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近代农业的各种主张

发展近代农业的各种主张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近代农业的各种主张_中国近代经济史(中)一、发展近代农业的各种主张甲午战争后一个时期,从清廷、六部九卿到各省督抚、农工商矿总局局董,以及州县官吏、地主开明士绅和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提出了一系列“兴农”主张和改革思路。此后又颁发了一系列优惠工商业的法令、法规、则例和政策措施。认为“天下大利,首在兴农” 。这是摆脱民族危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一、发展近代农业的各种主张

甲午战争后一个时期,从清廷、六部九卿到各省督抚、农工商矿总局局董,以及州县官吏、地主开明士绅和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提出了一系列“兴农”主张和改革思路。归纳起来,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沿袭古代的“农本”思想和传统农业政策的套路。按照这种主张和思路发展起来的农业,仍然不可能越出封建性的个体传统农业的范畴。1903年商部尚书载振等提出的“振兴农务折”是这类思路的代表;另一类是主张大力吸收西方的农学和农艺学,借鉴和推行西方国家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政策措施,改变传统农业的模式,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型农业。提出这种改革思路的主要是一些洋务派官僚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903年商部设立不久,商部尚书载振等人提出了“清地亩,辨土性”等两项振兴农业的政策主张。因农民战争后,各省鱼鳞册籍img102不清,土地荒熟、已垦未垦情况不明,田亩多有隐匿,故载振要求清廷谕令各省将军督抚通饬所属,“躬行履勘,确实丈量” ,编造地亩册,将熟地列为一册,官荒、民荒各列一册,并绘图贴说,汇报商部备核。各省从前封禁山林,亦一律弛禁,招民开垦。同时辨别各地土性,编造土性表,将某地宜于某种植物栽培,某地已经种植或尚待试验,列表说明,报部备查,一面劝导,广兴艺植。载振还要求各地植树木、兴水利、广畜牧,以及开办学堂、试验场,传播农业知识等。载振的兴农主张得到光绪帝的肯定,谓其“所陈不为无见” ,令各省大吏“认真确查,极力讲求,一律切实兴办” 。[230]

载振的这些主张,并没有多少新内容,其主要目的仍然是清丈增赋,因此立即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认为“清丈地亩一事,最易扰民” 。而且从各省情况看,江苏业已办理清赋,田亩无复隐匿,没有重议清丈的必要;安徽、广东也曾相继举办,但“均以有扰民之弊,无增赋之利,旋即中止” 。 [231]其余各省情形大抵相同。没有必要重弹老调。

同载振相反,一些洋务派官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提“兴农”主张,则把引进和推广西学、西法放在首位,强调革除陈规旧习,发展近代新型农业。

1901年8月,刘坤一、张之洞在整顿中法、推行西法的联合条陈中,提出欲兴农务,“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的主张。刘、张所说的“农学” ,是日本和欧美的新式农学。为了有效地引进和推广西方农学,改造传统农业,刘、张提出了“劝农学” 、 “劝官绅” 、 “导乡愚”和“垦荒缓赋税”等四项具体办法。建议在京师和各省城分别设立农务大学校和农务学校,选拔和培养农业专门人才;鼓励和派遣学生赴日本和欧美农务学堂学习,毕业回国后,视其学业,奖给官职。各省地方广为译刻西方农书,并结合本地情形,依法试种,认真总结,届年汇报,“有效者奖,捏报者黜” 。每县设“劝农局” ,邀集各乡绅董来局讲求农学。绅董和地方官行之有效者给奖,不举办农业者,照溺职例参革。同时,各省兴办试验场,进行新式农具、作物、肥料、病虫害防治等试验。

刘坤一、张之洞不赞成垦荒升科以增收财赋的做法,谓“今日筹度支者,多以垦荒为言。夫垦荒而责以升科,此荒之所以不垦也” 。认为“欲兴农务,惟有将垦荒升科之期,格外从缓” 。海滩垦辟升科,“尤须从宽” 。种植使用,亦不加限制,“种杂粮种草木,俱听其便,断不必强令开作稻田” 。并建议将这些滩涂作为试验农业新法之地,责成开垦者自行试验,或种美棉、甜菜、芦粟,或仿照美洲牧牛牧豕、机器耕作之法,或其他相宜耕牧新法,不予限制。数年后如有成效,土地即给予管业,且予奖赏;如不遵行或苟且欺饰,即行罚令入官。[232]

