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调查的实施

调查的实施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调查的实施一、“脚进门里”对于入户调查来说,调查员成功地迈过被访者家中的“门槛”是很重要的一关。时,调查员应该有礼貌地回答:我是××公司的市场调查员。与此同时,调查员应该取出随身携带的介绍信及能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调查前的全面培训是很重要的。调查员还说会“保密”,这当然增加了问题的神秘性。一般地,一个调查对象对陌生人采取这样的态度,是很正常的。

第二节 调查的实施

一、“脚进门里”

对于入户调查来说,调查员成功地迈过被访者家中的“门槛”是很重要的一关。

调查员按照抽样名单寻找到被访者的具体住址后,轻轻敲门,然后稍微后退,等待主人开门。当主人询问“谁呀?”时,调查员应该有礼貌地回答:我是××公司的市场调查员。与此同时,调查员应该取出随身携带的介绍信及能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一般来讲,学生的学生证较身份证件更容易为人接受。这也是我们在前面推崇聘用学生作为调查员的原因。在户主打开门后,调查员应有礼貌地将介绍信及证件递给开门人,然后,按照封面信的内容讲明自己的身份与来意。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供参考:“您好!我是××公司的市场状况调查员。这项调查是为了促进××产品更好的发展,我们对与调查有关的所有信息都是保密的,请您不必担心。这是我的介绍信与××证。可能要耽误您的一点宝贵的时间,希望您能够协助我完成这项调查。”通常情况下,被访者会将你请进家中,你也就成功地迈过了“门槛”。如果居委会事先已经与被访者打过招呼,那么,阻力可能会更小。但无论怎样,封面信上的话是一定要陈述一遍的。

如果遇到被访者仍然心存顾虑,不肯接受调查的情况,该怎么办呢?调查员则需将通过培训得到的有关知识对被访者讲一下。“您是经过科学的选择方法,进行抽样选择出来的调查对象,如果我们随便更换,就会破坏整个调查的科学性,所以请您配合,如果今天您有什么不方便,我们可以再约时间完成这个调查,您看……”,“而且,我们的调查会严格保密,里面的内容多半是关于××产品的,只是请您作为消费者的一个代表来谈一谈有关××产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调查员都会被请进家门。

