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的基本内容及过程

创新的基本内容及过程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具有完善的制度创新机制才能保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进行。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内容及过程

组织系统在运行中的创新要涉及许多方面,以企业创新领域为例,它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观念创新、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等,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创新体系。

一、创新的基本内容

(一)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又称为管理理念,它是指管理者或者管理组织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支配下,由现实条件决定的经营管理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构成的综合体。一定的管理观念必定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导向、价值原则,同时,管理的观念又必定折射在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在我国,企业的经营观念存在着经营不明确、理念不当、缺乏时代创新精神等问题,因此,应该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结合自身条件,构建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

【阅读材料】

金山公司的创新精神

金山公司是一家从事中文文字处理软件开发和销售的公司,其核心人物求伯君在创办金山公司前,曾在四通公司工作过,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技术经验。为了实现自己关于中文文字处理软件的设想,他毅然放弃了在四通的工作,单枪匹马完成了WPS1.0的开发。后来WPS中文文字处理软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当时其普及率可能是中国第一。但WPS的辉煌没有持续很久,1994年,由于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汉化版进入了中国,金山公司的软件销售受到了重创,150万元的广告费付之东流。1995年企业自己难以维持其经营,金山由辉煌转入低迷。然而,核心人物的创新精神在企业低迷时期再次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企业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同时也为东山再起积蓄了力量。后来,金山公司又推出了WPS2000等新产品,摆脱了困境,也为自己再一次的辉煌做好了准备。

(二)目标创新

目标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它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向。所以目标创新是其他所有创新的基础,其他创新都是围绕思路和目标来开展的。

企业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一旦环境发生了变化,就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去,我国的工业企业,在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计划要求来组织内部的活动,所以其目标也是单一而且缺乏灵活性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导致了企业经营目标的重新定位。原因很简单:一是企业管理观念的革命,要求企业经营目标重新定位;二是企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促使企业必须重视非股东主体的利益;三是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深入,社会的网络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正成为这个网络中重要的结点。因此,企业经营的社会性越来越突出,从而要求企业高度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全面修正自己的经营目标。例如,在全世界享受盛誉的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优秀企业时,采用了创新精神、总体管理质量、财务的合理性程度、巧妙地使用公司财产的效率以及公司做全球业务的效率等九项指标。从这些带有导向性的指标中我们看到,企业对员工、社会和用户的责任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了相当份量。

(三)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都是有关技术方面的。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以及产品创新三个方面。

1.生产要素创新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定的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改变物理、化学形式或性质的过程。参与这个过程的要素包括材料和设备两类。材料创新主要包括开辟新的来源,以保证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开发和利用大量廉价的普通材料,替代量少价高的稀缺材料,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改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保证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设备创新包括:通过利用新设备,减少手工劳动的比重,以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通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延长其技术寿命,提高其效能;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以更先进、更经济的设备来取代陈旧的、过时的老设备,使企业建立在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2.要素组合方法创新

要素组合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工艺创新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的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等内容。工艺创新与设备创新是相互促进的,设备的更新要求工艺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工艺方法的不断完善又必然促进设备的改造和更新。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者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生产过程的空间布置能影响到人机配合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时空组合会影响到生产成本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企业应不断地研究和采取更合理的空间布置和时空组合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从而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

3.要素组合结果创新

要素结果就是企业向社会贡献的产品,要素结果创新就是产品创新。企业是通过生产和提供产品来求得社会承认的,也是通过销售产品来补偿生产消耗,取得盈余,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产品,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产品创新包括产品的品种创新和结构创新。

(1)品种创新。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2)产品结构创新。产品结构创新即在不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对现在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其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完善,使用更安全,从而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制度创新

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管理规范等方面的一系列的原则规定,制度创新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系统中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企业具有完善的制度创新机制才能保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进行。如果旧的、落后的企业制度不进行创新,就会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桎梏。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是决定其他制度的根本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利益和责任。产权制度主要指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包括私有制和公有制。现实生活中两者都不是纯粹的,私有制越来越多地渗入公有制的成分,被效率问题困扰的公有制越来越多地添加了私有制中积极的成分,比如管理学家提倡的“企业家政府”。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应朝着寻求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私有”与“公有”的最适度组合的方向发展。

(2)经营制度创新。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它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式,确定谁是经营者,谁来实现企业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行使,谁来确定企业的生产方向、生产内容、生产形式,谁来保证企业生产资料的完整性及其增值。经营制度创新方向应是不断寻求企业生产资料最有效利用的方式。

(3)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在管理制度的众多内容中,分配制度是及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分配制度涉及如何正确地衡量成员对组织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如何提供足以维持这种贡献的报酬。由于劳动者是企业众多要素利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供合理的报酬以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对企业的经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配制度的创新在于不断地追求和实现报酬与贡献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

