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时间:2022-06-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纳克斯认为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指出了具体传递途径。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关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章将介绍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前者强调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后者探讨对外贸易规模变动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关于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本章将介绍经济增长中生产和消费变化对贸易的影响,针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来源和经济增长国家贸易地位的差异来分析经济增长的贸易与福利效应。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为经济学家们所关注。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的“剩余产品出口”(Vent for Surplus)模型体现了他对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认识。李嘉图在其比较成本理论中同样阐述了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约翰·穆勒关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论述启发了人们从新的视角认识贸易的作用。D.H.罗伯特森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的命题,50年代纳克斯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学说。纳克斯认为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指出了具体传递途径。马克斯·科登则提出了贸易的收入效应、资本积累效应、替代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及要素加权效应理论,并认为这些效应都具有累积性,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随经济的发展逐渐强化。

哈勃勒(Haberler)完善了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他把贸易的促进作用概括为:①贸易促使欠发达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②通过市场的扩大促使劳动力的流动及规模经济的获得;③国际贸易传输新观念、新技术、先进的管理及其他技巧;④贸易刺激资本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⑤新设备的进口刺激国内需求;⑥国际贸易同时又是最好的反垄断武器。80年代中期以后,以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创新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同时认为贸易促进了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又推动了经济增长。

本节简要介绍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两种理论观点。

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理论

(一)传统贸易发动机命题的提出

1937年英国学者罗伯特森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其主要着眼点在于,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后来美籍爱莎尼亚学者纳克斯通过分析19世纪英国与新殖民地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对这一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19世纪,英国(即他所认为的中心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过外贸带动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即他所认为的外围国家)等国的经济增长,外贸成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中心国家经济增长使得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扩大。这样,初级产品的生产国即外围国家,就成为国际分工格局的受益者,其初级产品的出口迅速增加,而高度的出口增长率会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其他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传统的发动机理论把先进国家描绘成了后进国家的“恩人”。它构成了符合西方偏见的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经济关系的框架,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推崇。

(二)现代贸易发动机理论的质疑

从发展经济学中产生的现代贸易发动机理论,不同于传统贸易发动机理论之处在于,它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不但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同它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更着重强调它们的出口增长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现代贸易发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在1979年12月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演说中就指出:“发达国家控制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环节是贸易,当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时,它们的进口增长速度也加快,而欠发达国家出口的就越多。”他还根据统计得出,欠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增长正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增长率所能预测的2/3,不多也不少。

而以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主要代表的一些拉丁美洲经济学家从分析贸易条件(指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恶化的角度展开了“中心—外围论”。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外围国家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这种依附关系在国际贸易方面则表现为,发展中国家贸易非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反而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普雷维什还进一步指出了发达国家通过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

(三)纳克斯的自我否定

对于传统命题的质疑从未停止过。欧文·克拉维斯也曾指出:19世纪经济取得成功的国家几乎都不是以出口主导型增长作为其标志的,而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国家在19世纪倒有过相当大的出口扩展,其规模不亚于一些温带地区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出口扩展。他认为,应该把贸易扩展形容为成功的经济增长的侍女,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自主发动机。也有人认为,对于岛国或小国,贸易可能起到发动机的作用,但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国,外贸对其经济增长一般只起着相当程度的作用,而非发动机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发动机学说的纳克斯本人后来也改变了看法。他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观点只适用于19世纪英国与新殖民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到了20世纪,发达国家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生产制造对原材料尤其是初级产品的需求下降,再加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劳务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原材料的需求落后于生产的增加,以及发达国家对工业原材料的节约使用,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主义蔓延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未通过初级产品需求的增加而带动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这一观点,基于现实条件的变化,实际上否定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命题。

(四)再度流行的发动机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通过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先后步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再度流行。经济学家迈耳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书中指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的高速增长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

(1)出口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资本货物的进口不仅有助于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而且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越来越集中在拥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3)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狭小的局限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4)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制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为出口部门提供物资投入的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循环往复下去,不仅带动了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为重要。

(5)出口的不断扩大鼓励外资的流入,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能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

(6)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会促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相关产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相比传统的贸易发动机理论,迈耳的论述显得更为完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相继效仿日、韩等国,大力发展出口产业,并且取得成功,成为东南亚经济圈的“四小虎”。然而,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导致这一地区出现了近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贸易发动机理论再次面临诘难。