对一般的调查员来说,初涉调查实践时,很多人心里没底,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总是想得太多。一般集中在这样的问题上:如果不顺利,被拒绝了怎么办。第一户拒绝了我,第二户一定也会拒绝我的,第三第四户和前两户又应该是一样的……其实如果真的这么想,那调查干脆不要做了,这个调查员在培训期间就没有接受良好的训练,没有一个端正的心态介入社区;实际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干脆也就不会有调查业。我们说这不是一种成熟的心态,也不是一种客观的认识。从介入活动的结果看,当然有两种:一是被拒绝;二是没有拒绝,调查顺利进行下去了。第二种不用说了。第一种其实也可以分为好多种情况。从被调查对象来看,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应该知道,大约可以简单划分成三种类型:一种类型的人就是喜欢合作,一般不会随意猜忌人,一般不轻易拒绝人;一种类型的人就是不喜欢合作,对待陌生人,随时是设防的,一般不轻易配合别人;还有的处于二者之间。这三种类型的人各占多大比例呢?这当然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课题性质,商业调查一般比市场调查难做,就是说拒绝的人偏多些;如社区性质,城市社区一般比农村社区难做;如礼品丰厚程度,礼品丰厚时好做;如有无人介绍,有人(如居委会)介绍比没有介绍好做……一位美国的教育研究工作者做过统计:大学的教育研究,抽取教育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的,拒绝率大约在20%上下;抽取学生家长做调查,拒绝率非常低;抽取社会上的一般群众,拒绝率大约也在20%上下。他声称有的研究拒绝率可达50%。据笔者切身体会,调查活动中存在一条铁律,那就是:不管怎样,总能找到合作者。我称之为“调查铁律”。如果从社会学理论上看,一般社会现象都服从正态分布。用到调查实践中,可以这样描述:即无条件地拒绝或合作者都是少数,多数人集中在无条件拒绝——无条件合作两端之间,这是个连续谱。事实情况也差不多。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即如何能使执于两端之间的多数人,配合我们的工作。这除了取决于上面所说的因素之外,还有重要的可控制变量,那就是调查员的介入方式,如何与调查对象互动。笔者从1992年起曾多次参与调查实践。不管是市场调查还是社会调查,都参加过不少。对这一点有切身体会。调查前的全面培训是很重要的。记得第一次做调查时,在这些方面根本就没受过训练,所以介入社区后,根本不知道会怎样。第一天只做了一份问卷。上午被连续几次拒绝。这之后开始摸索经验,从形象上作了一些改进,措辞也进行了推敲。我第一次被拒绝时,记得进门之后的第一句话是:“我是来调查的,您能填一份问卷吗?”户主当时愣了一下,然后就说:“调查?调查我干嘛?”我解释说:“这是一个研究,会给您保密的。”他一听说“保密”,马上说:“算了算了,咱这号人也没有什么密可保,您另找别人吧。”我又想解释,一位老太太从里面走出来,对我说:“调查,您调查谁呀?我们怎么了?”我急忙解释说:您误会了,这是抽到的,您是代表。她更火了,毫不客气地把我赶了出去。现在想来,弄得如此狼狈实在有点咎由自取的味道,是措辞不当造成的。比如第一句话:“我是来调查的,您能填一份问卷吗?”很容易让被访者理解为在某些卷宗上签字画押,所以非常警觉。这样问,还不如就说:“您能帮个忙,填一份问卷吗?”像上面的情况,调查对象说:“调查我干嘛?”实际上是一个信号,他已经误会了,并且很警觉。这时我的解释也不好。他既然错误理解了“调查”,也同样容易在他的所谓“调查”的方向上理解“研究”。调查员还说会“保密”,这当然增加了问题的神秘性。如果解释第一句话,还不如说:“您别误会,就是请您帮个忙。呶,这是点小意思。”之后把礼品递给他。一般地,一个调查对象对陌生人采取这样的态度,是很正常的。他们在不清楚你的来意时,往往也不会要你的礼品。这样做实际是要澄清他的误解。这时他如果没要礼品,也没再说什么带有警惕和敌意的话,可以及时把问卷递给他,同时可以说:“您看看,就是这个。”他一般先看看是什么东西,这时你可以把礼品放在桌子上或调查对象旁边。看他看了后有什么反应。其间也可以简单地进行一些解释。如果去的是居委会,一般需要带着证件和介绍信。入户一般不用先出示证件。这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情况千差万别,介入方式也多种多样。调查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风格。不管有没有介入的技巧,首先需要的是把来意讲清楚,让调查对象明白即可。只要清楚明白,有礼貌,自然就会有人合作。如果说有技巧,我想最重要的技能莫过于调查员能调整自己,使自己以从容、和善、自然的形象出现在调查对象面前,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自己的来意表达得清楚、明白。做到这样,除非调查对象正在忙着,或者我们遇到了上面所说的第一种类型的被调查者,一般都会建立起工作关系,进入下一个过程了。如果调查员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了,礼物也送了,被访问者还是不同意做。也不能太勉强。如果被访者说:“我目前忙着呢。”你可以说:“那这样吧,我把问卷放这儿,您抽出空来填一下,两三分钟我看就够了。您填完了,就把问卷放在门口,我先去别处做,再回来取,可以吗?”这时他如果同意了,你就可以把问卷和礼品留下,致谢离去,如果仍不同意,就可以告辞离开了。总之,正确的介入方式,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在介入过程中,不但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同时也要弄清楚被访者的意思,来确定自己如何打通这一关节。要看清火候,不能一味死缠烂打,也不要浅尝辄止,这么做其实都是在牺牲工作效率。

二、把握谈话的方向

进门落座后,调查就可以开始了。由于调查地点是在被访者家中,调查员作为客人可能会稍有被动感,被访者作为主人,可能有时会引导谈话的方向,但是,在市场调查的过程中,调查员必须有能力把握谈话方向。

