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入股收入属于资本要素分配吗

土地入股收入属于资本要素分配吗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 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财富分配本章对构成市场系统的分配环节,即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及价格决定进行分析。这些问题不仅是社会成员关注的问题,也是经济学家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个解释被西方经济学界认可,克拉克也因此享有盛誉。

第六章 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财富分配

本章对构成市场系统的分配环节,即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及价格决定进行分析。正如我们在市场系统循环图中所看到的,在要素市场上,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各要素的所有者(公众)以要素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厂商则作为要素的需求者出现在市场上,通过要素市场供求双方的竞争、比较、权衡及所决定的要素价格和交易数量,各要素的所有者依据要素市场决定的各要素价格和自己提供的要素数量获得收入,社会财富自然而然以工资(劳动的价格)、地租(使用土地的价格)、利息(货币资本的价格)、利润(企业资本的价格)等形式分配给各要素的所有者。例如,美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劳动的价格为17美元/小时(劳动的价格以小时工资表示),如果你是一个美国制造业的工人,你一年提供1500工作小时的劳动供给(每周工作35小时,一年工作43周),你一年可获得工资收入17×1500=25500美元。就是说,市场以工资的形式把25500美元的财富分配给你。可见,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也就是各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因为各要素价格的不同或变动,每个社会成员分得的财富就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又都是市场经济系统自然而然调节和解决的。本章只是从理论上说明市场系统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是依据什么原则进行的,以及存在一些什么问题。

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各要素所有者)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社会最敏感的问题。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和冲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财富分配上的巨大差距。是谁在分配社会财富?是社会的统治者或管理者吗?不是,是市场。那么市场又是依据什么原则分配社会财富的呢?为什么有人富有人穷?它公平吗?怎样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这些问题不仅是社会成员关注的问题,也是经济学家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是由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本节分析要素市场的需求方面。

如上所述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也就是讨论工资、地租、利息等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财富分配问题是直接和财富生产相联系的。在社会生产函数Q= f(L、K…)中,我们只知道社会总产品Q是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各要素相互依赖、共同生产的,但不知道在总产品Q中,各要素各自的贡献份额是多少。如果我们知道在总产品Q中各要素各自的贡献份额是多少,那么各要素按各自的贡献在总产品Q中获得各自的份额,即谁创造多少财富,谁获得多少收入,那么财富的分配就是公平合理的,社会成员也不会在财富分配问题上产生分歧和争论。正是由于我们不知道在总产品Q中,各要素各自的贡献份额是多少,那么,市场机制或供求关系又是依据什么原则将总产品Q分配给各要素呢,它公平合理吗?这是长期困扰经济学家的一个难题,被称为分配之谜。19世纪末,美国经济学家约翰·B.克拉克提出了各要素依据其边际产品或边际产出率得到各自在总产品Q中的相应份额的理论,即边际生产率分配论。或者说,市场机制是依据各要素的边际产出率将总产量Q分配给各要素的,对这个难题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个解释被西方经济学界认可,克拉克也因此享有盛誉。从此,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成为要素需求曲线背后的原理和基础。

一、要素需求的两个特征

西方学者认为,在要素市场上,厂商对要素的需求与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相比,有两个不同的特征。

1.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引致需求”的含义是说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因为要素不能用于消费,只能用于生产产品。如果消费者不需要产品,厂商也就不会需求要素。所以,要素的需求曲线可以直接由产品的需求曲线派生出来,见图6-1。要素需求的这一特征还引起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后果,即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与厂商购买一单位该要素所需支付的价格(要素的边际成本)之比。例如,如果厂商增雇一个工人每小时增加生产的产品价值是4元,而支付给该工人每小时工资为5元,那么厂商就不会雇用该工人了。

图6-1 对商品的需求引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图6-1表明,白菜地的需求曲线是由白菜的需求曲线引致的或派生的。当白菜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时,白菜地的需求曲线也会向上移动。

2.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

这个特征来自生产的技术要求。它的含义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上是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的,每种要素又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就是共同的和相互依赖的需求。这一特征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后果,即厂商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不是单独取决于该生产要素自己的价格,而是取决于一切生产要素的价格。例如,一个厂商在考虑对劳动的需求量时,它不仅要考虑劳动的价格,还要考虑资本的价格,如果资本价格便宜,他就会增加资本需求量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劳动,减少劳动的需求量。可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各要素参与产品的分配,即在财富分配上,各要素是相互竞争的。如果资本(机器)要求的价格过高,厂商会减少资本的需求量,增加劳动的使用量,资本得到的收入或分得的财富反而会减少。同样的道理,如果劳动要求的价格过高,厂商会减少劳动的需求量,增加资本的使用量,劳动得到的收入或分得的财富也会减少。因此,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不是哪个生产要素要求多高的价格,就可以分到多少财富的。市场供求机制在各要素价格之间有一个协调和均衡的作用。

要素需求的两个特征决定了厂商使用要素的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也是影响要素需求的两个因素。

二、厂商使用要素的两个原则

1.两个概念

(1)要素的边际产品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或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用下列符号表示:

MP(Marginal Product)边际产品

MPP(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边际物质产品

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边际收益产品=MR·MP

VMP(Value Marginal Product)边际价值产品=P·MP

MP、MPP没有区别,都是以实物产品形态表示要素的边际产出率的,也即生产论中的边际产量。MRP和VMP则是以价值产品形态表示要素的边际产出率的,但二者有区别,MRP= MR·MP,VMP= P·MP,MR为产品的边际收益,P为产品的价格。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有MR= P,则MRP= VMP;如果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有MR≠P,则MRP≠VMP。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分配问题也要考虑不完全竞争的影响,所以有了MRP和VMP的区分。但是我们认为,讨论市场机制分配社会财富的一般原则,也要在没有干扰的纯粹的市场状态下进行。因此本章的分析和讨论的基本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这是本章的重要假定,所以MRP=VMP。