刘、张的上述主张,大体反映了洋务派高级官吏振兴农业的观点和思路。

除此以外,一些有政治远见和抱负的地方官吏、地主阶级开明士绅和忧国忧民的各类知识分子,也就如何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提出了各种看法和改革思路:有泛论和综合的,也有针对某个方面或行业的;有涉及全国的,也有专论某一地区的。但不论其具体思路如何,有一点基本相同:大力发展农业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而要改变中国农业落后现状,加速农业的发展,就必须效法西方,引进和推广日本、欧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方式。其主要内容或观点,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和强调农业是“立国之本” ,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中国原本以农立国,以农为“本” ,以工商为“末” ,“重本抑末”是历代封建政权传统的农业政策和经济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国内外历史条件的变化,尤其是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实业救国”的呼声日益高涨。这里的“实业”主要是指工业和商业。其中商业又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认为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是一个“商战社会” ,中国一切失败,归根结底是“商战”的失败。要挽救民族危亡,重振国威,惟有大力发展商业,“以商界保国界,以商权张国权,”[233]甚至有人提出“以商为立国之本”的政策主张。[234]清政府的政策也明显向工商业倾斜。1903年三月,光绪帝降旨说:“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 。[235]这标志着清政府“重本抑末”传统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此后又颁发了一系列优惠工商业的法令、法规、则例和政策措施。长时期以来,清政府早已不修农政,现在把发展工商业放于优先的地位,农业愈加被冷落,也愈加凋敝。正如刘坤一、张之洞所言,“近年工商皆间有进益,惟农事最疲,有退无进” 。[236]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要求振兴农业的朝野人士重新提出了农业为“立国之本”的主张。认为“天下大利,首在兴农” 。这是摆脱民族危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在农业和商业的关系上,他们仍然坚持“农为本富,商为末富”的观点。[237]不过这不等于说,他们主张继续推行古代的“重本抑末”政策。他们“重本” ,但不“抑末” ;而是把农业作为商业、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即所谓“农业为工商之母。 ”[238]

他们也深知商业的重要性,认为“商务窳败,则必不立足立国于商战之世” ,赞成清政府创商部、立商会、兴商业、培商力的有关措施,主张“力变向者贱商病末之积习” 。但同时强调,如果“劝农、考工之政不举” ,则兴商之道“固有未尽” 。认为“今日欲振商业,非先兴农工诸业不可” 。[239]商必须以工为后盾,“欲以商胜人,先须以工胜人” ;而“工必须物,万物皆根于土,则工又资于农” 。因此,“商者,末也;农者,本也。使不尽土地之宜,无物产之富,即精于商务,何以懋迁” ?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方为“务本之要” 。[240]刘坤一、张之洞也说,“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所运” 。[241]一句话,“工为商之本,农为工之本” ,“工商之盛衰,亦视农产为转移” 。[242]没有农业的高度发展,就谈不上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二)建立在地域上包括全部国土、地尽其利,在行业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

“兴农”论者认为,农业在地域上不应该只限于现有耕地,而应该包括全部国土,做到地尽其利。[243]国家和人民的富裕程度,同地力的发掘程度成正比。他们认为,“美国之富,在能尽地力” ;“中国之贫,则在不能尽地力” 。[244]美国每10方里所产,可养200人,远远超过欧洲,因而“富甲环球” 。中国不但无法同美国相衡,即使同欧洲、日本比较,亦瞠乎其后。因此,中国“欲振兴一切物产,则尤在尽其地利” 。[245]但使“东南各省讲求水利,俾无旱潦之虞;西北各省讲求垦牧,俾无荒废之地,则每岁所收,何止亿万计” 。[246]