(五)贸易发动机的实现条件

不管是传统的、现代的还是再度流行的贸易发动机理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孤立地论述对外贸易的作用,忽视了对贸易发动机实现条件的分析。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原理不会变,但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效果如何,则完全取决于发动机的实现条件被满足的程度。

1.稳定的出口市场是贸易发动机启动的外部条件。

对于19世纪新殖民地区的国家,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首先依赖于稳定的出口市场,这是发动机启动的条件。新技术革命趋势出现以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呈现减弱的趋势,这就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那种“带动兼控制”的作用强度降低。对于当代发展中国家来说,新发展起来的制造业面临的是激烈的国际竞争,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困难远远超过当年率先工业化的国家冲破自然经济壁垒的困难,传统制成品的生产出口受到发达国家更高科技的竞争优势的压力,大量依靠低工资的生产出口又受到各种贸易壁垒的抵御,而且,整个世界经济并非一直处于繁荣并保持较高需求的,因此出口市场并不是有保证的,这些原因都使得发动机的启动比以往困难得多。

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战略之所以成功也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出于政治目的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对东亚各国,美国一直保持其国内市场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市场的相对开放状态;另一方面,“二战”后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1950~1974年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也使国际市场保持了长期稳定的需求,东亚各国抓住这一机遇,成功地启动了经济。然而,发展中国家出口相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时也会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当东盟四国效仿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先后加入出口导向行列后,东欧、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加快向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转化。对东盟四国而言,出口市场越来越没有保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日趋拥挤,这必然会加速东盟四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其出口导向战略遭受重创也就在所难免了。而对于当年获得发展的新殖民地区国家和60年代取得成功的日本、韩国,贸易发动机启动的外部条件是相同的,即保证贸易发展的稳定的出口市场。

2.贸易动力的转换是贸易发动机持续运转的内部动力。

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贸易增长的动力来自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这样就会合乎逻辑地推出随着这种比较优势带来的边际增长收益下降,贸易增长会逐渐减缓,发动机将无法持续运转的观点。东盟四国便是一个明证,在经历了十来年的出口高速增长期后,出口增长开始下滑,而导致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就是1996~1997年国际市场电子产品的过剩,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则是外贸逆差的增加。所以,香港地区有影响的怡富证券公司报告指出“东南亚各国的对外贸易已从经济的推动者变成拖地区后腿的因素”。

建立在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增长动力,会随着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资源优势的逐步丧失而减弱,贸易增长到了一定时期就面临着贸易动力转换的问题。贸易增长动力转换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比较优势的高级化,即比较优势由自然禀赋上升到技术、管理和营销网络等后天禀赋;二是建立起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三个层次上。实现贸易持续增长的关键是贸易动力的转换,创造新的比较优势。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往往表现出另一种形态:“贫困化”增长,即随着建立在原有比较优势上的出口的增长,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事实上是由于贸易增长动力没有随着贸易增长阶段的变化而相应转换造成的。

3.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促进其结构转型。

贸易的基础是现行的价格结构,价格结构的基础是比较优势结构,但这两个结构只有形成贸易和强化现有分工的功能,而没有使产业结构优化和转换的功能。从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利益看,对外贸易的发展应有助于国民经济及贸易结构的转型;当这一条件不被满足时,则会导致经济结构僵化、有增长而无发展。所以,不能为贸易而贸易。发展出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换的能量来自于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以及产业政策所造就的优惠的价格条件。在这里,贸易动力的转换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内在统一的。

4.资本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结构转型的关键。

实现贸易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对于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素积累的核心是资本要素的积累。在平衡的国际收支上,商品出口的顺差与资本要素流动的逆差是并存的,商品出口实现的国际价值用来“购买”本国短缺的生产要素、资本以及与资本相伴随的技术与管理,而降价出口、亏损出口则不利于出口部门的发展和资本要素的积累。

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仍然是基础。一旦贸易与技术进步两者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那么必然会对经济增长形成更大的刺激。尽管技术进步不论发生在任何部门对经济总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当技术进步发生在出口部门时,它可能会大大提高本国该产品的出口优势,为本国创造新的出口产品,扩大贸易利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应当特别注重于出口部门和有潜在出口可能的产品上,以形成贸易与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贸易靠技术进步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出口又为技术的进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即资金来源。

如果出口的扩大不能导致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要素的积累,并进而形成出口增长与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的良性互动关系,出口发动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出口部门的发展是相对孤立的,或者出口部门是一些低档次的产业部门,而非高附加值、深加工型的制造业,那么出口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就很小,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也不会很明显。

