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预防性储蓄与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

预防性储蓄与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 预防性储蓄与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近些年,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成为经济研究者、国际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经济学家以及商务经济研究报告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背景下,中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问题不断凸显出来,成为国际社会在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及其前景时经常要提及的问题。

第五章 预防性储蓄与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

近些年,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成为经济研究者、国际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经济学家以及商务经济研究报告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背景下,中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问题不断凸显出来,成为国际社会在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及其前景时经常要提及的问题。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来看,自从1990年以来只有在1993年中国的经常项目是逆差,其他年份均是顺差,并且经常项目顺差额占GDP的百分比也由1990年的2.97%上升至2005年的7.06%。针对中国对美国在贸易收支方面的盈余,一些研究者甚至在相关论文或研究报告中对中国提出了各种指责。例如,有观点认为中国推行现代版本的重商主义,利用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做法积累对外财富。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例如Prasad和Wei(2005)的研究表明上述论断与经济现实不相一致,他们的研究指出了2001年以来的中国外汇储备激增主要是来源于非FDI的资本流入而不是经常项目盈余或者FDI。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解决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的确,人民币汇率调整对解决中国经常项目失衡问题会有一定作用,但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践表明汇率大幅度无序调整不仅会加剧外部不稳定,还会影响该国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对外的经常项目长期盈余问题与国民经济内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有关,包括储蓄、投资、税收和政府消费等在内的多种角度可以用来解释经常项目收支的不平衡,而本节主要从储蓄这个渠道来探讨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的影响因素。因为,中国高储蓄的经济现实状况使我们觉得从储蓄这个渠道来探讨经常项目盈余问题是十分必要的。Kuijs(2006)研究表明了同OECD国家相比中国的居民储蓄相当高。现有国际金融理论表明一个国家的经常项目差额与该国居民储蓄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在居民储蓄动机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作用比较重要,且能对居民增加储蓄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解释。如果居民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那么收入的不确定性会引起较多的储蓄。若预防性储蓄在总储蓄中占据显著的比例,则预防性储蓄必定对该国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产生影响。在发达国家促使居民进行预防性储蓄的直接因素就是失业的威胁,Carroll(1992)提供了例证: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处于衰退,在1991年的一份调查显示60%的居民认为应该增加储蓄而同时该调查显示73%的居民预期失业率会增加。可以说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失业预期对储蓄具有直接的效应,而对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中,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加之金融体制改革也处于不断深化过程中,显然中国居民收入面临着比发达国家居民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条件下绝大多数居民通过储蓄来应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是一种最优反应,而居民这一反应最终会作用于该国对外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从经济理论上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常的国际收支情况应该是经常项目逆差,而中国经常项目差额状况却与之不相一致;从实际政策制定方面来看,中国政府重视经常项目长期盈余问题的解决,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逐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因此,对于中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问题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是探讨相关经济政策的现实需要。本节主要考察预防性储蓄对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的影响作用,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模型,在无限期小国开放经济理论框架下通过解决代理人的跨期最优化问题得到经常项目差额的表达式;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在前面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到回归方程式并利用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