在调查刚刚开始时,被访者也许会有一点紧张,因为毕竟是“调查”,被访者的大脑是紧张的,他(她)要认真听清楚调查员的提问,然后再判断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说真的,哪些说假的,所以,被访者的话也许不多,他们大多能够根据提问做出简要的回答,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气氛的活跃,被访者也在逐渐放松,他们会对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或自己感触颇深的事物发表看法,并且,有时候由于感受太深,可能发起长篇大论,如果这时调查员不能够把握谈话的方向,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大量的时间被不相干的话题所浪费掉,等话题转回到问卷时,被访者也许已觉得累了。真正的调查内容也许就匆匆糊弄过去了。所以调查员把握住谈话方向十分有必要。

例如:在某药品市场调查的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询问被访者的既往病史:您在患此病后,是否有过由于它而诱发其他有生命危险的疾病的经历:①有过;②没有。被访者回答:怎么没有!接下来,他就从头开始讲起,在哪一年,那时他在哪里,做什么工作,发病的经过,自己如何痛苦,单位里的领导去看他,医疗费的报销问题,后来又谈开了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问题。被访者沉浸在回忆之中,充满感情地述说他的经历,他的感慨。……作为调查员,倾听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礼貌的表现,但是,为了完成问卷,有时必须打断被访者与调查无关的谈话,无论被访者多么投入,多么充满感情,调查员也应该是理智的。调查员要巧妙利用被访者谈话过程中的小问题,及时插话进来,首先肯定他(她)的诉说,以证明你的确在倾听他的诉说,然后再用婉转但坚定的口气终止被访者的讲话。针对上面的例子,调查员可以这样说:“好的,您说得特别对,那么,在您那次有生命危险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您使用的是什么药?”被访者这时会回答出一种或几种药物的名称。调查员不给被访者发挥的余地,接下去问下一个问题,将被访者的全部注意力都与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密切结合起来。

总之,调查员一定要把握好谈话的主动权,虽是在被访者家中,也要能够有效地使被访者围绕问卷上的问题发表意见,不能将入户访谈调查变成一个“聊天调查”,双方都很高兴,但却一事无成。

三、掌握谈话的要点

由于被访者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每个人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表达方式上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有些人头脑清楚,言语清晰,在回答调查员提出的问题时,能回答得十分恰当、得体;而有的被访者可能由于表达能力较差,回答问题时重点不突出或所答非所问。这样,就要求调查员能从被访者的叙述中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提炼出被访者的真实想法。例如,在有关残疾人用品的一次市场调查中,调查员问被访者,作为残疾人,生活中感到最不方便的是什么。我们知道,作为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必定有许多不便之处,而且令他们十分苦恼。有的残疾人朋友在被问到这个问题后,就如同打开了感情的闸门一样,滔滔不绝地讲述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调查员此时应该强调:“在这许多不方便之中,您感到最不方便的地方是什么?”被访者也许会说出一个到三个,调查员应该从被访者的谈话中判断出哪个是被访者认为最不方便的,然后再从被访者那里得到印证。

调查员的耳朵眼睛要像一架雷达,绝不放过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当然,这一切都依赖于调查员的大脑有很好的甄别能力。

掌握谈话的要点,不仅仅是指调查员能够掌握被访者谈话中的要点,而且,对于调查员自身,在与被访者交谈时,也要重点突出,每一句话都不是没有用处的,每一句话都与问卷内容紧密相连。

四、建立融洽的谈话气氛

调查员与被访者之间肯定会存在文化或社会背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会导致调查气氛的紧张,从而影响到调查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调查员受过良好的教育,而被访者文化水平不高,双方存在着文化水平的差异,因而沟通起来有时会有些困难。例如,由于文化水平所限,被访者可能会对一些问题听不明白,不知如何作答,因而出现自卑情结。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双方存在差异,很难获得充分的信息。为了缓和气氛,调查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书面语言,而是将问题用一种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被访者的令人发笑的回答一定要严肃,不可以忍不住笑出来,这样会使被访者觉得更加自卑,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完成调查,要求调查员更加亲切,更加平易近人,才能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气氛。

