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确认与计量

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确认与计量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价值创造视角: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确认与计量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后,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日益突出,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成为生产中的重要活动之一,职业经理人逐步替代资本家而成为企业的中心。

二、价值创造视角: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确认与计量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后,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日益突出,更为重要的是管理成为生产中的重要活动之一,职业经理人逐步替代资本家而成为企业的中心。因此,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一般性人力资本的作用开始下降,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关键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突出,他们在价值创造中的“倍数关系”逐步得到体现与发挥。到了20世纪下半叶,技术型的人力资本和管理型的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当前,知识经济的兴起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主要依靠资金、能源、生产资料和一般劳动力等传统资源的运行模式,知识、信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造价值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知识的占有、创新和配置、使用成了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尤其是专有性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巨大贡献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从微观上来讲,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具有巨大的贡献作用。现代企业是一个资本投入、增值和获利的载体,其核心业务就是对资本的组织和管理,使其保值增值。资本从物质形态上来划分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资本的增值能力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其中,物质资本是企业资本增值的条件,人力资本是企业资本增值的源泉,因此可以说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和的增值效率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根本。只有人力资本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最充分地利用物质资本,通过资本循环或流动重组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因此,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中的第一生产要素或资源,企业能否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取决于其实际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

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做出了贡献,就应该对其进行鼓励。根据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进行资本收益的分配,是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关键性作用得到一致的认可,而这种作用的体现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本贡献进行度量来实现的。“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对其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人力资本贡献度量所隐含的理论前提就是按贡献分配。按贡献分配的原理就是生产要素的收益与生产要素的贡献成正比,因此人力资本在资本收益创造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是否能够被科学评价就成为价值分配的瓶颈。

为此,我们应树立以价值为本的企业理念,使企业中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实现,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以价值为本的人力资本管理核心是资源价值链管理。这条价值链上有三个主要环节。

1.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强调的是创造要素的吸纳与开发。它要求人们确定这样一种理念:技术创新者、企业家和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而其中的主导要素是技术创新者和企业家,按照20/80定律,尽管他们的人数占不到企业的20%,但他们却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价值。因此,企业一定要注重吸纳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异质型特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技术型人力资本。

2.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强调的是要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考核体系。人力资本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但是其量化过程却遇到了很大困难,这集中表现在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上。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讨论在西方国家曾经如火如荼,但是至今仍未进入常规会计领域。很多企业年报中都写道:“我们公司全体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但是细心的读者从财务报表的第二页翻到最后一页,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人力资源并没有在报表中体现,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与评价方法没有得到一致认可,导致其价值运用货币计量的可靠性与客观性受到质疑。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其进行探索的步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张文贤教授通过大量的论证,证明了会计是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本贡献的最好工具,会计“以事实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以记录为手段,以个人为主体,以评估为基础,以效率为目标,以公平为保证,以数字为语言”的特点可以为人力资本贡献的计量提供可靠方法。这对于会计学本身也是一场革命——将从“以物为本”的会计变革到“以人为本”的会计。

3.价值分配

“价值分配”的内容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红利、股权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

从激励角度看,人力资本价值链的三个环节具有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激励的基础是价值创造,激励的依据是价值评价,激励的手段是价值分配,而激励的目的在于使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本书研究的重点将是价值的创造与评价,为价值分配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注释】

[1]周朝琦,侯龙文.资本增值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497。

[2]分工有助于边学边干的过程,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观点成为阿罗“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的思想源头,详见:K.Arrow.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une,1962(Vol.25):155-173.

[3]详见:Roy F.Harrod.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J].Economiciourna1.1939(Vol.49): 14-33.

[4]马克·布劳.20世纪的百名经济学巨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5]Mincer Jacob.The P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Life Cycle of Earnings: Variations on a Theme[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7(Vol.15),No.1: 25-30.

[6]K.Arrow.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Vol.29),No.80: 155-173.

[7]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94): 1002-1037.

[8]Romer,Paul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Vol.98): 5.

[9]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22-42.

[10]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8)。

[1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26—35。

[12]Hart O.Firm,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23-168.

[13]F.Knight: Risk,Uncertainly and Profit(1921)[M].New York: A.M.Kelly,1964: 33-50.

[14]A.A.Alchian&H.Demsetz.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Vol.62): 777-795.

[15]O.E.Williamson,Organization of Work: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80(Vol.1): 5-38.

[16]Steven cheung,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Vol.26),No.1: 1-21.

[17]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1993)[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07—228。

[18]Rajan,Zingales.Power in A Theory of the Fir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Vol.113),No.2: 387-432.

[19]Shleifer,Andrei,Robert Vishny.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7(Vol.52): 737-783.

[20]Aghion,Tirole.Formaland Real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J].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1997(Vo1.105),No.1: 201-222.

[21]Tirole.Incomplete Contracts: Where Do We Stand?[J].Econometrics,1999(Vol.67),No.4: 105-126.

[22]Bolton,Scharfstein.Coporate Finance,the Theory of the Firm,and Organization[J].Economic Perspectives,1998(Vo1.12),No.4: 168-179.

[2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0。

[24]肖万春,吴焕新,彭万力.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性及其发展[J].湖湘论坛,2004(5):3。

[25]周朝琦,侯龙文.资本增值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498。

[26]萨伊著,陈福生等译.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68。

[27]〔美〕克拉克著.财富的分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3—56。

[28]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9]何传启.分配革命(第一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8—52。

[30]C·A·摩尔根·劳动经济学(第一版)[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28—36。

[31]克拉克.财富的分配(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2]保罗·J·马克纳尔第.劳动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一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33]陈炳才.当代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制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58—60。

[34]计算期权未来价值时,假定优先股市值年增长率为10%,并考虑到期权行使价格、奖励期权当日优先股市场中间价、期权所对应的股份数及年限等因素。详见: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5。

[35]许艳芳.企业收益分配——从剩余索取权的角度出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52。

[36]S.Grossman&O.Hart.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94): 691-719.

[37]Hart,Oliver and Moore.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1990(Vol.98): 1119-1158.

[38]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J].1996(6):71—80。

[39]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207—217。

[40]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71—80;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1997(1);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6)。

[4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