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廊坊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因境内缺乏高品质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传统观光旅游不发达。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廊坊市全面实施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在廊坊市旅游发展总规划的统领下,进行了专题旅游规划和下属县市旅游发展的详细规划。

第五节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廊坊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因境内缺乏高品质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传统观光旅游不发达。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旅游市场需求逐步升级,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廊坊市较为丰富的温泉、会展、高尔夫、森林等旅游资源为其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资源基础,京津两地居民庞大而旺盛的旅游需求为廊坊市依托大都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客源基础。2003年,廊坊市旅游局的成立,使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步入有专门机构指导发展的时期,廊坊市旅游业发展渐入正轨。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后,廊坊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廊坊市作为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和环北京休闲旅游度假带的旅游发展定位,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但相较于周边城市,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水平低、产业规模小,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区位优势未能转变为旅游优势,旅游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分析

(一)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旅游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逐渐为政府所认识,旅游产业在廊坊市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渐显现,旅游产业被提升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的地位,产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1.政府主导作用显著增强,旅游业发展规划逐步完善

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河北省将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全省加快旅游发展的大环境日益形成。廊坊市全面实施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自2006年以来,廊坊市加快了旅游产业规划的步伐,全市及下属市县相继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摆脱了盲目和无序,步入政府主导、规划引领、逐步实施的发展阶段。2007年,完成了《廊坊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旅游产业为廊坊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产业定位和京津冀城际型休闲娱乐基地以及河北省“金色旅游走廊”的区域旅游发展定位。在廊坊市旅游发展总规划的统领下,进行了专题旅游规划和下属县市旅游发展的详细规划。目前,廊坊市已完成了《河北省廊坊市京南温泉产业带总体规划》、《廊坊市区及北三县商务休闲旅游规划》、《霸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永清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三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固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明确了全市及各县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和重点,为廊坊市旅游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指明方向。

此外,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明确旅游产业发展地位和产业发展重点、营造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2005年以来,廊坊市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廊坊展览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廊坊市关于鼓励新建展览馆设施、设立专业展览公司的暂行规定》、《廊坊市展览业统计管理办法》、《关于扶植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确定了廊坊市会展旅游的发展地位,明确了廊坊市会展旅游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廊坊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2010年12月,廊坊市人民政府发布《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用5到10年时间,把旅游业发展成廊坊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的发展目标,并把“休闲养生、商务会展、生态观光、家居购物”作为廊坊市的四大旅游主导产品。

2.政府加大了旅游产业宣传力度,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2007年,廊坊市举办了首届“中国(廊坊)热气球节”,大型节庆活动的举办昭显了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廊坊进入了以节庆活动提升廊坊城市形象和旅游知名度的阶段。热气球节目前已成为廊坊市最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参与者日益国际化、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旅游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在大型节庆活动的带动下,廊坊市针对黄金周游客推出了庙会、文化艺术节、家具文化节、民俗风情艺术节、桃花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有效宣传廊坊市的旅游形象。此外,投入了近千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廊坊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在《人民日报》刊登整版廊坊旅游广告;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拍摄题目为“北京人2小时休闲圈——游玩在廊坊,美食在廊坊”的专题片;协助日本BS朝日电视台拍摄《中国神秘纪行——河北篇》,其中涵盖廊坊市的6处景区(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提高了省内外游客对廊坊市旅游业的认知,提升了廊坊市的旅游形象;同时,节庆活动的举办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旅游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

(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廊坊市旅游产业的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人数从1998年的61.95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828.08万人次,增长13倍;旅游收入从1998年的2.5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4.94亿元,增长26倍,如图4-27所示。廊坊市的旅游业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在2000年、2001年出现了短暂的下滑,自2002年开始步入持续、稳步增长阶段。

img62

图4-27 1998—2010年廊坊市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变化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廊坊海外客源市场发展较快,增长速度超过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从1998年的0.65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9.59万人次,增长15倍;旅游外汇收入虽个别年份有反复,但整体呈增长态势,从1998年的85.95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 595.39万美元,增长30倍,如图4-28所示。从廊坊市1998年的入境旅游者接待人数看,旅游基数很低,随后廊坊市的入境旅游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入境旅游者增长迅速,这与廊坊市近些年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积极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与大型会议、展览活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密切相关。

img63

图4-28 1998—2010年廊坊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变化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在2000年和2001年出现下滑,其他年份均呈上升态势。旅游接待人数从1998年的61.30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818.49万人次,增长13倍;国内旅游收入从1998年的2.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3.18亿元,增长26倍,如图4-29所示。

