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革命和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产业革命和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业革命和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人们在谈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往往联想到英国的产业革命,从产业革命史上去寻找这场战争的所谓历史背景。这些变革是以史无前例的迅猛速度和庞大规模实现的,影响所及,遍及社会经济的一切方面,所以称为“革命”。这些禁令保护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在技术革新前,至少要5个手纺工人的纺纱产量,才能足够供应1个手织工人的棉纱消费量。

一、产业革命和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人们在谈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往往联想到英国的产业革命,从产业革命史上去寻找这场战争的所谓历史背景。他们寻找的结果发现,从18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英国就开始了产业革命,到了19世纪2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爆发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成熟阶段,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强大得足以把机制产品销往全世界的任何角落,成为所谓“世界工厂”。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英国在国内外,都掀起了自由贸易的浪潮,但是封建主义的中国却仍然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于是,中英之间便发生了矛盾,矛盾导致战争。

用“自由贸易”和“闭关自守”的矛盾去说明这场战争的所谓历史背景,实质上就把这场战争说成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和落后的封建主义的冲突,抽去了侵略和被侵略的民族矛盾,为英国的侵略罪行进行辩护。而先进战胜落后,却又是历史的必然,因而中国之失败,也就成了天命。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下面先从英国的产业革命说起。

(一)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产业革命这个概念,内涵很复杂。简单说,这指的是英国从18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生产技术大变革,以及这一变革所导致的生产、交换和分配方式的大变革。这些变革把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工场手工业阶段推向机器大工业阶段,到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的1840年,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三次周期性经济危机。这些变革是以史无前例的迅猛速度和庞大规模实现的,影响所及,遍及社会经济的一切方面,所以称为“革命”。

在产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遍及工矿交通运输和农牧各业的复杂现象,这里不可能全面叙说,好在最先发生技术革新的是棉纺织业,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资产阶级自信最有能力和最为迫切向中国推销的也是棉纺织品,下面就把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当做重点,略加叙说。

欧洲本来不产棉花,无所谓棉纺织业。在中世纪,威尼斯商人曾从中近东进口棉制品,也进口少量棉花。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地方曾利用这种棉花,开始仿制棉纺织品。到了14世纪,安特卫普曾是一个小小的棉纺织业中心,但发展微弱,产品不足以和毛纺织品相竞争。这种地理的、历史的特定条件,使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直到18世纪后期,还根本不存在棉纺织业,即使有,也微不足道。这就使欧洲大陆成为英国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后的重要销售市场。

英国的棉纺织生产技术是17世纪初叶才由安特卫普移民传去的,到40年代,曼彻斯特成为棉纺织业中心,主要都是散布在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不过英国绅士逐渐形成一种穿戴棉织品的时髦风尚,连王后也喜欢穿上东方的丝绸和印花布出来见客。这种风尚引起毛纺织界的嫉妒和反对。

1700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绝对禁止进口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印花布;后来,又更加严厉地禁止买卖、穿着或拥有这些棉制品。这些禁令保护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

在这种保护政策之下,英国棉纺织业为了扩大生产,很快就出现技术革新。人们通常把新技术的发明年代或取得专利权的年代当做技术革新的时代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可以上溯到凯氏(852)(John Kay)发明飞梭的1733年。这种飞梭提高布面幅宽度,增加布匹产量,因而消耗大量棉纱,使棉纱供不应求。于是魏亚特(John Wyatt)和保尔(Leuis Paul)便在1735年发明了罗拉纺纱机(Roller Spinning),并于1738年取得专利权。这种纺机把捻卷棉纱的环形旋转运动和拉长棉纱的直线牵伸运动合并起来,由罗拉纺锭同时完成,使纺纱劳动第一次摆脱人类的手指,改由物质机械去加工,是真正的“工作机”。由此可见,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30年代。

在罗拉纺机的基础上,1767年哈格里夫(James Hargreave)发明了多锭珍妮纺纱机(Spinning Jenny),使一架纺机可以同时纺制多根棉纱。1767年大概是海斯(Thomas Highs)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使纺纱劳动摆脱了人类肌肉的限制。到了1774~1779年间,克隆普顿(Samuel Crompton)把多锭的珍妮纺机和水力纺机两种装置结合起来,发明了走锭纺纱机(Mule Spinnling)。这就是今天许多棉纱厂所采用的一种纺纱机的原型。