(六)贸易发动机理论的简评

关于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理论,是根据19世纪的历史经验提出的。随着20世纪各种条件的变化,上述理论不再适用。但是,就国际贸易能够带动经济增长这一点来说,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二战”以后,随着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加强,世界贸易的增长持续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再次显示出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当然,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应片面理解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出口是诸动力中的一种,不是惟一的发动机,外部市场可以利用到何种程度,国家贸易政策又在何种程度上促进贸易动力的转换,以及贸易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是否形成良性循环等内容,都直接关系到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的效果。

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是指一国进出口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倍数关系。经济变动中的乘数效应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由哈罗德应用于对外贸易领域。

(一)对外贸易乘数的概念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社会支出的变动不仅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而且能带来数倍的国民收入变化。乘数就是国民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一变化的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例如,社会投资支出100万元,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500万元,那么投资乘数就是5。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支出的变化会带来一轮又一轮的消费支出的变化,引起总支出数倍的变化,从而导致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化。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净出口X-M(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也就有了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是净出口变化导致的国民经济增量变化的倍数。用公式表示:

K=ΔY/Δ(X-M)

其中,K表示对外贸易乘数;ΔY表示国民收入的变化;Δ(X-M)表示净出口的变化。

对外贸易乘数推导过程为: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等于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

消费C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发性消费(C0),不受收入水平影响;另一部分随可支配收入变化。用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得出消费函数:

居民可支配收入Yd是全部收入扣除政府税收后的部分。用t表示边际税收倾向,即收入增量中税收所占的比重,则:

将式(4-3)代入式(4-2)得:

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出口X都不是收入的函数,因此:

进口M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发性进口,不受收入变动的影响;另一部分随收入变化。用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增加部分中用于购买进口产品的比例,得出进口函数:

将上述式(4-4)、式(4-5)、式(4-6)、式(4-7)和式(4-8)代入式(4-1),得出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Y=C+I+G+X-M

      =C0+b(1-t)Y+I0+G0+X0-M0-mY

求解Y,得出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

由此得出,在存在对外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的支出乘数K为:

假定b=0.5,t=0.2,m=0.2,则K=1.25,说明任何支出的增加或减少引发的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或减少等于支出初始变动规模的1.25倍。在消费C0、投资I0和政府支出G0不变的情况下,进出口差额X0-M0的变动导致的国民收入总量的变动同样为进出口差额变动的1.25倍。

因此,在探讨对外贸易对经济总量变动的影响时,可以将K称为对外贸易乘数。

(二)贸易乘数的图形表达

从贸易乘数公式可以看到边际进口倾向m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见图4-1。

在图4-1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Y表示国民收入,P为M=M0+mΔYP′为M′=M0+m′ΔY,m和m′为边际进口倾向且m′大于m。ΔX为出口增量。当边际进口倾向为m时,出口增加ΔX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为Y0Y1;当边际进口倾向为m′时,出口增加ΔX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为Y2Y3。可见,不同的边际进口倾向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图4-1 对外贸易乘数

(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从定量分析的角度阐明了开放经济的必要性,说明扩大出口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贸易顺差与国内投资是不同的,投资增加会形成新的生产力,使供给增加,而贸易顺差增加实际上是出口相对增加,它本身并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因此,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作用并不等同。另外,对外贸易乘数在实践上是很模糊的,它常会受一国闲置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稀缺会限制该国国民收入的下一轮增长。再则,这一理论忽视了对外贸易发挥作用的条件。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一国才能继续扩大出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如果世界的总进口值不变或减少,一国将无法增加出口,除非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企业会因利润下降而不愿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因此,增加出口也无从谈起。

第二节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经济增长指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进步都会带来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将改变一国的生产和消费,从而对该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由于不同国家贸易量的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不同,加上经济增长的来源存在差异,经济增长最终对各国福利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的来源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化

生产要素的增加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经济增长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扩张。经济增长的来源不同,表现为经济增长后生产可能性曲线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

(一)生产要素增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会带来产出的增加。一国拥有的生产要素总量增加了,该国将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生产中实际使用的要素有多种,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随着时间的改变,一国拥有的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总量都会发生变化。劳动要素的增长来源于人口的增加和劳动力人口比例的提高。资本要素的增长则来源于本国资本积累和外国资本的流入。根据劳动和资本要素增长的情况,可把经济增长分为四类:要素均衡增长、劳动要素单一增长、资本要素单一增长和要素非均衡增长。其中,劳动要素单一增长和资本要素单一增长可以视为要素非均衡增长的两个极端。

