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

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3.3 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实现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引起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复杂的,它可以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

6.3.3 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

实现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流动与农村城市化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有力地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又不断地吸纳农村劳动力,使农民成为新市民。由此可见,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同步进行、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城市化中人口流动和转移的一般规律,剖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原因,推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人口城市化道路,已成为农村城市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人口流动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世界经济发展表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都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共同选择,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引起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复杂的,它可以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一般来说,造成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人口流动和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还是经济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化大生产是加快人口流动的基本前提。社会化大生产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总量为前提的。没有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人口是很难流动的。(2)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形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买卖必然引起人口的流动。(3)工业化是人口流动的巨大推动力。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决定了工业必然向城市集聚,同时城市的高收入及优越的生活条件必然对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产生巨大吸引力,导致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4)农业革命是人口流动的必要条件。农业革命意味着农业的规模经营,由于农业规模经营带来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劳动力过剩,驱使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带来人口的流动。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都表明,人口流动的进程是有规律性的,根据辜胜祖先生在《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1994年)一书中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条规律。

规律之一: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转移。“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规律。

规律之二:人口流动的梯度转移规律,即由贫困地区向中等发达地区转移,中等地区向最发达地区转移。这种梯度转移规律的模式是:贫困地区人口——中等发达地区人口——发达地区人口。

规律之三:人口流动和迁移的选择性。人口流动和迁移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同等的概率。这种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和婚姻状况等方面。

规律之四:人口流动和迁移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会采取不同形式:在农村社会,人口迁移采取农村——农村的形式;在产业革命时期,采取农村——城镇形式;在工业化后期,采取城镇——城镇形式。

二、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建国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对待农村、农民、农业的基本态度是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强制低价收购农副产品,优先发展重工业,人为地把城镇和农村分割开来,不让农民转移,不让农民增收,不重视农村的社会发展,以致于大量农业人口长期滞留在农村,使农村处于极为贫困落后的状态。因此从总体上说,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不成功的。这里将重点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特点、转移的方式途径及原因等,以便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劳动转移的有效途径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1)转移的数量规模

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94年16年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累计达到1.09亿人,平均每年683万人;农转非的农业劳动者达到1.2亿人,比1978年增加8814万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在农村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已达16.8%,占整个社会非农产业劳动力的比重达29.9%。也就是说,1994年我国平均每4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1个多是非农业劳动力,平均每3个非农业劳动力就行将近1个是农村非农业劳动力。

(2)转移的主要形式

1979年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自谋职业与国家安排相结合,以自谋职业为主。在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国家安排就业只起次要作用。

第二,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1979年以来我国农民的非农就业60%的人就业地点就在本村或邻村,如把集镇也算作就地转移,则就地转移的比重高达80%左右,进入县城及县城以上的只占20%左右。在这种“离土不离乡”的方式中,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收入的农民有不同的选择倾向:①年龄越小,转移范围半径越大。40岁以上农民92%转移范围在本县以内,30岁以下农民在本县转移的占80%,20岁以下农民在本县转移的只有72%;②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80%在本村;③收入水平越低,转移范围半径越来越大,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农民,转移范围基本在本乡以内,收入超过1500元的农民则完全在本乡范围内就业。

第三,兼业转移与离土转移相结合,以兼业转移为主。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转入非农产业的农民中有67.4%没有转出承包的土地,只有13.6%的转移农民转出了一部分承包地。

(3)转移的启动机制

我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局面形成的启动机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启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②政策上允许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③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力量;④城市食品供应机制的货币化和市场化(如取消各种供应票证如粮票等)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极大便利;⑤农业增长使农产品供给短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是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基础;⑥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城乡关系的松动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4)转移的主要成效

第一,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①最迅速有效地培育了农村市场的主体——农民和各种乡镇办企业。农业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大开眼界,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技术,学会了管理。②促进了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发育。③扩大了产品市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增强了市场的购买力,从而扩大了产品市场。④冲击了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旧体制,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体系的形成。

第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利于缩短地区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据有关资料研究,四川省1994年有600万跨省区就业的劳动力,当年由邮局汇回乡的汇款达107亿元。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三,改变了农民的地位和身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成为农村工人、商人或城市居民,实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农民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使广大劳动者从单一的务农转变为务工经商,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由单一的农业向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转移。

第五,促进了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后,推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逐步改变了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大大提高了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

第六,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使我国农村土地逐步转向规模经营,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并最终走上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仍不很合理。截至1997年底我国有近4.59亿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3.24亿人,第二产业6400万人,第三产业7100万人,分别占70.6%、13.9%和15.5%,就业结构落后于产业结构。据测算,我国20世纪末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约有1.2~1.5亿人,约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因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还远没有解决,距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只占10%的比重还相差很远,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市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中耕地与人口的矛盾还在不断加剧。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虽有一定下降,但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却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1978年劳均耕地为3.5亩,但到1994年却下降为劳均耕地不足2.9亩,1994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比1978年增长了18%。这种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将会进一步加剧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和困难。

(2)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增长的矛盾。我国的非农产业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例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因素),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不可能一下子很快发展起来。而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每年却以一千万左右的数量在增加,这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科技水平不高,社会活动能力较差,难以在外地寻找到较好的工作。

(4)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缺乏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组织和运行机制,也缺乏保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法律条文,导致仍有不少民工盲目流动。

(5)20世纪末随着城市职工下岗人数增加,城市自身就业压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了较为尖锐的矛盾。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不准招收农民工的规定,甚至为了解决城市下岗职工的就业,把已经在城市就业的合同工解聘回乡,极大地打击了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

(6)已经在城市就业的由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没有在经济上、社会地位上甚至政治地位上获得与城市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农村合同工往往从事脏、累、苦、重的活,而劳动报酬却并不高,他们的奖金和补贴往往只有城市基本职工的一半,另外他们并没有在就业单位与其他职工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在城市生活中他们仍然处于二等市民或“城市边缘人”的社会地位,这些不合理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同样也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1世纪初期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也是我国劳动力转移最活跃的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因此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应对策,是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第一,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国家要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作为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做出客观规划,把城市和农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积极引导,有序流动。

第二,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乡镇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据有关部门测算,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比分散布局可扩张就业能力50%以上,乡镇企业成片集中开发的连带效应将会形成一批新的工业小区,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小城镇。我国现有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集镇)六万多,如果每个乡镇能吸纳3000人,将能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两亿。

第三,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组织。广大农民身居农村,不了解外地经济发展和对劳动力需求的信息,再加上自身的组织程度不高,活动能力不强,社会联系不广,极易造成盲目流动。因此,应允许农村成立民间的劳动服务公司或劳动就业介绍所,并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网络,通过网络沟通信息,协调安排,有针对性地做好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

第四,加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就业,必须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消灭文盲、半文盲,提高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水平,使其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的需要。

第五,改革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合理的行政规章制度。要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并取消对农民入城就业的各种排斥性和歧视性政策规定,确保进城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与城市职工在经济、政治、社会上获得同等或接近的地位和待遇。

总之,重视和认真解决农业剩余劳功力的转移问题,就是抓住了农村城市化的关键和“牛鼻子”,社会就能稳定发展;反之,忽视这一问题,必将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惩罚。

【注释】

(1)参陈扬乐.中国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探讨——兼论中西部加速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选择[J].城市问题,2000(3):2-5.

(2)参于永双,等.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第21卷第4期,2000(7):236-238.

(3)水延凯主编.小城镇社区建设教程[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杜,1999.

(4)袁国良,等.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1997(1).

(5)方向新.农村变迁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