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仲梓
(2006年9月23日,南京)
尊敬的张主任,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东南大学和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组委会共同举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古都南京隆重召开了。在此,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和东南大学对本次研讨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南京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近2500年的建城史和450年的建都史,以“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享誉海内外。南京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7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100处。当前,云锦织造工艺正在积极努力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城墙也积极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都显示了南京坚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定决心。多年来,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文化南京”的重大决策,制订了《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等近10项保护文化遗产的地方法规,还制订并实施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了机构完善,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机制,近四年来全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超过30亿元,在2004年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上,蒋宏坤市长还与中外21位历史文化名城的市长共同签署了《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交流与遗产保护南京宣言》。文化是南京的城市特色,南京人民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感情,保护文化遗产,共筑精神家园已成为广大市民新的文化自觉意识。
南京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她既有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又有金粉六朝的风流余韵,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十朝都会的悠久历史又留下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风景名胜和秀丽风光相得益彰,使南京成为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文化遗产资源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已经成为南京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的共识和准则。多年来,我们依托丰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了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系列旅游精品,文化旅游已成为南京知名的旅游品牌。同时,我们通过发展旅游,不仅大力弘扬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也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力地促进了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和谐发展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科学管理和永续利用,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希望这次研讨会,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和谐发展的路径,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衷心的希望各位专家对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工作给予热情的指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做得更好。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南京期间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