“兴农”论者认为,中国农业之所以不能尽地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受自给自足传统农业模式的制约。长期封闭的自给自足农业经营模式,使中国官民“遵古节制,流为风俗,而好古、守古、泥古之性质〔格〕遂印入脑筋之内,而难于改化” ;[247]在生产范围上,则形成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惟以五谷为民食。高亢污泽,辄以为不宜五谷,弃之如遗” 。[248]这都限制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突破传统的单一粮食种植模式,是加速土地开发。对于综合性农业来说,没有不可利用的土地,“下隰宜稻,高原宜桑;山林宜树果,堤岸宜栽柳……”凡地皆有用。[249]这样,荒地的垦辟也就显得异常重要。 “开荒种植乃天地自然之利,国家致富之源” ,振兴农业的第一步。并从西方国家找到根据,认为“太西各国无不以垦荒拓土为先务” 。[250]法国遣犯人开垦荒地,大获其利,英国筑堤开发海涂,以机器抽水开发牢隰岛田,用鸟粪使不毛之地成为膏腴的经验更值得借鉴。[251]在具体措施上,除宽限升科外,还主张参照西法,集股纠款,组织公司,使用机器。并对荒地进行登记,分清有主无主,如业主无力开垦,准归公司价买垦辟,业主“不得居奇” 。[252]刘坤一、张之洞还针对东北荒多地腴的特点,拟请特定章程,给一人能开田若干顷或助资借本者,从优奖给实官,以期鼓舞。[253]

开垦的目的是为了种植。主张突破粮食单一种植传统模式的人强调要广为种植。中国古代农业,作物主要限于五谷桑麻,品种太少,“今则风气日开,嗜好日增,五谷桑麻而外,其所当务者,正不可以偻指计” 。因此,除五谷桑麻外,要大力推广其他经济技术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种植。此外,英美诸国各种土产、作物,凡能获利者,“中国务宜访求佳种,广为栽植” 。[254]有人建议推广美国广种马铃薯的经验。美国广种薯,立薯商,设薯行,贩售各国,“获利无算” 。中国若能照办,其利“亦必可以操券待” ,并可取代日益价昂的大米以为主食。[255]

在广种植上,有人特别强调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植树造林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减少水旱、风灾等自然灾害,树艺本身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改善民风和社会治安。中国“于树畜之道,素不讲求,素不推广,惟恃五谷以为足用之源” ,以致各处“童山濯濯,年甚一年” 。[256]尤其是西北各省,“赤地千里,一望童山,旱潦为灾,风沙扑面。其地则泉源枯竭,硗确难耕;其民则菜色流离,饥寒垂毙” 。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大力植树造林。 “有主之地,民种之;无主之地,则官种之” ,同时严禁乱砍滥伐。地方官则以种树多寡为考成。 “持以十年,而中国土地不肥,人民不富者,未之有也。 ”[257]

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也在大力发展之列。主张突破粮食单一种植结构的人强调,必须改变过去“只注意于田功,而不旁及于树畜”的片面观念和做法。羊、猪、鸡、鸭、鹅和鱼鲜,“皆华人日用之常品” ,故“鱼池之凿不可缓矣,牧地之开不可缺矣” 。[258]马牛等的牧养,其利更厚。在畜牧业基础较好的北方,其水草相垂之处,均宜大兴牧务。当然,畜牧业的兴办,不能只限于北方,南方也要兴办。[259]为了发展沿海img103养殖业和海上捕鱼业,刘坤一、张之洞还提出了奖励绅富集资兴办公司的政策主张。[260]

(三)兴办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品转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随着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由原来的生产者直接消费转入市场交换。决定农民收益和经济状况的不仅仅是农产品的数量,更主要的是农产品的交换价值或市场价格。衡量农业的标准也不仅仅是产量,更主要的是产值。在新的条件下,一些稍有商业和经济学头脑的朝野人士,提出了打破传统习惯,发展产值高的优质高效农业的改革思路。

事实上,前述有关突破粮食单一种植结构、实现耕牧并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政策思路,都是从农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来考虑的。在江西德化,有人建议改变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广种苎麻,认为种麻之利,“较种稻不下二十倍” 。其荒山隙地,多栽桐樟等树,“获利亦不可胜言” 。[261]山东临清等地历来有种桑卖椹的营生,但收益不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该省劝业公所建议将种桑卖椹变为种桑养蚕,这样可“利增数倍” 。[262]