(2)要素的边际成本。它是厂商增加购买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或代价。由定义可知,MFC=要素的价格。

2.两个原则

(1)第一原则:MRP=MFC。即厂商使用的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要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如何理解这一原则的意义呢?厂商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这一条件也支配着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当厂商使用某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大于其边际成本MFC时,厂商增加使用该要素的数量会使企业的总收益增加,但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或边际收益递减,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直到MRP= MFC时,厂商的总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均衡点,这时,厂商再增加使用一单位该要素,不会带来收益的增加,厂商就不会再增加该要素需求量了,这一原则表明,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是和厂商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目标相联系的。MR=MC的条件适用于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所有厂商,所以MRP=MFC也是如此。买方垄断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我们讨论的是市场机制分配财富的一般原则,这种一般原则只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才能体现。从抽象分析方法的角度讲,对这种极个别的情况没有必要展开分析了。

(2)第二原则:厂商使用要素的第二原则是各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与其价格之比要相等。该原则是由要素需求的第二特征引起的,该等式的含义是,厂商花在购买各要素上的每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产品相等。否则,替代规律会使厂商重新调整对各要素的需求数量。

上述对厂商使用要素两个原则的分析表明,厂商对各要素的需求数量是与厂商最大产量的均衡或最大利润的均衡相联系的。

三、要素需求曲线的基础

要素需求特征的分析,说明要素的需求曲线是直接从产品的需求曲线派生出来的;使用要素的原则分析说明厂商对要素需求的数量是和厂商最大产量和利润的均衡相联系的。下面讨论要素需求曲线的基础,即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该理论说明了要素需求曲线背后的原理。

克拉克的思路是这样的:对一个既定的生产函数,Q= f(L、K…),只知道总产品Q是各要素共同生产的产品,但不知道各要素各自的贡献份额是多少,那么市场供求机制是依据什么原则把总产品分配给各要素的呢?它公平合理吗?

为分析简便,假定只有L、K两个要素来分配这个总产品,即生产函数为Q= f(L、K)。先讨论工资,即劳动份额的决定。依据劳动的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递减规律,以及厂商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MRP=MFC和MFC=W的关系,可以编制下列劳动的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产品表(见表6-1)。

表6-1 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

表6-1中,要素数量L一栏,假定厂商对劳动要素的使用或需求由1单位增至8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品MPL一栏,依据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假定当劳动使用量为1单位时,其边际产品为10单位,当劳动使用量增至2单位时,增加的这一单位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为9单位,当劳动使用量增至3单位时,增加的第三单位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为8单位,以下类推。产品价格P这一栏,假定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劳动要素的产品为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2。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和边际价值产品VMP一栏,由于完全竞争市场MR= P,所以MRP= VMP= MP·P,即该栏的数字是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要素价格W一栏,由于使用劳动要素的MFC=W,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需求要素的原则为MRP=MFC= W,该栏的数字与MRP一栏相同。

将表6-1中劳动的MP和MRP的数字与劳动需求量或使用量的对应数字标在坐标曲线图上,就得到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和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或需求曲线。

从图6-2中看到,劳动的MP曲线(a)乘以价格2就得到劳动的MRP曲线(b),而且MRP曲线与劳动要素的W线重叠。这表明: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递减规律是要素需求曲线的基础,或者说要素需求曲线背后是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图中S曲线代表5单位(或5个人)劳动使用量或供给量,即劳动的供给曲线。

图6-2 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和MRP(需求)曲线及国民产品的分配

现在继续讨论工资份额的决定,假定厂商雇用或使用了5个工人,从图6-2 (b)上可以看到,第一个人的MRP很大,是20元(10单位MP×2);第二个人的MRP为18元;第5个人的边际收益产品为12元。那么如何确定这5个人的工资呢?因为他们都是同样的人,只能得到相同的工资,是第一人的MRP,还是第5人的MRP?克拉克和萨缪尔森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支付给第5个人的工资超过他的MRP,他就不会雇用第5人,所以一切被雇用的工人只能得到最后一人的最少的MRP作为工资。即6单位MP乘以2元的产品价格等于12元(MRP)。该厂商支付的工资总额为5×12= 60元(见图6-2(b)中的长方形面积)。

同样的道理可以说明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工资份额的决定,假定全国工人总数为500万人,那么工资总额为500万×12=6000万元。

那么,第一人或其他人超过最后一人的MRP部分哪去了?它留在厂商手里,构成利息或利润,即资本的收入,见图6-2(b)中三角形的面积。那么这不是资本剥削劳动吗?不要着急,让我们换一下图6-2中的符号,来考察资本份额的决定。假定图6-2中横轴代表资本的数量,纵轴代表资本的MP或MRP。资本的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递减,构成图中资本需求曲线的基础。假定资本的使用数量(供给量)也为5个单位,那么同分析劳动一样,现在图中方框部分就是根据第5单位资本的MRP所决定的利率水平及所有资本所得的利息收入部分。图中的三角形面积则是前面几单位资本多的MRP部分构成的工资收入,那么这是不是劳动剥削了资本了呢?显然都不是,这只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说明,各要素的收入是由它们的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决定的。

这样,克拉克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抽象地说明了各要素的收入是依据其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得到它在总产品Q中的相应份额的。由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是个常量,可以省略掉。这样MRP也可省略为MP,克拉克的结论可表示为:

工资=劳动的边际产品MPL

利息=资本的边际产品MPK

……

以下以此类推。

克拉克的说明方法过于简单,以致人们疑惑这个结论是否成立。为了消除这一怀疑,西方学者用欧拉定理证明了克拉克的结论是成立的。证明过程如下:

克拉克的结论可表示为下述公式,假定Q= f(L、K)

Q=L·MPL+K·MPK         (1)

