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项目研究步骤逻辑框架图

项目研究步骤逻辑框架图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流行论断尤其是有着广泛国际影响力观点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国内研究者基于中国视角来深入研究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及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为此,本书重点考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调整中的作用。(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书关于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相关国际经济数据进行一系列多角度的实证研究。

五、本书的创新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本书的创新之处

1.在多个研究视角下对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回顾

针对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现有研究在多种视角下有着不同角度的诠释。本书对国际上流行的、影响广泛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述评。主要选择了储蓄-投资关系、“双赤字”假说、全球储蓄过度供给、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新经济以及统计问题等视角下有关于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相关论断以及争论进行文献回顾。同时,本书也回顾了不同视角下相关论断对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调整的政策建议。对于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流行论断尤其是有着广泛国际影响力观点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国内研究者基于中国视角来深入研究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及其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2.利用丰富的国际经济数据针对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进行系列实证研究

在数据占有方面,本书纳入了全球106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至2005年的相关国际经济数据,丰富的大样本容量的原始经济数据为科学地研究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提供了前提保障。同时,纳入本书的相关宏观变量涵盖范围比较广,既有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例如GDP、人均GDP以及GDP增长率等,又有对外部门变量,例如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开放度、贸易条件等,还有价格变量,例如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等,还有金融方面变量,例如金融开放度、金融深化的相关指标等,还有政府政策变量,例如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等,也还有相关社会变量,例如人口结构等。毋庸置疑,丰富的经济数据占有以及较多的宏观变量引入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研究结论。

3.确定了全新的调整期间标准并且将其应用于经常项目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研究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研究需要确定经常项目进行调整的衡量标准。在现有研究中,这一标准概括起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经常项目逆转开始的初始年份、逆转持续的时间段、在发生逆转中经常项目收支调整的程度以及调整相对所具有的持续性。通过考查现有研究对调整期间的确定标准,本书发现现有研究对所有样本国家都采用一个固定大小的调整规模标准。固定大小的调整规模标准不能很好地考虑到每个国家或地区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所呈现出的多样性,这是关于经常项目调整问题的现有研究中一个典型的不足之处。本书确定了关于经常项目收支调整的全新标准,综合考虑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背景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多样性特点,对经常项目收支调整的初始条件、调整规模、调整时间以及调整持续性给出新的确定标准。

4.在多边框架下考察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解决

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具有典型的多边性和分散化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国际收支失衡主要是双边的,首先是美国和欧洲,之后是美国和日本以及后来的美国和石油输出国。当前的全球经常项目失衡具有多边性,赤字方主要为美国,然而盈余方则包括了欧洲、石油输出国、日本、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亚洲经济体以及拉丁美洲国家。而对于经常项目盈余国家数量来说,当前的全球经常项目失衡比20世纪80年代国际收支失衡要分散些。这样,在多边框架下解决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有其现实必要性。为此,本书重点考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调整中的作用。

5.基于预防性储蓄视角来研究中国经常项目盈余问题

中国经常项目的持续盈余是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经常项目问题的研究,本书从预防性储蓄视角着手,在无限期小国开放经济理论框架上构建了经常项目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着重考察预防性储蓄对中国经常项目收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年到2005年宏观经济数据对该理论模型所关注的预防性储蓄对经常项目收支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结合研究结论对解决当前中国经常项目长期盈余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书关于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相关国际经济数据进行一系列多角度的实证研究。样本容量大、数据丰富以及实证研究方法规范是本书突出特点。可以说,在实证研究方面本书研究与国际相关研究具有可比性。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其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本书尚没有提供在现代经济学情境设定框架下的理论研究模型。由于在该领域国际前沿研究也只是集中在最近两年出现一些较好考察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理论模型,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就是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下构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模型。

【注释】

[1]Krishna Guha and Richard McGregor,US-China currency spat risks leaving IMF badly bruised,Financial Times,June 26,2007.

[2]More detail on www.ClubForGrowth.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