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贺 鹏[1]摘要: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了近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三农”问题中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追根溯源又是农民利益,即农民收入增长快慢与否的问题。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贺 鹏[1]

摘要: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它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基于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了近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关键词: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 经营结构

我国是一个特殊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特殊的农民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三农”问题中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追根溯源又是农民利益,即农民收入增长快慢与否的问题。目前,虽然农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也发展迅猛,但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的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虽然农业生产迅猛发展,但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还相对比较缓慢,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工业化程度不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和农产品由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销售困难,农业收入大大减少。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农村经济的冲击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农产品关税降低,我国农业首当其冲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第二,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的冲击。第三,营销手段的冲击,国外农产品营销手段非常完善,我国虽然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市场机制并不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化管理滞后,产品质量偏低,面临动植物疫情的潜伏威胁,农业生产现状受到严重的挑战。

2.农业经营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增长与收入构成密切相关,而收入构成又受制于生产经营结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我国以农户为主的生产结构模式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小生产或小农经营只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再将劳动力剩余部分转向市场,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相对激烈,致使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目前我国的农民收入状况是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从而限制了农民增收,同时农业结构不合理也导致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缩小后,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一定限制。

3.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为单位,每一农户经营的土地非常有限,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过于分散,在生产经营方式上仍处于“户自为战”的状态,农户经营行为协调能力差,加之组织化程度极低,这使得农户经营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也很难形成一定的优势,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4.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调节的比重日益增大,农业生产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加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无法作出精确判断,这样往往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幅增加,其结果是造成国内需求增幅不大。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农民增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民增收的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从而研究和探索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这对于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牵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是增强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农民非消费性支出,首先是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要减轻农民种田耕作的负担,重点是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农业税减免和农业粮食直补政策,坚决纠正和查处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行为,努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氛围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增加生产资料供给量,平抑其市场价格,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增大农产品的价格潜力,从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大力推广节本技术,降低农业投入品数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统防统治技术等,根据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实行科学配方、适时数量投入,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减少和消除水、肥、药等不必要的浪费损失,努力把单位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真正为农民带来实惠。

2.依靠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让农民走出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三产业,走出乡村进入城镇,走出小农经济进入大市场,这不仅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开辟劳务输出市场,向大中城市转移。劳务输出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开拓农村就业渠道。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商贸、餐饮、运输、技术服务等非农产业,就要积极鼓励农村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大力扶持乡镇和村办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乡镇企业在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掌握劳动技能

在农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首先,要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及转移,要突破农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意识,把自给自足的农产品生产转移到“大市场、大流通”上来。其次,需要突破自求平衡的计划经济观念,从着力提高“农产品自给率”转移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率”上来,为实现小生产户向大农业和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在市场上大量涌现,这就要求农民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实践中,而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则对此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只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掌握劳动技能,才能更为有效地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4.转变招商方式,加快招商步伐,实现由农业向工业的运转转轨

要转变招商引资方式,过去“筑巢引凤”,现在不仅仅要“筑巢引凤”,更要“引凤固巢”。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实力薄弱,各方面条件较差,但我们可以积极引进外资资源,利用别人的资金和技术改变现有的困境。传统的招商方式是空手道式的务虚招商,与外商见面主要讲感情、讲给外商的优惠政策,只要外商肯投资,做什么产品都行。这种招商的缺点在于很难引进大的投资项目,没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缺乏竞争力。现在招商方式转变了,引资局面打开了,大量外资资源的涌入,大批厂房、企业的落户,必然会带来当地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由农业向工业的运转轨迹,农民的收入自然会相应地大大提高,这样小城镇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从而推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增长。

参考文献

[1]曹艳杰.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及对策选择[J].特区经济,2006(5).

[2]张亚.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

[3]鲁沛鑫.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研究[D].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0.

[4]陈熙.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6(6).

[5]凌海波,郭福春.三农经济基础[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6]杨卫军.农民增收:人力资本视角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注释】

[1]贺鹏(1984—),男,山西大同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