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恤民生,以民为工作重点

体恤民生,以民为工作重点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体恤民生,以民为工作重点——成也农村,败也农村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今中国,湄潭县的城乡比却是最低的,仅为2.7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3,更是低于贵州的4.0,这听起来是一个富裕的县份,但是事实上却是:湄潭县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但涉农的投资款项却高达3亿多元,就是一个这么“偏心”的政府,让田家沟人安全而又有归属感。

(一)体恤民生,以民为工作重点——成也农村,败也农村

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今中国,湄潭县的城乡比却是最低的,仅为2.7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3,更是低于贵州的4.0,这听起来是一个富裕的县份,但是事实上却是:湄潭县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但涉农的投资款项却高达3亿多元,就是一个这么“偏心”的政府,让田家沟人安全而又有归属感。

1.土地、税赋改革实验稳民心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命脉,只有在稳定的土地产权、利民的土地制度上才能谈农村发展。湄潭县早就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从1987年至1993年,就以“土地制度建设及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为课题,开始了第一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试验工作紧紧围绕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搞活土地使用权、强化土地管理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一思路,配套试验了农产品基地建设、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非种地资源计划开发、土地金融公司组建及运作、工业小区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治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为了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规模经营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这些土地制度的提炼不但给当地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还为全省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如“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增地”的首创经验,还曾被写进中发〔1993〕11号文件《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予以提倡。

2000年年底,湄潭又启动了第二轮改革试验——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内容包括合并税种、除费改税、调整税率,即:①取消乡统筹;②取消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③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各类农村集资;④取消屠宰税;⑤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⑥取消专门面向农村的各种升级达标活动;⑦取消农业税费。

2.村组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基层活力

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村民的发展好坏,县政府全方位推进村组管理体制改革。

田家沟组现在所在村叫龙凤村,由以前的两个村合并而成,意为两村共同和谐发展,取各自村的大头字合成新村名,又因为在贵州“农和龙”发音相同,故定为“龙凤村”。村组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实施撤管理区并行政村,行政小村并行政大村。将原来369个行政小村合并为120个行政大村,村级区划更趋合理,全县村干部由原来的1746人减少到516人。同时配好村级班子,改善了办公环境,给每个合并后的村修建办公楼。

img43

宽敞明亮的村级办公楼

第二步,实施了以“两减两增三在村”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管理体制改革,即:减少村民组个数、减少村脱产干部职数,增加村组干部报酬、增加机关干部下派职数,建立干部工作在村、生活在村、考核在村的工作机制。全县由原来的120个村进一步合并为118个村,村民组由3201个合并为993个,村脱产干部由484名减少到310名;共下派机关干部390名,其中任村支部书记的有69名,占58%;村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从以前的46.8岁下降到41.5岁。

第三步,建立了五大机制,即:建立干部驻村的留人机制、工资报酬的待遇机制、养老补助的保障机制、办公经费的运行机制、培养选任的用人机制。在留人机制上,加大对村级食堂、住宿等配套设施建设,妥善解决村干部“生活在村”的实际问题等;同时,建立“村(社区、居)脱产干部报酬=基础报酬+业绩考核奖励”的结构报酬制,“基础报酬”按现行在职村(社区、居)干部正职每人每月600元,副职每人每月550元的标准执行,县财政每年预算38.5万元用于“业绩考核奖励”补助。工资报酬的待遇机制,除对村脱产干部每月发放报酬外,还对村级其他干部发放误工补贴,按每年每个村1500元的标准计发,组干部的报酬,按撤并前村民组的个数,每个村民组每年150元的标准拨付到镇(乡)据实发放,并实行重奖一线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同时开展两年一次“十佳村干部”评选活动,当选者每人一次性给予现金3000元奖励和授予荣誉称号,实现了用“待遇”留人。在养老补助的保障机制上,对在职村干部采取财政补助和个人缴纳的方式,统一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对已离任的村干部根据其任职时间的长短,分别给予每人每年240~1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在办公经费的运转机制上,将村级运转保障经费纳入县、镇(乡)财政预算。村级办公运转经费按4000人(含4000人)以上的村(社区、居)每月1000元、4000人以下的村(社区、居)每月900元标准(县、镇/乡财政1∶1匹配)划拨,并每年由县统一为各村(社区、居)订阅4种以上的报刊。在培养选任的用人机制上,在加大选派机关干部到村工作的同时,在村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标准、基本条件、选拔渠道、选拔方式、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作出明文规定,突出优化班子结构,创新选用方法,并把是否到村任过职作为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这些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在各村全面铺开,激发了基层一线活力,同时也稳定了村干部的心,更加坚定了在湄潭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