近10年来,廊坊市旅游产业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稳步增加。1998年,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91%,2011年,旅游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升至4.93%。2005年以前,旅游业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4%以上,2005、2006年,旅游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度达到4.98%和4.97%,如图4-30所示。

img64

图4-29 1998—2010年廊坊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变化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img65

图4-30 1998—2011年廊坊市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2006年以前,廊坊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速整体高于GDP增长速度,但各年间波动较大,既有负增长,也有年增速达275.51%的情况,旅游收入增长速度不稳定;2006年以后则增速相对趋稳,如图4-31所示。反观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长,最高增长年份达15.2%(2006),实现了稳定、快速、持续的增长。

img66

图4-31 1998—2011年廊坊市GDP及旅游收入增速比较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三)旅游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以及环京津休闲度假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促进了廊坊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旅游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为了更快地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廊坊市不断加大旅游投资力度,通过政府拨款、申请省级旅游专项资金、申请国家级旅游发展基金以及吸引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投资廊坊市旅游项目等多渠道进行筹资。针对廊坊市旅游资源单体小、丰度不够的现状,结合廊坊市发展环京津休闲度假旅游的市场定位,在对已有旅游项目开展二次投资和扩建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旅游大项目的开发、引进和建设工作,以形成旅游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近5年来,廊坊市旅游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步伐大大加快,旅游投资额持续增加,旅游饭店、度假村、景区稳步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2006年,兴建或在建16个旅游项目,累计投资8.51亿元;2007年,新建、扩建18个旅游项目,累计投资12.68亿元;2008年,共有14个项目在建或扩建,投资1.85亿元;2009年,在建项目16个,其中有7个为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项目,3个为10亿元以上项目,项目总投资额达112.48亿元,当年投资9.65亿元;2010年,兴建或在建旅游项目18个,当年投资5.44亿元。在进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的同时,旅游部门积极协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07年,争取到河北省旅游专项资金3 400万元,用于永清宋辽古栈道、金风科技园、大城祖寺北海生态观光园、文安县小务生态旅游园、葛渔城旅游观光园等6个项目的建设。2010年,申请国家级旅游发展基金和省级旅游专项资金补助160万元,用于永清县天圆生态农业观光园等7个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8)

(四)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来访游客的增多,廊坊市旅游接待能力也不断增强。从2006年至2010年,廊坊市的旅游企业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中旅行社增长速度最快,5年增长1.7倍,如图4-32所示。

img67

图4-32 2006—2010年廊坊市旅游企业增长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截止到2010年底,廊坊市共有旅游企业136家,其中星级酒店43家,旅行社78家,A级景区15家。廊坊市的住宿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星级饭店数量从2006年的32家增加到2010年的43家,客房总数达4 793间。到2010年底,廊坊市有5星级酒店3家,4星级酒店7家,3星级酒店18家,2星级酒店15家。旅行社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从2006年的47家增加至2010年的7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77家,为外地及境外游客来京及本地游客出游提供旅游服务。廊坊市现有旅游景区86家,随着对景区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进行,廊坊市已有15家景区被评为A级景区,其中包括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7家。

经过多年的发展,廊坊市的旅游企业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相较于廊坊市发展休闲商务旅游的旅游定位,廊坊市的旅游企业尚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高星级酒店数量欠缺,不能满足高端商务、休闲等旅游的需求。旅游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产业的联动作用不强。廊坊市的会展业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但会展与旅游尚未有效兼容,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五)产业链条存在短板,旅游产业的联动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产业链是指产业部门间基于技术、供求等因素而构成的链式关联关系。旅游产业链是为了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需求,由旅游景区、旅游中介机构、旅游餐饮企业、旅游住宿企业、旅游购物商店、旅游娱乐场所、旅游交通部门等旅游核心产业,以及旅游拓展产业、旅游支撑产业和旅游联动产业等相关产业基于产品、服务的供求关系和技术、资本的支撑关系而形成。旅游产业链条的横向和纵向关联越长,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就越强。旅游产业链条中的每一个要素均是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各要素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数量比例,各要素的产品层次应相匹配,这样就会造成旅游产业链条最大经济效益的发挥。我国各地区的旅游产业在各个要素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瓶颈,影响了该地区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王起静,2005)。