即总产量等于劳动要素的投入数量乘以劳动的边际产品加资本要素的投入数量乘以资本的边际产品。如果能够证明该式两边正好相等,那么克拉克的结论就能成立。

由于MPL可以表示为 MPK可表示为所以(1)式可表示为:

在完全竞争和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欧拉证明(2)式等式两边相等。该式表明,总产量Q百分之百分配给各要素,不多也不少,因此(2)式被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或欧拉定理。

这样,欧拉定理证明了克拉克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是成立的。它说明市场机制是按各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边际产出率来分配社会总产品的。

至此,我们就完成了要素需求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本节分析的结论总结如下:

(1)要素的需求曲线是直接从产品的需求曲线派生出来的。

(2)要素的需求数量是和厂商最大产量和利润的均衡相联系的,或者说是生产函数决定的。

(3)要素需求曲线的背后是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边际收益产品曲线,要素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是要素需求曲线的基础。它表明市场机制是按照各要素的边际产出率来分配社会总产品的。

综上所述,决定要素需求曲线的因素有:产品的需求、生产函数、要素的边际产出率。以上三点适用于所有要素需求曲线的说明。

第二节 劳动的供给及工资的决定

一、工资的定义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或劳动要素的价格。工资可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以当年货币额表示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指货币工资在一定时间和地区的实际购买力

例如,美国1966年到1976年名义货币工资增长了100%,而这一时期物价水平上涨了50%,那么以货币工资指数比价格指数200/150= 4/3,表明实际工资只增长了1/3。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1.人口数量及劳动力占人口的比例

人口数量过多,会使劳动要素的供给大于需求而压低一般工资水平。这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一般工资水平较低的原因。

2.劳动力的质量

劳动力质量包括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相当于几个、几十个一般劳动力的供给。

3.周或年工作小时

在前两项为既定的前提下,劳动的供给数量是以工作小时来衡量和计算的,而且这一项对经济学特别有意义,是因为一方面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一般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工资水平对每年的工作小时的供给会产生增加或减少两方面的影响。

假定一个劳动者每周愿意提供35~40小时的劳动供给,那么其余的时间就是闲暇时间。经济学家把公众对劳动的供给看做是在劳动和闲暇之间做出选择。劳动可以获得工资收入,但要受累;闲暇可以获得享受(效用),但要付出代价,即放弃收入机会(机会成本)。一般来讲,工资水平较低,公众会选择增加劳动供给替代闲暇,以获得更多的收入,经济学家把它称作替代效应。工资水平较高时,人们收入高,比较富裕可能会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工作时间、多享受闲暇的选择,经济学家把它称作收入效应。但另一方面,小时工资率较高,意味着每小时闲暇的机会成本也较高,这也可能使人们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劳动时间。一般来讲,随着收入提高,人们有能力享受更多的闲暇,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这也是经济学家把劳动的供给曲线画成先上升后弯曲形状的原因。

如图6-3所示是一般的劳动的供给曲线。在C点以下,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在C点以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图6-3 劳动的供给曲线

三、一般工资水平的决定

劳动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即劳动市场的均衡点,它决定一般工资水平和就业的劳动数量,见图6-4。

我们不要忘记供求曲线背后的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供求曲线的变动来影响一般工资水平的变动。

图6-4 一般工资水平的决定

四、工资的国民差异

以上我们只是说明了一般或平均的工资水平的决定。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差别是很大的,不仅各国的一般工资水平不同,而且一国之内,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工资差别也很大。工资理论需要对这些差别做出解释。

1.各国一般工资水平的差异

一般来讲,造成各国之间一般工资水平差异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1)人均资源占有量。一国人均占有的资源:土地、矿产、森林等的量,直接影响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品的量。例如,一个国家一亩土地上站着10个人,另一个国家一亩土地上站着2个人,那么哪个国家的L的MP高是很明显的。

(2)资本和技术。一国的资本存量的多少,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劳动的边际产出率有重要影响。资本存量多,意味着一单位劳动可以和较多的资本共同发生作用,其MP自然也比较高。技术水平高,意味着单位劳动的质量高,其生产率水平也高。

(3)人口的数量。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人口数量过多,在劳动需求既定的情况下,会压低一国的一般工资水平。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担心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会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所以美国实行了严格的限制移民的政策。萨缪尔森认为,这是在工资市场上干扰自由竞争的显著例子。通过限制劳动供给数量,移民政策把美国的工资保持在高水平上。由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原理:“相对于所有其他生产要素而言,如果对任何级别的劳动供给加以限制(或者是自然条件造成的限制),会提高该级别劳动的工资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条件下,供给的增加往往压低工资率。”[1]

表6-2 各国一般工资水平的差异

资料来源:U.S.Burean of Labor Statistics Monthy Labor Review 1996。

2.国民工资差异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国之内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工资差别。如果所有的工作岗位都是相同的,人们在工作能力和质量上也没有差别,那么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的竞争会使人们都得到相同的工资。因此,萨缪尔森认为,造成国民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不同工作岗位的差别;人们工作能力和质量的差别以及劳动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

表6-3 美国不同的主要工作部门的工资差异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

不同工作岗位的差别是指工作条件的差别。有的岗位工作条件较好,比如办公室的工作,应征者多,供大于求,工资水平会由于竞争而被压低。有的岗位工作条件差,如野外工作、高空作业、脏累的工作,等等,应征者较少,供不应求,工资水平就会提高。所以一般蓝领工人的工资要高于白领工人的工资。这种单纯用来补偿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差别的工资差别,被称为“补偿性的工资差别”。

