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国际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并在90年代被广泛接受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这次大会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倡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

任务四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索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国际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并在90年代被广泛接受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第一次提出了环境与发展的主题。

1982年,联合国大会成立了三个高级专家委员会。之后,他们分别发表了《我们共同的危机》《我们共同的安全》和《我们共同的未来》三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为了保障安全、克服危机和创造未来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2年6月,世人关注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隆重召开,人们称其为“地球首脑会议”,这是因为有102个国家的元首或首脑亲自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历史上,从未有如此多的国家领导人共聚一堂,磋商人类在环境与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这是自1972年在瑞典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又一个里程碑,是一次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国际社会发展新战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里约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是号召国际社会实行可持续战略的两份纲领性文件。前者提出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理和思想准则,后者提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领域和行动计划。 1997年6月27日,联合国第19次特别大会重申《21世纪议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性和世纪性的话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中国政府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和努力。在环境与发展会议上,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的庄严承诺,并于1994年通过了世界第一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由布伦特兰担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标题,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评价,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和口号。这就是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The Brundtland Report)。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概念作了简短而明确的解释,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一是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即无论富国、穷国,富人、穷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二是要考虑后人的满足,即达到代际之间的公平;三是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限度。换句话说,就是要达到天人之间关系的长远协调,而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也就是说,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布伦特兰定义强调人类社会应该追求有持续性的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发展,这一思想原则已为世界各国接受和运用。

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说:“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所以,就其所主张的社会发展观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的是代际公平分配,以使当代及未来人类的需要都能够有条件得到满足;就其经济观而言,强调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自然系统这一基础之上;就其生态环境观而言,强调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能够切实加以保护等。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为谋求新的发展模式而创立的新的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内容方面,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保护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1)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对中国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必然要求。

(2)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改善和提高地球的资源生产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节制的,没有节制的发展必然导致不可持续的结果。生态可持续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分裂开来的做法。可持续发展强调预防重于治理,要求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而不是在发展的末端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3)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发展的内在要素和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鉴于地球上自然资源分配与环境代价分配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普遍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地球社会环境。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人类应该追求的是以人为目标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构筑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并阐述了其主要目标。这次大会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倡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

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间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而其前提是需要有一个重视旅游也重视其他经济因素的综合规划过程。

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关于可持续旅游的内容,可见于“Globe’90”国际大会上所提出的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使四方受益,即使旅游者、当地百姓、未来的旅游者以及未来的当地居民受益,涉及同代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同一利益群体代际之间和不同利益群体代际之间的公平问题。

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可持续旅游的含义是多层面的。但其最核心的一点,便是要确保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换言之,就是要从长远观点出发,全面认识旅游的影响,在满足人们开发旅游业和开展旅游活动的需要方面,实现代际平衡。

总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改变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与消费模式,增加生态环境的保护费用,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相关部门、旅游企业和全社会必须给予全面支持与保证。

(一)要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从纯粹的旅游价值观来考虑,大部分旅游资源应当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因为,当一些普通资源一旦作为旅游资源时,其原始性或自然状态才是吸引旅游者的根本属性。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又破坏了这种原始性或自然状态,更何况还有来自旅游对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之初,就要把旅游资源的保护放在与开发同样重要的地位上。

旅游资源人为破坏的根源就在于公众缺乏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少人根本不知道旅游资源的价值。因此,旅游资源保护的首要问题是让公众有一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了解旅游资源是千百年自然造化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精髓,人类精神需求的宝贵财富,保护旅游资源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向公众输入环境保护意识,才是最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要逐步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要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规划,要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要杜绝过去那种一味追求城市现代化,不注意保留城市历史原貌的做法。对历史文物单位的修复或重建,要严格尊重历史原貌,不能把握历史原貌的要经过充分的考证和研究,反对违背历史的推测和杜撰。新建的文化景观或文化节庆项目,要充分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严格控制各地兴建千篇一律的文化景观和缺乏文化底蕴的文化艺术节庆活动。

(三)要制定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行动方案

我国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桂林宣言》为指南,制定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行动方案。国家从资源的分类和评估入手,确定实施保护的等级目录,采取区别对待的保护措施。国家将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实施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促进其综合环境的改善,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要推进旅游环保与国际接轨

要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环境保护国家标准。国家依照环保法规和环保国际标准建立旅游企业环保审计制度,审查企业环保法规执行情况和环保达标水平,引导旅游企业按照环保法规和环境保护国际标准体系开展绿色经营,开发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旅游产品。

(五)国家要对旅游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实施全面保护

国家应设立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管理机构,也可隶属于各级旅游局,专门行使管理旅游资源保护职责。其职责范围是:对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环境保护进行统一的管理,定期检测;对各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进行评价、评比,参与决定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定级评审事项,使各旅游资源法规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协助各旅游局规划部门做好对旅游地的规划,把握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完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系统。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与执法工作。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了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对人类的重要性。我国在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先后制定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与全国人大所立基本法相关的实施细则,将保护旅游资源这一问题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我国还要在进一步加大立法力度的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在执法方面,除了各级环保部门执法外,还应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设置专门机构进行旅游执法工作,以保证执法的强度。

(六)国家对涉及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大型工程,保证工程合理实施

国家对涉及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大型工程,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型道路和机场工程,矿山开采工程和城市改造工程等,必须在土地征用、房屋动迁、绿化保护、工程污染处理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细致的研究、设计和论证,要避免任何可能出现的环境后果和资源破坏;计划、建设、交通、水利、文化、文物等有关部门与旅游部门协调一致,保证工程合理实施。

【实训】为学生分组,对所在城市可持续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哪些情况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知识链接】

世界旅游组织在黄山建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站

2008年3月26日上午,世界旅游组织建立的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站在黄山景区揭牌。这是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观测站,也是该组织首次在中国的世界遗产地设立观测站。

世界旅游组织是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致力于旅游扶贫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世界旅游组织2005年开始在全球世界遗产地或重要旅游城市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站。 2005年7月,该组织曾在中国广西桂林市的阳朔设立“可持续发展观测站”。

世界旅游组织副秘书长塔勒布·瑞法在今天的揭牌仪式上说,观测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黄山生物多样性、地质资源的脆弱性等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测,收集黄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指标数据,进而探求世界遗产地旅游经济最大化、负面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发展模式。

目前,全球共有世界遗产851处。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保护遗产资源的工作经验,曾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有许多做法都是实际工作中的创举,应推广到全世界其他遗产地学习和借鉴”。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称,这是世界旅游组织选择在黄山建立观测站的重要原因。 (来源:新华网)

【自测题】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实际谈一谈我国旅游业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