廊坊市的旅游核心产业部门中,各要素间在数量、层次上尚存在比例失衡、匹配度低的现象,尤其是购物和娱乐产业发展得相对滞后,成为廊坊旅游产业发展链条上的短板。据2009年河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的结果,来廊坊旅游者花费主要为基本旅游花费,旅游者用于购物、娱乐方面的支出仅占旅游总支出的21.08%,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从侧面体现了廊坊市娱乐、购物配套设施建设的不足。旅游产业链条中短板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旅游业联动效应的发挥,影响廊坊市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区内各县市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明显

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区域内部并不均衡,就旅游接待活动而言,市区所占份额最大,旅游接待人次约占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的30%;市区、三河市、霸州市三地为廊坊市旅游发展的优越区,其旅游接待人次占据了廊坊市旅游接待人次的57.2%,而其他6个县仅占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的42.8%,各区、县、市之间差异明显,如表4-14所示。

表4-14 廊坊市2009年县市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收入

img68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廊坊市各县市旅游发展的优越度与其国民生产总值、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的通达与便利性等存在密切的关系。2011年,廊坊市区、霸州市、三河市三地国民生产总值总和为896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61.9%,如图4-33所示。

img69

图4-33 廊坊市2011年县市国民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2012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

经济的相对发达保证了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资金,同时也保证了旅游发展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旅游资源分布情况看,廊坊市A级景区40%分布在廊坊市区,27%分布在霸州市,20%分布在三河市,上述三地集中了廊坊市87%的A级景区,如图4-34所示。

img70

图4-34 廊坊市A级景区分布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受经济发展及旅游资源分布的影响,各县市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别。就住宿接待能力而言,廊坊市区集中了58%的星级酒店,三河市集中了16%的星级酒店,两地拥有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全市星级酒店数量的74%,如图4-35所示。从旅行社的地区分布看,廊坊市72%(56家)的旅行社分布在廊坊市区,8%(6家)的旅行社位于三河市,其他县市的旅行社分布情况为:永清县4家,香河县3家,霸州市3家,大厂县和固安县各2家,大城县和文安县各2家。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廊坊市区、三河市、霸州市三地均拥有相对方便、快捷的交通道路。霸州市的交通最为便捷,保津高速、国道112、国道106和京开高速穿城而过;廊坊市区则有国道105和京津塘高速穿越;三河市是廊坊市距离北京最近的城市,北京市有公交车直达三河,国道102穿城而过。上述三地的交通均非常便利,保证了外地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的旅游交通需求。

img71

图4-35 廊坊市星级酒店分布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旅游局

二、旅游业客源市场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旅游产品现实和潜在的总体需求(万绪才,1998)。按照旅游者的地域分布、旅游动机类型、消费特征、出游行为特征,可将旅游客源市场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旅游类型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旅游行为结构等。旅游客源市场按照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海外客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两大部分。廊坊市的入境旅游虽然近些年增长较快,但总量仍非常低,仅占廊坊市游客总数的1%。因此,本书借助河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的相关成果,重点分析廊坊市旅游业国内客源市场情况(分析数据来源于河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2002—2009年)。

(一)旅游空间结构特点

1.以河北省内客源为主,周边省市尤其是京津是廊坊市的重要客源市场

廊坊市的客源市场以近距离市场为主,省内客源是廊坊最大的客源市场,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如图4-36所示。

img72

图4-36 2002、2004、2006、2008、2009年廊坊市前5大客源市场分布图

资料来源:2002、2004、2006、2008、2009年河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

从整体趋势看,廊坊市客源市场集中程度呈下降趋势。2002年,前5大客源市场占据了92.58%的市场份额;2009年,前5大客源市场所占份额已降至77.1%。从2002—2009年,排在前5位的客源地变化频繁,省内客源、京津客源市场份额虽各年有变,但一直稳居前5位。京津客源市场因空间上的便利性和需求的旺盛,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在辽宁客源市场快速萎缩后,北京、天津一直稳居廊坊市第二、第三大客源市场的位置。周边省份中,辽宁、山东、河南、山西是河北省的二级市场,也是廊坊市的二级市场。这四个省份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状况,辽宁市场在2002—2004年是廊坊市重要的第二客源市场,但2005年之后,辽宁客源市场迅速萎缩,退出前5位。山东客源市场在2008年之后有所萎缩,被河南所取代。河南省的市场份额呈现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3.99%增加到2009年的8.32%。山西客源市场自2006年进入前5位后,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