现代棉纺织业生产技术上的另一重大突破是蒸汽动力的利用,利用蒸汽力量推动机器运转,首先是由瓦特(Jamea Watt)发明的。瓦特的发明,起初只能推动机械进行直线的往复运动,1782年发明复式蒸汽机后,才能推动机械进行环形旋转运动。利用这种发明作动力的第一家纺纱厂是1784或1785年开设的。在棉织业方面,自从凯氏发明飞梭以后,一直很少进展,直到1789年,卡特赖特(Edmund Cartwright)才试图开设蒸汽动力的棉织工厂,1806年,才出现第一家使用蒸汽动力的棉织工厂。(853)其时距发明飞梭的1733年已过了70多年了。

现代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产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运用工作机代替人的双手去进行原料的加工制造。这种革新使加工过程高速化和规律化,从而使产品实现数量上的提高和质量上的标准化。其二是运用蒸汽去发动机械,用矿物能源代替人类和动物肢体能源、风力和水力自然能源,从而消除肢体能源的量的极限和风水能源的地理限制。其三是运用传动装置,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生产过程有可能不知疲倦地连续进行。从这些意义上说,英国棉纺织业在纺纱和织布这两大工序上,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已完成了发动、传动和加工上的革命性创造发明。尽管这些创造都是少数人根据实践经验实现的,但这些发明创造本身却完成了机械科学原理上的革命性突破,为现代机械科学奠定了基础。

棉纺织业新兴技术的生产工效,空前强大。在技术革新前,至少要5个手纺工人的纺纱产量,才能足够供应1个手织工人的棉纱消费量。(854)棉纱供应不足,严重地束缚了手织业的发展。技术革新开始后,即使是最早的珍妮纺机,每架的产纱量也抵得上6~24个手纺工人的产纱量,水力走锭纺纱机的每架产纱量则抵得上几百个手纺工人。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一个看管蒸汽动力走锭纺机的工人,把366磅棉花纺制成纱只需15个小时,而手纺工人则需劳动2700个10小时工作日。(855)

棉织业新兴技术的生产工效超越于手织业生产工效的倍数远不如棉纺业。19世纪10年代,动力织机的产布量并不比手织业高多少。在19世纪20年代中叶,每台织机的产布量只抵得上7.5个手织工人。织机的发展方向不在于提高每台织机的产布速度,而在于简化看管织机运转的劳动,提高织机工人所能看管的织机台数。在1833年,一个青年工人配上一个12岁的儿童作助手,可以看管4台织机,其工效相当于手织工人的20倍。(856)纺织两大工序新兴技术上这种超越于手工劳动的不同程度,使英国机械化棉织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机械化棉纺业的发展。这也是后来英国棉纱销华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棉布增长速度的技术基础。

(二)英国的社会生产力一般

考察技术革新的社会作用,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某一生产部门的机械化大生产不可避免地和其他许多生产部门发生密切联系,没有其他生产部门相应的技术革新,就不能充分发展;第二,某一生产部门内部某些工序的技术革新,不可避免地需要其他工序相应的技术革新,成龙配套,才能使这个生产部门充分发展;第三,从家庭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意味着直接生产者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彻底变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直接生产者的顽强抵抗。下面我们先说前两个问题。

马克思对一个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必然引起其他工业部门出现相应的技术革新,早有精辟的评论。他说:“当大工业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还要依靠个人的力量和个人的技巧才能存在时,也就是说,还取决于手工工场内的局部工人和手工工场外的手工业者用来操纵他们的小工具的那种发达的肌肉、敏锐的视力和灵巧的手时,大工业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857)简单说,要用机器进行生产,必须首先把机器生产出来。产业革命初期的机器是木料制成的,后来,随着机械运动量的增大,必须用钢铁制造。而制造钢铁部件,则又必须首先在采矿、冶炼机械工业上实现技术革新。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虽然起步很早,但机械工业的起步却很晚。