劳动者教育和训练的程度不同,工作能力和质量也是不同的,这种劳动质的差异,在不同岗位和职业的各个等级上都是明显的。这种由于劳动质的差别造成的工资差异称为“非补偿性工资差别”。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劳动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的不完全性也造成一些工资上的差别。概括起来,劳动市场竞争不完全性的表现有:①地区性的工资差别。由于信息不完全、居住习惯、交往范围等因素,劳动者从一个地区迁移至另一个地区并不是很方便的。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工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②种族、性别歧视。这种现象是社会文化、心理对劳动市场竞争的干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干扰会减少。③厂商的工资政策等。

3.劳动市场的一般均衡

尽管工资存在着种种差异,但由于不同的工作之间具有流动性,在竞争的作用下,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往往造成这样一种工资差别的均衡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每一类别的劳动的总需求正好等于其竞争的供给。只有这样,才会出现工资差别既不缩小,也不扩大的一般均衡。”因此,在了解了造成国民工资差异的各种因素后,我们仍不难理解供求原理仍是各种工资决定的基础。

第三节 地租

本节讨论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一、地租的概念

土地作为生产的一种重要资源,其本身是否具有价值,在西方学者中的认识并不一致。例如萨缪尔森认为,土地本身没有价值,土地的价值是由土地产品的价值引起的。这种看法与西方学者对于价值质的规定是矛盾的。既然价值质的规定是社会财富,那么土地本身是能给人们提供各种效用的(如种植作物、盖房屋,等等),被人们视为重要财富并可以交换的物品,所以土地本身也具有价值。

土地的价值量的决定在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关系。乡村的土地和城市的土地相比,价值量(或价格)差别很大。原因在于城市的土地与乡村的相比更为稀缺,有更多的需求。

土地可以直接在市场上交易,交易价格称为土地的价格。

土地租借出去所获得的收益称为地租。所以地租是土地服务的价格。

这两种价格都是由土地的稀缺性、边际产出率及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土地租借市场的特点及地租的决定

土地的需求曲线与其他要素相同。土地的供给具有新的特点:土地的供给来自大自然的赋予,其数量是既定的、不变的。就是说,土地的供给量不以市场价格的高低增减供给量,因此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完全没有弹性的垂直线。土地供给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租水平的变动完全取决于土地需求的变动,如图6-5所示。

图6-5 地租的决定

图6-5说明地租的决定。需求增加,则地租上升;需求下降,则地租下降。

三、土地收益的性质:“自然剩余”

西方学者认为,地租收益是不花费任何代价和成本的纯经济收入。被称为“纯粹经济地租”,它具有“自然剩余”的性质。“自然剩余”的含义是指它是大自然恩赐的收益。地租收益的这一性质产生了两个问题:①它被私人占有是否合理?这个问题一直是西方分配论中争论的一个焦点。②对地租收益征收重税会不会影响生产的积极性或效率?西方学者认为,“自然剩余”完全被私人占有是不合理的,应该对地租收益征收重税,而且由于土地的供给是既定的,征收重税不会影响生产效率和积极性。因为征收重税并不会使土地的供给减少。就是说,土地的供给没有弹性,征收重税只是使土地所有者不花代价得到的面包大一点和小一点而已,土地所有者不会因为面包小一点就把土地荒废而不出租。社会的土地供给量不会因为征收重税而减少。

由于地租是自然恩赐的、供给不变的土地的收益,西方学者认为,一切具有上述两个特征:自然恩赐、供给不变的稀缺资源的收益,都具有地租的性质,可以称为一般化的地租或准租金。例如,具有天赋才能的歌星的收益就具有地租的性质。西方学者认为,对具有地租性质的收益征收重税既不会影响生产效率,又能为增加公共收入和收入再分配提供资金。这是赋税政策在调节分配和效率方面的一个重要原理。

第四节 资本和利息

一、资本要素的特殊性质

资本资源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生产要素。西方学者认为,劳动资源、土地资源都不是经济社会生产出来的。劳动资源的数量不取决于经济情况,而取决于生物和社会因素。土地资源则是数量既定的自然资源。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被称为“初级生产要素”。资本要素与初级生产要素相比,其特殊性质在于:①资本要素(资本物品)是由经济社会生产出来的,而且能不断地生产出来和积累起来。②生产资本物品是为了用做投入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消费品。就是说,资本物品既是产出物,又是投入品,其寿命长短不一。③资本物品的投入会带来收益,而收益率又反过来调节资本物品的生产和积累数量。由于以上特性,资本要素被称为“中间生产要素”。

资本具有两种形式,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资本物品是资本的实物形式,它是指各种建筑、机器、设备、工具,等等。这些资本物品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也可以在竞争的市场上交易或出售。资本物品还可以被租借出去,以获得一定的租金收益。租金率一般比照货币金融资本的年利息率。资本的价值形式表现为货币形式,称为金融资本。

由于资本要素的上述特殊性质和复杂形式,资本和利息理论是分配论中最复杂的部分,理解利息的性质,要从讨论资本要素的本质入手。

二、资本的本质:资产的资本化和资本化的价值

在任一时期(比如说一年)人们从事劳动或其他经济活动取得的收入(income)用于个人消费后的余额,构成人们积累的财富(wealth)或称资产(assets)。

对于这些资产人们可以有两种处置方式,第一种处置方式是继续用于消费,即购买日用消费品、服务、娱乐等,那么这些资产的价值就会被逐步消费掉,以致你就没有了任何资产。第二种处置方式是将这些资产或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以获得更多的将来的收益。这就是资产的资本化。投入的资产的价值,就成为资本化的价值。

资产资本化的方式很多,你可以将这些资产购置房产,出租以获得租金收益;如果有好的项目,也可以购置机器、设备进行生产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没有好的项目,你可以把它存入银行,让银行代你去投资,而你可以获得利息收益,还可以购买股票,以获得股息收益等。一旦你这样做了,你的这部分资产就变成了资本,资产的价值就成为资本化的价值,它可以不断地给你带来收益。

