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

关于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 关于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提交给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中,创造性地概括出一种称为“虚拟组织”的新型企业,并最初提出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念。文章总结性地给出了虚拟企业作为组织形式具有的5大特点,为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关于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

(1)企业虚拟化研究现状

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提交给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中,创造性地概括出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新型企业,并最初提出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念。报告认为:虚拟企业是一个以产品创新为主题、由市场机遇驱动、集成适当资源所形成的一个“工程小组”。这种企业可以整合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采用动态联盟的形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这就是最初的虚拟企业概念。它随机遇的产生或被发现而产生,随着机遇的逝去而消亡。其后,杰辉恩、伯恩、霍奇、安索尼和吉尔斯、阿波格特、麦克法兰和麦坎尼、大卫德和马龙等人各有侧重地定义了虚拟企业概念。

虽然在上述定义中,虚拟企业可以指同一企业内部组成的跨部门的动态联盟,但在后续研究虚拟企业的文献中,大多将跨企业的动态联盟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也就是说现在研究的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企业(包括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组成的结构松散的临时性网络,他们共享技术、共担成本和风险并可以进入彼此的市场。Willian H.Davidow和Michael S.Malone(1992)在其发表的理论专著《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的构建和新生》中指出,虚拟企业是从外部来看表现为“几乎是无边界的,在企业、供应商和顾客间具有可渗透的、可连续变化的界面或接口。从内部来看,将非定型的,传统的办公室、部门将根据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伯恩在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名为《虚拟企业》的封面文章,首次明确指出,为了追求最大适应性,虚拟企业是多个企业快速形成的、暂时的公司联盟,以快速把握变化的机遇。文章总结性地给出了虚拟企业作为组织形式具有的5大特点,为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teven L.Goldman等(1994)发表的《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的专著,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在强调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虚拟企业形成中的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强调虚拟企业理念上的东西。书中还总结分析了6个促使公司运用虚拟企业模型的原因。

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研究则侧重于虚拟企业在管理科学领域内的研究。Bernus提出了一个基于代理(Agent)理论的虚拟企业组织设计方法和集成结构。Mezgar(1998)针对中小规模的虚拟企业协作形式给出了一个网络化协调运作框架。Katzy提出了设计和应用虚拟企业概念的模型,并以瑞士的一个中型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除此之外,关于虚拟企业的一些大型研究项目也纷纷开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NIIIP,该项目耗资6千万美元、涉及18个组织,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示范和传播用于工业虚拟企业的关键支撑技术。欧盟在ESPRIT计划框架下,主要面向虚拟企业的基础结构也展开了一些研究,如LogSME、X-CIITTIC、MARVELOUS等项目。与此同时,国外的许多知名企业也纷纷在组织、生产、管理模式上进行着虚拟企业的相关实践并取得了现实的经济效益和丰硕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对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时开展。张旭梅等(2001)对虚拟企业所必须的社会支撑环境的各个层面进行了认真探讨。认为虚拟企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动态联盟组织,它的目标又是面向不确定性强、对资源继承度要求极高的新产品开发过程,因此对知识传播、信息通讯、物流配送、商业服务等社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意冈等认为敏捷企业的组织设计必须广泛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及协同学、自组织理论、非线性动力学等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采用“螺旋式推进原则”加以实施。陈志祥等提出的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模型中,核心企业通过授权、控股或信息网络和中介机构来控制专业化协作单位、单元化工厂和所组成的虚拟企业。其相应的管理策略包括:集成化信息网、网络精神——职业文化、协调功能以及群体决策毛宁等探讨了虚拟企业的质量控制方法。杨鸿鹏等则探讨了虚拟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杜苏等探讨了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

(2)虚拟企业合作研究现状

虚拟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21世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主要模式,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员所认同。建立虚拟企业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选择灵捷的、有竞争力的和相容的合作伙伴。因此,确定合适的、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是虚拟企业形成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它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及合作的绩效和成败。

关于虚拟企业合作的问题,学术界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虚拟企业合作模式选择和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陈剑和冯蔚东(2002)把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为5类,分别是供应链式、合资经营式、转包加工式、插入兼容式以及虚拟合作式。郑东强和朱世和(2002)在此基础上把虚拟企业合作模式分为6类:供应链式、策略联盟式、合资经营式、转包加工式、插入兼容式、虚拟合作式。而其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

针对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偏重定量的方法来研究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这种方法主要侧重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伙伴选择的过程,并根据模型提出企业在选择虚拟合作伙伴的方法。L.T.Srinivas和R.C.Baker(1996)提出了两阶段的伙伴选择过程模型,然而,该模型仅考虑了伙伴选择过程中的定量因素,忽略了其中大量存在的非定量因素,如信任、文化融合性、通讯可能性等。另外它对所有的潜在合作伙伴都要进行定量分析,这样,不仅造成模型可操作性差,而且应用过程复杂。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如吴宪华和张列平(1998)提出了采用ANP(网络分析法)来选择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马永军等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法来选择合作伙伴。覃正和卢秉恒(2001)提出采用模糊推理机制进行选择合作伙伴。陈菊红等结合我国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提出了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和应遵循的原则,并给出了伙伴选择的3阶段模型,指出伙伴选择必须遵循两条原则:第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二,单个企业的竞争实力与企业之间合作的相容性相结合。

另外也有不少学者从对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入手,这是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研究中的第二大类。它主要是通过使用概念模型等方法,得出影响企业选择虚拟合作伙伴的因素,或者是伙伴选择过程中的评价指标。不同的企业联盟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共性,因此需要借鉴其他企业联盟(如动态联盟、战略联盟等)的研究成果。Gilbert等(1994)指出,有效的通讯网络、文化融合性、经常保持联系、信任、合作的目标与企业的远景目标一致是实现不同企业的业务过程合作的重要因素。在研究虚拟企业合作时,不少学者对合作风险也进行了研究,Keith D.Brouthers等(1995)提出在战略联盟中合作双方所分担的风险必须对等。W.H.Ip等(2003)指出减小合作风险是虚拟企业必须克服的问题。合作风险是伙伴选择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而合作风险主要分为外部不可控风险、来自合作对方的风险和自身改变策略风险等。另外研究得比较多的因素是合作成本因素和企业柔性因素,樊友平和陈静宇提出在战略联盟中评价合作伙伴的投入时,投入经费和投入人员是主要的指标,这里所指的投入也就是合作成本。赵忠华和何显威认为在评价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时候销售情况和敏捷性是主要评价指标,敏捷性主要指企业响应市场和合作伙伴请求的速度,在很大层度上与企业柔性有关。郑文军等(2002)也认为在动态联盟中企业柔性和成本因素是主要的评价指标。Olivier Perrin等(2004)认为在虚拟企业整合过程中,柔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企业柔性包括自适应能力,发掘产品新价值、联合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及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组合的能力等。成本因素则主要包括支付给合作伙伴的报酬,可能发生的运输成本、包装成本以及合作过程带来的协作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