罂粟是一种害国害民的毒品作物,但因获利丰厚,屡禁不绝。行政手段无效,于是有人试图用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即动员用经济收益更高的作物取代罂粟。这就是蚕桑。据说“种植之利过鸦片者莫如种桑” 。种桑亩可获值五万余文。若自己养蚕,“利且倍,每亩之获将十万” 。而种罂粟,亩得万余钱已罕见。印度已有部分烟田改为桑田或茶田、棉田。他们认为中国也应照此办理。[263]

在粮食作物内部,也有精粗和产值高低之分。有人建议用价格和产值高的精粮作物取代产值低的粗粮作物。在东北,多种质轻价昂的黄豆、小麦,取代质重价轻的高粱,以减少运费在价额的比重,提高经济效益。在北部人稀地广而又平坦的地区,尤宜推广小麦种植。[264]

兴办畜牧业也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论者认为东北垦区应兴办牧羊业。其最大优点是羊毛质轻价高,省人工、省运费,不忧远途运销之难。因此,牧羊比高粱乃至黄豆、小麦种植获利更大。[265]

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一些人提出的振兴农业、挽回利权的政策思路中,占有重要的分量。

实现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用粮食或庄稼青苗喂养猪、牛、羊和家禽,把粮食转化为肉、乳、蛋、毛和皮革,提高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有人提出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在东北地区“广种包米,畜牧牛豚” 。据说美国之富,“富以农” ,但农产的1/3是玉米。绝大部分(96%)作为饲养牛、羊、猪之用。使量重值轻的玉米转化为量轻值重的乳、肉诸品。东北中、南部适宜种植玉米,以之饲养牛、猪、羊,再加工成冻肉、腌肉或乳、肉罐头,运往他处销售。因“畜产之所值,十倍于等重之普通谷产” ,可大获厚利。[266]

由于我国的加工业不发达,在对外贸易中,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以农产原料或初级加工品的形式出口,外商贱价收购后,进行加工,又高价返销中国,使我备受双重剥削。对此,朝野爱国人士无不痛心疾首于“以我国所出之产而夺我国之财” 。[267]在这种情况下,国人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愿望愈益强烈。只要我们能改良工艺,使用机器,工速品良,则“足与客货颉颃” 。且我工价最廉,成本更轻,材料就地取给,无远贩之劳,“以视彼之贩生而去,沽熟而来,劳尤少而费尤省” 。如此,中国“不特敌外货之内流而可以为守,且争外市之销场而可以为战” 。[268]

前面那位主张在东北广种包谷、饲养牛猪,把粮食转化为乳、肉的论者,同时提出在东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生货成熟货,变粗货成精货”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主张。这些加工业计有:面粉业、甜菜制糖业、纸烟业、织呢业、缫丝业、屠制业、肥料制造业、制革业、皮工业、制胰业、罐肉制造业、罐乳制造业、乳油酪饼制造业、酿酒业、榨油业、酒精制造业、淀粉制造业、制纸业、饴糖制造业、高粱菰子碾磨业、制绳业、制麻业等20余种。这些加工业除变生为熟、变粗为精,提高产品质量、耐储性能和价值外,还可扩大就业机会,解决农业劳动力的均衡使用问题。[269]

察哈尔晋化垦务公司的“经营事业方针书”也提出,鉴于该公司地处僻壤,交通不便,各物运费,所费甚巨,认为将所有农产、畜产、林产全数加工制造,缩小其容积,则便于运输,“价格不增自贵,获利自厚” 。该公司拟办的农、畜、林产品制造有:制油、制粉(麦粉、淀粉)、酿造(烧酒、酒精、酱油)、制肉(火腿、熏肉、盐肉)、制乳、制皮、制罐头、制炭、制醋酸、锯木、制林等,如将来事业进步,还准备酿造啤酒。[270]