首先,发展机械工业必须有机械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早期的木制机器都是机器的使用人、织机匠、钟表匠、木匠等类工人制造的。到19世纪20年代,曼彻斯特和伦敦才出现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械工程师。直到186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从事机器生产的厂主、职员、经理人员和商业人员总共只有60807人。如果不包括小型机器(如缝纫机等)的生产者和工作机上的工具(如纱锭等)的生产者在内,技师只有3329人。(858)早期的机械工业规模很小。1824年,有人说伯明翰制造的机器都是轻便手提式的结构。这种所谓机器,多属于工具一类,而且寿命不长。其大型机器,结构笨重,成本过高,运用水力发动,还受地形的限制。在19世纪20年代,主要冶金企业,差不多都已完成第一次技术革新。但使用机器生产的机械工业大多规模很小,不可能使用蒸汽动力。30年代后期,一个法国人记述他在伯明翰见到的情况说,金属加工业“陷入割裂状态”,“越来越分散”。1838年,有175000人口的伯明翰,只有240部引擎,共3595马力,其中用于金属制造业的仅2155马力。从1840年起,英国的机器生产部门才日益多方面地采用机器生产。(859)工作机上的工具部分,一直是由手工生产的,大致从1850年起,才有越来越多的部分采用机器去制造,例如精纺机的纱锭,等等。(860)但在40年代,伯明翰渐渐普及一种制度,即小企业主租赁一间厂房,由另一家中心发动机厂提供动力,把他的机器接在传动装置上进行生产。据1851年人口普查的统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677家引擎和机器制造业中,只有14家各雇佣350多个工人,雇工不足20人的倒有537家,有77.6%的工人都是在不到10个工人的工厂里劳动的。(861)另一记载说,直到1856年,伯明翰的绝大多数钢铁制造厂只不过雇佣五六个工人。在19世纪的前60年内,这个钢铁中心还不是进行大工厂的集中生产,而是增加了更多的小型手工场。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要求机械工业生产那些制造商品的生产工具,也还要求它生产出运输商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马克思说:“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尤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成为必要。”(862)就中英之间的远洋贸易而言,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长久以来,中英之间绕过好望角货运航线,单程便需时3个多月,往来一次,需时半年以上。传递信息的办法是先从海路到达苏伊士,转陆路到达亚历山大,再经海路到达伦敦,这也需时两个多月。这条交通运输路线是把蒸汽动力应用于海船才缩短时间的。

船使用蒸汽作动力的装置是1803年发明的。最初,这样装置起来的船舶在船体两侧各有一具安有横板的车轮,由船体内部的蒸汽锅炉推动旋转,使船舶前进,乃是真正的所谓“轮船”,这种轮船若载重超过一定数量,便把两个轮子压到水线以下,所以不适于远洋航行。运用蒸汽动力以推动船舶前进的一大突破是1838年发明的螺旋桨。但早期使用螺旋桨的蒸汽锅炉,为了避免海水腐蚀炉体,需要随船携带大量淡水;由于航途缺少加煤站又要随船携带大量煤炭;而剧烈震动的推进装置又必须应用钢铁材料制造船体和机械部件。如此,都需要在船舶制造工艺上实现一系列的技术革新。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所谓轮船还不适于远洋航行。40年代开辟横渡大西洋的航线,那是远洋航行的最短航线。就在这条最短的远洋航线上,轮船也只用于载客和运送邮件,并不载货。到了1843年,铁壳轮船才制造成功;其后10年内,复式蒸汽机的发明大大节约了煤炭消耗;到了1870年左右,冷面凝汽机(Surface Condenser)的发明,使锅炉用淡水的循环利用成为可能;再到80年代,钢质船体才制造成功。(863)所以有人说,现代化轮船运输进入远洋航线的新时代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的。(864)英国轮船吨位超过帆船是在80年代前期。(865)

在中英航线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还有两件大事,即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和1871年海底电线的通联。前者把中英航线缩短了28%,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后者把中英之间的信息传递,从几个月缩短为几个小时。以后我们即将看到,这些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给中英贸易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现代化棉纺织业的充分发展,除需要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业的相应发展外,还需要许多其他部门也具有相应的发展。例如为了染色和印花,就需要化学工业的发明创造,才能从天然染料向合成染料过渡,如此等等,这里不多加叙说。让我们采取前人概括性的总结来说明产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生产力一般的提高状况。有人说,直到1830年,“英国还没有一种工业已经渡过了全面的技术革命,所以古老形式的工业组织和各种各样的过渡形式还充斥于全国。甚至在棉纺方面,早期的带金属零件的木制机器依旧通用,金属制造的走锭精纺机才发明不久,而且只有比较进步的纱厂中才使用”。(866)直到50年代,英国走向工业国的路线虽已确定,但所走的路程还不到一半。(867)

