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化城乡空间用地布局的对策

优化城乡空间用地布局的对策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优化县域城乡空间加强县(市)域城市化对江苏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优化县域城乡空间是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一环。3)通过空间发展政策,并结合用途管制,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加以引导江苏省内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政策等条件差异巨大,在推进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的进程中,在不同的地区必须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6.4.2 优化城乡空间用地布局的对策

1)城镇空间组织和优化

根据当前江苏城市化战略推进的态势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江苏城市化空间组织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三圈五轴”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优化组合,形成以沿江大城市带为核心,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为增长极,徐连城镇聚合轴、连通城镇聚合轴和新宜城镇聚合轴为骨架的城市化空间组织体系。

在用地政策上,要发挥不同空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和功能,积极推进“一带,两圈,三轴”的城市化空间组织体系的培育壮大。

———省级规划主要通过空间发展政策引导;

———地(市)级规划对市域范围通过空间政策引导,对重点地区通过用途管制加以控制;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与标准实施土地用途管制。

2)优化县域城乡空间

加强县(市)域城市化对江苏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优化县域城乡空间是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一环。

———统筹县城区、中心城镇、一般建制镇和村庄协调发展,明确界定不同层次聚落的空间职能。遵循大力推进县城建设,重点培育中心城镇,全面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合理优化城乡聚落空间。

———县域城乡空间优化的总体思路是集聚:大力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各类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省启动“十百千创建工程”,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即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10个农村城市化示范县(市)、100个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1 000个康居示范村,将全省约四分之一的地域创建成农村现代化的先导区。通过县(市)、镇、村并举,丰富创建层次,完善创建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省农村现代化建设。

———小城镇建设中要突出重点,塑造特色,努力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通过优化布局,选择有中心集聚辐射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作为重点中心镇加快发展,其余小城镇作为次一级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区建设。

———依据全省村庄布局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的引导,提高农民建房设计水平,推进新农村面貌改变。

———采取政府供给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合存量,优化工业园区的规模和空间布局,通过准确定位,科学选择园区集群化发展的模式,通过完善功能,创新政府的园区运作机制,从而加强和改善园区建设。

———在强调人口产业向主要城镇集中的同时,也要注重城市化过程中城镇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通过城镇与非农产业发展反哺农村和农业。

———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改善住区环境和秩序;对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进行生态及文化空间设计;推进乡镇和市县行政区域调整。

3)通过空间发展政策,并结合用途管制,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加以引导

江苏省内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政策等条件差异巨大,在推进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的进程中,在不同的地区必须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苏南地区目前已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规划期内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内部结构,走质量型城市化道路,推进城市现代化,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多级城镇功能互补,建设以都市圈和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主体的网络城市体系。

———苏中地区目前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中期。战略期内的主要任务是在提升城市化数量水平的同时兼顾城市化的质量内涵。其建设目标是与苏南地区共同建成沿江大城市带,通过培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形成以集中为主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重视区域城镇群体建设,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

———苏北地区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初期。规划期内的主要任务是强调集中发展,加快提高城市化水平。以点状集聚发展为主,提高各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水平,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集中城市化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