另外一种可能恰恰相反,被访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具有相当的技术优越性,以至于在被访者身上傲慢的态度会随时表现出来,调查员在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做到不卑不亢,以完成问卷为主要任务,对于对方不太礼貌的言语要用强硬但有礼貌的话语回答,但绝不能因此而恼怒,与被访者发生冲突。例如:一位被访者家庭富裕,他以十分不逊的口气对调查员说:你们这么辛苦,大热的天,为了挣这么点小钱真够可怜的呀!调查员恰巧是个在校大学生,她义正言辞地但又很平静地对被访者说:是很辛苦,但是我可以自食其力,而且还有一个机会见识一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这没有什么值不值的问题,我自己觉得工作虽然辛苦,但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过得要踏实许多。这样的回答不仅可以为调查员赢得尊严,而且也可以得到别人的敬佩。因为访谈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交流的程度受访谈气氛的影响,在一种放松、平等的气氛中,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调查员的态度要诚恳,尊重被访者,鼓励被访者,既不做无原则的吹捧、奉承,也不对被访者的意见表示批评。

五、善于排除访问过程中的外界干扰

由于市场调查不是在一个十分严格、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因而就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在访问过程中,不排除这些干扰,势必会影响调查的质量。因此,调查员在调查进行当中,必须有能力排除干扰,使调查顺利进行。

什么属于外界干扰呢?就是指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影响到被访者接受调查,全面、真实地反映有关情况的一切人为因素。外界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常见的干扰就是当调查进行时,除调查员与被访者外还有第三方在场,第三方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几个人。第三方的存在有时也是调查员无法控制的。但是,调查员应该强调,他(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只是针对被访者个人的,其他人不能够帮助被访者回忆或是代替被访者回答。虽然,第三方也是好心帮忙,而且,对于一些问题的回答也有帮助,例如家中电视是哪一年买的、什么牌子、价格等客观性问题。但是,第三方插话太多有时会影响到被访者对主观性较强的问题的回答。如问题是:那么你对你家的电视机满意吗?也许被访者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他(她)还没有说出来的时候,第三方就已经替他(她)回答了:还行,没什么不满意的。假设被访者不是个爱计较这些问题的人,也许就点点头说“是的”,而实际上,这里面因为不相干的人干扰而吞噬掉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被访者对该品牌电视机有一些意见。

另外,有时第三方并非被访者的亲朋好友,他是一般关系的朋友,那么假如第三方在调查现场,被访者也可能会出于某种考虑没有诚实作答。例如:被访者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当问及她每年去美容院花掉多少钱时,也许她根本就不去美容院做美容,而只是因为她的一个很爱美、生活又很富裕的同事在场,为了面子或者确切一点说是虚荣,她告诉调查员一个数目。那么得来的信息就是不真实的了。

还有就是前面在调查员的培训中曾经讲过的,大家庭中还有各自经济保密的问题,如果除调查员与被访者外还有家庭中的第三方在场,很多信息虽出自被访者之口,但未必就是真实的。

由此可见,第三方在场对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是有一定影响的。调查员应该建议被访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进行调查,如果因条件所限,没有办法找到独立的地方时,就应该注意调查的技巧,这在前面访问技巧中已经讲过,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还有其他形式的干扰,例如,被访者家中的电视或音响声音过大,影响了被访者与调查员的交流;或是被访者家中有十分顽皮的小孩子,分散了被访者的注意力,如此等等。调查员不能因为调查是在被访者家中进行,就不好意思提出。应该牢记,所有一切影响到调查的因素都应该排除掉,因为我们不是去被访者家中作客,我们是在完成一项工作,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当然要注意语气一定要委婉,要让被访者能够接受,这样才能利于调查的进行。

六、调查礼品派发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市场调查中,组织者都会为每位被访者准备一份精美的小礼品,以表示对被访者积极配合调查的感谢。别小看这份小礼品,如果派发时机得当,它对调查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1.在调查开始阶段派发小礼品。对于一些起初不情愿接受调查的被访者,在调查开始阶段派发小礼品是很好的。也许被访者并不看重小礼品,但是,在接受了礼物之后再拒绝接受调查似乎也太没有人情味儿了,所以,对于这样的被访者,在调查开始阶段派发礼品是适宜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由于资金有限,礼品与问卷是配套的,并没有太多的备用礼品。而有的被访者未必就是符合接受调查的条件的,这一指标是在问卷的开始阶段表现出来的。一旦被访者不符合条件,调查就要终止,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例如:

①请问您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

自己的……1

公家的……2

②请问您或您的家人有没有在下列部门工作的呢?(多选)

