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锄山村改革后新农村风貌

锄山村改革后新农村风貌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 山村发展的窘境相比于平原地区的乡村,远离城市、生态良好、空气清新的山村,除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别无他路。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与山村发展直接相关的土地制度确立,内部政治与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山村的发展才出现了契机。而中国广袤农村中的山区农村,有其独特的背景,更值得关注和研究。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于当今中国的山村的发展现状。

2.2 山村发展的窘境

相比于平原地区的乡村,远离城市、生态良好、空气清新的山村,除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别无他路。虽然目前东部发达省份通过“下山移民”、“高山有机农业”等措施,解决一部分山村的发展问题,但总体上来看,发展山村的抓手少之又少。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山村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例如2002年的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枠表明,全国的贫困村中有62.3%位于山区地带,20.4%位于半山区(丘陵)地带。这些因素包括区位交通不利、经济发展问题、生态系统恶化、文化衰退、人口结构老化及人口外流等。

(1)交通影响地区的可进入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直接影响着山村对于市场的吸引力。

(2)经济的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是经济落后,导致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需要;二是经济通过外部条件的作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却失去了山村原有的风貌。

(3)山区虽然物种丰富,其生态系统却非常脆弱。当代,气候变化、污染、过度开采和砍伐,甚至不合理的农耕,都给山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原本的山村中,大多有一脉相承的独特文化或习俗,因为贫穷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发展。由于被外界同化或者异化,这些文化和习俗,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或者变得面目全非了。

(5)人口流失是导致人口结构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山村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寻找机会,当地留下的,渐渐地就只剩下老人了。

回溯中国的近现代史,我们会发现其亦是一部中国农村发展的曲折史。辛亥革命成功地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给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带来了曙光,却没有改变偏远山村极端贫穷落后的面貌。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土地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平均地权”在当时仅仅是一纸空文而已;其次,在之后的将近半个世纪里,政局动荡、战火纷飞、民生凋敝,山村发展无从谈起。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与山村发展直接相关的土地制度确立,内部政治与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山村的发展才出现了契机。

但是,政策上的失误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马上又给山村的发展笼罩了浓重的阴影,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起步的,从胡耀邦同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开始,中央连续数年发布了五个关于农村的一号文件。可是以后对农村的改革步伐却开始迟缓,一味强调对城市工业、经济体制、税制等方面的改革,忽视了对农村的改革。由于农村改革不彻底,农村经济改革深层次的问题在第一次的改革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农村改革成果并没有得到巩固与发展。相反,农村的改革成果被削弱、逐步被侵蚀殆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度成为中国发展的大问题。中国的国情是农业国家,有70%左右的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的稳定关系着中国的稳定大局。而中国广袤农村中的山区农村(以下简称“山村”),有其独特的背景,更值得关注和研究。

到2008年,改革开放已经整整30年,沿海平原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而绝大多数的山村地区衰退不前,在窘境中挣扎,日渐凋敝。山村贫困、人口外流、生态维护等问题迫在眉睫。为什么我国山村的发展会陷入这样的窘境之中呢?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于当今中国的山村的发展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