2.客源市场地理集中度降低

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集中性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万绪才,1998)为: 其中:G是旅游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是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人数;T是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总人数;n是旅游客源地总数。

img73

G值越接近100,旅游客源地越集中;G值越小,则表明旅游客源地越分散。实践中,G值太大或太小均不好,因为G值很大,说明客源市场过于集中,旅游客源地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时,旅游目的地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经营的稳定性;G值过小,说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过于分散,给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工作带来困难。对任何旅游目的地而言,G值适中为妥。

旅游城市地理集中指数的计算,目前已有多个。南京市1996年国内旅游地理集中指数为27.17(万绪才,1998),桂林市1999年国内旅游地理集中指数为38.27(保继刚,2002),珠海市1998—2008年的地理集中指数的平均值为62.56(赵莹雪,2010),西安市2001年的地理集中指数为22.20(要轶丽,2005)。根据廊坊市国内游客抽样调查结果,将数据代入式(1),得出2002年廊坊市的地理集中指数为50.99,来廊坊游客主要来自河北省内以及邻近省市,客源相对集中。随着廊坊市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热气球节的举办以及会展活动的开展,廊坊市的城市知名度较前有所提高,国内客源分布更广泛,2009年廊坊市地理集中指数为43.58,地理集中指数有所下降。但相较于南京、桂林、西安、张家界等国内知名旅游城市,廊坊市的地理集中指数明显偏高,这与廊坊市的传统观光旅游资源相对欠缺,境内缺少具有垄断性的自然、人文景观,对远距离游客缺乏吸引力,客源分布相对集中于省内及邻近省市有关。

(二)旅游类型结构特点

旅游动机是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选择到何处去、开展何种旅游活动的心理动因(李天元,2006)。旅游者外出旅游出于各种动机,不仅仅是单一的出游动机,往往同时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格雷(Gray)认为人们的休闲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求慢游和阳光。兰德伯格(Lundberg,1971)将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归结为教育、休闲放松、探亲访友、体育健身等。班萨(H.Bansal,2004)通过对加拿大某省的问卷调研,总结出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是出于气候、康体、休闲、探亲访友、教育、新奇等,而寻求新奇的不一样的旅游经历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赵华(2006)等人对入境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调查,得出来华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依然是观光旅游,然后是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商务旅游、探亲访友、宗教朝拜和其他。卢松等(2003)对西递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调查结果与赵华的调研结果有很大的相似性。观光游览是位居首位的旅游动机,其次是休闲度假、公务会议、文化教育科技交流、探亲访友和宗教朝拜。

来廊坊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上述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旅游动机的先后排序有差异。2009年的调研结果显示:休闲度假(32.19%)是来廊坊旅游者的最主要动机,其次是游览观光(26.07%)、商务活动(13.83%)、探亲访友(12.24)、会议活动(12.01%)、宗教朝拜(1.58%)和文体科技交流(1.13%)。从时间的变迁看,来廊坊休闲度假旅游者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20%到2009年的32.19%,8年上升12.19%,使休闲度假成为来廊坊旅游者的首位旅游动机,这一增长与廊坊市近年着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投资休闲类旅游项目有着重要的关系。游览观光旅游者所占比例各年份有变化,但总体波动不大。商务、会议旅游者所占份额相对稳定,保持在26%~36%之间,是廊坊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4-37所示。以2009年为例,以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目的来廊坊的旅游者占全体被调查者的58%,可见廊坊市旅游市场主要是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市场,廊坊市应依托京津和周边城市,重点开发此类旅游产品。

img74

图4-37 2002、2004、2006、2009年国内来廊坊游客旅游动机构成图

资料来源:2002、2004、2006、2009年河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

(三)旅游消费结构特点

旅游最直接、最具特色的是其消费特征(张吉林,1999)。张凌云(1999)把旅游消费分为基本消费、主动消费和随机消费三部分。基本消费是指旅游者花费在交通、食宿、餐饮等方面的旅游日常性消费;主动消费是指旅游者参观景点、游玩娱乐以及为本次旅游目的物而花费的费用;随机消费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随机购物、品尝风味餐食及其他的额外开支。在旅游中,基本消费是必需的,主动消费和随机消费是旅游消费的主要目的。杨丽萍(2005)将游览作为基本旅游消费的构成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用于行、游、住、吃四方面的基本消费支出过高,占旅游者总花费的71.4%;而在旅游发达国家,基本消费支出的比例不到40%。