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一般来说,一定的产权制度决定相应的经营制度。但是,在产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具体的经营方式可以不断进行调整;在经营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具体的经营方式可以不断进行调整;同样,在经营制度不变时,具体的管理规则和方法可以不断改进。而管理制度的改进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要求经营制度做相应调整。经营制度的不断调整,必然会引起产权制度的革命。因此,管理制度的变化会反作用于经营制度;经营制度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产权制度。

(五)组织创新

在工业化社会的时代,市场环境相对稳定,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纷纷以正规化、集权化为目标。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组织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社会的到来,使环境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者意识到传统的组织结构不适应现代环境的多变性便会实施创新。企业的组织创新包括组织的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系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可以从机构和结构这两个不同层次去考察。所谓机构是指企业在构建组织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那些类似的或为实现同一目标有密切关系的职务或岗位归并到一起,形成不同的管理部门。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横向分工的问题,即把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管理活动分成不同部门的任务;而结构则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特别是与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关,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纵向分工问题,即所谓的集权和分权问题。不同的机构设置,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组织机构完全相同,但机构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也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由于机构设置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企业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随着经营活动的变化,也要求组织的机构和结构不断调整。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努力工作,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六)环境创新

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土壤,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经营。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不是单纯地去适应,而是在适应的同时去改造、去引导,甚至去创造。环境创新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例如,通过企业的公关活动,影响社会政府政策的制定;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等等。对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与之相联系的是营销创新。

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成功的企业经营不仅要适应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的市场需求,而且要去开发和满足消费者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其实,市场创新的更多内容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来进行的,即在产品的材料、结构、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或通过市场的地理转移,或通过解释产品新的使用价值,来寻求新用户,或通过广告宣传等促销工作,来赋予产品以一定的心理使用价值,影响人们对某种消费行为的社会评价,从而诱发和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七)文化创新

现代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可以说已经达到顶峰。企业文化通过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通过企业独特的管理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的建立,使得管理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创新不仅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而且还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文化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那么,创新价值观就得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行为规范就会得以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就会高效运转。

二、创新的过程

就一般创新而言,它们必然依照一定的规律、步骤和程序。总结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成功的变革与创新要经历寻找机会、提出构思、迅速行动、忍耐坚持四个阶段。

(一)寻找机会

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这些不协调对系统的发展造成了某种不利的影响。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可以说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

旧秩序中的不协调既可能存在于企业内部,又可能产生于企业外部。就企业外部而言,有可能成为创新契机的变化主要有:

(1)技术的变化。这可能影响企业相关资源的获取、生产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水平。

(2)人口的变化。这可能影响劳动市场的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

(3)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增长的经济背景可能给企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而整个国民经济的萧条则可能降低企业产品需求者的购买能力。

(4)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这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

就企业内部来说,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

(1)生产经营中的瓶颈。这可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始终困扰着企业的管理人员。这种不协调环节的产生,既可能是某种材料的质地不够理想,而且始终找不到替代品,也可能是某种工艺加工方法的不完善,或是某种分配政策的不合理。

(2)企业意外的成功和失败。如派生产品的利润贡献不声不响、出人意料地超过了企业的主营产品;老产品经过精心整顿改进后,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完善、质量更加优异,但并未得到预期数量的订单等,这些出乎意料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可以把企业从原先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

企业的创新,往往是从密切地注视、系统地分析社会经济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开始的。

(二)提出构想

敏锐地观察到了不协调的现象后,还要透过现象研究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利用各种方法,消除不协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实现平衡的创新构想。

(三)迅速行动

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提出的构想可能还不完善,甚至可能很不完善,但这种并非十全十美的设想必须立即付诸实施才有意义。“没有行动的思想会自生自灭”,这句话对于创新思想的实践尤为重要,为了追求完美,以减少受讥讽、被攻击的机会,就可能坐失良机,把创新的机会白白地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20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为了把产品搞得十全十美,在罗切斯特建造了一座全由工商管理硕士(MBA)占用的29层高楼。这些MBA们在大楼里对第一件可能开发的产品设计了拥有数百个变量的模型,编写了一份又一份的市场调查报告,然而,当这些人继续不着边际地分析时,当产品研发工作被搞得越来越复杂时,竞争者已把施乐公司的市场抢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创新的构想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中才能逐渐完善,企业只有迅速地行动才能有效地利用不协调提供的机会。

(四)坚持不懈

构想经过尝试才能成熟,而尝试是有风险的,不可能一击即中。创新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为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便会前功尽弃。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这句话对创新者应该有所启示。创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最后五分钟”的坚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