经济学认为:凡是能提供财产收入的资产(如一笔提供年利息收入的存款,一张提供年金收入的契约,一幢或一块提供租金收入的房产或地产,等等),其价值都是资本化的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资本的本质:资本是带来收益(价值)的价值。换句话说,不能带来收益的资产就不是资本。

在经济学家看来,资本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实物形式、货币形式),不论转移到哪一个人的手里,它总能带来收益,而且永远能带来收益,这正是从资本本质上讲的。所以资本价值也被称为永久性收入的价值,或称永久性的资本化价值。其公式可表示如下:

式中:V为资本化的价值(如果现在要兑现现金,也称作“现在的贴现值”);N为永久性的年收入(资本按百分比所得的年收益);R为利息率(资本收益率的百分比)。

永久性收入的价值的最典型例子是提供永久性年金收入的契约。假定某人一生劳作和经营积累了500万元的资产,但他的子女既不善经营,也不会理财,只会吃、喝、玩、乐。那他去世后,这笔财产就会在他子女手上消费一空,他的子孙后代就会受穷。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他把这笔财产永久性地抵给银行,就相当于把500万元永久性存入银行一样。他和银行签一张契约,契约规定,他的子孙后代的任何人都不得从银行提取这笔财产,但他的子孙后代都可以凭这张契约每年从银行获得一笔年金收益。假定某年的利息率为6%,那么该年这笔财产的年金收益为(依据上面的公式):

500万元×0.06=30万元

就是说该年他的某一代子孙可以从银行获得30万元的年金收入。这张契约可以被他的子孙后代代代继承,而他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每年都可以从银行获得一笔年金收益。这笔财产就成为永久性资本化的价值。一般来讲,银行的平均年利率为5%,每年25万元年金,20年就可以收回500万元的本金,以后就是该资本价值为子孙后代创造的纯收益了。所以,资本化价值的本金,也被称为20年收益的价值。

三、资本的净生产率

为什么资本价值会带来收益呢?因为资本物品具有一个净生产率,人们节省一些眼前的消费,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生产资本物品,人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将来的消费品。

资本的净生产率是指,在扣除一切折旧之后,资本具有一个可以用每年的百分比表示的净生产率。萨缪尔森举了两个岛屿的例子来说明资本具有一个净生产率是一个技术上的事实。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某工厂的原料矿(甲地)离加工厂区(乙地)距离100公里。我们要将10吨的原料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完成这个工作量。第一种方式是完全用人力,即劳动。假设一个工人背负20公斤货物,1小时可以走10公里。那么完成这个工作量需5000个工作小时。假定每小时工资为3元,那么完成这个工作量创造价值为15000元。第二种方式是我们用一辆10吨的载重汽车(资本品)完成这个工作量。时速50公里,2小时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量。假定该车价值20万元,使用寿命10万公里,即每公里折旧费2元。完成这个工作量需折旧200元,油耗25升×3元= 75元,司机小时工资10元(司机为复杂劳动,工资高两倍)。那么完成该工作量的成本总计200+75+10×2=295元。假定运费价格为0.6元/公里,那么该车运费收入为0.6元×10吨×100公里= 600元,减去成本295元,该车新创造价值为305元。

我们现在来分析用这两种方式完成这同一工作量的差别。

首先,既然完成的是同一工作量,那么两种方式创造的价值应该是相同的,但我们看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一个差额。劳动的净收入为15000元,汽车(资本品)的净收入为305元,二者差14695元。这个差额意味着什么?经济学家把这个差额归结为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好处,称为“生产者剩余”。就是说用资本物品(汽车,它是技术进步的成果)从事生产,它实际创造的价值大于它得到的报酬,它给社会提供了一个“剩余”。正是由于有“生产者剩余”,才会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才会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较大的效用。

其次,为什么2小时一辆货车可以完成5000个工人1小时的工作量呢?显然,因为这辆货车的机械力做的功和5000个工人的力做的功是一样的,尽管它得到的报酬比5000个工人得到的总报酬少得多,只有600元,在扣除折旧等成本后,它净生产价值为305元,这个净生产价值与资本物品价值的比率称为资本的净生产率,即 理解了资本的净生产率,我们就可以理解西方学者对资本积累的来源和利息率性质的看法。

利息率的性质是资本的净生产率。萨缪尔森给一般市场利息率下的定义为:市场利息率是任何无风险的借款,或任何无风险的资本资产的价值在竞争的市场上每年所获得的收益的百分比。

在任何时期,各种风险程度不同的资本都有与一般市场利率相适应的利息率,并随之变动而变动。例如,银行的一笔投资贷款,如果贷款项目风险过高,那么银行会在一般利率水平上再加上风险利率。

资本积累的来源是节俭。即人们减少现在的消费,把收入节省下来用于资本物品的生产。因此,人们现在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因素。如果收入高,人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收入生产资本物品,资本积累速度就快。反之,资本积累就慢。西方学者认为,利息率的作用之一是诱使人们牺牲现在的消费来增加储蓄和资本的数量。但随着资本数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递减,资本的净生产率、利息率也越来越低,这是一个矛盾。

四、利息的定义和利息率的决定

理解了利息率的性质,我们现在可以将利息定义如下:利息是资本服务的价格。

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资本的需求曲线由资本的边际产出率和对资本的需求数量决定;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资本的供给曲线,短期由既定的资本物品的存量决定,由于短期看,既定存量是固定的,所以资本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如图6-6所示,短期资本供给曲线与资本需求曲线的交点E,为短期均衡点及所决定的利率水平。短期均衡的含义是该均衡还是变动的。因为如果利率水平比较高的话,会吸引人们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储蓄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新资本的形成和增加。随着新资本的增加,一方面资本边际产出率递减,另一方面,资本数量增加使资本短期供给曲线逐步向右移动,直到S′点对应的E′点。利率降到很低的水平,人们停止储蓄,新资本形成停止,就达到了长期稳定的均衡。这是对资本市场均衡的一个一般的动态的描述。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利率的变动。如新技术的发明会抵消资本边际收益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使资本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利率上升,资本会由于正储蓄而增长,利率下降,资本会由于负储蓄而减少;等等。因此,长期均衡点E′代表在技术水平不变情况下的稳定、长期均衡。