廊坊市来访旅游者的人均旅游消费远高于省内许多城市,与秦皇岛市来访游客人均消费水平相近,多年来一直稳居前列,如表4-15所示。廊坊市以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旅游为主,秦皇岛为海滨度假型旅游城市,以海滨休闲度假和海滨观光为主,过夜游比重较高,因此两地的来访旅游者人均花费较高。

表4-15 2002、2004、2006、2008、2009年河北省主要城市接待国内游客的人均消费(元)

img75

资料来源:2002、2004、2006、2008、2009年河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

从来廊坊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特点看,基本旅游消费(指食、住、行、游,下同)过高,占旅游者总花费的72%,这一比例与杨丽萍(2005)对我国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廊坊市旅游消费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来廊坊旅游者非基本旅游支出占28%,非基本旅游消费较低,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从国际经验看,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的高低是反映旅游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显性指标,国际上规定其最低警戒线为30%,旅游发达国家已高达60%以上,而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则控制在30%~40%(尤慧,2006)。

进一步分析廊坊市与省内其他城市来访游客消费结构的差异,选取2009年人均旅游消费最高的前四个城市,即秦皇岛、廊坊、承德张家口进行比较,如图4-38所示。2009年,四个城市的旅游消费结构如下:廊坊市来访旅游者基本旅游消费占72%,非基本旅游消费占28%(娱乐购物占21%);秦皇岛市来访旅游者基本旅游消费占80%,非基本旅游消费占20%(娱乐购物占15%);张家口市来访旅游者基本旅游消费占55%,非基本旅游消费占45%(娱乐购物占36%);承德市来访旅游者基本旅游消费占63%,非基本旅游消费占37%(娱乐购物占30%)。在上述四市中,张家口和承德的旅游消费结构相对合理,其中张家口市的娱乐购物达36%,比廊坊市高15%。旅游娱乐和购物作为非基本旅游消费部分,需求弹性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廊坊市环京津和环渤海湾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定位势必要求廊坊市进一步完善休闲、度假、娱乐设施,开发具有本地特色和高品质的旅游购物产品,提高来访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水平。从交通消费所占的比例看,廊坊市的交通消费比例(11%)是其他城市的1/2,究其原因,廊坊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应该起了很大作用。河北省各城市的主要客源市场均为省内及京津,廊坊市位居京津之间,是距离京津最近的河北城市,与主要客源市场的空间距离相对更近,降低了游客的交通费用。

img76

图4-38 2009年廊坊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来访旅游者旅游消费构成图

资料来源:2009年河北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报告

(四)旅游认知及行为结构特点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游客对某个场所的感觉、感情、知识等的总体认知(Baloglu,1999),旅游者出行前对旅游目的地的初始印象是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Gunn,1972;Mercer,1971)。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影响到旅游者的出游性别,并对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及目的地的促销策略等均有重要意义(刘睿文,2006;李振亭,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项目组2007年利用“客源通”网络调查平台,对河北省城市的旅游认知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16。

表4-16 全国、北京、天津对河北城市的旅游认知度

img77

资料来源:《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说明书(2008—2020)》

从调查结果看,廊坊市的旅游形象在全国潜在旅游者中的认知度很低,在京津市民中的旅游形象也十分模糊。虽然京津与廊坊区域相邻,但京津居民对廊坊的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均不太了解,区位优势并未发挥,这一结果与作者对京津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一致。从调查结果反思,廊坊市未来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既需要在旅游产品开发与建设上增强力度,打造具有廊坊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提高在区域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城市旅游宣传中应注重在主要客源市场上的针对性宣传以及对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

