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效益原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效益原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效益原理同样适用于公共管理部门。公共管理的工作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社会管理活动。而效益是关注有效产出的,因此,可以用效益来衡量公共管理部门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另外,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由于它的特殊性,其评价主体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3.3.4 效益原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现在公共组织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工具,同时还对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它已打破了传统的以经济和效率为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的管理方式,而是同时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因此,公共管理已把效益和绩效当做管理的准则了。效益原理同样适用于公共管理部门。

公共管理的工作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社会管理活动。它与私营组织相比有一些特殊之处。比如,公共组织在管理活动中更注重公众的需求和公众的意见、建议;公共组织提供的很多产品难以量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仅用效率就不足以正确合理地衡量它的成果。而效益是关注有效产出的,因此,可以用效益来衡量公共管理部门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果而言,效益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行为的改变幅度,比如公众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改善可以衡量公益政策的效益,犯罪行为有多大改善可以衡量刑事政策的效益等;二是现状的改变程度,比如空气质量的净化程度、国民的受教育程度等。

因为公共管理部门工作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所以在公共管理部门行使它的功能、实现它的目标的过程中,效益的表现形式与营利性组织是不太相同的。公共部门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效益。它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持续发展程度较高上,而且经济的发展不仅包括数量上的增加,还要包括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的质的提高。

二是社会效益。它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比如公平、社会福利、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效益。

三是政治效益。它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的安排与创新

四是文化效益。它主要包括了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的繁荣和整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渗透和互补等。

另外,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由于它的特殊性,其评价主体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公共部门的效益评价主体中,公众作为评价主体这与私营部门是不同的。公共管理部门的目标就是要体现公众满意和公众利益,把公众作为评价主体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公共部门的效益评价主体还有由专门的评估委员会来担任的。这种专门的委员会主要是由政府内部的专门监察组织的相关人员构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