其他一些主张扩大种植、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人士,也都是将增加作物品种和进行有关农产品的深加工结合起来考虑的。如有人提出在南方和北方分别发展桑、茶和葡萄、棉花等四种高效作物,就是考虑到养蚕缫丝、制茶、酿葡萄酒、棉纱纺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其产品加工,获取更高的货币收入;提出在江西德化一带广种苎麻的主张中,也包括苎麻加工即麻纺织业的兴办。在内蒙古,多伦诺尔抚民同知提出发展畜牧工艺、进行畜产品深加工的主张,加工范围包括制造皮革骨角、罐藏肉酪奶油、织制呢绒等,办有成效者给奖。[271]山东劝业公所建议在通过嫁接改良鲜果品种的同时,“兼施酿造之工” ,“讲求酿造之法” ,桃李则“宜学罐藏之术” 。认为果品就地酿造、罐制,“非特可遏利源之外溢” ,而且通过酿造比较,可以进一步改良品种。[272]还有人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树艺八利”的主张,即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种葡萄酿酒;种棉花纺纱织布;种甘蔗榨糖;种竹编制竹器;种樟树熬樟脑;种橡胶树制橡胶;种烟草制卷烟,外加种咖啡树制咖啡。据说种制咖啡如能成功,“其利较种茶尤厚” 。[273]

(四)大力发展农业商品生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流通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人们的商品和市场意识明显增强。

这一时期有关振兴农业的绝大部分改革主张和各种论说,无论是强调以农立国、农业为工商之本,还是主张扩大种植、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业、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无一不是立足于市场,以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满足市场需要为目的。

发展商品生产的作物种类和范围,自然不限于经济技术作物和果林园艺作物,历来商品率最低的粮食作物也在其列。 “兴农”论者对中国粮食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甚至日益衰退的状况,十分忧虑。尤其是稻米,中国栽培历史最长,食米人数最多,本应“考求此业独精” ,但实际情况却是“广土抟抟,占地无数,内地仅供自用,邻米之来源一绌,且惧不敷” 。以致运米出洋之禁终不能弛,还不如地少人多、但有稻米出口的日本。他们认为,“以我中国粮食所登,不能与彼争粮,固已足羞,而又查之究之,若恐流一粟出洋,致赢彼毫米之利,此尤可为长叹息者也” 。因此,“兴农”论者主张撤销运米出洋禁令,发展商品生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和加速稻米生产的发展。[274]

在主张发展商品生产的前提下,“兴农”论者一方面以“获利”为动力和是非取舍的依据,认为在农业耕作、作物品种、产品加工方面,“无论守旧更新” ,均须以是否“确能获利”为依归,俾收“一人获利,众人争趋”之效;[275]另一方面也不满足于某些短缺农产加工品的高价高利,而主张扩大生产,以充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如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外市场对蚕丝的需求兴旺,中国蚕丝“仅顾外洋销数,而不敷内地丝货之用,以致绸缎之价日增一日,虽丝商之利可以内外兼收,而华人日用之需,其费亦殊不省” 。他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总由蚕利未兴,出数太少,且不知讲求,俾臻精美所致” 。因此强调大力推广蚕桑之利。 “若销数日多,而所出只有此数,即使逐日加价,终非振兴商务之道” 。[276]

为了促进农业商品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发展,一些“兴农”论者呼吁废除禁止某些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流通的法令,取消对某些农产品流通的限制。如有人主张撤销运米出洋禁令。江西有人在“请兴实业条陈”中提出了“弛谷禁以通民财”的主张。认为江西致贫之由,“鸦片而外,漕折为大宗” 。漕折纳钱,农民只能运谷出口,易钱完缴,而各府县乡皆岁有禁谷出口之习,这无异于“缚人手足而驱之走也” 。由于粮食不能自由流通,致使丰歉差价悬殊,丰年乡斗常跌至四五百文,而荒年常涨至一千四五百文,农民“不获沾流通之益” ,既苦丰年谷贱,复苦荒年谷贵,“虽欲不贫,得乎” ?谷禁非撤不可。[277]为了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和马匹商品生产的发展,刘坤一、张之洞提出取消蒙古与内地马匹交易的有关限制。按清政府的章程规定,每年内地省区到口外买马,须在兵部请领马票,进口后尚需赴部烙验。章程严密,手续繁琐,道途亦多波折。购马费用既多,则马价必求省减,故内蒙古马匹销路不旺,畜牧业发展缓慢。基于这种情况,刘、张奏请改定章程,取消限制,此后不论蒙民贩马入口贸易,内省商民出口购马,“均听其便” 。这样,“口马之销路既旺,而蒙古生计,亦可稍纾矣” 。[278]