从来廊坊旅游者2009年的出游方式看,47.16%的被调查者选择家庭出游或与亲朋好友一起出游,16.09%的被调查者选择个人旅行,这两种类型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63.2%;13.1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参加单位组织的旅游,选择参加旅行团者仅占被调查者的8.61%。从时间发展过程看,选择全家或与朋友一起出游者呈递增趋势,2002年这个数据是15.29%,到2009年已增长至47.16%。与家人或朋友出游及个人自助出游正成为旅游者出行的主要方式,徐菊凤、王玉明等人的调研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徐菊凤(2006)对北京市居民的出游方式调查显示,43.88%的被调查者选择家庭出游,与朋友或同学出游者占25.54%,参加旅游团者只有1.80%。王玉明(2007)对太原市城镇居民出游方式的调查显示,71.4%的被调查者选择与亲朋好友结伴旅游、家庭出游和个人安排出游,选择旅行社安排的仅为14.43%。

以自助或半自助的方式,与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共同出行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之一。国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兴起散客与家庭式的旅游方式,在我国也正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旅游业发展正经历着由观光向休闲度假的转变,这一转变对旅游目的地企业的旅游服务内容、形式、旅游宣传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廊坊市应针对主要客源地居民出游方式的变化,完善旅游信息提供途径,强化旅游目的地信息宣传,建设多样化的旅游住宿设施。

三、廊坊市与周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大北京都市区旅游业发展的聚类分析

以大北京都市区的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10个城市2011年旅游发展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聚类分析。为综合评判大北京都市区的旅游发展情况、考察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旅游影响情况,选取大北京都市区各市旅游发展的10项指标,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并用变量xi表示,i=1、2、3…10。指标选取情况如下: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X1)、旅游外汇收入(X2)、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率(X3)、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X4)、国内旅游收入(X5)、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率(X6)、旅行社数目(X7)、星级饭店数目(X8)、A级景区数目(X9)、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X10),借助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得到各成分的公因子方差表,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89.744%,因此选取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第一因子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行社数目、星级饭店数目、景区数目等指标间显著相关,将其命名为旅游发展总量因子;第二因子与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以及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率显著相关,将其命名为旅游发展增长因子。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对各城市主因子的得分加权求和,计算公式如下:

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Y=C1F1+C2F2+…+CnFn其中,Cn是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Fn是第n个主因子的得分。最终获得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见表4-17)。

表4-17 2011年大北京都市区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img78

资料来源:北京、天津2012年统计年鉴;2011年河北省旅游业年度报告

从大北京都市区10个城市的旅游发展综合水平结果看,京津两市旅游业发展综合水平位居区域首列,廊坊市在10个城市中位居最后。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综合水平的相对滞后,与廊坊市传统旅游资源不够丰富、周边城市竞争激烈、旅游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采用Q型聚类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大北京都市区旅游发展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大北京都市区10个城市分为四类,其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下述分布特征,如图4-39所示。

img79

图4-39 大北京都市区2011年旅游经济空间聚类

①北京单独形成第一类,北京市各项指标,尤其是旅游总量类指标,显著高于区内其他城市,是区内其他城市的数倍甚至上百倍,在大北京都市区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是大北京都市区的交通中心,同时又是我国世界遗产分布最多的城市,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上述特征保证了北京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绝对优势。

②聚类结果中,天津市是大北京都市区的第二类,天津市所有总量指标均远低于北京市水平,但远高于其他城市,在增长类指标中,仅国内旅游增长指标高于北京。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市的传统旅游资源并不丰富,但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发达的经济、便利的交通成为大北京都市区旅游发展的次中心。

③河北省的8个城市中除沧州外,其余均属第三类,廊坊市处于此类。这些城市从总量指标看,均与前两类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距;从增长类指标看,部分优于京津。由此可见,在大北京都市区旅游业经济效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平衡性,京津两市是区域旅游发展的绝对中心,河北省城市与京津相比差距过大,整体发展水平低,尚未形成大北京都市区联动发展的良性格局,但第三类地区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④沧州市是大北京都市区的第四类,其旅游经济的总量指标为区内最低,但增长类指标增长相对较快,表明沧州市旅游经济基础很差,处于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和空间非常大。

