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2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按照是否与时间变量有关,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尤其是主导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2.2.2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按照是否与时间变量有关,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缪尔达尔(G.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针对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中忽视“发展极”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这一缺陷,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从而使“增长极”学说在理论上趋于完善。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以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在日后能够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赫赫有名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战略。这一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增长,就要集中力量,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那些关联效应比较大的主导产业,并以它们为动力,带动其他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其理论根据,一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二是产业部门间的关联效应各不相同。赫希曼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着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

弗里德曼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的政策干预,中心区和外围区的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4)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等人。其理论基础是,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如同生物一样,其发展过程都必然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正是由于弗农把这种“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于是就创造了区域经济的“梯度推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把这一现象形象地称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这一理论的主要论点有:

1)关于“高梯度”与“低梯度”的含义。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尤其是主导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新兴部门所组成,就预示这一地区的兴旺,因而列于高梯度地区;而一个地区的主导部门如果都是由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落部门所组成,就可以预见这一地区的衰退,故将其列于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推移。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其变化轨迹一般是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为工业生产中重要新兴的部门总集中在这种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更新,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与发展,高梯度地区的创新活动就会逐步按梯度高低顺序,跳跃式地向周围扩展。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般规律。

3)创新包括“局部范围扩张”与“大范围扩张”。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扩展”与“大范围的扩展”两种形式。所谓“局部范围的扩展”,是指创新活动的出发源总是按照距离的远近先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地区推移。这是因为,创新多发源于城市密集带内的中心城市。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商品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社会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使得仅仅依靠大城市的个别工厂和车间来扩大再生产已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即创新地已没有能力单独把生产发展到能够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时,创新活动就会从发源地向邻近地区推移。于是,新产品的生产厂家就会通过在邻近城市设分厂、搞联营等形式转让技术,增加生产,逐步向更广大的地区扩散。而邻近地区也乐意借大城市的辐射条件加快发展。所谓“大范围的扩展”,则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或区域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这个扩展条件,取决于接受新技术能力的差距,而不是距离的远近。差距越小,越有利于创新的扩展和推移,如只有处在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才有能力很快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或创新产品。同样,随着第二梯度产品生命的成熟、衰老,其创新活动还会按顺序向差距水平接近的第三梯度的城市推移,然后向第四梯度地区推移。如此类推,逐层推移,通过这个系统,扩展到全国有需要的地区。

4)“梯度推移”作用的后果是两极分化。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而它与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将造成地区间的两极分化。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划分的重要理论依据即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一般认为,东部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西部属于低梯度地区,中部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我国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就是梯度转移理论最有力的例证。

(5)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

由于这一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度重要性,我们将留待下一节中专门介绍。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了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一直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因此而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之间的差异会不断扩大,在后期阶段区域之间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如图2-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img19

图2-1 区域差异的倒U型理论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其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