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版权贸易的竞争力研究

版权贸易的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 版权贸易的竞争力研究竞争力是个宽广的概念,它涵盖了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认为,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竞争力就是在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同时,制造出能够经受国际市场检验的产品。该委员会将一国的生活水平、贸易、生产力和投资作为决定其竞争力的因素。

第五章 版权贸易的竞争力研究

竞争力是个宽广的概念,它涵盖了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国际竞争力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新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同的定义。世界经济论坛(WEF)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能够实现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表示的持续高经济成长的能力。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或一个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可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效率形成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由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后者侧重于国家获取财富的能力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潜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有赖于各行业的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对国内、国际和部门环境做出灵活反应,那也就无所谓其竞争力。反过来,如果一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不能为企业提供或创造有利的环境,那么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无从谈起。因此,从本质上说,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程度。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有关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认为,一国国际竞争力就是在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同时,生产出能够和他国竞争的产品、服务,并在国际市场销售的能力。在这种理解下,所谓竞争力强的国家,就是在能够提高实际收入的同时,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领先的国家。OECD在1998年的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竞争力应该被理解为企业、产业、区域间或国家在面临国际竞争时,在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保持相对高的要素收入和要素就业水平的能力。OECD将竞争力区分为宏观竞争力(Ma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微观竞争力(Mi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和结构竞争力(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宏观竞争力是指国家法规、教育、技术层次的竞争力,微观竞争力是与企业取得市场和增加利润相关的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是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生产类型、外部性等相关的竞争力。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认为,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竞争力就是在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同时,制造出能够经受国际市场检验的产品。从根本上说,竞争力主要不再取决于拥有原材料或劳动力成本,而是主要取决于是否比其他竞争者更有能力去创造、获取、应用知识。该委员会将一国的生活水平、贸易、生产力和投资作为决定其竞争力的因素。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定义国际竞争力。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是在经济、社会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在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竞争力。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曾指出:在谈论经济繁荣时,“国家竞争力”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目标是提供给人民高水准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依赖模糊不清的“竞争力”一词,而是依靠运用劳动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生产力又是每单位劳动与资金的产出价值,并且由产品的品质、特性(二者决定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效率来决定。生产力是国民平均所得的根本来源,也是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生活水准的关键。因此,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生产力。波特对于竞争力的研究侧重于中观的产业领域,他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波特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向上、向下扩展到国家和企业层面。波特把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取决于以下因素: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策略和结构以及竞争对手。

1996年,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与综合开发研究院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和国际经济系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方法对我国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从1997年开始发布《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该报告对国际竞争力所下的定义是:所谓国际竞争力实际上也就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1999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强调,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2001年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指出,国际竞争力是在追求持续、最大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下,通过竞争形成和促进一国整体发展的能力。

总之,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来考察国际竞争力时,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内涵显然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决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衡量标准也有明显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国际竞争力,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但相互补充的结论和启示。这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涵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