1.要素均衡增长。

要素均衡增长是指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同比例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形式的增长将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平行向外移动,形状不变,X、Y两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贸易条件不会发生变化。在图4-2中,TT和TT′分别为两种要素同比增长前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4-2 要素均衡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化

2.劳动、资本要素的不平衡增长。

如果只有劳动要素单一增长则劳动相对价格下降,导致X与Y生产部门的劳动密集度都提高,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但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产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资本密集型产品Y的产量增加幅度较小。图4-3中的TT表示劳动要素单一增长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果只有资本要素的单一增长则资本的相对价格下降,导致X与Y生产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都提高,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但资本密集型产品Y的产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产量增加幅度较小,见图4-3。

图4-3 劳动、资本要素的不平衡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化

(二)技术进步

在生产要素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可以增加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出水平。技术进步的类型通常划分为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和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1.中性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Neutral Technical Progress)指技术进步使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同比增长,且资本和劳动的要素价格保持不变。在图4-4中,Q和Q分别是技术进步前后生产Q数量的X产品的等产量线,Q与较低的一条等成本线相切,表明技术进步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保持不变,为(K/L)。

图4-4 中性技术进步

2.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Capital-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指技术进步使单位劳动需要配备更少的资本(单位资本需要配备更多的劳动)。因此,劳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幅度大于资本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幅度,生产厂商就会相对增加劳动要素的使用,从而资本—劳动比率下降。在图4-5中,Q 和Q分别是技术进步前后生产Q数量的X产品的等产量线,Q与较低的一条等成本线相切,表明技术进步后生产成本降低,并且资本/劳动比率下降,(K/L)<(K/L)。

图4-5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3.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Labor-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指技术进步使单位资本需要配备更少的劳动(单位劳动需要配备更多的资本)。因此,资本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幅度大于劳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幅度,生产厂商就会相对增加资本要素的使用,从而资本—劳动比率提高。在图4-6中,Q和Q分别是技术进步前后生产Q数量的X产品的等产量线,Q与较低的一条等成本线相切,表明技术进步后生产成本降低,并且资本/劳动比率提高,(K/L)>(K/L)。

图4-6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4.中性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任何一种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但是,技术进步的类型和进步程度的不同,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里仅讨论中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可以发生在单一行业,也可以同时发生在两个行业。

单一行业中性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沿着代表技术进步行业产品的轴线单方面扩展。仅限于X行业的中性技术进步会提高X产品的生产能力,但Y产品的生产能力没有变化。同样,仅限于Y行业的中性技术进步会提高Y产品的生产能力,但X产品的生产能力保持不变,见图4-7(a)。

两个行业同等程度的中性技术进步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等比例向外扩张,形状保持不变,见图4-7(b)。

图4-7 中性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化

二、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

经济增长不管来源于生产要素的增加还是生产技术的进步,均直接改变一国的生产能力。同时,经济增长会产生生产和消费的贸易效应,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下面分别对生产和消费增长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

(一)生产增长的贸易效应

经济增长使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通过比较增长前后生产均衡点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以分析生产增长的贸易效应。

假定一国生产X、Y两种产品,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增长前的生产消费均衡见图4-8(a),生产均衡点在E点,消费均衡点在C点,阴影部分为该国的贸易三角。

经济增长后,生产可能性曲线扩张,该国的生产厂商对两种产品的生产重新进行了组合。基本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同比例增加两种产品的生产;二是同时增加两种产品的生产,但增长幅度不同;三是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根据生产厂商在经济增长后对生产点的定位,可将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为四个区域。新生产点定位于不同区域,会产生不同的贸易效应。在图4-8(b)中,以原生产点E为原点,建立一个小坐标,同时将原点O和原生产点E的连线延长,形成Ⅰ、Ⅱ、Ⅲ、Ⅳ四个区域。

图4-8 生产增长的贸易效应

1.中性贸易生产效应。

如果新生产均衡点定位在的OE延长线上,X、Y产品的产出组合比例不变,出口产品X和进口竞争产品Y的生产同比增长,这种经济增长的效应称为中性贸易生产效应(Neutral-trade Production Effect)。

