活动中形成发展。领导者群体素质要想在群体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形成与发展,关键在于领导者群体运作是否协调及其协调程度。领导者群体的协调运行操作主要表现在:

(1)思想关系和谐。领导者群体各成员之间,思想一致,思想关系和谐。

(2)工作合拍。领导者群体各成员之间在工作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竞争又有协作,既有各自的职责又相互支持,既有各自独立的工作又互通信息,在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工作衔接等方面都一拍即合。

(3)步调节律有序。领导者群体成员的工作步调先后有序,快慢有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各自按步调节律对自己的步调进行动态调整。

领导者群体的协调运作在领导者群体素质中处在关键地位。这是因为领导者群体素质是在群体运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因为高素质的领导者个体也必须通过群体实践的磨合而成为群体素质;因为群体运作实践是检验群体素质的重要标准;因为群体运作要求是领导者群体素质发展变化的实践指向。

领导者群体运作在群体素质中的关键性主要表现在:群体协调运作,是群体素质的磨合过程;它是领导者个体素质“结合”成群体素质的过程;它是群体对素质的自我管理过程等。

(四)领导者群体素质高低根本在于群体行为所凸显的特征

领导者群体素质的高低,是通过群体行为特征来凸显的。因为领导群体素质高低与群体行为所凸显的特征是相一致的。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其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领导者群体行为目标选择的挑战性和前瞻性。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往往追求富有挑战性、前瞻性的目标,着眼长远,着眼“战果”。

(2)领导者群体行为发动的谨慎性与冒险性。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的行动,是建立在冷静思考、充分论证、反复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谨慎性。但同时又具有冒险性。因为应对挑战的行为,面向未来的行为,总是带有风险的。

(3)领导者群体行为方式的科学性与探索性。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的行为,往往都是遵循科学规范、科学程序、科学规律、科学方法进行的。但是,因为面向未来的行为,面对未知领域的行为,都是一种探索性的行为。其行为方式既立足于科学,又积极地进行探求、摸索。

(4)领导者群体行为手段的原则性与权变性。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行为所采取的手段是为群体行为的目的服务的。由于群体行为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所以选用的行为手段是有原则的。但是,正因为领导者群体素质高,能够及时觉察领导活动环境的变化和被领导者的发展,所以又深知权变。其行为手段是原则性与权变性的统一。

(5)领导者群体行为过程的指向性与持续性。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的行为总是围绕群体所选择的目标而展开的,因而其行为过程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始终指向群体所确立的群体目标。领导者群体行为过程,着眼于群体目标的实现,着眼于群体的持续发展,又具有持续性。

(6)领导者群体行为结果的效益性与服务性。高素质的领导者群体,总是追求领导活动的效益性,领导者群体行为最终要给社会、给人民带来益处。而群体行为所带来的这种结果,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组织,服务于组织成员的,是造福于群众的,是效益性与服务性的综合体。

领导者群体素质的群体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是领导者群体素质的“显示器”;它是群体素质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打造高素质领导者群体目的性的体现。

可见,领导者群体素质,是以领导者个体素质为基础,以群体协调运作为关键,以群体行为为根本的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而形成的素质。

【注释】

[1]刘正茂,成志伟.实用心理学全书.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98:389.

[2]刘建军.领导原理——科学与艺术(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2.

[3]余仰涛.应用领导学.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3.

[4]余仰涛,余永跃.领导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2.

[5]孙瑕,白明东.领导科学辞典.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15-516.

[6]参见刘建军.领导原理——科学与艺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7-75.

[7]参见刘海云,方开云.权变策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35.

[8]苏保忠.领导科学与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9]刘建军.领导科学原理——科学与艺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

[10]参见余仰涛,余永跃.领导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4.

[11]苏保忠.领导科学与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12]竺乾威.公共行政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1.

[13]余仰涛.应用领导学.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3.

[14]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

[15]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1.

[16]余仰涛.应用领导学.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273.

[17]参见聂德虎,余仰涛.现代领导艺术.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Ⅰ-Ⅱ.

[18]参见余仰涛.应用领导学.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283-289.

[19]参见余仰涛.应用领导学.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307-325.

[20]余仰涛.领导学基础知识.北京:测绘出版社,1994:51.

[21]参见余仰涛,余永跃.领导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4-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