不仅如此,大规模发展棉纺织业,必须有大量的棉花供做原料。在1861~1865年美国内战以前,英国进口的棉花,基本上来自美国。而在美国,把棉花纤维从籽棉上剥离下来,是靠人的双手去完成的,一个工人的平均工作日只能剥出一磅棉花,这是英国棉纺织业发展上的一大障碍。1793年,美国人惠特奈(Eli Whitney)发明了轧棉机,使一个黑人妇女每天能轧出100磅棉花。(868)从此,美国的棉花生产便加速度地扩张起来。1795~1800年,平均每年增产1800万磅;到1815~1820年,5年共达10000万磅,19世纪40年代后期,一年就达10000万磅。可见,英国棉纺织业的原料供应问题,是到1793年以后逐步解决的。

现代纺纱厂,把棉花纺制成纱,需要经过梳棉、并条、粗纺、精纺等多道工序才完成最后产品。这许多工序前后衔接,其中一道工序实现技术革命,便需要其他工序也实现技术革新才能配套成龙。现代化梳棉机是一个美国人发明的,到19世纪50年代才传到英国。(869)这就是说,在英国纺纱厂里,现代化梳棉工序的机器设备是到19世纪50年代才开始配套成龙的。

前面说过棉纺织业的纺纱和织布两大工序,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便已完成了发动、传动和加工上的革命性创造发明,从而完成了机械科学原理上的革命性突破,运用这些机械科学原理去进一步改进机械设备,使之臻于完善,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造发明过程。这里要说的是从手工走向机器的新技术配套装置。

“当工作机不需要人的帮助就能完成加工原料所必需的一切运动,而只需要人从旁照料时,我们就有了自动的机器体系,不过这个机器体系在细节方面,还可以不断改进。例如,断纱时纺纱机自动停车的装置,梭中纬纱用完时使改良蒸汽机立即停车的自动开关,都完全是现代的(1867年著作中的话)发明。”(870)

走锭纺纱机是18世纪70年代发明的。但英国纺纱厂的精纺工序,一直依靠纺工灵巧的双手去完成,到1825年才发明有效的自动走锭精纺机。而这种精纺机又成本过高,难以普遍推广,迟至50年代初,一般纺纱厂原则上还在依靠手工精纺,自动走锭精纺只是例外。精纺工序的另一种机器称为环锭纺机。在19世纪70年代,环锭精纺机还在试验阶段,其推广应用是到90年代才开始的。(871)不仅如此,精纺机的制造发明,都着重在提高100~200支细纱的生产工效上。(872)而中国古老的手工棉纺织业,一向都利用亚洲棉进行生产。亚洲棉只能生产24支以下粗纱,所以中国人民的传统习惯都消费粗纱织品。英国现代棉纺织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中国人民的消费习惯又不对路。这是英国棉纱布开拓中国市场的一个不利条件。

已经完成从手工向机器过渡的那些生产机械,比较全面的进一步改进是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那以前,英国厂主固然利用机械装置对工人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同时也利用延长劳动时间,对工人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1832年,英国通过立法,限制工厂工作日的劳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1847年,又一次立法,限制劳动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不管工厂主怎样规避立法限制,这两次都起了促进他们改进机器,提高劳动强度,借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作用。

1832年后生产技术的改进,为英国棉纺织业带来了空前的大跃进。马克思说:“英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在1833~1847年时期,即实行12小时工作日时期,超过了实行工厂制度以来的最初半个世纪,即工作日不受限制时期,而从1848年到现在(1867年——编者注)实行10小时工作日时期又超过了1833~1847年时期,而且超过的幅度比前一幅度大得多。”(873)从下面的数字上可以看出这种蓬勃发展,主要是靠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形成的。1850年英国棉纺织厂使用的动力比1838年提高38%,而工人数只增加27.7%;1856年的动力又比1850年提高19.7%,而工人数只增加14.6%。(874)有人计算,如以1829~1831年的年平均生产率为100,则1844~1846年的棉纺年平均生产率为178,1859~1861年更高达237;其棉织生产率,在1844~1846年增至323,到1859~1861年更增至615,(875)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成倍增长的。

只就加工制造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命而论,以上情况说明,英国对华贸易的现代化进程是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

(三)英国的机器排挤手工问题

下面来说考察技术革新的社会作用应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即直接生产者对工厂制度的顽强抵抗。