图6-6 一般利息率的决定

第五节 公平与效率

前面几节,我们已说明了市场制度是如何分配社会财富的。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各要素通过市场竞争以及要素市场决定的各要素的价格(其背后是各要素的边际产出率)和自己提供的要素数量得到各自在总产品中的相应份额,这似乎看不出有什么不公平。或者说,市场是按照供求关系和各要素的边际产出率来分配社会财富的。因为市场制度在财富分配上对各要素实行的是同一原则和标准。因此,就制度而言,它是公平合理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巨大差距或不平等,其原因何在?它公平吗?另外,照顾公平是否会影响市场制度竞争的效率?社会应该如何在公平与效率这对矛盾中做出选择?这是本节要讨论和回答的分配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代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

一、洛伦兹曲线和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洛伦兹曲线是分析和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一个工具。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在考察收入和财富在国民之间分配的不均等时,依据统计资料,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分成若干等级,然后将各等级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百分比由低到高累计排队,将人口累计的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的百分比的对应数值标在图形上,就得到洛伦兹曲线。假定将某国居民的家庭收入分为5个等级,最低收入的20%人口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为5.1%,第二个20%人口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为6.6%(累计为11.7%),其余依次类推,就得到表6-4,将表6-4所对应的数据标在曲线图上,就得到图6-7的洛伦兹曲线。

表6-4 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在图6-7中,横轴0F表示人口的百分比。纵轴0N表示收入的百分比。45° 线0H为绝对平等线。折线0FH为绝对不平等线。弯曲的曲线0EH即为洛伦兹曲线。

显然,洛伦兹曲线弯曲度越小,越靠近45°线,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越均等;洛伦兹曲线弯曲度越大,越靠近折线0FH,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越不均等。

洛伦兹曲线将0FH的面积分为A和B两部分。A为不平等面积,A+B为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设G为基尼系数,则:

基尼系数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一个指标。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0。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均等。

图6-7 洛伦兹曲线

用洛伦兹曲线这个方法和工具可以直观地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收入与财富分配的不均等程度。根据萨缪尔森的研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日本和瑞典的洛伦兹曲线最平坦,收入分配最为平等。美国和加拿大的洛伦兹曲线最不平坦,收入分配最不平等。而且财富占有的不平等远远大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比如,在美国,1%的家庭占有大约全部财富的40%。

二、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原因

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第10版中谈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下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时说:“在自由放任的完全竞争下,残废人可能要挨饿,儿童可能会营养不良,洛伦兹曲线所表明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在几代人中也许不会消失,或者永远存在下去。”“因为人们并没有被赋予相等的购买力,某些人非常贫穷,然而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本人,某些人非常富有,却未必由于其本人和其先人的美德和努力。因此,按照许多不同的伦理体系的标准,存在于个人需求曲线之后的货币选票的数量未必是公平合理的,甚至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如果以货币财富为代表的选票,天赋的能力,在生命的早期所受到的熏陶和训练这些事物的最初分配是恰当的,那么完全竞争可能导致比许多封建贵族道德的传统所能允许的还要广泛的平均主义社会”。[2]

可见,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制度分配收入的原则是公平的,但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导致了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和不公平。具体讲,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财产的差别

造成收入差别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财产占有的不均等造成的。富人的收入主要是财产的收入,而穷人没有任何财产,只靠劳动获得收入。财富占有上的差别从历史上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因素是封建社会遗留的等级差别和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市场制度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封建等级社会的解体中产生的。人们在进入市场制度前财富占有已经不平等,就是说在进入市场制度前人们并没有被赋予相等的货币购买力或选票。而这种财富占有上的差别在进入市场竞争后必然导致不平等竞争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因为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英国社会的不平等更多的是由于财产差别造成的,因为英国是具有长期的封建等级社会历史的国家。

造成财富占有差别的第二个因素是运气和勇于革新、探索的企业家精神。美国人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美国是一个没有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美国是从世界各地去的拓荒者新开发的国家。在拓荒时代积累起来的财富中,企业家精神和运气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在《华尔街日报》和伦敦的《金融时报》中,这种由于搞革新和交好运而在大约30年中发财致富的故事比比皆是。

2.个人能力的差别

个人能力差别是造成劳动收入差别和不均等的主要原因。人们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即使一个家庭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体力和智力的差别,这种差别对于人们之间的竞争自然会有影响。人们能力的差别一方面是由于遗传,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环境,即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

3.教育和训练机会的差别

是否能获得受教育和训练的机会,对于人们的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对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地位和获得更多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在封建等级社会,受教育是上层社会的特权。在市场经济社会,是否能获得受教育和训练的机会则取决于经济情况,昂贵的学费是贫穷家庭支付不起的。

除上述主要原因外,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社会的不平等也影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上我们介绍了萨缪尔森对于收入分配不均等的主要原因的看法,此外还有下面第四个重要原因。

4.市场竞争的不完善或垄断势力的限制

市场制度的基础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各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正如在商品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平等地位基础上的公平竞争,才能决定商品的均衡价格并公平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一样,在要素市场上,资本和劳动只有在平等地位基础上的公平竞争,才能决定合理的要素的均衡价格并公平分配社会财富。但是,由于历史的、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资本和劳动地位是不平等的,这是市场竞争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人认为,传统的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资本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在这种企业制度中,资本和劳动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是导致资本和劳动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德国人建立了资本和劳动共享企业产权的“合作产权”企业制度,并在这种企业制度基础上建立了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我们将在第十四章介绍德国模式的重要思想。