2.顺贸易生产效应。

如果新生产均衡点定位在区域Ⅰ,X、Y两种产品的生产均有增长,但出口产品X的生产增长幅度大于进口竞争产品Y的增长幅度。这种经济增长的效应称为顺贸易生产效应(Protrade Production Effect)。

3.超顺贸易生产效应。

如果新生产均衡点定位在区域Ⅱ,出口产品X生产增长,进口竞争产品Y的生产绝对下降,意味着该国具有更大的贸易潜力,这种经济增长的效应称为超顺贸易生产效应(Ultra-protrade Production Effect)。

4.逆贸易生产效应。

如果新生产点定位在区域Ⅲ,X、Y两种产品的生产均有增长,但进口竞争产品Y的增长幅度大于进口产品X的增长幅度,该国贸易潜力降低,这种经济增长的效应称为逆贸易生产效应(Antitrade Production Effect)。

5.超逆贸易生产效应。

如果新生产点定位在区域Ⅳ,进口竞争产品Y的生产增长,出口产品X生产绝对下降,意味着该国贸易基础大大削弱,这种经济增长的效应称为超逆贸易生产效应(Ultra-antitrade Production Effect)。

此外,如果新生产点定位在小坐标的横轴上,增长的贸易效应介于顺贸易生产效应和超顺贸易生产效应之间。如果新生产点定位在小坐标的纵轴上,增长的贸易效应介于逆贸易生产效应和超逆贸易生产效应之间。

(二)消费增长的贸易效应

同分析生产效应相同,消费增长对贸易的影响也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在图4-9中,以原消费均衡点为原点建立一个小坐标,将大小坐标的原点O和C连接并延长,将增长后新的消费均衡点所处的位置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各自具有不同的贸易效应。

图4-9 消费增长的贸易效应

1.中性贸易消费效应。

如果新消费点定位在的OC延长线上,X、Y产品的消费组合比例不变,出口产品X和进口竞争产品Y的消费同比增长,这种经济增长的效应称为中性贸易消费效应(Neutral-trade Consumption Effect)。

2.逆贸易消费效应。

如果新消费点定位在区域Ⅰ,X、Y两种产品的消费均有增长,但出口产品X的消费增长幅度大于进口竞争产品Y的消费增长幅度,这种增长效应称为逆贸易消费效应(Antitrade Consumption Effect)。

3.超逆贸易消费效应。

如果新消费点定位在区域Ⅱ,出口产品X的消费量增长,但进口竞争产品Y的消费量绝对下降,这意味着该国的贸易意愿有可能大大降低,这种消费效应称为超逆贸易消费效应(Ultra-antitrade Consumption Effect)。

4.顺贸易消费效应。

如果新消费点定位在区域Ⅲ,X、Y两种产品的消费均有增长,但进口竞争产品Y的消费增长幅度大于X产品的消费增长幅度,该国贸易潜力增加,这种消费效应称为顺贸易消费效应(Protrade Consumption Effect)。

5.超顺贸易消费效应。

如果新生产点定位在区域Ⅳ,进口竞争产品Y的消费量增加,出口产品X的消费量绝对下降,该国的贸易可能性大大增加,这种消费效应称为超顺贸易消费效应(Ultra-protrade Consumption Effect)。

新消费点的定位还有两种可能:一是新消费点定位在小坐标的横轴上,这时增长的贸易效应介于逆贸易消费效应和超逆贸易消费效应之间。二是新消费点定位在小坐标的纵轴上,增长的贸易效应介于顺贸易消费效应和超顺贸易消费效应之间。

(三)生产和消费增长的综合贸易效应

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取决于增长的生产和消费效应。不同的生产和消费效应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综合贸易效应。图4-10描述了生产与消费均衡变化的两种组合情况。

在图4-10(a)中,增长后的新生产均衡点E1处于具有超顺贸易生产效应区域Ⅱ,而新消费点C1处于具有逆贸易消费效应区域Ⅰ。虽然生产和消费的贸易效应相反,但从两种效应的综合看,生产的贸易扩大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增长后的贸易三角大于增长前的贸易三角,即增长的净效应为贸易量的增加(ΔCDE<ΔC1D1E1)。

在图4-10(b)中,是另一种生产与消费增长的组合。增长后的新生产点E1处于具有超逆贸易生产效应区域Ⅳ,而新消费点处C1处于具有中性贸易消费效应OC的延长线上。两种贸易效应的综合导致增长后贸易三角减小,即增长的净效应为贸易量的下降(ΔCDE>ΔC1D1E1)。

