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1.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并在全世界得到认同。目前斯德哥尔摩会议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划时代的起点。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是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这次大会确立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

1.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与发展

(1)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威廉·阿瑟,刘易斯[23],1991;李梦梅[24],2000)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并在全世界得到认同。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引起了其他各国竞相模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经济飞速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各国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以追逐经济迅速增长为唯一目的。然而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全面暴露出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资源、环境、粮食、人口、能源等日益恶化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的剧增,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激增对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带来了饥饿、贫穷;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了战争,资源的相对短缺激起了强国之间的争夺;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了全球的恐慌。人们对自身的生存感到了威胁,产生了不安全感,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不断的深刻的反思。

1972年梅多斯(D.L.Meadows)[1]等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围绕该书学术界展开了激烈辩论。《增长的极限》以1900年至1970年期间的各种经济变量的实际值为依据,假定经济增长的指数曲线继续以这种趋势延续下去,那么一百年之后,即在2100年前后,地球的经济潜力就会耗尽,面积和资源有限而且“不可扩展”的地球将不能再保证人类的食品需要,而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将把“生态的损害”推向自然所能调节的界限之外。因此,该报告的结论是“如果当前人口、工业化、污染、食品生产的增长趋势和耗尽资源的趋势继续下去而没有改变,那么在未来的一百年里将达到这个星球的增长极限”。尽管该书过分夸大了人口爆炸、粮食和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零增长”观点(威廉·阿瑟,刘易斯[25],1987),对于“是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这一命题,还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形成了在学术界被称之为“乐观派”与“悲观派”之争。《增长的极限》是悲观派的代表,作为乐观派代表的美国赫德森研究所所长卡恩(H.Kahn)则认为,人类单纯依靠科技就可以解决诸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科技至上”观,认为科技是万能钥匙。在增长—资源—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卡恩虽然也承认当前存在着严重问题,但他更强调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他认为只有保持经济增长,才能依靠强大的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进步来寻求解决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前进。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如此,人类所面临的灾难性危机愈加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悲观派”与“乐观派”之争,一种新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从中产生——可持续发展观。它是在对经济发展不断反思,以及对人类生存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的切合实际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可追溯到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第一个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为了当代及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与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目前斯德哥尔摩会议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划时代的起点。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紧接着1981年布朗教授出版了《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该著作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了进一步说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女士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对当前人类在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未来应该致力于走出一条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是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第二个里程碑,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全球共识的开始。这次大会确立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了行动,成为全世界的发展战略目标。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1)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许多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认识。但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6],2000)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总之,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长远发展,既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也注重人类社会本身的公平与完美,涉及范围广泛,内涵丰富。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后,全球范围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期间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达成共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及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的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水平,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轻重缓急的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的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管理也具有很大重要性。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某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发展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限度,否则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只强调发展的代际公平,而忽视了发展的区际公平。作为一种理论定义,应该得以完善。于是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或“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利益的发展”。

——还有的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调控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突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人类永远生存下去的条件之下的发展,而这一条件即为可持续性约束。可持续发展是在可持续性约束下的一种效用折现值最大化的优化过程”等等。

——多角度的可持续发展定义,第一种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即所谓生态可持续性。

第二种着重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1991年,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三种着重于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第四种着重于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从技术选择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有效更清洁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2)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仍然是发展,但与单纯的经济发展则截然不同。需要改变旧的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向,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性发展[2]

——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间协调发展以及系统性,实现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强调占用和财富的时空公平性,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把握近期与长远发展、局部与全局发展。

3.中国可持续发展

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说:“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这说明中国政府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上,与《布伦特兰报告》的定义是一致的。1997年6月向联合国提交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表明:“就全球而言,中国同意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这一定义不仅符合全球利益,而且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和利益。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也应是一种既满足本国利益又不损害他国利益之发展的要求,在强调全球性的同时不应当忽视国别性和区域性。任何国家都有权按照自己利益和意志开发利用和保护本国的资源和环境,取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不能打着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的旗帜,在为了后代人利益的谎言下,损害弱国的主权和利益。发达国家聚集了全球大部分资金和先进技术,同时对质量更高的环境的需求已经成为大众重要的消费倾向,但发展中国家不仅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且大众对环境的要求客观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国际合作对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这一切都给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际经验证明,经济起飞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时期。面对经济起飞与环境容量的矛盾,中国既不能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即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超前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模式,可持续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承受能力,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投资省、效果好的新途径。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纪之交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1994年由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和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议程》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战略目标: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中国对《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毛文永,李世涛[27],1999.王军[28],1997):扩大原有社会发展示范点的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通过地区协作、国际合作,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优先示范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果。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宣传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主张。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国际合作热点的时机,中国政府强调通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加强国际合作来多渠道地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已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立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战略。

4.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一直沿着国际公认的三个方向进行:生态学方向、社会学方向和经济学方向(贾莉,阎小培[29],2001)。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经济学方向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物资供需平衡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力图将“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以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1990—1998)和莱·布朗在《未来学家》发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1996)等研究成果为代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社会学方向以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利益均衡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力图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手段。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1990—1998)及其衡量指标“人文发展指数”等研究成果为代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生态学方向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力图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原则。以巴信尔(1990)等人的研究报告和演讲为代表。

中国科学院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开创了第四个方向——系统学研究方向,以综合协同的观点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逻辑自洽”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可持续发展时空耦合与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统一解释基础和定量的评判规则(见图3-1)[3]

图3-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构

这个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是较为科学的。第一,系统学方向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全方位目标出发,涵盖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辩证关系,从理论构架和表述方式上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深层次解析,避免了从词义和内部关系上产生的对可持续发展的各类误解(齐良书[30],2002)。例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由布伦特兰夫人等在环境保护理念基础上提出并风行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长期被等同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即认为可持续发展似乎不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有时甚至把可持续发展视同停止向自然索取资源,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其实这种理解严重歪曲了布伦特兰夫人等所赋予的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涵义,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第二,系统学研究方向理论体系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时间维(持续度),能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健康、不断地发展及其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能定量地诊断或在统一尺度下比较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以及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和区际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第三,系统学研究方向构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维模型,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晰的几何解释,对发展过程的行为优劣、健康与否、功效大小和有序程度赋予了直观的规范意义,用对“最佳行为”的偏离来衡量可持续发展是否失误及其失误的程度(见图3-2)。

图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几何解释[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