法国经济学家让·保尔·菲杜西在《民主与市场》一书中指出,市场需要相互抗衡的势力。例如,劳动市场只有在雇主和雇员都能自由组织起来保卫各自权益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运转。《当中国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法国经济学博士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指出,中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初始阶段,“法律建设还处在萌芽状态,制衡势力几乎不存在”。[3]这一点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资本和劳动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在书中生动深刻地描述和分析了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资本和劳动收入两极分化的现状和原因。广东的一位老板说,广东的工资10年以来一直没有涨过,10年以后他也不认为有涨工资的必要。这句话使参加法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召集的中国投资机会研讨会的法国工业界人士大为震惊。“尽管在至少10年以来,广东省的工业生产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但工资却基本没动,而且在最近几年也不大可能提高。”而日本、韩国在经济起飞时期,劳动者的工资与GDP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作者也看到了中国的人口压力,“离开农村的农民、被国营企业解雇的工人、刚走出学校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目前的工业革命在中国制造出的大量‘劳动力后备军’。有几亿人在待命,准备接受任何报酬的工作。这个后备军的存在对工资的影响很大,对工作条件的影响也很大”。但是,人口压力只是影响工资的一个因素,它不是导致劳动力工资低下的必然原因。就人口压力而言,日本的人口密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它的人口压力不亚于中国,但是日本的劳动者工资水平居世界第二位,比美国还高。作者指出:“在那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早已懂得,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拥有购买者,就必须使职工获得足够的工资。这是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在20世纪初的天才直觉。……发达国家甚至接受了组织工会的自由,承认他们的职工有通过集体组织来保卫自己利益的权力。”[4]因此,中国劳动力一盘散沙,不能组织起来与资本平等竞争,是资本与劳动收入两极分化、财富分配不公正的主要原因。这里有社会、文化、市场竞争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劳动和资本收入的两极分化,这是必然性,是市场规律。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各方必须具有平等的地位,在平等地位上的公平竞争,才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心情舒畅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充分激发市场竞争的高效率。我国尽管进行了30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原因,劳动和资本的地位一直是不平等的。资本处于强势,劳动处于弱势,要素市场的这种不平等竞争是劳动者一直处于贫困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增进社会财富的平等分配,需要完善市场竞争制度。这不仅需要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劳动和资本都具有现代民主意识,还需要政府为促进要素市场平等竞争的一系列制度建设。首先,资本所有者应该明白,财富是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资本只有尊重劳动的平等地位,企业才会有长远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特别是我国的资本所有者要向亨利·福特先生学习,要懂得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拥有购买者,就必须使职工获得足够的工资。这是一个富有经济哲理和现代民主意识的思想。其次,劳动者也应该明白,创造社会财富只靠劳动是不行的,必须与资本合作。但是,这种合作是在平等地位上的竞争与合作。劳动者要作为一个要素获得与资本平等的地位,必须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与资本平等的抗衡势力,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的经验。最后,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建设劳动与资本平等竞争和合作的要素市场只靠劳动和资本自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为促进要素市场平等竞争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这包括企业制度、法律制度、市场竞争秩序、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制度,等等。在这方面,德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很成功的经验。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共同的一般规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对我们后来者是有借鉴意义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收入分配不均等主要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市场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而不是由于市场制度分配财富的原则。但是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平等竞争会扩大这种不均等的差距。正如我们在第二章说明市场的竞争性特征时指出的,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胜者全得的原则。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形成的人们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必然导致不平等竞争,而市场胜者全得的竞争原则又必然使收入和财富进一步向竞争的优胜者集中,这是市场经济社会收入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竞争的优胜者只是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所以市场竞争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使社会大多数成员处在低收入、贫困的地位,这是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收入的两极分化不仅会导致社会成员严重的利益冲突,还会危害社会的安全、稳定和效率,所以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妥善处理的一个基本矛盾。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个世纪的选择

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那时起,民主、自由、平等就成为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和工业文明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这个理想的认识和理解上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平等的理解,西方社会更注重政治权力的平等和经济机会的平等。政治权力的平等是指“人人生来平等”,人人应该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和思想自由,等等。经济机会的平等是指人人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和获得相应的收入,不应该有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的歧视,等等。东方社会更注重经济结果的平等,即不论职业、岗位、能力及贡献的差别,人们都应该享有相同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人们在意识和认识上的差异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本身发展的矛盾。前面几章已经证明市场制度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本章也说明了在财富占有不平等和个人能力差别的前提下,市场竞争机制会扩大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差距和不平等,效率和公平的矛盾由此产生。

在整个19世纪,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高效率地促进了西方工业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但同时,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日益扩大,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冲突。这种社会冲突最终导致了20世纪前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几十个东方国家抛弃了市场制度选择了社会主义。这种结果使西方工业国家意识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开始花大力气增进社会经济平等。这包括累进收入所得税政策,救助社会贫困人口的各种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等。这些努力缩小了收入分配的差距,增进了社会的平等。但是这些增进平等的努力是有代价的,这就是经济效率的损失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方面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政府为增进平等,每年要维持巨额财政支出,其中各种福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平均高达3/5以上。这种入不敷出的循环导致西方工业国家几十年间积累了庞大的财政赤字。损失效率的后果,迫使西方社会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不使国家破产的前提下,重新设计和调整反贫困和增进平等的政策。在此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自由主义重新抬头,强调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提高效率,减少和调整福利政策以促使人们通过竞争获取收入。至20世纪末,这种提高效率的努力,又使缩小了的收入分配差距重新扩大,西方社会仍然处在公平与效率这对矛盾的两难选择之中。