人们在考察技术革新时,都惊叹于机器的生产工效高于手工生产的巨大程度。这种生产工效的巨大差异造成机制产品和手工产品生产成本的巨大差异,价值规律的作用使机制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手工产品。这就是通常所说机器排挤手工的问题。由于机器的生产工效大大高于手工生产,所以人们往往倾向于过高估计新兴技术的推广速度和机器排挤手工的进展速度。

前面已经指出,在纺纱和织布两大工序上,机器的生产工效都高出手工的许多倍。有人计算19世纪30年代初叶,爪哇手纺工人纺制棉纱的物化劳动价值相当于棉花价值的117%,英国机纺的加工成本只相当于棉花价值的33%。(876)另有人计算,在1830年,英国机纺40支纱的成本为每磅1先令7个便士;二者纺制100支纱成本分别为每磅3先令img56便士和12先令4便士。(877)机制棉纱成本的降低形成棉纱布市场价格的下降。有一个材料说明,英国100支纱的每磅售价,1786年为38先令,1801年为8先令9便士,到1842年更降为2先令9便士。(878)用手纺车纺制棉纱,爪哇、印度和中国,生产工效没有多大差别,机纺和手纺这种工效和生产成本的对比,基本上也适用于中国。棉纱成本的下降当然造成棉布成本的低落。

有一个材料说,英国机制长布(long cloth)1830年的市场价格比1820年下降了48.5%。(879)在机制产品的激烈竞争之下,英国手织工的工资收入迅速下降。

在机器和手工如此剧烈的竞争下,英国手织业还存在了很长的时间,这是手织工人对机织业进行顽强抵抗的结果。

机器竞争下英国手织工人的工资收入(1797~1834)

img57

资料来源:诺尔斯:《十九世纪大不列颠的工业和商业革命》,第119页。

在技术革新前,英国的棉纺织业都是家庭手工业。当时这种手工业,或者是以农业为主的家庭副业,主要目的是自给自足;或者是以纺织为主业,以农业为副业,主要目的是出卖。以出卖为目的的生产,当然感受市场竞争的压力最为敏感。

据恩格斯的记述,曼彻斯特家庭手工纺织业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这种家庭手工业者大多住在城市附近农村,已是在包买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性家庭手工业。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从事织布,他的妻子、儿女从事纺纱。他们把纱布交给跑四方的包买商,从包买商手里取得工资报酬。市场需要随着人口的缓慢增长而逐渐扩大。竞争对工资不发生显著影响,他们凭工资收入维持全家生计,能“生活得不错”,大部分甚至还能够蓄积一点钱,租进一小块田地,在空闲时耕种。不过,他们是“蹩脚的庄稼人”,在田里劳动只是为了“做些有益健康的工作,这种工作对他们已经是一种休息”,所以做得马马虎虎。他们“在什么时候织布和织多少是随他们便的”,他们“无须乎过度劳动”。他们就这样过着庸碌而舒适的生活,“诚实而安静地、和和气气而又受人尊敬地生活着”。(880)

棉纺业在出现技术革新后,大约从1792年年底开始,机器纺纱业提供的棉纱又便宜又多,使得手织业者不用纺纱就可以利用充分的棉纱从事劳动。这样一来,他们的收入增加了,“于是人们纷纷拥向棉织业”。(881)直到进入19世纪以后,手织业的从业人数还在增长。如1806年,大不列颠只有手织工人184000人,到1820年,便增至240000人。这个人数继续保持了10多年,才开始下降。所有这些手织业者都是家庭手工业者。(882)

马克思所说手织工人收入增加现象大致是在18世纪后期,前表所列手织工人的每周平均工资在19世纪初叶就已下降了。为什么工资下降而从业人员还在增加呢?