(五)兴办教育,开启民智,效法西方,引进和推广外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的生产和经营近代化

清末民初,中国农业生产在装备和生产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必须效法西方,迎头赶上,已在朝野成为共识。有人进行中西对比说,西人农具,咸用新式机器,中国之犁,一人一牛,入土仅得五寸;西国之犁,一人两马,入土既深,而又快捷过之。他如镰耙斧铲,皆利便适用,故以播种,“一日可及数百亩” ;以刈禾,“一人可兼数百工” 。水利灌溉方面,西国以机器除水患,以挖泥船去淤疏浚河道,抗旱则有凿井机、抽水机。汽机车水,“非若中国徒用人力,劳而鲜功” 。种子培育、土地粪壅、病虫害防治、蔬果栽培、畜牧孳育,以及饲蚕、养蜂、养鱼等等,“莫不殚心考求,备收天时、地利、人事之益” 。反观中国,“新法不知,物理不讲,坐令田野不辟,树艺不广,微特种植垦牧之利,远逊欧洲,即颉颃东邻,亦瞠乎其后” 。[279]

中国农业为何如此落后? “兴农”论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农政不修,以本富大计付诸终岁勤动、目不识丁之愚氓” 。[280]农民没有文化,思想保守,不懂科学,只能按传统经验办事;而谈农务的士大夫之流,只能“按图索骥” ,隔靴搔痒,无济于事。这就根本谈不上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发展。有人以浙江瑞安为例,全县农田50余万亩,“野无惰农,地无旷土” ,然而中稔之年才足自给;稍有歉微,人心惶遽,“懦者折粒而忍饥,强者攒食而煽乱” 。问何以至此,曰“不辨土质也,不考热力也,不察物性也,不讲肥料也;选种不精也,取材不广也,利用之器不备也,种植之书勿读也,防害之法不周也,除虫之术勿习也” 。[281]一句话,生产装备和耕作技术保守落后。

“兴农”论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使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和耕作方法,而这又以农民识字、有文化为前提。因此,“不讲农务则已,若讲农务,须先俾农人识字为第一要义” 。他们强调,要想振兴农业,就要推行新法,让农民识字,并掌握有关作物、土壤、肥料等知识,合理浇灌、粪壅。这样,“瘠土可成沃壤,更倍增腴美。虽有旱潦,可免荒芜” 。因此,他们的结论是,“农为工商之本,而农人识字尤为农务之本” 。[282]

除了让农民识字以外,他们还主张兴办农业教育,设立各级农业学校,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学习和传播农业知识,并向日本和欧美派遣留学生,回国量才录用;翻译、出版日本和欧美各类农学书籍;在各省建立农业试验场,对一些新的作物品种和耕作方法进行试验,取得成效后加以推广。而这又只有识文断字的士大夫才能办到。因此,他们特别强调,要劝导和奖励官绅热心农务,掌握农业科学,进行农事试验。

在土地开垦、农业耕作、经营管理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一些“兴农”论者主张完全参照西法,借鉴欧美经验。 “各省地方均宜仿照西法,设立垦荒公司,纠股集款,大兴耕作” 。垦荒一切事宜,“均宜参以西法” ,凡地之卑湿者,以机器竭其水;地之硗瘠者,以粪壅其土;更宜以西国耕具机器济之。作物品种方面,凡欧美诸国有的,中国都要“访求佳种,广为栽植” 。育蚕、缫丝、焙茶、烘茶诸事,“一律参用西法,以臻美善而合时好” 。[283]民国元年,北洋政府农林部也决定,改良农林种植法和农业器械,扩大种植规模;农械的改良,“其形式参仿美俄英法等国” ,并选派干员多人赴各国考察农林两业,以便归国后“研究” 。[284]

不言而喻,按照上述改革思路发展起来的中国农业,应是欧美式的近代化大农业,前景是诱人的。就这些主张本身而言,多有精辟和科学合理之处。但也有一个共同的和根本性的缺陷,即单纯从生产力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没有看到当时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统治,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这些“兴农”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大多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付诸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