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

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7 结论与展望7.1 研究结论从全球竞争的角度看,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城市群。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是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从全球竞争的角度看,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城市群。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空间单元,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将成为赢得本世纪全球一体化下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城市群的崛起已成为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1年中国以城市群为核心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达到36.4%,城市群已成为构成和支撑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组织形态。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中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要通过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努力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全面加快现代化、一体化进程,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面临不是一个镇、也不是一个市的问题,而是整个城市群怎样整合与提升的问题。因此,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确每个城市的不同功能定位,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实现区域内的优势互补,才能迸发出新的活力。

因此,本论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在借鉴和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生态学等有关工具,整理和分析了增长极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共生理论、复杂网络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综合测度、长三角城市群非和谐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第二,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群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第三,重点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升级,长三角城市群海洋经济整合以及复杂网络视角下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创新的能力;第四,探讨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合作机制以及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最后,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共生机理、区域治理目标、区域共生治理模式与对策建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长三角地区经济差异化逐年缩小,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定性测度没有客观精确地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做出量化分析,难以准确反映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速度;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测度方法来测量长三角一体化水平,运用统计数据、发生事件及调查结果等客观信息,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测算;根据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市场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一体化及社会一体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差异情况;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评价体系。

(2)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人口、创新、资源与环境、社会五个子系统发展水平总体趋势逐年升高,并且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协调度水平自2000年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从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摆在首位,以区域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依托,以评价城市群内部经济、人口、创新、资源与环境、社会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程度作为突破,以区域协调能力提高为手段,将区域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体现了在城乡统筹中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相一致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由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3)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今天,服务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服务业作为服务经济的主体部分,其发展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源。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升级规律的必然结果;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本身是顺应现代服务业自身的特点和经济发展规律的。

(4)海洋经济整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与拓展。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是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海洋经济发展在资源、产业、体制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能源贫乏等问题,如何科学谋划长三角城市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城市群区域海洋经济一体化,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制度等障碍,推动海洋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的整合。

(5)区域创新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区域创新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符合小世界网络的特点,这说明通过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提高各创新主体在物质、信息、能量等交换的效率;同时,区域创新网络有较大的聚群系数,具有明显地无标度网络特征,这说明区域创新网络围绕核心创新主体节点交易更加频繁。

(6)区域创新网络具有对随机失效的鲁棒性,又具有对蓄意攻击的脆弱性,网络的稳定性是由一些关键的节点(如科研院校等)的稳定性决定的,政府应当密切关注科研院校等核心节点的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些激励机制良好的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对随机故障失效有着高度的鲁棒性,因为区域创新网络度分布的极端非均匀性:绝大多数创新主体节点的度非常小,而有少量创新主体节点的度相对很大。然而,也正是这种非均匀性使得创新主体网络对蓄意攻击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只要有意识地去除区域创新网络中极少量度很大的创新主体节点就会对整个区域创新网络的连通性产生大的影响。

(7)缩短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创新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就能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创新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反映整个创新体系可能的最好整体效率,所以政策措施应趋向于不断缩短这个距离。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减少创新网络中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创新网络主体之间的沟通效率。

(8)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合作中,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合作环境下的委托代理机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并存的,委托方政府应根据代理方政府的努力程度对其进行奖惩,然而代理方政府努力程度无法直接测度,只能根据观测到的提高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监管效率和创新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机制的努力程度进行推断,因此必须设计一套公共产品与服务监管效率和创新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机制的评价指标,来确定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合作中代理方政府工作的努力程度,从而使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合作中各个利益主体的自身效用达到最大化。

(9)对称性互惠连续共生阶段是城市群区域共生存在的最稳定状态。共生,不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吸引和合作;不是自身状态和性质的丧失,而是继承和保留;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合作是共生现象的实质性特征,进化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和总体方向,对称性互惠连续共生是共生的最稳定状态。在这一阶段,成员城市表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推动力,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居于核心和带头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

(10)城市群区域共生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博弈问题。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微观动态视角来看,实质上就是城市群区域外节点城市不断迁入且和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共生发展的过程,而城市是否共生实质上又是一个博弈问题。基于合作竞争博弈的共生分析可知,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共生,能够通过建立广泛的联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共赢;可以说在城市群中,城市间共生是各共生单元在市场环境下的最优选择。

7.2 研究展望

本研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实践,从不同视角给出城市群协调发展和区域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并得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结论。然而应当看到,此研究领域为多学科交叉领域,还需努力吸取其他学科的精华,它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化。下面就本论文进行后续深化研究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的阐述,以便吸引更多地学者来共同研究后续问题,同时还能使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区域共生治理理论进一步得到完善。

还需后续研究的问题有:

(1)深化对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的研究。随着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何准确客观地度量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在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中也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不仅是研究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政府利益关系调整与城市群区域协调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如何把可得性的定性指标数量化是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的难点,因此在指标选取上难以取舍,今后研究的重点应在此方面多下工夫。

(2)深化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其测度研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前仍未达成共识,部分学者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界定强调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单纯强调区域间经济差距的缩小。由于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有关区域协调发展测度的研究也各有侧重。一是侧重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另一类则侧重于综合意义的区域协调发展测度。由于一些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难以量化,相关的研究较少,因此也构成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区域创新网络的抗毁性研究还有待深化,包括其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在理论上,应加强在网络生成模型与网络形成机制方面进行参数的修正及模型的改进等的研究。而在实际应用中,应扩大网络的规模与增加节点的类型。这样实证检验的结果才更贴近实际区域创新网络,从而对构建稳定的区域创新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需积极探索其他非线性动力学在区域创新网络复杂性结构本质上的运用,并利用交叉学科的普适性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理论及系统动力学理论来研究区域创新网络复杂性生成机理。由于这些非线性理论都是研究非平衡态、跃迁、不连续性及突变的复杂系统,因此,对深化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的复杂性问题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对城市群区域共生问题的研究需更为深入和透彻。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各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市群区域共生问题的涉猎范围将由城市群区域各城市、各城市的政府间、第三部门以及区域内企业之间逐步扩展到整个区域层面。而伴随着区域政策创新的层出不穷,城市群区域共生模式也必然会出现创新性突破,向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

(6)要进一步深化开展区域治理机制和综合政策体系的研究。如何建立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治理机制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调控区域发展,在现有政策体系中还存在诸多亟待探索和完善的方面,包括明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区域功能定位以及区域发展模式等,同时也需要研究并形成可操作性的系统全面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政策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