图4-10 生产与消费增长的综合贸易效应

经济增长后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有多种不同的组合。不同组合的综合贸易效应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来确定。

三、小国经济增长的贸易与福利效应

(一)生产效应

在贸易小国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增长前后不能改变国际贸易条件,增长后新的生产均衡点处于贸易条件线与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要素增长和生产技术进步的不同组合,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发生不同变化,从而决定增长前后生产点位置的相对变化。

如果经济增长来源于两种要素均衡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等比例向外扩张,新的生产均衡点处于坐标原点与原生产点连线的延长线上,此时,两种产品的产出同比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来源于某一要素的单一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发生不均衡变化。图4-11描述了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的小国劳动要素单一增长对生产的影响。假定劳动相对丰裕的贸易小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X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Y商品,在经济增长之前,生产均衡点为E点,消费均衡点为C点。

图4-11 小国劳动要素单一增长的效应

现假设该贸易小国的劳动要素单一增长,从而使该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沿着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横轴扩张。增长后的新的生产均衡点为E1点,消费均衡点为C1点。E1点位于E点的右下方。劳动要素的增长使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X产量增加,资本密集型产品Y产量减少,但该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一般来说,在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要素增长而另一种要素保持不变,密集使用增长要素的产品的生产将会扩大,密集使用不变要素的产品的生产将会下降。这一结论称为罗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如果该国资本要素单一增长,同样道理,资本密集型产品Y的产出会增加,而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产出将减少。

如果经济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生产的变化取决于两个行业技术进步的对比情况。如果两个行业发生同等程度的中性技术进步,两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步提高,其生产效应类似于两种要素的均衡增长。如果单一行业发生中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行业生产效率提高,未发生技术进步的行业生产效率不变,其生产效应类似于单一生产要素的增长。不同的是,未发生技术进步的产品的生产能力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两个行业发生不同程度的技术进步,两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将发生变化,生产变化的情况将十分复杂。

(二)贸易量效应

经济增长后贸易量的变化取决于增长带来的生产和消费的变化。不同的生产和消费贸易效应的组合对贸易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者的作用方向是否一致以及作用强度的大小。如果生产和消费都具有贸易扩张效应(顺贸易效应或超顺贸易效应),则经济增长后贸易量将显著增加;如果两者均具有贸易紧缩效应(逆贸易或超逆贸易效应),则经济增长后贸易量将显著减少。如果生产具有贸易扩张效应而消费具有贸易紧缩效应,或者相反,则增长后的贸易变动要看扩张效应和紧缩效应哪一个作用更强。

在图4-11中,经济增长后生产的变化具有超顺贸易效应,消费的变化具有逆贸易效应,但生产的贸易扩张效应大于消费的贸易紧缩效应。因而,从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后贸易量增加,新贸易三角大于增长前的贸易三角,即ΔCDE<ΔC1D1E1

(三)福利效应

在出现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福利也会增加,使消费水平位于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上。通常我们通过比较新消费点所处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高低判断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如果一国贸易后新消费点处于较高的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则贸易提高了该国福利水平;如果新消费点处于较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上,则该国福利水平下降。在图4-11中,C1与C点相比,位于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U1上。因此,该国的总体福利水平大大提高了。

但是,在出现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偏好会发生变化。如果人口增加,增加的人口的偏好与原来的不同,社会无差异曲线发生变化。因此,简单比较经济增长前后消费点所处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高低,难以准确判断增长的实际福利效应。

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假定社会消费偏好保持不变。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社会总的消费组合和消费水平,较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较高的社会总消费水平。我们使用人均消费水平表示一国的福利水平。

如果贸易小国的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要素的增长或技术进步,该国总体消费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提高,福利改善。

如果贸易小国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要素的增长,则福利变化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劳动要素的增长来源于人口的增长,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消费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人均消费下降,福利恶化;二是劳动要素的增长来源于劳动人口比例的增长,人均消费增加,福利改善。

四、大国经济增长的贸易与福利效应

贸易大国由于能够改变国际商品的价格,经济增长对贸易和福利的影响与贸易小国的情形有所不同。如果经济增长使贸易大国进口增加,其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如果经济增长后该国进口贸易减少,其出口品的相对价格将会提高,贸易条件好转。经济增长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后一国新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点的形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该国的贸易和福利水平。