市场研究公司/广告公司………………1 终止访问

社情民意调查机构、咨询公司…………2 终止访问

电视台/电台/报社/杂志社………3 终止访问

交通工具生产商/经销商………………4

公交系统/出租车行业…………………5

不属于上述任何部门……………………6

③过去六个月内,您本人是否接受过市场研究公司的访问?(单选)

有……1_____终止访问

否……2

由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问卷熟悉的调查员应该在问完这些,决定被访者是否符合接受访问条件的问题后才发放小礼品,这是最早的。

2.对于一份内容很多,又比较复杂的问卷来说,最佳的派发时机是在访问过程之中。当调查员发现被访者有明显的疲劳感,又不大耐烦时,应该建议稍稍休息一下。这个时机的选择由调查员决定,选择的根据则是被访者的表现:第一,言语表现,被访者在不耐烦时,会看一看或是拿过调查员手中的问卷,问:怎么还有这么多?第二,非言语表现,即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其内心感受,如打呵欠,皱眉头等。调查员对这些都应该比较敏感,在觉察到这些现象后,可以中断访问,说:“真不好意思,问卷比较长,让您辛苦了,公司送给您一份小礼品,表示对您的感谢!”此时,小礼品可以调节气氛,被访者虽然很累,也会配合下面的调查。

3.正常情况下,礼品的派发是在调查结束后,所有的问题都已问完,调查员在通览问卷,决定可以结束访问时,便可以拿出小礼品表示对被访者的感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调查的连贯性,中间不被打断,有助于被访者注意力集中地完成调查。

七、如何正确处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在市场调查过程中,由于被访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会有一些特殊事件发生。无论怎样,面对特殊情况,调查员一定要冷静。我们在这里不能够预测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只能强调一点,即调查员时刻要有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智慧解决特殊问题。我们举个小例子,在某次市场调查中,一位调查员进行入户访问,被访者是一位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又不太好的老人,当时,只有调查员与被访者。开始,调查进展很顺利,可是,由于天气闷热,问卷又很长,老人忽然急病发作,调查员当时很害怕,但没有慌乱,而是迅速去敲开邻居家的门,请邻居帮助打电话急救,才保住老人的生命。如果当时调查员由于恐惧而不知所措,会延误抢救时机,如果调查员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跑掉,老人可能就没有被救活的希望了。所以调查员要处变不惊,想办法解决问题。

应该指出,作为调查组织者、培训人员,或者简言之是雇方和雇方人员,应该意识到,在现实的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境中,情况可能会非常复杂,有些可能不只是影响到调查课题本身。专业性调查机构或公司的市场调研业务部门,其工作可能不是即时性的,是经常性的,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调查网络和一个相对固定的调查根据地,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其业务人员的流量可能会很大。这样,调查机构与它所介入的社区和雇员,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在某个层次上是统一的:调查机构通过很多人次的调查业务人员介入社区,和社区发生关系,他们是建立机构或企业与社区关系的直接工作者。我们说,在调查过程中不能够竭泽而渔。很大程度上,这是指我们的调查不能破坏掉我们的调查资源。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机构和企业调查业务部门的事业观和调查思想,比如,应该确定一个原则,那就是合理报酬原则,包括对调查对象和对调查员。我们这里着重说的,是关于树立调查形象的问题。虽然调查员可能是短期的,但调查机构和企业是长期的,调查员的形象又是公司的形象。所以无论何时展开工作,和哪一批次调查人员接触,建立工作关系,都应该有长期的考虑,我们说应抱有一种人本主义的事业观,它是区别于事本主义的事业观的。我们尝试定义一下,在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是指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员遇到的不是直接与调查课题有关的情况和事件。作为调查机构,可能面临处理这样两方面问题,两种关系。