(二)廊坊市与大北京都市区其他城市旅游业发展比较

2011年,北京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是廊坊市的21倍,是河北省8城市平均值的近11倍;国际旅游接待方面的差距更大,是廊坊市的49倍,是河北省8城市平均值的38倍;天津市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是廊坊市的近11倍,是河北省8城市平均值的5倍;国际旅游接待人数是廊坊市的近19倍,是河北省8城市平均值的近15倍。大北京都市区10个城市中,京津以绝对优势成为区内旅游发展的前两位,如图4-40所示,在聚类分析中分别是大北京都市区的第一类和第二类。京津两市与其他城市间差距显著,而河北省各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因此,在比较中,以京津为一类,河北省其他城市为一类,分别进行比较。

img80

图4-40 大北京都市区2011年各市国际、国内旅游接待人数

资料来源:2011年各市统计公报

1.廊坊市与京津两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

(1)竞争优势分析

①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成本优势。伴随着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的不断膨胀,京津两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确定到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 800万人左右,而到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 755万人。《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 350万人,到2009年,天津市常住人口已达1 228万人。京津两市均面临着人口膨胀带来的居民生活、居住、游憩空间增大的问题,也令两地本来就稀缺的土地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京津城区土地已经没有太多开发的空间,未来对旅游项目的开发只能集中于郊区,而从两市郊区的土地情况看,可用于开发的土地已经非常有限。以北京为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2 400平方公里;而到2008年,北京市的耕地面积已不到2 400平方公里,仅余2 316.88平方公里,耕地无法转变为旅游用地。同时,根据北京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北京市到2020年林木覆盖率要达到55%;2009年,北京市的林木覆盖率是52.6%,因此,北京现有的林地等也无法转变为旅游用地,相反还需要增加林地面积以满足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较于京津,廊坊市的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土地价格也远低于京津,旅游项目投资建设的成本相对较低。《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中确定2001年到2010年间,廊坊市建设用地指标是13 483公顷;从2010年到2020年,建设用地指标为16 382公顷,建设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从土地价格看,北京市土地价格远高于廊坊市。以2010年12月份廊坊市公开出让的11宗土地以及北京市公开出让的3宗土地价格看,廊坊市出让土地平均价格为1 166.956万元/公顷,北京市出让土地平均价格为35 584.04万元/公顷,北京市土地价格是廊坊市的30倍。从城市发展方向上,廊坊市逐渐确立了休闲商务城市、环渤海商务中心的定位,围绕这个定位,廊坊市通过政策手段积极鼓励旅游项目的建设。2010年底出台的《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农用地转用指标时,对旅游业发展用地予以充分考虑,对重点旅游项目优先保障供应”。从政府角度保障旅游业发展及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供应。

②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廊坊市以“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绿色、宁静”五大环保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京津两市正面临着人口的日益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病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空气质量下降等,大大降低了京津市民的生活品质。廊坊市人口基数小,增长相对缓慢,人口密度低,2011年的人口密度为653人/平方公里,远低于北京市(1 230人/平方公里)和天津市(1 133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2011年,廊坊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5%,绿地率42.6%,人均公共绿地13.1平方米。城市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46天,优于北京市的286天和天津市的320天,空气清新,被誉为“京津后花园”。

③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廊坊市境内有32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和满族是廊坊市人口最多的两个民族。廊坊市有1个民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2个民族乡(文安县大围河回族满族乡和永清县管家务回族乡)和84个民族村,民族风情浓郁。廊坊市是距离京津最近的民族风情浓郁的城市,回族、满族等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建筑、民族习俗、民族食品、民族风情表演等构成了廊坊的民族特色。

(2)劣势及不足分析

①传统旅游资源品级低,缺乏精品。廊坊市传统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旅游资源规模小、丰度低、缺乏精品。廊坊市仅有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和7处2A级景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小,市场竞争力低,如表4-18所示。与京津相比,廊坊市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方面居于绝对劣势。北京市旅游资源规模大、数量多、垄断性强。北京市有世界遗产6处,占全国世界遗产总量的1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4处,国家地质公园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5A级旅游景区4处,北京市旅游资源的总体质量在全国旅游城市中居首位。天津市的传统旅游资源虽不及北京丰富,但其丰度、规模依然远高于廊坊市。

表4-18 北京市、天津市、廊坊市旅游资源比较

img81

资料来源:据国家旅游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文物局、国务院办公厅官方网站资料整理

②城市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低。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同时也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建设中的世界城市,其城市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不仅仅限于国内,甚至涉及全球。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享有很高的城市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廊坊市的城市知名度低,同时,因为缺乏垄断性的、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数量少、丰度低,制约了廊坊市旅游形象的塑造,降低了其在旅游市场上的影响力。

