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的再认识

对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的再认识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关于经济结构的理论,为我们深入思考传统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问题,即以产业特征为主导的社会劳动价值实现形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深刻认识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向以现代工业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转变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对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的再认识

实现经济体制由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是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根本途径和历史过程。半个世纪以来,为了让农民吃饱肚子,为了让农业获得一个好的收成,为了让农村经济走出传统农业的困境,为了让财政经济摆脱收不敷支的困难局面,我们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对农业的发展,对传统农业的耕耘,包括对经济工作重心的确立,远没有置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视野进行思考和探索。伴随着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当把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经济和财政问题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理性地、历史地审视的时候,就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经济体制问题和产业现状。

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并执行经济政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也即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关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受经济结构的内在制约。因此,要实现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就有必要对经济结构的科学概念及其内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经济结构这一科学概念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一概念给予完整的表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理论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服从于生产关系并且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因此,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并决定着整个经济社会面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一个随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结构亦称之为社会经济形态或经济结构,按其所包含的范围不同,还可分为整个国民经济结构、部门经济结构以及企业经济结构。既然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有必要对社会生产关系作进一步了解。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所涵盖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和技术结构,代表生产力水平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制度建设和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核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转变经济体制,变革经济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推动社会进步

马克思关于经济结构的理论,为我们深入思考传统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问题,即以产业特征为主导的社会劳动价值实现形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同时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还把传统农业定义为自然经济。根据马克思关于自然经济的基本思想,这里且不论经济结构的社会形态,仅就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特点和区别作进一步认识。自然经济是以自给为目的的经济,以农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不发达的社会分工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以市场调节社会供求和配置资源的经济,以机械化生产为标志的经济工业化、以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协作为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对立而存在,相矛盾而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1)生产目的不同。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即以维护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为目的;而市场经济以交换和价值增值为目的。因此,自然经济条件下以产品的使用价值和量来衡量劳动成果,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以价值和价值增值来衡量生产经营成果。(2)生产的组织形式不同。自然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或组织形式,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3)劳动对象不同。自然经济以农业和土地为生产劳动对象;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以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为劳动对象。(4)代表的生产力水平不同。自然经济代表的是以人力、畜力和简单工具为主的低下生产力,而市场经济代表的是以高科技武装的机械化、工业化的先进生产力。(5)生产规模不同。自然经济由自然环境的再生产决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及其规模,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限制了物质资料生产的规模和速度,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规模由市场来决定,由于工业化摆脱了自然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直接束缚,加之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市场竞争,使生产的规模化扩张成为必然和可能。这就如同剩余产品的出现必然产生交换和货币一样,揭示了在传统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中,必然存在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由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问题。

马克思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深刻认识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向以现代工业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转变提供了科学依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开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而且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我们在产业结构的探索中常常使用产业结构或经济结构的概念,时时出现把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混为一谈的现象,其实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反映的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及以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也包括产业结构,后者体现的是生产力水平及生产要素的空间地域布局和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二者具有包容关系,但不是同一个问题。这些年,我们讲改革、讲生产关系、讲商品经济、讲市场经济,就是经济结构问题、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问题;讲调整结构,讲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问题,指的是产业升级和产业布局。学习和理解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就要认识我们的经济长期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这种落后的产业状况和经济体制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在我们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虽然已经存在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但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经济和财富积累的落后状况,标志着我们的经济仍然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特征,处在一个缓慢的发展阶段。其实,有了商品交换,有了剩余产品,并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封建经济就存在商品交换。计划经济时代也有商品生产,那是一个讲产量多、讲产值少,讲速度多、效益少的经济管理模式,我们存在和曾经出现的商品经济现象只能说是一个残缺的、不完整的商品经济,我们面临自给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双重束缚,面临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双重历史重任;市场经济是市场主体的生产目的由消费转向市场、转向价值增值,由市场主导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并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生产者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存在。市场经济是全社会的经济行为,而不是单一的个别的经济行为;我们提前一年基本解决温饱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体现了全面推进改革,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实现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如果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或推动作用,如果忽视了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影响,我们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推进,意味着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实现经济体制由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没有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体制、制度保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是一句空话。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结合,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工业的先进生产力相结合可以或必然加快财富增长的步伐。

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产业结构的转变列入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由于产业结构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产业结构有三种含义:(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国民经济中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3)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考察经济增长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依据。第一、二产业的术语最早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35年新西兰学者费希尔又提出了第三次产业。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把产业结构分为三大部门,以后1974年日本的《经济白皮书》和英国的西蒙·库兹涅茨在《近代经济增长率·结构与扩展》一书中对某些分类和内容做了补充和变动。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各国不尽相同,西方国家通常使用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本定义。第一产业,又称“第一次产业”,指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狩猎等,矿业即采掘业的划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很不确定。有归于第一产业的,也有归于第二产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不断推进的趋势,农林渔业生产的机械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把农业包括林、牧、渔等业作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又称“第二次产业”,一般指以第一产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或精炼的产业部门,即制造业。有些国家把矿业、建筑业也列入第二产业。我国把工业和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等。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百多年里,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世界经济的格局,经济的工业化程度直接反映并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总体实力,也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国出现了第二产业下降的趋势。我国的经济正朝着工业化的方向迈进。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一般指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部门。近数十年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就业人数不断扩大。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我国第三产业包括:(1)流通部门,即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即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3)文教科研部门;(4)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即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警,但此类不列入第三产业产值的计算范围。

在现代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比例结构,不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标志,而且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使用的概念主要指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也包括各产业的内部结构问题。三大产业门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缺一不可,但现阶段优先发展工业,既可以为传统农业的改造提供技术和财力支撑,又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需求。因此,实现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