第一,如何让我们的调查员,为我们处理和所介入的社区的关系。我们讲,一切调查过程都要以调查目的为中心,是不是说,要尽可能排斥与调查无关的各种事情呢?我们当然不能要求调查员以我们的名义去社区里大造声势,在调查的同时提供各种服务,或见义勇为,等等。但应该做到告诉调查员,在不损害其个人利益和尊严的情况下,应该能做到不损害公司的形象;在不损害其个人利益和尊严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树立公司的形象。这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处理公司与社区关系的原则。1995年夏季某课题组在河北丰宁调查期间,一位调查员遇到这样一个情况:他抽到的一户是一位老退伍残疾军人,双目失明。这位老人被调查时,恳求这位“外面来的师傅”说,他是二甲残疾军人,有国家给的一点定量补助,但几年来一直没有发下来。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点定量若是没有了,他的日子就没法过了。求这位调查员给他问一问,最好替他要下来。当时另有几个村民看到老头家里来了人,进来围观,碰巧也听到了。这位调查员答应老头给他问一问,回到驻地后,他找到了乡里的民政助理,反映了这一情况。民政助理告诉他这是由于县里民政局没有把定量拨下来,并答应要到县里反映这一情况,当然,几天后调查组就撤离该地了,问题到底解决与否不得而知。但是试想,如果该调查员当时袖手不管,也许也能完成调查,但是,在村民中,也许会形成对课题组和调查的一些想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二,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调查机构和调查员的关系。我们说了,调查机构和调查员的关系可能是短期的、暂时性的。但是在这一短期关系中,同样会产生权利和责任问题。一个调查的工作周期可能很短,但也许会发生一些问题。比如,在调查过程中,一个调查员受到了来自调查对象或其他什么人的意外伤害或滋扰,调查机构应不应该对此负责,负多大的责任?比如一个女调查员在调查时受到了调查对象的流氓滋扰,她中止了调查,没有完成进度,这时应不应扣除她的报酬?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这里有个原则,调查机构对调查员的责任,应该是在调查的劳动合同期内,在与调查工作和调查的生活安排有关的事情引起的各种事情上负有责任的。这类事情屡见不鲜,例如在1994年夏季某调查组在河北保定调查期间,一位调查员突然发烧病倒了,经诊断是败血症,调查组马上派人安排他在保定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派专人陪床,待病情稍缓,又派人专程把他送回北京继续治疗,报销了医疗费用和往返路费。

从上面所说的来看,对调查员来讲,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时,除必须马上独立解决的,应及时向调查组织人员汇报,由调查组织人员分析事件性质后进行妥善处理。

八、调查情况的记录

调查员在调查中要如实记录被访者的回答。而且对于被访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表的一些与调查内容有关的问题的谈话,也应该如实记录。因为除了回答问卷上面的题目,被访者的其他一些观点也是有很大价值的。

一份问卷的质量不仅表现在问题填答是否完整,而且也与被访者的合作态度紧密相关。只有调查员能了解被访者的合作态度,其他人员是无法从问卷看出被访者对于调查有怎样的合作情况,但被访者的个人情绪又是影响问卷可信度的重要因素,调查员应该将被访者的合作态度标注在问卷结尾处,以供分析和参考。

通常一份调查问卷在设计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变量。调查员在做问卷时,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信息。一些问题如果出现新选项,或调查对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忠实记录。这也包括调查对象对调查员和问卷调查活动的看法。在调查中,有些问题不适用,这多数是一线调查员发现的。因此,这些记录除了能帮助分析人员对样本进行评估外,对改进调查方法、修正调查内容也有一定的意义。一份好的问卷,除了选项填答完备外,应该具有有价值的备注。用社会科学的术语说,这样做调查,实际上是在定量的研究过程中,个案的或定性的研究方法渗入。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员本人和问卷一样,是研究的工具。当然调查过程中,往往时间很紧凑,一般没有太多的时间记录。一个出色的调查员,应该具备对调查对象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的能力,并能记住当时来不及写下的信息,在时间允许时补上。这取决于调查员对问卷研究课题的了解程度与理解程度。一个好的调查员,往往能探骊得珠,获得很重要的信息。这时,他的身份实际上也是个研究人员、分析人员了。这对他来说,很可能是个机会。事实上,调查对象反映的信息,一般应该被认为都是重要的信息。调查员不能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从统计学的抽样—推论理论来看,样本是反映总体的。一个样本,也许就代表成千上万个与之一致或相似的个体的情况。

培养调查员记录的习惯非常重要。这应该在培训和试调查的过程中专题进行强调,应该把调查员在模拟训练和试调查中在问卷上培养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