2.廊坊市与河北省其他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比较

(1)竞争优势分析

①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与河北省其他城市相比,廊坊市最大的优势在于区位和交通。廊坊市位于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的中间,市区距北京和天津中心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1小时内可达首都国际机场、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新港。廊坊市交通便捷,路网发达,境内有5条国家级公路、5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穿过,对外联系非常容易。北京市“9”字头公交车已开至廊坊市区及其下辖的多个县市,未来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延伸至廊坊,京廊同城效应日益体现。便利的交通及空间上的紧邻使廊坊与京津构成了同城效应,在承接京津城市的辐射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有助于提升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此外,借助区位优势,廊坊市拥有了旅游需求量巨大、旅游消费旺盛的两个超级客源市场,保证了旅游开发的客源基础。

②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旅游资源富有。廊坊市的现代旅游资源,尤其是休闲类、商务类旅游资源丰富,其数量、品级、社会影响力优于省内其他城市,为廊坊市发展现代旅游业提供了资源基础。廊坊市会展业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1年,廊坊市在“首届中国会展业年会暨北京国际会展产业高峰论坛”上被评为“十佳会展城市”。廊坊市目前拥有的会展场馆数量和面积均居河北省第一位。2010年,廊坊市共举办展会56个,展览面积135万平方米,参展人数80万人次,贸易成交额达53亿元(9)

廊坊市温泉旅游资源丰富,是河北省境内温泉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温泉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牛驼地热田是廊坊境内地热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品质优良,中心地带位于固安县的牛驼镇、霸州市的南孟镇和永清县的龙虎庄乡,该处地热可开采量达13.759×106J,是中型地热田(10)。《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规划(2008—2020)》中规划了六大功能区,永固霸温泉度假区是京南温泉湖泊休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廊坊市京南温泉产业带总体规划(2009—2020)》已经规划完成。永固霸地区的温泉旅游发展前景良好,省级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相继出台,进一步保证了廊坊市温泉旅游的发展。廊坊市的温泉旅游初具规模,目前已开发了霸州茗汤温泉度假村、固安金海温泉度假村、大厂京东第一温泉度假村、固安康益泉温泉度假村、大城皇都温泉城、文安大午温泉城等多家温泉度假村,其中霸州市的茗汤温泉度假村(4A)和固安县金海温泉度假村(3A)已成为A级景区。霸州市规划了28平方公里的温泉城,打造现代旅游度假产业园,2007年相继开工的7个项目总投资达53亿元。随着永固霸温泉度假区的开发,廊坊市温泉旅游发展也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廊坊市高尔夫产业已初具规模,是河北省高尔夫球场最为集中的城市,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廊坊市内现有东方大学城高尔夫球场、新奥艾力枫社高尔夫球场、华堂高尔夫球场、京华高尔夫球场、第一城高尔夫球场、京津花园高尔夫球场等多家球场,球场累计总面积达15 195亩,累计球道长度为46 112码,如表4-19所示。

表4-19 廊坊市高尔夫球场分布情况表

img82

资料来源:据廊坊市旅游局资料和网上资料整理

廊坊市的会展旅游、温泉度假、高尔夫休闲等现代旅游资源在河北省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在省内外旅游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是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通过对上述现代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宣传,可以大大增强廊坊市在河北省内市场乃至京津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劣势及不足分析

廊坊市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较的劣势在于其传统旅游资源品级低、吸引力差,城市知名度低、旅游形象模糊。

河北省的传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多样,从古建筑、人文历史遗迹到海滨、山地、森林都有,丰富的传统旅游资源对于观光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相较于承德、保定、石家庄、秦皇岛等传统旅游资源富有城市,廊坊市的旅游资源规模小,多为单体旅游资源,资源的品级低、知名度低、不具有垄断性,在发展观光旅游方面处于劣势,如表4-20所示。

表4-20 河北省主要城市旅游资源比较

img83

资料来源: 据河北省旅游网资料整理(注:清西陵和清东陵是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

承德市以避暑山庄、外八庙和坝上草原闻名省内外;秦皇岛是我国知名的海滨度假城市,3S资源是其旅游发展的最大优势;唐山市和保定市均拥有世界遗产清代皇家陵寝,人文资源丰富;石家庄是河北省会,是河北省红色旅游的代表,人文资源丰富;张家口的草原、滑雪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相较于上述城市,廊坊市缺乏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城市观光市场号召力较差。

受传统旅游资源品级低的限制,廊坊市的旅游形象模糊,在旅游市场上缺乏吸引力,限制了廊坊市现代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