首先,任何一项机器发明,都受到和手工业有关者的强烈反对,难以迅速推广。发明飞梭的凯氏就受到手织工人和包买主的强烈反对,一度被迫逃亡到法国。他那项1733年的发明是迟至18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被采用的。1738年取得罗拉纺机专利权的保尔曾因欠债而被关进监狱,他的发明到1761年还未得到推广。1767年发明珍妮纺机的哈格里夫利用自己的发明所经营的企业曾经被人捣毁过。他的发明,只是由于不需大量投资,其结构又适于在家内安装生产,才逐渐得到推广。1767年海斯就发明水力纺纱机,到1780年,纺织工人还向下院请愿禁止使用他的水力机。(883)

新式机器固然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能够获取高额利润。但19世纪前期还是商业统制产业的时代,机器发明人多半不是资本家,也不具备经营商业和管理工厂的才能,多半不是成功的大工业经营家。

其次,在和工厂制度的竞争中,包买主制度也有其优越性的一面。资本家办工厂,必须把大量资本投放在地基、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上,还必须储备流动资金以支付折旧、保险、捐税、办公、会计等各项费用。这一套投资,一遇市场呆滞,就成了无利可图的负担。而包买主则收购产品,给付工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的盛衰,随时伸缩订货生产。19世纪初,一个棉织品包买主说,他经常雇佣1000名织工,分散在3个村庄里给他生产订货。那些家庭织工为了取得订货,总是竞相压低工资报酬,这就削减了成本开支。因此,包买主制度对工厂制度的抵抗,“出乎意料的顽强”。在动力机器对手工业的优势还不够强大的棉织业里,这种制度便“不合常情地”拖延着。(884)

再次,棉织业从家庭手工业向工厂大工业的过渡,意味着生产者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在工厂制度下,生产者不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倒是变成为生产资料的附属物。他们全家必须抛弃环境恬静、空气清新的农村住宅,迁入人口拥挤、喧噪、龌龊的贫民窟,不再租入小块田园,作为“有益健康的工作”去耕作,也不再取得田园收入以补助家用。在工厂,他们对劳动方式,不再具有独立自主权,而是必须在工头的监督之下,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工厂纪律,否则即将受到惩处。这种劳动不复像自己家庭那样,可以随时停工,随时上工,而是跟着机器的不停运转,不停地紧张进行。他们不再是“在什么时候织布和织多少是随他们便的”,不再“无须乎过度劳动”,而必须从事12小时以上的过度劳动。他们的妻子、儿女不再受到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的爱护和帮助,只干力所能及的轻松活计,而是必须独当一面,成为机器的延伸部分。总之,他们不再“受人尊敬地生活着”,而是在厂主奴役之下的可怜虫。他们相互之间,虽有血缘关系,却没有感情上的联系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毋宁都是受失业威胁的竞争对手。这是彻底破坏古老传统的历史性大变化。因此,即使手织业的工资所得远远低于工厂织工,他们也难以割舍自己的那架织机、那块田园和那所住宅。

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那种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所实行的圈地运动等国内剥夺过程,还在猛烈地进行着。这一过程为英国劳动力市场增添了大批的相对过剩人口,他们尽力压低生活水平,拥向一切可以勉强糊口的劳动行业。手织业恰恰又是一门并不需要多少技术训练的行业。

不仅如此,机器的生产率固然是由它所代替的人类劳动衡量的,但是“由于资本支付的不是所使用的劳动,而是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因此,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885)对资本家来说,只有这种差额才决定商品的生产费用。而“机器本身在某些产业部门的使用,会造成其他部门的劳动过剩,以致其他部门的工资降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阻碍机器的应用,并且使机器的应用在资本看来是多余的,甚至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的利润本来不是靠减少所使用的劳动得来的,而是靠减少有酬劳动得来的。(886)马克思指出过,英国煤矿本来是使用女工和童工劳动的,只是到了法令禁止女工和童工以后,资本家才采用机器。而直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有时还不用马匹而用妇女在运河上拉纤,因为维持过剩人口中的妇女劳动之所费是微不足道的。

在棉纺织业里,纺纱部门使用机器生产的结果,恰恰使棉织部门的劳动力过剩,以致这一部门的工资降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阻碍了棉织机的推广。1839年英国政府发表的关于手织工人状况的报告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报告书说,那些在1839年还继续使用旧式手织机的织工们的极端贫困,随着不可抵抗的机器竞争的扩大,已经逐渐严重起来了。可是,贫穷越严重,普遍采用新设备就愈益受到推迟,“因为工资降得那么低,以致用人比用机器更为有利”。(887)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18世纪60年代发明的手工珍妮纺机一直沿用了60多年,到19世纪30年代才出现决定性的衰落;在18世纪80年代就已可能使用的蒸汽动力织机,到40多年后的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广泛应用。(888)1840年,手纺工人尚未完全消灭。(889)同年,手织工人还有50万人,每天劳动15小时。(890)1851年的普查表明,棉纺织业的50多万工人,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是在50人以下的作坊里劳动的。(891)马克思说,在1856年以前不久,棉织业才有工厂制度,“还没有把手摇织布制度排挤掉”。(892)近年西方的研究表明,英国手织业的最后绝灭时间一直拖延到19世纪60~70年代,其绝灭,并“不是因为所得的报酬太少,而是因为再没有青年从事这个正在灭亡的手艺了”。(893)如果从发明飞梭的1733年算起,那么手织业的生命一直延续了一百三四十年之久。机器织工人数和手工织工人数的对比估计如下表。

