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发展战略是内陆城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

创新发展战略是内陆城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

时间:2023-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城市作为全国经济欠发地区,与东部城市相比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的经济绩效还不到东部城市的一半,综合得分只有东部城市的40%。因此,从战略的高度,创新发展思维,实现跨越发展是欠发达内陆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些创新可以划分为发展意识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制度和战略创新,在面对改革开放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这些思维的创新、理念的创新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方法的创新、路径的创新与之相互协同而综合地发挥作用。

总前言 创新发展战略是内陆城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

这里所说的内陆城市是相对于沿海地区和一些东部等发达城市而言的。尽管这些城市经济落后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多数地区也有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市场效应递减化、区位边缘化、经济基础弱化和区域创新能力较弱四个方面。通过自己几年来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研究的体会,其中,区域创新能力较弱显得更为突出,也显得更为重要。西部城市作为全国经济欠发地区,与东部城市相比知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的经济绩效还不到东部城市的一半,综合得分只有东部城市的40%。当前,与发达城市相比,内陆欠发城市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与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的矛盾,与起步晚、起点要求高的矛盾。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东西部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究其原因,体制环境、政府职能转变、科技水平和观念等软投入落后是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因此,从战略的高度,创新发展思维,实现跨越发展是欠发达内陆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

实际上内陆城市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开发、投资空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西北地区的一些城市,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交通、电力能源、通讯、商贸物流及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已成为全国交通网络上的一个个重要节点;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成为了本省或本地区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带动中心。这些内陆城市在国家西部开发、扶贫开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移民开发等优惠政策覆盖下,在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的支持下,这些城市上下谋发展、干事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与此同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发达城市相比,我们所背的包袱比别人轻,结构调整的压力比别人小,发展空间和潜力比别人大。这些有利因素,为我们提供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大好时机。

实践告诉我们,欠发达地区走科学跨越之路,最佳的路径选择应该从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入手,全力突破影响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进而激活和带动全局。近年来,这些内陆城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加速产业体系化、发展生态化,推动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与环境良性循环努力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值得书写,值得研究。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将“创新”一词引入到经济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要实现内陆城市跨越发展,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把“创新”引入到我们的发展思维中、引入到城市的发展战略中,再不能跟在发达城市的后面,亦步亦趋,接受梯度转移,而是要创新发展战略,在面对改造提升已有产业和还是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矛盾上,跳到产业的前端,直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形成优势,甘肃酒泉市风电产业的发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面临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艰巨的发展任务的矛盾上,充分挖掘独特文化资源,找准切入点,使优势成为胜势;青海省西宁市利用青海湖这个品牌资源与体育结合,形成能量聚集,产生优势的做法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在脆弱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的要求与经济发展面临如何寻求突破的矛盾上,贵州省贵阳市、宁夏银川市生态资本的创新发展理念,给我们探索和指明了内陆城市发展的路子。在面对二元结构突出,制约瓶颈诸多与改革和发展两大任务必须统筹兼顾的矛盾上,跳出非均衡模式,破解最大制约瓶颈,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甘肃省兰州市“再造兰州”战略,为兰州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全新的发展可能,这给内陆城市提供了借鉴。这些创新可以划分为发展意识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制度和战略创新,在面对改革开放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这些思维的创新、理念的创新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方法的创新、路径的创新与之相互协同而综合地发挥作用。这些创新思维和做法上的探索,具有了一种价值性意义,促使我们把这些想法、做法展示出来,总结出来,用经济理论的眼观和角度做一个系列研究,力图将它们加以提炼和总结,为内陆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这就是我们做这套丛书的初衷。尽管有些内陆城市的具体实践、做法有明显模仿的痕迹,但也难以掩饰其探索的精神和理论的价值。尽管我们的研究难免有错漏,甚至显得有些稚嫩,驾驭这样一个大的课题,在选题上也显得顾此失彼,理论功力和驾驭水平火候尚欠。但我们勇于尝试,勇于挑战自己,这本身就值得嘉许,而且我们做到了,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如果说,我们的努力产生了一些效果,起了一些作用,也不枉那些艰辛的付出和辛勤的劳作,这是我们最感欣慰的。至于得失、成败与捧在手中充满墨香的劳动果实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二○一一年春 晨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