增进社会经济平等,为什么会损失效率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极端平等的社会情况,这就是社会主义半个世纪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确实实现了广泛的社会平等。但是实现广泛的社会平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生产统一计划管理来排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调节作用为前提的。全体社会成员不论岗位、职业及能力、贡献的差别,由国家统一平均分配收入,岗位、技术等级的工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这种广泛平等的经济社会运行几十年的结果如何呢?这是众所周知的。由于经济效率的损失,它导致了广泛的社会贫困。经济效率为什么会损失呢?这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从微观上看,由于全体社会成员不论努力与否,不论贡献大小,都得到而且只能得到相同的收入,这就排除了任何成员通过努力获得更多收入和改善自己生活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排除,使社会成员从根本上丧失了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而这个动力正是一个经济社会经济效率的源泉。而且,人是有惰性的,不努力就可以获得收入,为什么还要去吃苦受累呢?况且吃苦受累并不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个经济社会怎么可能有活力和效率呢?另一方面,从宏观上看,要保证社会财富的统一平均分配,就必须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的计划安排和管理。那么这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呢?全国的资源和数百万种不同品种、规格、花色的产品生产由政府的计划首脑配置和安排,那么,这位首脑有多大的能力呢?他在安排生产计划时,能将社会数亿成员中的每一个人每年想吃些什么、穿些什么、用些什么都考虑得那么周到、安排得那么合适,这可能吗?设想一下,你是计划委员会的主任,你在安排全国的生产计划时,能考虑到数亿社会成员中A先生需要一双某种款式的皮鞋,或者B女士需要一件某种花色的裙子吗?稍加思考,我们就会理解,这是不可能的。在人类智力和社会技术发展的现阶段,这是人的能力所做不到的事情。就像萨缪尔森说的,这是一个现代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能为力的事情。其结果,就是政府计划安排生产的一些产品,不符合居民的需要,居民不购买,造成局部过剩;居民需要的一些产品,政府却没有安排生产,造成短缺。以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有了一个专有名词“短缺经济”。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并存的现象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社会需要的产品本来可以生产出来,却没有生产出来;它意味着稀缺的经济资源生产了一些社会不需要的产品,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浪费,使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在这两方面原因的作用下,社会主义国家的低效率和普遍贫困就不足为奇了。

1978年,邓小平首先意识到了这种贫困对一个经济社会意味着什么。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口号。在中国发起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经济体制改革。把社会主义可以集中社会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高效率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和面貌,它所爆发出来的经济能量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感到惊讶。它使全世界想起了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当中国觉醒的时候,世界将为之震撼。”尽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但这一成就的巨大意义怎样评价也是不过分的。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它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仅仅滞后了10年,1989年,普遍的社会贫困最终导致了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的衰败。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它说明没有效率的经济社会是无法生存的。这一事实所体现的经济学的真理对那些至今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心存疑虑,对平均主义分配理想抱有幻想的人们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启示。

纵观人类一个世纪的探索,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1)效率和公平对一个经济社会都是重要的,但二者又是矛盾的。只有效率没有公平社会将发生严重的利益冲突;只有公平没有效率社会将破产和消亡。因此,二者都很重要,必须兼得。二者又是矛盾的,提高效率水平会损害公平程度,提高公平程度又会损害效率水平,因此在二者兼得的情况下,完全的效率和完全的公平都是不可能的,社会必须做出哪个为主、哪个为次的选择。

(2)经济学的理论和历史已经证明,市场制度的竞争性越高、越完善,其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越高;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社会财富增长越快;财富增长越快,才能越快地为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贫困提供条件。因此,保证市场制度的效率是主要的,社会应在保证市场制度效率的前提下,兼顾解决公平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处理这一矛盾的唯一选择。

(3)本章的分析已表明,市场按各要素的边际产出率和供求关系分配社会财富的制度是公平合理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市场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这里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不合理的因素如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垄断、种族、性别歧视,等等;合理的因素如个人能力的差别、勇于探索、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等等。在所有这些因素的前提下,市场竞争会扩大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差距,这会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是需要解决的。搞清楚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和机制有利于社会在设计增进平等的政策上更细致、更合理,而且尽量不要损害效率。

(4)基于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上述认识,经济学家提出的缓解二者矛盾的对策是:以反垄断政策来限制市场的垄断因素,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以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和保险政策来兼顾公平,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这些政策都是有意义的,但是需要改进。增进公平的政策要尽量避免损害效率,如对土地和歌星的收益征收重税,既不损害效率又为增进公平提供资金。提高效率的政策要尽量不损害公平,这是政策最优搭配的设计原则。

(5)最后,我们要明确:现代经济学已经证明市场竞争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有效率的社会经济制度。但是,这个制度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而且这个缺陷是市场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这就需要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制定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弥补市场制度缺陷,促进市场制度更有效率地运行。

本章总结和提要

本章说明了市场是按照各要素的边际产出率和市场供求关系(包括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分配社会财富的。由于市场在财富分配上对各要素实行同一的规则,因此就市场制度而言,它是公平合理的。现实生活中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还有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原因。特别是劳动与资本收入的两极分化是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平等竞争造成的,是不公平的。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困扰了人类一个世纪。在富裕的市场经济国家,欧洲人选择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美国人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普遍的选择,这可能与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相关。

思考题

1.要素的需求曲线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其意义是什么?

2.你同意克拉克对分配之谜的解释吗?为什么?

3.你如何理解工资的国民差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工资差别合理吗?

4.什么是“自然剩余”?为什么说对土地的收益征收重税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5.为什么把资本称为中间生产要素?什么是资产的资本化和资本化的价值?

6.什么是“生产者剩余”?它是怎样产生的?

7.仔细分析书中的例子,你是否认为资本有一个净生产率?

8.请通过社会调查或到统计部门收集相关数据,做出你家乡地区的洛伦兹曲线。

9.你同意萨缪尔森对于收入分配不均等原因的分析吗?你对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思想有什么评价?

10.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为什么?

【注释】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中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3页。

[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中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4~115页,第358页。

[3]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当中国改变世界》,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9、61页。

[4]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当中国改变世界》,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9、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