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般说来,“社会主义”一词包含着三种意思: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马克思、恩格斯并未设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有可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建成社会主义,难度不堪设想。本来,中国应该经过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般说来,“社会主义”一词包含着三种意思:(1)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2)社会主义是一种运动。(3)社会主义是一种制度。思想、运动、制度三者之间,有内在的密切联系,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往往是先提出学说,尔后掀起运动,最后斗争胜利建立起制度。在原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以前,社会主义学说早已产生,社会主义运动也曾蓬勃展开。

“社会主义”的思想是16世纪初产生的。英国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因亲眼目睹了“圈地运动”中的种种暴行,敏锐地觉察到即将诞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设想用一种新的制度去代替它,1516年,他写作了《乌托邦》一书。这是最早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且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百多年以后,法国也实现了这一历史性变革。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工商业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也日益暴露出来。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想,在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不久,就揭露了这一制度的种种罪恶,对它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希望用一种比较好的制度去代替它,所以被称之为“批判的”社会主义;由于他们把建立新制度的希望寄托在剥削阶级中有地位的人身上,在马、恩看来,不免陷于空想,它是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虽然是空想,但不能否认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理念在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正因为如此,空想社会主义成了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

从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过程看,我们可以得知,早期社会主义的理念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出现的,为的是纠正资本主义的弊端,让劳动群众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中,圣西门理想的社会制度,并不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他始终没有提到要废除私有制并由公有制取而代之。他的实业制度中包括工厂主,也就是资本家,这表明他对资本家是肯定的。傅立叶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和谐制度下,傅立叶主张按“资本、劳动和才能”三种手段去分配。在总收入中,十二分之四按资本分配,十二分之五按劳动分配,十二分之三按才能分配。按资本分配的存在,意味着傅立叶是肯定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的。只是到了晚年,他才放弃了对非劳动收入合法性的承认。欧文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欧文于1824年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新和谐公社”,开始他的共产主义的试验,公社建立之初,吸引了不少的人参加,社员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但到了1829年公社的经营就出现了困难,公社内的人心也开始涣散起来,最后,欧文的试验失败了,损失了他几乎所有财产。1833年,欧文领导建立了全国生产部门大联盟,推行他的合作社计划,但最后也以失败告终。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关于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圣西门、傅立叶并没有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张,欧文的公有制实践以失败告终,表明早期的社会主义并非与公有制必然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的理念并不等同于公有制、按劳分配。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适应斗争的需要,诞生了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如分配的公平等,还有欧文十分主张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到了这个时候,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等,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理念并不是一开始就联系在一起的,那是以后的事情。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搞社会主义是否必须实行公有制,不是不可以讨论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只有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有所暴露,人们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以后,社会主义理念、学说才有可能产生。在我国的发展史上,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但绝不能将那样的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可以这样说,没有资本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并未设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有可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马、恩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理论,与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基础之上有很大关系。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十分困难的。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虽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在欧洲,俄国政治上还保留沙皇制度,经济上存在着资本主义与农奴制两种经济关系,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在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理论指导下,十月革命获得成功,但苏联后来的演变,也证实了马、恩的论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建成社会主义,难度不堪设想。中国原来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本来,中国应该经过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但是建国以后,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思想变了,认为不能长时期搞新民主主义,而应该尽快进入社会主义。于是,到1956年,就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领导人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估计过高,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1958年接着又搞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实际比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更“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后来,又开展“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动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造成这样一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较长的发展是有关联的。

既然社会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搞社会主义就不能否定使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一些好的东西,比如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产权清晰的私有财产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等。只有将资本主义的能较好调动人的积极性、有较高的效率、使经济较快发展的优点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同时克服资本主义存在的不足,才能使社会主义站住脚,并最后胜过资本主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这样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均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动力来自集约化物质生产的效率。正像将洗澡盆里的脏水倒掉时,不能将洗澡的小孩连同倒掉一样,批判、纠正资本主义的缺陷也不能将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连根拔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