不列颠棉织业机器织工人数和手工织工人数比较(1806~1860)

img58

资料来源:密切尔:《不列颠历史统计提要》,第184页。

根据这个估计,机器织工人数迟至1835年才超过手工织工人数,到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的1840年,不列颠还有手织工123000人,到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前一年,还有27000人。英国机械化棉纺织业的生产力既然在英国本土还没有把手织工人排挤干净,它当然没有力量把棉纱布远涉重洋地送到中国市场上来战胜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

最后,还需要对毛纺织业做点简单补充。在英国,毛纺织业是几乎遍及农村每个家庭的传统手工业,在产业革命前,毛纺织品一直居于各种出口商品的第一位。毛纺织业的技术革新,许多都是从棉纺织业移植过去的。毛纺织业的最先加工工序是把羊毛梳松以便并条。这道工序曾试用过多种机器,其关键性的发明是到1834年才取得专利权的,到19世纪后半叶才广泛使用。(894)把梳松后的羊毛并条的机器是1832年由美国人发明的。这项被称为毛纺业里具有珍妮纺机对棉纺业那样伟大作用的技术革新,可以用动力推动。但到1850年,在新英格兰的推广尚未普遍,在另外两个地方才开始采用,而在其他地方,则闻所未闻。(895)直到1870年,各主要地区一般都采用了,但根据工厂视察员的报告,在1871年,除约克郡外,英格兰和威尔士总共才有5部并条机。(896)

1767年发明的珍妮棉纺机,到18年后的1785年才在北方开始应用于毛纺,而1775年发明的走锭棉纺机真正成功地应用于毛纺,则是在55年以后的1830年。1835年的一本著作说,粗纺工序已在工厂里进行,但毛纺粗纺机还是靠手工操作的,严格说,不能算是工厂生产。40年代的一般经营方法,还是织呢匠买进已分类好的羊毛,在毛纺织厂里进行粗梳、精梳和头道纺,然后拿回家去进行精纺和织造,织成后卖给商人去进行染色和整理。迟至1857年的一份报告还说,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毛纺厂所使用的动力,还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水力。在约克郡的毛纺区西莱定,毛纺厂平均每家只使用14.6马力的动力。(897)

毛织业从家庭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过渡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其进度远较棉织业缓慢。根据1839年的材料,毛纺织厂或毛丝纺织厂平均每厂只雇佣58个工人,就是特别指明其为大型企业的约克郡342家毛丝厂,平均每家也不过75人。当时大量的劳动都是在家内进行的。就在大型的毛纺织企业里,“从头到尾整个生产过程都掌握在同一些人手里——而不问工作是在厂内或是在厂外进行的”。有人估计,在40年代,不能认为英国的呢绒制造业者所掌握的动力平均能大大超过10匹马力。直到1858年,约克郡从事呢绒工业的工人,只有一半是在工厂里劳动的,还有极大部分的计件织工织呢匠在厂外劳动。(898)须知1858年已经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年代了。

英国毛、麻、丝动力织机统计(1835~1874)

注:*为1870年数。

资料来源:密切尔:《不列颠历史统计提要》,第195~198、203、210页。

英国的棉毛纺织品有的掺用丝麻原料。“在1830年以前,除去棉纺织业而外,任何纺织工业都还没有受到动力织机的影响”。(899)到了1841年,“织工通常都自己有一台或几台织机——至少有这样多的固定资本是自己的——但也有时租赁织机或租赁供织机用的某种复式滑车”。(900)总之,就整个纺织工业而言,主要的经营形式还是家庭手工业。30年代以后,毛、麻、丝动力织机的统计如上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所有外国开放五口通商。当时英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最为先进的国家,纺织业又是英国最为先进的产业部门,英国的情况如此,其他外国就不需多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