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个万亩工程”实施现状

“四个万亩工程”实施现状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四个1000万亩工程”实施现状(一)全膜双垄沟播根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会同甘肃省统计局对全省全膜双垄沟播实施情况开展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今年以来,由于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情况良好。甘肃省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马铃薯脱毒苗生产能力1亿株、原原种1.5亿粒、原种2万吨。

一、“四个1000万亩工程”实施现状

(一)全膜双垄沟播

根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会同甘肃省统计局对全省全膜双垄沟播实施情况开展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今年以来,由于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情况良好。2010年计划完成率达到103.6%,已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计划任务。

1.全膜双垄沟播计划完成率达到103.6%

调查的1530户农户2010年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13017.06亩,占计划任务面积(12565.23亩)的103.6%。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马铃薯面积分别为11594.39亩和1306.87亩,分别占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面积总数的89.07%和10.04%。

2.八成以上农户认为增产幅度达到2成以上

在调查的1530户农户中,认为具有增产效果的1486户,占97%。其中,认为增产幅度达到1~2成的占15.75%;增产幅度达到2~3成的占51.24%;增产幅度达到3~4成的占23.99%;增产幅度达到4成以上的占6.54%,即81.77%的农户认为增产幅度达到2成以上。由此可见,在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实施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村居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农户获得政府亩均地膜补贴3.63公斤

调查的1530户农户全部获得政府地膜补贴;资金补贴占14.64%;种子补贴占26.8%;机械补贴占32.88%;化肥等其他物资补贴占3.46%。同时政府补贴农户地膜总数4.73万公斤,亩均补贴3.63公斤,是省上亩均补贴标准(1.5公斤)的2.42倍;补贴农户资金总额2.97万元,亩均补贴2.28元;补贴农户种子总量4.25万公斤,亩均补贴3.26公斤。

(二)节水灌溉

河西及沿黄灌区是甘肃省农业精华地带,但水资源短缺且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省委、省政府确定在河西及沿黄灌区实施1000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战略决策,整合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等资金6980万元,各市县区配套1234.7万元,推广垄膜沟灌、膜下滴灌、垄作沟灌三大农田高效节水技术。2010年在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白银6个市的18个县市区和省农垦集团公司推广226.41万亩,超额完成200万亩计划任务,预计项目区今年节水2亿立方米。

甘肃省创新农田节水与高效作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节水农业之路。河西各地在推进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中,紧密结合高效经济作物、特色优势作物、优质林果等高效农业,不但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而且使农村居民在节水中增加了效益。各地还创新节水机制,让企业参与,农村居民自觉节水。目前,全省已涌现出一批上规模、专业化、产业化的节水农业示范点,探索出干旱缺水地区加快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的新路子。

(三)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

马铃薯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2010年更是把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列入全省“四个1000万亩”农业增产增效工程之一,从根本上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第一大“瓶颈”问题。

甘肃省抢抓国家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的有利机遇,实施1000万亩马铃薯生产工程。2010年,甘肃省已在马铃薯主产区的定西、兰州、天水等10市州的33个县区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410.6万亩,为全省马铃薯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甘肃省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马铃薯脱毒苗生产能力1亿株、原原种1.5亿粒、原种2万吨。省上自2008年起每年整合资金1亿元实施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推广是最主要部分。全省已建成“集中生产基础瓶苗—工厂化温室繁殖原原种—企业网棚扩繁原种—高山繁种区扩繁一、二级种薯”的脱毒种薯扩繁体系,种薯生产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全省马铃薯产区主导品种更加集中,陇薯、庄薯、新大坪、大西洋等品种结构更加合理,今年全省生产扩繁马铃薯原种、一级种、二级种127.4万亩,从当前繁种田长势看,预计可生产一级、二级种薯250万吨以上,完全能够实现明年全省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全覆盖。

(四)优质林果业

1.优势产区基本形成

2009年,全省苹果面积392.39万亩、产量185.62万吨、产值35.27亿元。其中平凉、庆阳、天水、陇南4市苹果面积347.88万亩、产量155.99万吨、产值27.53亿元,分别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88.66%、总产量的84.04%、总产值的78.06%。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天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甘肃在“国家苹果产业重心由东向西转移,黄土高原产区由南向北发展”的战略中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全省苹果贮藏、加工、包装及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较快。已建成1000吨级以上现代化果品气调库130座,各种简易果窖3.2万个,总贮藏能力65万吨,占全省苹果总产量的近40%;有苹果浓缩果汁加工企业7家,设计生产能力12万吨;有自主经营出口权的果品营销企业16家;建成果袋生产企业24家,果品商品化处理生产线25条,中小型果品批发市场、产地交易市场60多处。“平凉金果”、“花牛苹果”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标准化生产起步良好

全省先后制定发布苹果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21项。果实套袋、果形剂应用、果园生草与覆盖、高光效树形改良、配方施肥、穴贮肥水、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标准化和生态果园建设、苹果GAP(良好农业规范)等开始推行,果农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