(一)大国要素单一增长的效应

图4-12描述了劳动要素丰裕的贸易大国劳动要素单一增长产生的贸易与福利效应。假定劳动相对丰裕的贸易大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X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Y商品,Pw是经济增长前的国际贸易条件,E、C分别为增长前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点。

图4-12 大国要素单一增长的效应

现假设该贸易大国劳动要素单一增加,使商品X生产的增加和出口扩大,由于该国是贸易大国,从而使商品X的相对价格降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变为P′w,生产均衡点为E2,消费均衡点为C2。如果增长后国际贸易条件不变,贸易条件应为Pw,生产均衡点应是E1点,消费均衡点应为C1。但是由于该国是贸易大国,改变了国际贸易条件,使得P′w<Pw,E2点与E1点相比,X产品的产量减少,Y产品的产量增加,C2点位于C1点的下方,使得U2<U1

贸易条件的恶化对该国人均消费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劳动要素的增长来源于人口的增长,人均消费下降幅度增大,福利恶化程度加大;如果劳动要素的增长来源于劳动人口比例的增长,人均消费增加,但增幅降低,福利改善程度减小。

(二)大国单一行业技术进步的效应

假定贸易大国资本密集型产品Y行业出现中性技术进步,则该国Y产品生产能力增加,X产品生产能力保持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沿着表示Y产品的纵轴单向扩张,见图4-13。

图4-13 大国单一行业技术进步的效应

经济增长前生产均衡点在E点,消费均衡点在C点,国际贸易条件为Pw。在Y行业技术进步带来经济增长后,由于该国为贸易大国,其X产品出口和Y产品进口的减少,对国际市场两种产品的比价产生影响,X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该国贸易条件好转,贸易条件为P′w,生产均衡点为E2,消费均衡点为C2。如果经济增长后贸易条件不变,贸易条件仍为Pw,生产均衡点应是E1点,消费均衡点应为C1。但是由于该国是贸易大国,改变了国际贸易条件,使得P′w>Pw,E2点与E1点相比,X产品的产量增加,Y产品的产量减少,C2点位于C1点的上方,使得U2>U1,使该国整体消费水平因贸易条件改善而进一步提高。由于该国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密集型产品Y行业的中性技术进步,该国人口没有变化。因此,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意味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该国福利水平得到了改善。

(三)贫困化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福利的增长。如果经济增长带来的是贸易条件的急剧恶化,那么贸易条件恶化的效应可能会抵消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增长的效应,从而使整体的福利水平下降。这种性质的增长即为巴格沃蒂(Jagdish Bhagwati)所说的“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贫困化增长的根源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只发生在贸易大国。

图4-14 贫困化增长

在图4-14中,假定一贸易大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该国经济增长前生产均衡点在E点,消费均衡点在C点,国际贸易条件为Pw。现假定该国经济增长后导致X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假定经济增长不是来源于人口的增长。在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会使该国的消费和福利水平从U移到U1,福利水平提高。但由于该国是贸易大国,生产点E1和消费点C1的组合产生出口扩大效应,导致该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使得P′w<Pw,福利水平从U1移到U2,消费均衡点C2位于C点的下方,U2<U,所以增长后的福利水平低于增长前的福利水平。

贫困化增长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增长幅度较小。如果增长幅度大,增长的正面收入效应足以抵消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

(2)增长的贸易量效应明显,进出口显著增加。

(3)对方国家对该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很低,要扩大出口数量,必须大幅度降低出口价格。

(4)该国对单一产品出口的依赖严重,贸易条件恶化使福利水平大幅下降。

现实中的贫困化增长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出口国通常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

(2)出口产品常常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初级产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该国的任何出口增长都导致该产品的国际价格波动。

(3)贫困化增长只是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定阶段,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贫困化增长的实际例证较为罕见。20世纪30年代以前,巴西咖啡生产量很大,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为增加收入,巴西大量生产和出口咖啡,结果导致该国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出口的扩大反而使本国福利水平下降。

思考题:

1.应如何评价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

2.什么是对外贸易乘数?乘数发挥作用有哪些条件?

3.生产和消费的变化各自具有哪几种贸易效应?

4.经济增长对小国和大国贸易及福利的影响有何不同?

5.什么是贫困化增长?其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参考资料:

1.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

2.Dennis R.Appleyard &Alfred J.Field,Jr.,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ird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

3.胡涵钧:《新编国际贸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李明武:《贸易发动机的实现条件——兼论贸易政策的本质》,http://www.gjmy.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